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的傳播策略

2021-03-13 23:23呂佳敏
藝術科技 2021年19期
關鍵詞:覺醒年代傳播策略

摘要:《覺醒年代》作為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的優秀代表文本,其傳播策略可圈可點。其中,該劇注重受眾需求,增強受眾黏性,打破刻板成見,運用年輕和細節化的傳播方式,提升視聽品質,實現精品傳播,為擴大影響力奠定了基礎。探究其傳播策略,對于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的創作傳播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覺醒年代》;傳播策略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19-00-03

所謂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是指以中國歷史上真實的革命事件和人物為創作素材的電視劇[1]。在國內電視劇生產中,革命歷史題材作品一直不乏優秀文本,如《恰同學少年》(2007)、《人間正道是滄?!罚?009)和《偉大的轉折》(2019)等等。2021年,隨著《覺醒年代》的熱播,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的長廊中又增添了新的藝術精品。

《覺醒年代》講述了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胡適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經歷和他們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傳奇故事?!队X醒年代》以優良的傳播策略,開拓了影視創作新思路,為后續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的創作積累了經驗?!队X醒年代》運用多樣化和精品化的視聽傳播機制,在滿足受眾需求的同時創造文化意義,為影視創作注入新的活力,從而實現有效傳播。

1 注重受眾需求,增強受眾黏性

《覺醒年代》在傳播策略符合“使用與滿足”理論,引發歷史情懷和人文情懷的情緒共振,并且促進受眾思考,提升話題度,提高受眾黏度和關注度。

1.1 滿足受眾需求,引發情緒共振

“使用與滿足”研究把受眾看作有特定“需求”的個人,把他們的媒介接觸活動看作基于特定的需求動機“使用”媒介,從而使這些需求得到“滿足”的過程[2]。受眾不需要夸張且超乎常理的抗日神劇,而是需要真實的歷史劇,希望在故事講述中感悟歷史、思考歷史?!队X醒年代》還原了在北洋政府乃至民國政府統治下的社會情形,百姓賣兒賣女、跪地求人施舍救命錢,能勾起老一輩人對歷史的回憶?!队X醒年代》還塑造了一群鮮活的人物,如剛烈但不失風趣的陳獨秀、溫暖質樸的李大釗、深愛學生又多謀善慮的蔡元培等。電視劇描繪了革命者探索未來道路時真誠又不失歡樂的場景,能使年輕一代對歷史人物產生新的認知?!队X醒年代》與老一輩人和年輕人息息相關,能滿足不同時代的人的求知需求和娛樂需求。

情緒共振則是在情感共鳴的基礎上,產生大規模的情感震蕩從而使不同個體之間有共同的情感基礎并由此產生一系列的社會效應[3]?!队X醒年代》雖然是歷史劇,但是不乏細膩的情感,譬如陳獨秀與陳喬年、陳延年父子之間從相互抵觸到和解;李大釗敬重妻子稱其為“姐姐”,而妻子也稱他為“憨坨”,他們真摯的夫妻情打動了觀眾的心。陳獨秀與李大釗等人的朋友情也真實可感,在新文化運動中,革新派與復古派雖然在學術上相互爭辯,但是在國家民族大義上能夠同仇敵愾,最終成為相互賞識的朋友?!队X醒年代》中細膩的父子情、夫妻情和朋友情引發了受眾的情感共鳴,喚起了受眾的人文情愫;劇中革新派與復古派共同對抗敵人的行為,激發了受眾的歷史情懷和家國情懷。

1.2 促進受眾思考,增強受眾黏性

《覺醒年代》在傳播策略上促進受眾思考。一開始將辜鴻銘塑造為不屑于接受革新派新思想的?;逝?,但在后續的劇情中,辜鴻銘又能夠看透文化本質,保有文化自信。劇中辜鴻銘言:“溫良,不是溫順,更不是懦弱。溫良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同情和人類智慧的力量?!边@引發觀眾思考國人溫良的品質——有擔當有責任,不是怯懦,而是包容和智慧、自立和自強。革命知識分子的覺醒能引發受眾思考,他們積極向上,追求真理,不畏強權,敢于斗爭。他們的覺醒和堅持帶動了民眾思想的開化,開啟了民智?!队X醒年代》講述革命時代的故事,同時促進受眾體悟歷史文化,這個過程也是現代文化覺醒的過程?!队X醒年代》不僅表達了新文化和舊文化的不同,更聯系了現實,旨在激發受眾思考。

《覺醒年代》在傳播策略上增強受眾的黏性,提高受眾對劇情的持久關注度。劇中臺詞經典有趣,如“根本無藥可救”“魯迅先生聽了都覺得不可思議”“就不能歇息一下嗎”,能吸引受眾并引發受眾思考,因而被制作成生動有趣的表情包。這類表情包在話題社交語境中充分借助熱播劇的熱度達成了極佳的娛樂效果,增強了話題的娛樂性,尤其促進了此劇在年輕群體中傳播,提高了年輕受眾對劇集的討論度和持久關注度。又譬如劇中經典臺詞“在這個浮躁的時代,只有自律的人才能夠脫穎而出,成就大事”引發全民思考,增強受眾黏性。應該完善與受眾之間的反饋機制,讓受眾參與到劇集中,這樣劇集內容才能更好地滿足受眾需要[4],從而促進同類題材劇了解受眾的需求,實現雙向互動,共推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的創作發展。

