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學路徑

2021-03-11 23:08王詩揚
天府數學 2021年18期
關鍵詞:教學路徑新課改背景高中數學

王詩揚

摘要:在新課改浪潮下,核心素養教育是教師追求的目標,其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高中數學學科知識點難度較大,對學生的要求較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常會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水平,逐漸將核心素養融入到數學課堂中。高中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逐步提升后,他們的課堂主人翁地位也能夠得以真正實現,學習效率也會隨之升高。鑒于此,本文對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學路徑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高中數學;教學路徑

作為高中階段的重點教學課程,數學教育一直是廣大高中師生的關注重點。但由于高中數學教育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積極性也難以有效提升,特別是受到應試教育深遠的影響,不少教師更加注重學生通過學習數學知識最終所取得的數學成績,這種片面式的教育模式會直接影響到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限制了學生應有的全面發展。

一、高中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教育工作也在不斷地發展創新中,此時,傳統教育模式中所存在的教育弊端也日益凸顯,而當前高中數學教育中也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影響這整體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具體教學問題概括如下:其一,教師未曾完全形成準確的課程改革數學教學理念。在新課改教學背景下,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并且在進行教學設計、安排教學內容等環節時都應當聚焦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但是由于大部分教師沒有真正落實新課程改革教學理念,故而在具體的數學教學課堂上,沿用傳統教學方式的現象比比皆是,在此情況下,學生數學學習效率與質量自然難以進一步提升。其二,在教學內容方面,初中與高中數學知識的銜接不太妥當。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方式不適合高中數學知識的吸收,但是在教師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很好地處理這種學習脫節現象,學生沒有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那么教師所進行的一系列教學創新與改革也不能真正發揮出良好作用。其三,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相對缺乏。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往往過于重視數學知識概念的講解,忽視了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情感態度培養,在此情況下,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認識不夠到位,那么他們也不能夠清醒地認識到學習數學的對于自身思維的促進作用,難以真切感受到數學世界的魅力與奧妙。

二、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學路徑

1、加強方法指導

與直接傳授給學生數學知識更加重要的是要知道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積極適應新的數學知識學習階段。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也可以通過構建“自主一合作一探究一展示”的新型教學模式來引導學生學習感受數學知識的生成過程,并且在這樣的自主性探究過程中,學生可以逐漸探索出高中數學知識的學習打開方式,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更讓學生做到“會學”。在學生遇到不會的問題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方式獨立的獲取知識,而是一味地要求學生按照教師自己的思路去解決數學問題,在這樣的教學引導下,學生才能夠真正地學會自主學習,從而逐漸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另外,教師也可以適當地開展一些小組合作探究活動,通過強化師生之問、學生之問的交流活動來幫助學生認清自我,及時發展自身學習模式上的不足,并積極借鑒他人的優秀數學學習方法。

2、巧妙融入問題

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教學課堂中,老師需要鼓勵學生,促進學生質疑精神的發展,讓學生敢于批判,挑戰權威。在講解數學知識時,需要有意識的去設置一些帶有開放性、啟發性的數學習題,學生要對這類具有創新性思維的數學習題進行探索,這會使得學生數學思維品質得到優化。這部分開放性的數學習題解答方式并不能使用常規的方式來解決,學生往往需要集中自身的精力,努力探索去尋找出新的解題方式。

例如,在講解:求過點(3,1),在坐標軸上截距相等的直線方程時,這道題的正確結果有兩個:x+y=4或2x-6y=0。若學生只能依照常規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就會忽視截距0的特殊狀況,所以,其得到的解題答案不正確。對此,老師要合理的設置疑問,讓學生能夠多立場、多角度的去分析問題,這會進一步的促進學生發現性思維的發展。在設計問題時,需要注重問題的記憶效應,同時還需要賦予其較強的開放性,讓學生在解答其問題之后,對其問題進行反思,老師不能及時評價學生答案的正確與否,要使用探索等方式,進一步的延遲其解答具體問題的時問,給學生留出一定的空白時問,讓學生利用好這部分時問,暢所欲言,形成一種良好互動的課堂教學氛圍,學生可以在這有限的時問內,提出更為豐富的創造性設想,使得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可以更好的發展,助力學生數學思維品質的生成。

3、善用信息技術

伴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和學習都與數據息息相關,數據分析能力對于所有人而言都很重要。核心素養中也將數據分析納入其中,希望學生在學習基礎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進‘步發展自己的數據分析能力。高中階段是培養學生數據分析能力的重要時期,教師采取各種方法和手段展開教學活動,促使學生感受數據統計的全過程,在數據獲取信息的過程中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不斷增強。

例如,學生在學習“用樣本估計總體”相關內容時,高中數學教師上課時,可以將兩名籃球運動員在不同比賽中成績數據,利用多媒體直觀展示出來,促使學生主動思考“誰在比賽中發揮比較穩定”的問題。在思考問題過程中,學生會重新觀察和分析兩織成績,進而結合數字的特征給出答案。當學生嘗試回答問題后,教師繼續引導他們思考“兩織樣本數據的眾數、平均數以及中位數分別是什么”,同時繼續利用多媒體將樣本數據頻率分布直方圖展示出來,鼓勵他們自己驗證,進而學會應用樣本數據估算平均數。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逐步增強,參與課堂問題討論的熱情也越來越高,課堂學習效率也隨之升高。擁有了較高的數據分析能力的中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其他數學核心素養也隨之提高,為后續深度學習和探究數學知識奠定了基礎。

三、結語

高中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當善于發現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且做到結合學生學習實際對相應的數學教學模式進行優化改進,從而推動學生數學思維的良好發展,為其數學能力提升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祁玉瑞. 高中數學新課改探究分析[J]. 新一代,2018(7):90.

[2]閆天雄. 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研究[J]. 新課程·下旬,2018(5):158.

3793500338231

猜你喜歡
教學路徑新課改背景高中數學
婦產科臨床護理教學路徑的建立與應用研究
人文精神關懷下的德國音樂學教育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體育教學的創新思維
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的策略選取研究
調查分析高中數學課程算法教學現狀及策略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高中數學課程有效提問研究
數學歸納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的教學路徑研究
強化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路徑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