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深度學習

2021-03-11 00:02季可建
天府數學 2021年12期
關鍵詞:高年級引導深度學習

季可建

摘 要:深度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才會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但高年級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枯燥性,學生較難快速將精力全部投入到深度學習的狀態中。為此,教師需要應用有效的引導策略,讓學生自發產生主動思考、學習的意愿,才會更好達到引導其深度學習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深度學習;小學數學;高年級;引導

前言:

高年級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復雜程度,只有讓學生可以更加專注學習和思索,達到深度學習的效果,才會幫助學生取得更加優秀的學習成績。這就需要教師抓住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喜好特征,去設計行之有效的引導策略,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才會讓教學效果和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步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一、利用懸念點燃學生求知欲

一般情況下,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是感覺嚴肅和枯燥的,同時也會影響其對數學知識的求知欲。要想讓學生可以激活主動學習、深度學習的意識,教師需要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才會吸引其將注意力主動集中到課堂上,并深度去思考。對此,教師可以立足數學知識,提出可以讓學生產生懸念的問題,讓學生的思路跟隨教師的引導,逐步深度去思索。不僅可以點燃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求知欲,還會讓其了解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生活中的作用,從而主動去研究。

以“圓”的數學知識為例,教師直接講授其特點,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就較難引起學生的好奇,會讓學生感覺平淡無奇。但教師從另一個角度提問,如:“車輪為何是圓的?方的車輪行駛會不可以嗎?”。就會讓學生的懸念被有效調動,并積極跟隨教師的引導,從另一方向去思考車輪形狀問題。并且,學生會主動對比:“方形與圓形有哪些不同?圓形有哪些特點?”。此時,教師再將正方形和圓形兩個圖形的平面圖,直觀展示在學生眼前,讓其觀察不同之處,就會使其對圓的特點有更多的了解。接下來,教師再引入圓的半徑、圓心點、周長等問題,以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就會讓學生形成更加濃厚的興趣,并主動去深度學習和思考,進而達到引導學生深度學習的教學目的。

二、開展趣味實踐,引導深入思考

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重,喜歡動手操作,同時思維也會隨著動手快速反應。教師可以抓住學生這一特點,應用引導策略,從而使學生主動深度去實踐探究。另外,教師在注重活躍課堂上嚴肅的氣氛,讓學生將精力充分集中到教師身上,才會讓教師的引導發揮作用。并且,教師要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持續提升主動深入實踐動手的興趣,才會使實踐引導有效刺激學生去深入分析,并最終掌握知識的要領。

以“圓柱和圓錐”為例,這兩種立體圖形在形態上的異同之處,存在著一定的聯系,但教師直接讓學生去動手實踐,學生動手的動力就會明顯不足。教師需要引發學生對實踐的興趣。對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圓柱體的立體圖逐漸向圓錐體變化的動畫過程,制作成富有吸引力的視頻課件。讓學生的眼前一亮,積極吸引其研究熱情。此后,教師再提問:“同學們,這兩個圖形,生活中在哪里出現過呢?”。以此促使學生積極聯系生活,去回憶自己曾見到過的圓柱、圓錐體。接著,教師再具體介紹這兩種立體圖的具體名稱,滿足學生心中的疑惑。此后,教師再拿出圓柱、圓錐體教學模型,并激發學生動手:“如何才可以得到這兩個圖形的平面圖呢?”。并且,將相應數量的教學模型發到學生手中,就會使其主動去動手研究制作這兩種圖形的展開圖。并在動手過程中,逐步了解相應的知識點。學生在研究后,也會反復去嘗試重新制作這兩種圖形。當其可以制作成與教學模型相同的圖形后,教師再引入表面積的知識,就會讓學生深度的掌握,并對這兩個圖形的異同之處深刻了解。

三、趣味化課程導入,強烈學生好奇心

生活與數學有諸多聯系,但對于生活閱歷淺顯的小學學生而言,并不了解其中的聯系,反而會讓他們產生許多好奇心。教師良好把握其好奇心,在課程導入環節,引入可以點燃學生強烈好奇心的生活現象,會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都保持興奮的學習狀態,同時也會有力促使學生在好奇心的作用下,認真去探究數學知識中的奧秘。另外,讓學生的視野直觀看到教師所講述的直觀現象,會讓學生快速反應教師所陳述的生活現象,為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相關生活現象制作成生動的視頻。讓學生在觀看的同時,聆聽教師的引導,會起到更加理想的引導效果。

