?

“五育”融合的困境約束與改革遵循

2021-03-08 13:27劉大偉
中國德育 2021年1期
關鍵詞:五育融合五育

摘要 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和推動新時代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堅持“五育”并舉,實現“五育”融合勢在必行。通過政策梳理、文獻分析和實地調研發現,“五育”融合在協同發展、提質增效、評價導向和競爭機制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應從頂層設計、經費改革、模式變革和激發內生動力方面提供相應的改革方案。

關鍵詞 五育融合;困境約束;改革遵循

作者簡介 劉大偉,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信息與數據統計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對于人的教育,本該是一個整體。所以無論在理念還是實踐中,“五育”都應是系統、協調和共生的狀態,相輔相成,共同孕育“五育”融合的新局面。當前“五育”融合的教育改革仍處于起步階段,深入探討“五育”融合的困境和約束,嘗試和探索促進“五育”融合的改革舉措,既是教育實踐的時代要求,也是教育研究的歷史使命。

一、“五育”融合的困境約束

(一)“五育”的協同發展問題

對于“五育”融合而言,首要問題是實現德智體美勞五個部分的協同發展。有學者從哲學的角度將“五育”劃分為三個層次,德育、智育、美育屬于心理發展層次,體育屬于身心和諧發展層次,勞動教育屬于創造性實踐能力層次,并指出“五育”相互關聯,構成不可分割的整體。換言之,“五育”不是獨立的,每個要素都體現了品德、智力、行為、情感和意志的要求,區別僅在于側重點不同。但當前的教育教學距離真正的“五育”融合仍然有相當長的路要走。一方面,存在智育的領跑優勢如何與其他各育調和的矛盾。長期以來,無論在教育內部還是外部,“智育為本”的觀念根深蒂固,學校、家庭以及社會輿論的關注點主要都在學生的學業成績上。未來智育長期領跑的局面不會改變,但如何在確保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業質量標準的前提下開展高質量的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是艱巨而緊迫的任務。另一方面,存在勞動教育與其他各育長期失衡的矛盾。在《意見》發布之前,美育課程已經在校外輔導機構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而體育不僅進入了校外培訓市場,更成了很多地區中考的必選科目。相比之下,勞動教育是“五育”中的短板。勞動實踐基地缺失,勞動認證體系缺位,勞動素養相關研究滯后,以及千百年來“勞力者治于人”的傳統觀念,極大地限制了勞動教育的發展。促進勞動教育與其他各育協同發展,仍然任重而道遠。

(二)“五育”融合的提質增效問題

在“五育”融合的背景下,如何提質增效是“五育”面臨的嚴峻挑戰。當前,課堂教學仍然是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主渠道,提質增效與教師素質、課程質量密切相關。但現實中教師的數量、能力以及課程建設均無法在短時期內適應“五育”融合的需要,這種狀況在貧困和偏遠地區尤為明顯。第一,教師數量不足。長期以來,學校對美育和體育學科的建設不重視,將更多的教師招聘計劃向語、數、外等學科傾斜。此外,由于長期以來美育和體育在學校教育中處于弱勢地位,學科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受到較大的影響,教師流失嚴重,導致美育和體育專職教師出現結構性短缺。第二,教師整體水平較低。目前,美育學科教師的現狀參差不齊,很多偏遠地區的音樂和美術教師不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能,不了解教材中音樂和美術作品的內涵,無法對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進行指導。而勞動教育教師的情況更加嚴峻。在農村地區,勞動教育教師存在“老”“低”“兼”“少”的問題,即年齡老、心態老、學歷低、專業素養低、專職教師少、教師培訓少、教學研究少。第三,課程建設與“五育”要求不同步?!拔逵泵總€部分的課程設計與教材建設都不應是孤立的,而應當體現出“全息”價值。例如,勞動教育課程的“全息”價值就在于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既要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中進行勞動教育,也要讓勞動教育反向回歸于其他各育之中。但當前“五育”相關的課程和教材均是獨立的,尚未體現出融合的思想。第四,在“五育”融合背景下,學生和教師的負擔問題突顯,對“五育”融合提出了挑戰。學生和教師的時間是固定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既保證教育教學質量,又保證“五育”共同對學生的學業水平、精神世界和身體健康素質產生影響,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五育”融合的評價導向問題

