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共同體視角的互助式校本研修

2021-03-11 19:20廖作英
天府數學 2021年18期
關鍵詞:互助校本研修共同體

廖作英

摘要:校本研修是教師職場自我培訓提高的有效途徑,但由于農村學校及教師的狀況所限,校本研修的質量和效果受到影響。開展互助式校本研修,搭建校本研修互助網,形成校內互助,校際聯動的研修共同體,對促進教師可持續專業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校本研修;共同體;互助

隨著共同體相關理論在教育領域的廣泛運用和校本研修的不斷發展, 將有共同目標的教師通過“人為制造”成共同體,為校本研修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途徑和可能, 有利于促進學校與教師的發展, 進而促進學生的綜合成長。通過剖析共同體與校本研修的關系,提出共同體視角下如何促進校本研修策略, 推進共同體理論與校本研修實踐的深入融合。[1]

一、 內涵剖析: 共同體與校本研修的關系

基于“同質促進, 異質互補” 的原則,結合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與學校發展特色,校本研修以共同體的模式運行,可有效加強互動溝通并整合資源促進任務驅動、資源共享、相互借鑒、協同研究、共同發展的良好機制的建立。共同體能有效促進校本研修發展,而作為共同體的有效組織形式,校本研修也為共同體的建立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環境。

共同體作為一種早已存在的社會實踐形式,以共同的愿景及價值信念為核心,以同質性為基礎,通過“人為制造” 進行組織構建, 以達到促進發展的目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學者們提出的“探究共同體”“學習者和思考著共同體”、“知識構建共同體”、“學習共同體” 、“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網絡學習共同體”“校本研修共同體”等,正是針對某一方面或某一層面共同體的深入研究。

二、實踐抉擇:培育互助研修文化

研修文化是在長期的研修過程中形成的相關人員共同的價值體系和行為方式,以及相互影響的環境氛圍。通過互助式研修,不僅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同時也培育著研修的文化。開展互助式研修活動,可以培育教師團隊合作意識。借助互助網研修機制,為教師個體創造了一個對話的平臺,使教師擁有了問題提出、交流的可能,促使教師在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專業水平;使教師不僅發現同伴身上的問題所在,也能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三、策略探析: 共同體視角下如何促進校本研修

(一)互助科研:引領個體研究帶動群體參與

教學科研是一個合作性較強的研究工作,需要課題組老師的共同努力,僅靠個體單槍匹馬式的研究就失去了教育科研的意義,也容易使科研工作陷入僵局。

1.注重溝通, 加深教師參與度

校本研修主要以教育教學過程中表現出的問題為研究對象。實踐中,教師的主動參與表現為一種內驅力,推動并加速校本研修的開展。一方面,從個體上來看,教師主動參與研修活動,有利于積極發現和解決教育教學問題,通過反思與經驗積累,其理論與實踐水平提升的同時,也推動了學校發展。

2.注重溝通,交流分享

校本研修過程中,教師作為重要的參與者和實踐者,免不得要進行必要的溝通交流。良好的溝通,有利于知識的傳播和心理的疏導。一方面,教師跳出思維固化,摒棄偏見,積極分享交流與討論研究,就像“頭腦風暴”,有利于思想的碰撞和博采眾長,促進了思維的發展。同時,對于校本研修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也可以集群力而攻克。另一方面,校本研修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教師意見相左或遇到難題心情郁結等問題,通過溝通交流,教師的情感得以宣泄,心理得到疏導,有利于教師保持熱忱而陽光的心,擁有激情與動力推進校本研修。[3]

(二)互助學習:融個體智慧營建共學氛圍

互助學習是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培養教師協作意識和能力的有效措施。所謂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我們每個人都有值得他人學習的地方,也需要向他人學習。教師互助學習的目的在于汲取他人教育智慧,提升自身教育能力,幸福集體教育人生?;ブ鷮W習的內容既有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也有教育教學的思想理念,還有他人的人生觀、世界觀等。以教育沙龍為例,學??梢愿鶕涣餍枰?,每學期安排兩次,以“精心確定主題——制定相應計劃——充分做好前期準備——有效組織交流過程——及時總結交流所得”的流程組織開展。[2]

1.精選適合交流的主題

在甄選沙龍主題時,關注教師日常教育教學中關注的熱點、難點,萃取合適的主題開展沙龍活動。如“享受職業的幸福感”、“和名師零距離”、“有效教學行為思辨”、“讓學習錯誤成為教學的寶貴財富”等。這些主題有的是直面教學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有的是指向教學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有的則是直抵教師精神層面。不同的主題面向不同的教師,交叉式的融匯有效地突破了傳統研修模式“受益點單一”的瓶頸。

2.精心策劃前期準備

團隊中不同的角色需要進行的前期準備也有所不同。沙龍活動的組織者需要細化交流主題,圍繞交流點把交流主題細分成三至四個層層推進的話題,并提出交流的導向。參與交流的老師則根據主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回顧、搜集、整理相關素材,從而做到發言觀點明確。

3.有效組織交流過程

沙龍要確保教師敞開心扉無所顧忌地交流,就要有賴沙龍主持人精心策劃預設,準備好交流提綱,以保證在主持過程中收放自如,促進參與者即時生成觀點,形成良好的“沙龍。

4.及時總結交流所得

活動結束后,根據現場錄音整理沙龍實錄,上傳到校園的研修平臺上。它既是對整個沙龍活動的回顧,清晰記錄老師們在沙龍活動中的所得,以指導老師們更好地進行教學實踐,同時,還能激起老師們對沙龍主題的后續思考,使交流從結束走向開始。

四、互助評價,挑動職業倦怠的神經

我們把原來從上而下的單向定性評價變為評價主體多樣的多向互評。即從教師自評、同伴互評、教研組考核、學生評價、家長評價等多方進行評價,使評價的目的由原先的定性評價改變為促動教師教學行為得以持續改進,在與同伴的交流中不斷完善自我。教研組考核每學年進行一次,先由組長進行研修工作述職,展示本組在互助研修中的亮點。在定性評價的基礎上,學校還對教研組在校本研修中的每個細項進行定量評價。通過填寫“先進教研組評比考核表”,從教研組的隊伍建設、教學常規、校本教研、教學成效等四個方面進行打分,綜合評價教研組教師在互助學習、互助研修等方面的績效。

“互助合力”的研修模式使教師的成長溢出了個體的范圍,教師的研修烙上了團隊的印記?!盎ブ狭Α钡男1狙行迾O大地推動了教師專業素養發展,營建了“自助助人,享受成長”的教師研修文化。

參考文獻:

[1]顧泠沅.對校本研修淵源與開展現狀的思考[J].現代教學,2012(1):22 -24.

[2]李蓉.張微素. 互助型校本文化的建構[J]. 教學管理2017(11)

猜你喜歡
互助校本研修共同體
《覺醒》與《大地》中的共同體觀照
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共同體的目標向度與實踐進路
愛的共同體
基于分享 孕育成長
技術支持的農村教師專業發展
試析初中數學建模教學的難點及對策
開展校本研修促進教師自在成長研究
最美“鄉下人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