2 打破刻板成見,關注獨特視角

《覺醒年代》在傳播策略上摒棄了說教性和枯燥性,打破刻板成見,關注影視劇的網感,開創新穎的傳播思路,深耕細節講好歷史故事。

2.1 摒棄枯燥說教,打破刻板成見

所謂刻板成見,指的是人們對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簡單化的觀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隨著對該事物的價值評價和好惡的感情[2]。以往人們談及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腦海中自然聯想到“說教”一詞,這便是長久以來這類作品在觀眾腦海中形成的固定認知,但對部分優秀作品而言,也是某種刻板印象?!队X醒年代》一改傳統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說教性和枯燥性的慣有問題,削弱了革命人物的距離感和隔閡感。劇中李大釗樸實善良,他原本答應孩子吃涮羊肉,卻因臨時救濟學生而取消了這一計劃,最終趙先生送來李大釗的工資使一家人如愿。劇中描繪真實的生活場景,展現了李大釗溫暖的人格底色,能夠拉近角色與受眾的心理距離。

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離不開歷史,對某段歷史的掌握程度決定著我們對歷史劇中人物理解的深淺[5]?!队X醒年代》塑造了一群性格鮮明又立體飽滿的人物,展現了人物的多面性和復雜性。劇中陳獨秀敢說敢為又幽默風趣,觀眾對他的印象不再是歷史書上嚴肅且高高在上的革命人物,他敢于接受蔡元培北大任教的推薦,不計較學生故意造謠自己叛國,也會打趣說自己屬兔,不吃野兔子,他還在組織《新青年》第一次會議時,幽默地拒絕同仁的請客調侃。該劇全方位地塑造了復雜多變的陳獨秀,不僅僅展現了他勇敢革命的一面,而且還在開場展現了他落魄、蓬頭垢面的模樣,通過對其坎坷心路的展現,喚起受眾的共鳴,打破了受眾對陳獨秀簡單扁平和臉譜化的刻板認識。

2.2 關注年輕視角,開創獨特思路

《覺醒年代》注重年輕群體的市場,具有從讓受眾被動接受到主動為用戶提供服務的傳播意識。譬如劇中臺詞“他也配”“干不了,謝謝”等,符合現代網絡語言特點和年輕人的用語習慣,緊跟時代潮流。幽默的語言暗含諷刺,陳獨秀在回國的船上說道:“我給他們起了個名字,叫禮義廉,因為無恥啊?!睆氖鼙姷氖褂昧晳T出發,創作年輕的作品為年輕受眾服務,消弭了歷史人物與當下年輕人之間的距離。

《覺醒年代》在講述宏大歷史事件時注重細節,從而使受眾更具代入感和沉浸感。在敘事段落的鋪陳中,一些細節性的抒情段落往往能夠引發更強烈的情感共鳴[6]。劇中陳延年在碼頭打工休息時,啃著發霉的饅頭,喝著接來的水,水中有一只螞蟻在掙扎。鏡頭特寫螞蟻,好似在表達蕓蕓眾生如螞蟻般渺小,陳延年將螞蟻撈出放到地上,這一細節性的動作刻畫出陳延年對生命的愛惜與尊重。從觀眾們熟知的歷史事件打開一個小的切口,通過時局中相關人士的表現,勾勒出一個時代的景象。劇中在表現中英關系時,并沒有強調所簽署文件的不平等,而是從北大解聘克德萊一事切入,表現時代特征。作品思路獨特、細節生動,不但讓受眾見史見人,更讓人物有情有性,讓歷史敘事有厚度又有溫度。

3 提升視聽品質,實現精品傳播

《覺醒年代》的傳播策略還體現為提升視聽品質,營造和諧統一的色彩畫面與光影效果。渾厚高昂的音樂與搞怪音效的結合,隱喻和象征鏡頭符號的運用,推動了精品傳播的實現。

3.1 深沉色彩與通透光影,營造和諧統一之美

《覺醒年代》畫面色彩深沉,營造了和諧統一之美。劇中環境布景大多為深沉的棕黃色,革命人物開會、辯論等場景的顏色多呈暗棕色,以表現討論的正式感,配有綠色背景增強畫面的舒適感,不會讓討論顯得過于凝重。多重色彩有層次感和縱深感,拓展了畫面空間,觸動了觀眾的視覺神經,豐富了觀眾的視覺感知。劇中人物服飾的色彩偏深藍色系、深棕色系和深黑色系,面料呈褶舊感和水洗感,加重了歷史感和懷舊感。服飾色彩和面料也是身份和形象的表征,開篇陳延年和陳喬年身著淺舊藍色系步褂,表明他們打雜工的身份;而他們的姨媽君曼身著素雅的深藍色綢裙,體現了其溫柔賢惠的特點。