以“大樹有多高”為例,這部分知識主要是針對上一部分比例知識的應用,而設置的課程,教師在課程導入時,就可以將生活中,人在陽光下產生不同影子的現象,制作成連貫的視頻課件。在開始播放時,教師可以與學生交流:“同學們,影子與我們的身高是相同的嗎?”。并且,播放制作好的課件。學生在觀看后,就會積極回答教師“不同”。接下來,教師再說:“影子是太陽光照射我們才形成的,為何會與我們的身體比例不同呢?而且,還會有高、瘦的不同變化呢?”。就會讓學生的好奇心被快速點燃。此時,

四、開展數學競賽,鼓勵積極創新

計算是數學課程中的重點內容,同時也需要學生不斷去提高計算水平、掌握計算技巧,才會扎實、熟練的運用計算知識。教師不僅要著重授課,還要鼓勵學生多去練習,才會幫助他們更好扎實計算基礎。這就需要讓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多去進行練習,讓其總結更多的運算經驗,才會讓學生達到更加喜人的學習效果。但是讓學生乏味進行計算練習,學生練習的動力和效果都會差強人意。對此,教師可以考慮開展數學競賽的方式,來推動學生深入練習,用心思考。并且,教師要以鼓勵學生創新計算為競賽核心,才地幫助學生主動去研究運算技巧,并以此達到提高其學習深度的教學目的。

以“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為例,教師在開展競賽時,可以這樣來宣布比賽規則:“應用兩種以上運算方法,哪名同學可以最快速、準確計算出答案即為獲勝,并且還可以得到獎勵?!?。以此,激勵學生在計算時,多去思索不同的計算方法,并研究更快速的計算方式。此后,教師再展示比賽習題:“”等類型的習題。同時,開始計算時間。如第一題中,在計算時,學生可以按照乘法分配律計算,也可以先計算括號內的總和,再去與相乘,但按照四則運算法則,就會使運算速度加以延長。學生在教師創新計算的引導下,就會發現25×4=100是快速口算的技巧,并在以后的學習中靈活運用。既可以讓學生鞏固計算知識,還可以幫助他們深度總結學習經驗。

五、與生活緊密聯系,引導積極探索

方程是數學知識中,基礎性的知識,在數學領域有著豐富的運用空間。在小學時期,讓學生掌握列方程的方法,并準確其中的等量關系,是小學學習時期的重點。要想讓學生達到這一學習高度,教師不僅要讓其懂得什么是等量關系,還要讓其靈活轉動大腦,可以巧妙去變換思維,才可以達到快速列方程的效果。但被動和主動學習之間,差別甚大,教師需要讓學生可以做到主動去探索,才能讓其真正深度學習。為此,教師不妨將這部分知識的應用,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增加學生對數學應用題的熟悉感,會達到更加理想的引導效果。

以關于“簡易方程”的應用題為例,教師可以從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中,去篩選和設計應用題。如:“班級組織春游,并讓學生在游玩時,采集樹葉標本和昆蟲標本。班級中,總本采集兩種標本的數量60件,樹葉的標本數量是昆蟲標本數量的1.5倍,那么兩種標本的數量分別是多少呢?”。并且,同步播放課前準備的一段學生去春游時的視頻,以及多種有趣的樹葉和昆蟲標本,讓其視野更加豐富,從而有效調動學生的探索心理。同時,還會讓他們感覺十分有趣。此時,學生也會更加主動去衡量其中的等量關系,并快速計算出結果:“昆蟲標本有24件,而樹葉標本的數量有36件?!?。接下來,教師再讓學生分別講述列方程的思路,就會幫助他們扎實、深度掌握列方程、解方程的知識。此后,教師以生活為載體,去引入更多的練習,就會幫助學生更多鍛煉思維,并達到更加優異的學習成績。同時,也會讓學生喜歡上思考,和數學課程。

總結:

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必須要抓住學生的心理和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感受,從多角度去設計引導策略,才會達到理想的教學目的。對此,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懸念、開展有趣的實踐、點燃學生的好奇心等方面切入教學。并且,教師要應用多元化的教學形式,豐富整個教學過程,會更利于達到引導學生深度學習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李麗珍.基于小學數學課堂深度學習的培養策略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1(24):73-74.

[2]黃小燕.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69):67-69.

[3]莊麗云.引導小學生深度學習的數學教學策略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4):100-101.

2113501186357

猜你喜歡
高年級引導深度學習
MOOC與翻轉課堂融合的深度學習場域建構
大數據技術在反恐怖主義中的應用展望
淺談小學高年級合唱教學設計優化策略
深度學習算法應用于巖石圖像處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積網絡的人臉年齡分析算法與實現
網絡時代大學生非理性愛國現象的引導
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的探討
細細品味課堂語言 輕松享受教學過程
互動式教學法在大學散打教學中的應用
精心引導,實現學生語言積累多點突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