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神、目光傳遞 行知教育的本真

2021-03-11 06:02李方北京教育學院原院長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
未來教育家 2021年10期
關鍵詞:行知陶行知目光

李方/北京教育學院原院長、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

在紀念陶行知先生誕辰130 周年暨扎根鄉村40年的行知教育實驗研討會的沙龍座談中,主持人江蘇省教科所成尚榮老所長拋出“核心之問”——如何理解“大情懷育人”?我以為:行知教育40年艱辛而卓有成效的實驗與實踐,集中體現為將陶行知先生“愛滿天下”的育人情懷,融入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全方位全過程,浸潤每個環節、每一細節“感受愛,同時傳遞愛”;也就是遵循兒童身心成長規律,實現“教、學、做”有效融合,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真心熱心細心全心為“小朋友、小先生、小主人”的全面發展、成長成才服務。

如此“大情懷”,何以植根鄉土、落地鄉校,落小而豐盈、落細而入微、落實而久久為功?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正所謂見微知著“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透過“行知教育”的肇始者、踐行者、領軍者楊瑞清的眼神、目光,恰能幫助我們解讀并讀懂“大情懷育人”的本真、內涵、品質與結晶。

但凡見過楊瑞清的人,往往對他炯炯有神的眼睛留下難忘的印象。那清澈朗潤又含微笑的雙眸,每天注目著高懸校園的陶行知先生手書“愛滿天下”的紅色匾額,每天濡染著校園的陽光雨露,每天與陶子、陶娃們幸福歡笑的面龐交相輝映……眼中飽含青春朝氣、充溢勃勃生機,讓你難以揣測楊老師的年齡、教齡;而扎根鄉土40年“走在行知路上”,經歷了多少風霜雨雪,閱盡了怎樣的歲月年輪,眼中流露的是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不負韶華、依然少年。恰也充分詮釋了陶行知先生近百年前所揭示的為師從教、教書育人與教學相長的幸福真諦:“只須你甘心情愿跟你的學生做學生,他們便能把你的‘思想的青春’留住,他們能為你保險,使你永遠不落伍?!保ā短招兄返?卷383頁)

楊瑞清著作《走在行知路上》

《走在行知路上》扉頁收入楊瑞清從教20年照片

1981年曉莊師范實習照,后排左四為楊瑞清

1981年11月,五里小學行知班命名紀念照前排左二為陶行知之子陶城,后排左二為楊瑞清

但凡讀過《走在行知路上》(當代教育家叢書,高教出版社2004年9月初版)的人,都會對作者楊瑞清師陶承陶“到最偏遠最艱苦的地方去辦學”的理想抱負留下深刻的印象。1981年春,曉莊師范生楊瑞清在畢業實習之際,與志同道合的同學李亮一起數易其稿,寫出“到最需要的艱苦鄉村做小學老師”洋洋數千字的志愿書,并手刻鋼板、蠟紙油印了90份,遞交給母校教師、領導和地方教育管理干部。清燈一盞、半窗月色,映襯著改革開放新一代師陶學子的理想憧憬與承陶從教的堅毅目光。

正是帶著渴望的目光,中師生楊瑞清竟然登堂江蘇省人大會場,向前輩名師、省人大代表斯霞先生呈上“油印志愿書”。讀后,斯霞先生感慨贈言:“年輕人就是要立大志、做大事?!?也正是帶著懇切的目光,1980年冬,全國勞模李吉林先生到曉莊師范做學術報告,現場聆聽李老師現身說法的楊瑞清寫下紙條遞上講臺:“李老師,和您一樣,我出去工作時也是18歲,我要做一個像您這樣的好老師?!闭n后,李吉林先生在紙條背面寫下殷殷寄語:“楊瑞清同學:為了孩子的明天奮戰一生?!睏钊鹎鍖?1年前“筆談”的小紙條珍藏至今,更將一句囑托,一諾千鈞而身體力行至今。(參見《走在行知路上》第10-15頁)

仍是帶著期盼與興奮的目光,楊瑞清第一次深入小學實習帶班教學?!蹲咴谛兄飞稀窌谐尸F了他初為人師的黑白照片:面龐英俊、濃發濃眉、眼窩微微凹陷、目光炯炯有神。終于,在1981年新學期開學,楊瑞清正式成為江浦縣五里小學的教師;繼而11月14日“五里小學行知班”命名,陶行知先生的兒子陶城、陶行知教過的曉莊師范學校首屆畢業生王琳等前輩趕來祝賀,與行知實驗班首任班主任楊瑞清留下了寶貴的紀念照。照片中立身鄉教的青年才俊眼中飽含著堅定信念、執著追求,洋溢著陽光幸福與事業榮譽,定格的眼光至今未變,始終傳承著、印證著陶行知先生的勉勵:“人生天地間,各自有稟賦。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保ā蹲悦悴⒚阃尽诽招兄?/p>

摯愛教育的眼睛充滿仁慈大愛,又永葆童心稚氣,晶瑩澄澈而純清見底。未泯的赤子之心,恰與童趣童樂渾然交融,而獨具魅力。一旦走進教師行列,與兒童共感、共鳴、共憂樂,與學生同情、同理、同甘苦,惟有如此目光方能溫暖小朋友的心田、祛除小孩子的膽怯、慰藉小學生的心靈、激勵小主人的心志,正與當年陶行知先生對鄉村師范生去做鄉村小先生時的召喚靈犀相通:

來、來、來

來到小孩子的隊伍里

變成一個小孩子。

你不能教導

除非是變成了一個孩子。

(《教師之歌》之五 陶行知)

當然,童真的目光不是刻意表現,而是內心情愫的自然流露;也不是與兒童心理的簡單同化,而是理性的超越與愛的升華。在“扎根鄉村40年的行知教育實驗”研討會的開幕式上,更多的是行知教育集團師生們的展示,和行知教育哺育成長的歷屆畢業生代表的追憶,身為集團校長的楊瑞清唯一一次走上舞臺、置身在校師生和畢業生之中,與大家一同唱起陶行知創建曉莊師范時編寫的“曉莊新時調”——配上江南栽秧山歌曲調的《鋤頭舞歌》:

手把個鋤頭鋤野草呀!鋤起了野草好長苗呀!

