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新課改下高中數學課程提問模式的有效措施

2021-03-11 23:17富瑤
天府數學 2021年12期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數學措施

富瑤

摘 要:隨著教育的發展,教育的形式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教師“一言堂”的教育模式限制了高中數學教育模式的發展,因此,高中數學課程提問模式應時而生,通過對學生提出問題,激發學生思考的潛力,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在學習上收獲一定的啟發,從而促進學生未來的發展。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數學;提問模式;措施

為了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只注重提問數量、不注重提問質量、缺乏層次感、缺乏趣味、不符合學生最近發展區等提問的弊端,創新提問方式,提高提問的有效性。本文將從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進行探討,并提出新課改下高中數學課程提問模式的有效措施來進行闡述。

一、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探討

隨著新課改的出臺,教師應當在日常教學當中積極貫徹新課改的相關要求,確保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課堂提問環節關系到教學質量,借助此種教學方式,將使教師更為高效地組織學生的課堂學習進程,同時亦能促進教師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使學生在對問題的思考過程當中,實現思維能力的鍛煉、養成與提高。借助課堂提問,亦能夠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就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給予指點和幫助,從而達成教學相長的目的??梢哉f,高中數學教師依托有效的課堂提問,將會有效地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使學生的專注力進一步加強,進而促成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對于高中數學教師而言,通過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能夠幫助教師實現自身教學水平的進步,從而使教師的課堂組織能力、綜合教學能力都得到顯著增強。

二、新課改下高中數學課程提問模式的有效措施

(一)把握好所提問題的質量

相當一部分教師習慣于在課堂中對學生頻繁提出問題,不過其中的一些問題實際教學意義有限,實則是這部分教師過于重視形式主義,課堂氛圍看似熱鬧,實際教學效果卻十分有限,而且過于頻繁的提問會讓學生因為急于對問題進行作答而無心認真對問題加以分析和思考。從數學知識點掌握的角度來看,也會讓學生無法洞悉學習的重點,最終背離課堂提問的初衷。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當意識到的一點是,課堂提問并非問題的簡單堆積,應當確保和突出問題的質量,同時還應當立足于對學生所掌握的數學知識的洞悉與把握,假若學生面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沒有積極作答,則意味著學生并沒有掌握相關的知識點,此時便需要教師及時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補足知識短板。

教學提問應該講究質量而不是數量,教師在提問時應考慮問題的實際意義,并且觀察學生的反應情況,如果學生積極性不高,可能意味著學生對于教師所教學的內容無太大興趣,此時教師應該調整提問的策略或者方式,使學生能夠通過提問真正地參與課堂。

(二)依托遞進式提問,促使學生進行深入學習

從高中數學課程涵蓋的知識點來看,不同知識點之間均有關聯性,也就是說教師應當在向學生講解某一個知識點時,使學生清楚該知識點同其他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才可以幫助學生實現數學知識體系的建構。為此,教師應當采取遞進的教學方式。對于課堂提問活動而言,也應當如此,每節課都包含重點知識與難點知識,這些知識學生往往不易消化理解和吸收。此時,教師應當采取遞進式提問方式,引導學生由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點著手展開思考,而后加以延伸,提高問題的難度,促使學生展開更為深入的分析與思考,從而幫助學生洞悉問題的求解路徑。為了確保遞進式提問的效度,教師必須對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情況加以摸底,在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后,為學生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使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都能夠積極回答。

(三)提出有趣味性的問題

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內容難度大大提升,趣味性也大大下降,很多學生都認為數學是一門枯燥、難懂的學科,學習興趣大大降低,參與度也大大降低了。為此,教師應該在課堂提問過程中多提問一些有趣味、開放性、創造性強的問題,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激發興趣。

