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

2021-03-13 23:17郭婷婷
人物畫報 2021年12期
關鍵詞:審美能力初中音樂提升策略

郭婷婷

摘? ?要:在新一輪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師亟須解決的一個問題是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之所以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是因為讓學生成為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對美有較強的感知能力和判斷能力,并且能夠及時發現生活中的美。對于初中生而言,音樂是培養其審美能力的有效課程。因此,音樂教師要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關鍵詞:初中音樂;審美能力;提升策略

一、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一)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要想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教師需要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這樣,學生才愿意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教學內容創設情境,增強課堂的活躍性。例如,在教學《親親我的寶貝》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靜下心來,閉上眼睛,用心聆聽歌曲,感受母親對自己孩子的愛護,就像回到了小時候,媽媽關心自己的情境浮現在腦海中。之后,教師通過多媒體設備,將歌曲的內容通過畫面生動形象地呈現在學生眼前。伴隨著動聽的旋律,教師乘機引入本課的知識點,讓學生更輕松地學習相關知識。

(二)采用靈活生動的教學方法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腦子靈活,思想活躍,想象力豐富,但一旦離開了直觀事物的感知,學生的思維和行動也會受到一定限制。由于音樂教學主要是在課堂上進行,45分鐘的時間很有限,而有的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將課堂的大部分時間用來講解課本內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導致其思維發生了轉移。為此,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想象空間。

二、借助音樂欣賞,豐富學生美的想象力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想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要不斷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對于一些難以把握的音樂作品,教師要加強引導,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根據音樂將其畫面想象出來,從而降低音樂欣賞的難度。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由旋律到畫面,理解音樂意境

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主要通過聆聽音樂旋律對樂曲的意境有了更好的理解。因此,在欣賞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播放一些音樂旋律,讓學生通過旋律進行想象,從而讓學生更好地走進意境、理解意境。

(二)由畫面到旋律,理解音樂意境

在欣賞教學中,教師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音樂的含義和意境。在具體操作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相關音樂,并配以畫面圖幫助學生想象,另外,教師還可以將多種畫面呈現在學生眼前,并配上相應的音樂,讓學生在旋律和畫面共同營造的氛圍中感受音樂的意境。筆者相信,通過該方式,學生的想象力會大大提升,對音樂意境也有更為深刻的理解,能進一步提高審美能力。

三、組織音樂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美的創造力

(一)有效利用音樂課堂實踐,引領學生感受音樂之美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的一個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韻味和魅力。為此,音樂教師要積極組織課堂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從而實現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表示,音樂第三領域為創造,主要有即興編創、探索音樂與音響、創作實踐。為此,教師在音樂課堂上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編創活動,讓學生體驗音樂作品,并以此獲得更好的審美體驗。課堂具體編創活動如下。

1. 利用歌曲旋律進行編創

在音樂欣賞課堂上,教師會給學生播放一些歌曲的片段,而想要讓學生對歌曲情感、表現內容有更好的體驗與獲取,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歌曲旋律進行編創。就像在欣賞歌曲《道別》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先講解依曲填詞的歌曲創作手法,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道別》的曲調并結合自己的生活與想象填詞。這樣,所有學生都積極踴躍地參與,并且創作出大量的新穎作品。

2. 利用音樂作品中的節奏要素進行編創

著名音樂教育學家奧爾夫曾說:“節奏是音樂的生命,是音樂生命力的源泉?!币虼?,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利用音樂節奏進行編創。簡單來說,在欣賞音樂《奧林匹克號角》時,教師可以讓各個小組的學生獨自編創一條管弦樂的節奏,并讓各個小組進行彈奏,讓學生在自己編創的音樂節奏中感受管弦樂的音樂美。

(二)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音樂實踐活動

除了課堂實踐活動,課外實踐活動更為重要,其是對音樂課堂的延伸。相較于課堂實踐活動,課外音樂實踐活動具有靈活性,熏染效果更好。課外音樂實踐活動具體如下。

1. 組織各類音樂團體

在初中學校,音樂教師可以組織各種音樂團隊,如鼓號隊、小提琴隊、二胡隊、合唱隊、吉他隊等,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參與音樂團體。在組織這些團體時,教師要將自己的引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并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能力開展教育活動,將大量與學生特點相符合的音樂作品推薦給他們,讓他們主動欣賞這些音樂,并在欣賞過程中感悟音樂之美,增強音樂審美體驗,逐步提高審美能力。

2. 積極開展各類音樂活動

除了組織各類音樂團體以外,音樂教師可以開展各種音樂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感受音樂之美。比如,迎新生晚會、新年文藝會演等活動,讓學生排練一系列音樂節目。教師還可以舉辦一些競技類比賽,如校園歌手大賽等,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在比賽中感受音樂、親近音樂。此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開展一些合唱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放手,讓學生自己組織,讓他們獲得音樂藝術的美感。

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轉變自身觀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興趣;要借助音樂欣賞,豐富學生的想象能力,為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要積極開展各種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感受美、創造美,進而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芳.解讀如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新絲路:中旬,2020(04):1.

3812501908282

猜你喜歡
審美能力初中音樂提升策略
關于師幼互動的文獻綜述
試論師生互動教學在初中音樂課堂的應用
公司信息化管理與經濟效益提升研究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策略研究
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藝術體操教學中提高審美能力的途徑探索
新時期中學美術課教學方法的思考
個性化教育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