電視劇采用豐富的視聽手段,增強了節目的藝術美感,顯示了增強文化自信的初衷與銳意變革的誠意[7]。劇中周樹人創作《狂人日記》時,一抹金黃色的光從斜上方照射在他的臉上,使畫面通透又富有美感,暗示《狂人日記》順利完成的曙光。隨后鏡頭轉向他寫下的“魯迅”二字,畫面中一抹柔和的黃色光影將其照亮,用光影藝術化地表達了《狂人日記》的創作完成和新文化思想的延伸。毛澤東初次進入北大時,逆光和大幅度仰拍也凸顯了其偉岸的形象。

3.2 渾厚音樂和搞怪音效,貼合整體基調

配樂的奇妙之處在于能調動觀眾的情緒,使觀眾沉浸在劇中,體悟劇中人物的情緒和心理變化?!队X醒年代》片頭曲和片尾曲以純音樂制作,渾厚悠遠,符合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的基調,能夠將觀眾帶入歷史的長河之中并且使其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劇中陳獨秀和同仁一起討論辦刊事項,高昂的音樂背景暗示他們辦刊的熱情,后面接有他們閑談的輕松配樂,高昂和輕松的配樂交融使整體劇情節奏收放自如。

《覺醒年代》的音效處理十分細致,這也提升了電視劇的品質,能更好地推進其傳播。陳獨秀等人邀約辜鴻銘協助外交談判,辜鴻銘進食前帽子掉落等段落,都配以搞怪的音效增強娛樂感,同時刻畫辜鴻銘可愛的一面,使劇情更具趣味性。

3.3 蒙太奇手法,傳達隱喻和象征

蒙太奇手法用不同的鏡頭組接方式創造出不同的視覺感受。后期制作是整個創作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同時也是兼具技術性、藝術性與創造性的工作[8]?!队X醒年代》后期剪輯運用隱喻和象征的鏡頭符號,藝術化地傳達深層意義。長大后的陳延年和陳喬年昂首闊步地向前走,突然腳鐐聲響起,鏡頭剪切回到1919年離別時兩個面容干凈的少年回頭的場景,然后交替剪輯監獄里犧牲前的少年回頭,他們勇敢無畏、視死如歸。另外,陳獨秀的兒子陳延年、陳喬年在陳獨秀的食物中放了一只青蛙,陳獨秀將這只青蛙遠遠地扔進了水缸,青蛙跳入水缸又躍上來,隱喻井底之蛙的時代已經終結,表明革命者有了超前的思想。

《覺醒年代》需要展現大量社會背景、情感傾向、思想流變,這種抽象又宏大的鏡頭在電視劇的拍攝中具有局限性,因此,電視劇使用隱喻的手法,通過事物的一部分或一個構成要素,乃至一個更為復雜的整體,實現以小見大的效果[9]。蔡元培、陳獨秀和胡適三人同行經過水坑之地時,鏡頭特寫陳獨秀踩著磚頭過水坑,象征著他們之前付出的努力是在為革命鋪設道路。

4 結語

《覺醒年代》全景式地再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歷程,深耕細節,尊重客觀事實,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講故事。其在傳播策略上將受眾看作用戶,服務用戶,滿足了年輕群體的求知和娛樂需求,細膩地展現了一群性格鮮明、立體飽滿的人物。同時,它注重提升視聽品質,精雕細琢,以匠心打磨鏡頭語言,增強了藝術質感,是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的優秀范本,為今后同類題材劇的創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今后,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在傳播策略上可以推陳出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向多樣化、精品化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健.視聽節目類型解析[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188.

[2]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165,248.

[3] 張歡.對社會題材類電影引起情緒共振的思考:以《我不是藥神》為例[J].東南傳播,2019(2):43-45.

[4] 毛子鈺.使用與滿足視角下的文化真人秀節目研究[J].漢字文化,2020(7):176-178.

[5] 吳一唯.《大明王朝1566》傳播失利的原因[J].藝海,2020(4):62-63.

[6] 梁軒赫.當代生態紀錄片《王朝》的敘事策略研究[J].戲劇之家,2019(30):98-99.

[7] 安曉燕.《一路書香》的敘事創新與問題審視[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9(11):103-105.

[8] 安曉燕.淺論綜藝節目后期制作的角色功能轉變及其存在問題[J].中國電視,2019(7):21-25.

[9] 彭楠.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覺醒年代》的隱喻機制探究[J].藝術科技,2021,34(15):38-39.

作者簡介:呂佳敏(2001—),女,江蘇南京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廣播電視。

指導老師:安曉燕

3424501908233

猜你喜歡
覺醒年代傳播策略
《覺醒年代》開啟主旋律劇新語境
從“覺醒年代”汲取奮進力量
《覺醒年代》:直叫人上頭的主旋律
電視新聞節目借力微信平臺的傳播策略研究
淺談企業社會責任的品牌傳播
探析公益節目《等著我》的傳播策略
地方歷史文化開發的媒介策略
新媒體語境下新華網國際傳播問題與對策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