咿呀嗨,呀荷嗨,鋤去了野草,好長苗呀么呀荷嗨,咿呀嗨。

五千年古國要出頭呀!鋤頭底下有自由呀!

咿呀嗨,呀荷嗨,鋤頭底下,有自由呀么呀荷嗨,咿呀嗨。

光棍的鋤頭不中用呀!聯合機器來革命呀!

咿呀嗨,呀荷嗨,聯合機器,來革命呀么呀荷嗨,咿呀嗨。

楊瑞清的眼中流淌著陶子們的歡樂,揮舞雙手與臺下嘉賓們、線上同人們互動,儼然童心未泯的頑皮大陶娃。每每凝視楊瑞清的眼神、目光,總能體驗到師心的砰然觸動與師情的暖流涌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有人說,好老師的眼神應該是慈愛、友善、溫情的,透著智慧、透著真情。好老師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應該是充滿愛心和信任的,在嚴愛相濟的前提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學生‘親其師’ ‘信其道’。好老師要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和貼心人。好老師應該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用欣賞增強學生的信心,用信任樹立學生的自尊,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悅?!保?014年第30個教師節,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師范大學的講話《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

楊瑞清眼睛放射的光芒、傳遞的能量,飽含“真情、真心、真誠”,融鑄“真心良師”的定力;恪守陶行知先生“教師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座右銘,無論成人與兒童都坦誠相知、真誠相待;體現出新時代“大情懷育人”真、善、美的高度統一,肩負立德樹人使命的教師首先要永葆本真與摯真,做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

楊瑞清的目光,充滿友善仁愛,令人聯想到身體力行道德教育的朱小蔓先生那熠熠閃耀、燭照千秋的目光,從中也看到朱老師倡導情感教育與楊老師秉持“大情懷育人”的內在關聯,以及二者同陶行知先生“愛滿天下”育人理念的一脈相承。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老師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條件?!保ā蹲鳇h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行知教育著力構建“大情懷育人體系”,關注兒童、關愛生命,喚醒心靈、激發生機,營造綠色校園,涵養可持續發展生態;40年來先后開展了20余項省部、市區級課題研究與校本實驗項目,無一不是善待生命、靜待綻放、期待“還能更精彩”;承上弘揚“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首章)啟下貫徹陶行知先生“奉勸辦學同志的一句話:‘待學生如親子弟?!薄按笄閼延恕钡脑鷮崒嵺`,生成了許多感人故事與鮮活經驗,已成為當代中國基礎教育的成功案例。

楊瑞清的目光,既溫文儒雅、睿智謙遜,又正氣浩然、化育潤心,獨具人格魅力、彰顯大家風范,可謂“天下有大美而無言”。大美,離不開“大情懷”;“當教師的,要教學生三年,想學生三十年,想國家民族三百年?!?/p>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八一學??赐麕熒鷷r的講話)“教師要成為大先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促進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保?021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清華大學時的講話)大美,離不開“大智慧”:聚焦鄉村鄰里的小朋友、小先生、小主人,研創“小先生制引領下的‘三小課堂’U型學習樣態”,通過“小問題、小探究、小展示”啟迪心智、進階賦能,無論“樂樂、淘淘”還是“淘氣包”,人人學中做、做促學、學做真人,人人融入學研創“寫著寫著就笑起來了”的情境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集精微為大成。大美,需要有“大擔當”:從五里小學到行知學校,再到行知教育集團;從“三小課堂”到“孔子課堂”,再到城鄉教育實踐基地、海內外研學游學基地,從“浸濡”傳播中華文化到每年十余萬海內外師生線上線下合作學習。大美,需要有“大使命”:楊瑞清時刻牢記陶行知先生的諄諄教誨:“小學教師之好壞,簡直可以影響到國家的存亡與世盛之治亂?!薄皬R小乾坤大,天高日月長。小學校便有如此氣魄?!彼恰皭蹪M天下”的目光更加深邃、眼界更加浩遠,“關注人類、關切未來”成為新時代賡續傳承陶行知教育思想“建構大情懷育人體系”的新格局、新征程。

在研討會中,無論是做簡要的主旨報告,還是靜靜聆聽專家、學者、領導、同人的發言,楊瑞清的眼中常常閃爍著淚光?!靶氖潞泼_B廣宇”,此時此刻他想到了什么?是畢生私淑而未能謁見的陶行知先生,是一代又一代的陶子陶娃,一代又一代師陶承陶、為師執教的前輩同人與后繼者,是兩個百年交匯行知教育集團如何走向未來,是秉持行知教育的教師如何“把你的生命放在學生的生命里,把你和學生的生命放在大眾的生命里,這才算是盡了教師的天職?!?/p>

(《陶行知全集》第3卷384頁)“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愛這土地》艾青)

猜你喜歡
行知陶行知目光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豐碩
會變的目光
您的目光 我的成長
我們的100期紀念2011-2020
請別告訴她
陶行知教育名錄
背后的目光
“行知”引領:前行在傳統文化教育的路上
親力親為行知課堂 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實踐“行知”教育思想 開展“節約型”科技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