比如,在教學立體幾何的內容時,教師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三條直線能不能做到相互垂直呢?如果不能,為什么?如果能,怎樣才能做到三條直線相互垂直?”學生聽到這里后,都來了興趣。很多學生感覺三條直線是不可能相互垂直的,他們在紙上畫了很多種情況,都排除了三條直線相互垂直的情形。這時,一個同學突發奇想:老師,平面上是不可能有三條直線相互垂直的情況的,但是在立體的空間里有很多這樣的情況。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想到了很多三條直線相互垂直的情況——粉筆盒、鉛筆盒,等等。接著,教師又給學生出一道新題:“是否存在三條直線相互相交成60°角的物體?”學生進行仔細思考后,告訴教師正四面體中有三條棱所在直線相交成60°角。這時,學生對學習立體幾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更愿意置身于立體幾何知識的學習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很好的提高。

(四)科學把控課堂提問的頻率

有效的課堂提問要求教師設計的問題應當具備足夠的深度和廣度,并帶有一定的啟發性。同時,問題的設計不宜過難,如果過于艱深,則會導致學生因無法破解問題而逐漸失去學習興致。此外,教師必須科學把控課堂提問的頻率,確保提問的速率在合理的限度之內。因為若是提問過于頻繁,學生的分析與思考時間必然受到壓縮,但若不進行課堂提問,也會出現教師持續講解,學生持續被動吸收的狀況,課堂師生互動環節為零,學生的學習興致無法被調動起來,就會造成教師無法對學生的學習進展情況加以了解。有鑒于此,教師應當科學把控課堂提問的頻率,并借助提問環節實現對學生即時學情的了解,同時達成使學生保持專注注意力的目的。

(五)提出的問題應當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根據教育學相關理論可以知道,學生通常需要經歷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才可以實現對新接觸和學習的知識的有效理解。這就意味著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經歷了從已知區到最近發展區,最終發展到未知區的過程。有鑒于此,高中數學教師應當確保所設計和提出的問題能夠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才可以確保學生能夠按照正確的思考路徑實現對問題的求解,進而達成幫助學生提升數學核心素養的目的。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橢圓的定義和標準方程”這部分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對橢圓這一圖形及其性質形成深刻的認知,可要求學生先行回憶在前面的學習過程當中習得的作圖技法,之后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在作圖時,首先應當找出什么?橢圓圖形包括幾個主要點?在連接這些點時,存在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橢圓圖形的特征是什么?通過這種提問方式,使學生按照自身的數學知識認知結構展開思考,從而達成對橢圓這部分知識點的有效學習。需要教師把握好的一個提問要點是,所設計和提出的問題在難易度適中的同時,也應當具備一定的挑戰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鉆研熱情, 從而達到對學生數學思維有效鍛煉和全面提升的目的。

(六)對問題加以反饋

以上指出了提問的內容應當緊密圍繞教科書中的重點知識及難點知識展開。在學生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回答完畢之后,教師應當已經了解了學生對于相關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即學生對于哪些知識點已經較為熟稔,對于哪些知識點還表現出含混認知。在這一基礎上,教師應當對學生加以針對性的指導,以便使學生厘清相關知識點。在學生作答完畢之后,教師也應當抓住這一教學契機,指出學生之所以作答錯誤的原因。在對學生的作答情況進行點評時,教師應當注意方式和方法,如果學生的作答正確,教師應當對其加以鼓勵,以此來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如若學生作答錯誤,教師也應當幫助其查找和剖析出錯的原因,而不能一味地批評學生,否則會讓學生逐漸喪失學習信心,甚至出現對于數學課程的排斥態度和抵觸心理。

三、結語

高中數學教學的難度較大,需要學生理解和掌握的內容很多,教師可以通過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的途徑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希望教師能充分認識有效提問教學法的優勢所在,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從而不斷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國華.問題是數學的心臟——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微探[J].山西青年,2020(4)

[2]謝素俠.有效提問——試論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27).

[3]伍碩.論新課改下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7).

2615500783249

猜你喜歡
新課改高中數學措施
雨后桃園補救管理措施
解答排列組合問題的幾種常用措施
新課改下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課改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概念教學探索
云南出臺20條措施,加快旅游業恢復
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研究
解答高中數學問題的幾個常用措施
新課改下開展數學建模教學之淺見
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的策略選取研究
調查分析高中數學課程算法教學現狀及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