“五育”融合面臨育人導向、育人方式的重大變革,對教育評價制度的徹底變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對學生、教師和學校的評價方式將更加注重綜合素質的評價,體現融合的要求和以人為本的思想。另一方面,應當避免對評價方式的簡單化處理,抵制素質教育的應試化傾向,防止出現評價模式統一化與標準化的現象?!拔逵痹趯W生成長過程中擔負著不同的角色,其教學實踐的環境和條件各不相同。尤其在德育方面,其評價要求是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質和行為習慣,但結果卻最難以量化和觀察。過分的工具化傾向會影響學生內心活動的真實表達,所以一方面應強調評價的過程性,弱化目的性和工具性;另一方面,目標和手段之間不應過分割裂,而應當有機融為一體。然而通過開展“五育”融合情況的調研發現,有些地區為德育和美育開發了標準化測評方案,不僅沒有實現“五育”之間的融合發展,反而以智育的標準衡量“五育”融合,偏離了“五育”的過程價值導向,與“五育”融合的初衷背道而馳。

(四)“五育”融合的內卷競爭問題

首先,區域之間存在競爭關系。區域之間的適度良性競爭,有利于公共教育服務資源的有效和公平配置,有利于“五育”融合局面的形成。但由于“五育”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地方教育財政收入能力,所以地區之間的現實基礎和發展路徑不盡相同。一旦區域之間相互攀比造成內卷化競爭,不僅不利于體制機制創新,不利于特色化發展路徑的形成,而且會造成效率的降低和資源的浪費。由于教育發展基礎、財政狀況、管理機制和文化觀念的相似性,區域之間的競爭關系更容易集中出現在同一地區的縣域之間。再者,“五育”在某種程度上存在“競爭”關系。不可否認,由于“五育”的發展基礎不均衡,發展速度有所差異,且分管部門不同,“五育”融合的政策要求將難以避免地導致各個學科在資源、條件和保障中的競爭。然而,從系統的角度看,“五育”是相互融合的整體,德智體美勞之間不應此消彼長,更不是零和博弈,而應當將所有的提升與努力投射到立德樹人層面,進而實現教育體系的整體完善。

二、“五育”融合的改革遵循

(一)頂層設計統籌全局

“五育”融合是立德樹人方式的徹底性變革,更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因此需要將頂層設計與問計于民相結合,既保證先行者的領先地位,也能夠發揮后進者的后發優勢??傮w而言,“五育”融合視角下的頂層設計有如下幾點需要統籌考慮。第一,要統籌城鄉、區域、先進與后進、現實與未來之間的關系,從投入、布局、基礎設施建設等環節入手,解決“五育”中部分要素發展基礎薄弱的現實困境。第二,鼓勵各個區域和學校在“五育”融合背景下探索特色化發展之路,鼓勵區域內部建立創新評價機制,鼓勵區本課程和校本課程開發,并予以政策上和資金上的扶持。第三,要實現政府統籌和多部門協同。由于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學科設施設備相對不完善,學校必然要面對很多新建、改建和擴建的任務,地方政府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例如河北省規定,建立以縣為主,政府統籌規劃和配置中小學勞動教育資源的機制,鼓勵城鎮學校與農村學校結對共享勞動教育資源,充分利用職業院校和普通高校勞動實踐場所,建立健全開放共享機制。

(二)經費改革先試先行

教育經費是一切教育活動開展的基礎,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決定性的作用。在“五育”融合的視角下,教育經費作為最基本的保障手段,應當先試先行。第一,保證“五育”融合實踐的經費充足。從調整優化教育經費支出結構入手,進一步縮減公用開支,完善經費保障機制。同時,積極吸收社會資金支持“五育”融合發展,吸引社會捐贈,多渠道增加投入。第二,統籌“五育”融合實踐的經費分配。尤其要加強學校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設施和基地建設,建立器材和耗材補充機制。統籌安排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和本級財力支持學?!拔逵比诤系膶嵺`,可考慮增加“五育”融合專項轉移支付資金,保證??顚S?。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具體分擔比例可參照《教育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第一檔中央財政分擔80%,第二檔中央財政分擔60%,第三檔、第四檔、第五檔中央財政分擔50%。第三,降低投入成本。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進市場化機制和外部競爭機制,降低支出成本,提升教育財政經費的使用效率。

(三)模式變革突破傳統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技術手段打破了時空和地域的限制,使諸多不可能變為了可能。依托于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彌合區域間教育鴻溝,發展多維評價方式,實現教學和學習模式變革,是實現“五育”融合的有效途徑。通過模式變革,“五育”融合可以不斷借助新模式,開拓新思維,實施新策略,探索新方法,實現新突破。各地的經驗為“五育”融合的模式變革提供了借鑒、拓展了思路。例如,江蘇省徐州市以信息融合推動“五育”融合:在德育方面,基于數據采集和學生檔案數據庫推進大中小學德育一體化工作;在智育方面,將優質的教學資源在區域層面進行整合,通過云平臺打造線上線下的互動機制;在體育方面,通過體質測評、體格測評數據庫監測和評價全校學生的身體成長、運動能力和體質發展變化;在美育方面,利用云平臺實現優質資源的推送、共享和直觀體驗;在勞動教育方面,創設“勞動評價網上銀行”,注重點滴積累,關注過程性評價,留存每個學生的勞動成長軌跡。

(四)內生動力激發活力

“五育”融合的發展源泉是內生動力,而內生動力源于學生的自身能動性、教師隊伍建設和高品質課程建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如何培育具有“五育”融合全局思維的教師,如何打造一系列高品質課程,是“五育”融合面臨的重大問題。第一,高度關注“五育”融合過程中的主體性問題。尊重學生的自主性,激發學生的內驅力,重視學生之間的相互指導及自我指導,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多個方面形成自我價值選擇、自我成長發展的動力。第二,著力調整和提高師資水平。通過調劑編制、加強人員配備等方式使師資力量向“五育”中的弱勢學科傾斜,配合經費改革增加偏遠地區教師津貼,解決農村和偏遠地區相關學科教師短缺和能力水平不足的問題。實現教師培訓以“五育”融合為綱,加強公費師范生“五育”融合教育。第三,提升課程和教材之間的借鑒和融合水平。在“五育”課程和教材建設中體現相互包含和滲透的思想,充分挖掘“五育”中各個方面的“全息”價值。第四,實現多體系的相互促進。以學校的課程體系為主導,以教師培訓體系為抓手,以管理體系為基礎,以評價體系為導向,以文化體系為輔助,實現學?!拔逵比诤象w系的重構和升級。

綜上所述,“五育”融合是教育評價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必由之路?!拔逵比诤霞仁菚r代責任也是歷史使命,其實現之路將充滿挑戰與艱辛?!拔逵比诤闲枰D變,要在理念、思維和行動上將“五育”等同對待,視作不可分割的整體?!拔逵比诤闲枰獔允?,在面對挑戰和質疑時,仍然要守住初心,堅持正確的方向?!拔逵比诤闲枰獎撔?,在新時代教育體系中持續挖掘學科之間的契合點,不斷探索有利于“五育”融合的教學模式和評價方式。

責任編輯 何蕊

猜你喜歡
五育融合五育
堅持五育并舉,引領學校未來發展
五育并舉 德潤童心
“五育”融合:何謂、何來、咋辦?
面向教育信息化2.0的區域線上教育實踐研究
五育融合視野下西藏高中學生勞動素養提升探究
構建中小學“五育融合”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
“五育并舉”,學校交出智慧答卷
“五育融合”與中國基礎教育生態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體育在中學的新發展
“五育互育”:高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