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背景下川劇小生表演藝術的深化與發揚分析

2021-04-06 19:35謝智雄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小生川劇時代背景

謝智雄

(四川省自貢市川劇藝術中心,四川 自貢643000)

一、前言

中國川劇藝術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是中華民族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中國川劇藝術發展至今,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同時在現代背景下,科學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壯大,新媒體媒介的出現,大眾對于戲曲藝術的忽視以及自身的禁錮等,使得川劇藝術在現代社會需求不足。而因受到四川人文環境和風俗人情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川劇小生則成為其中典型代表。除此之外,在面對生活節奏不斷加速的社會當中,難以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在上個世紀人民都喜聞樂見的傳統文化藝術,逐漸向邊緣化的方向發展。

因此,在這種趨勢之下,如何對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與時代進行充分的融合,給傳統戲曲舞臺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都是當今時代討論的熱潮。

二、新時代背景及對川劇小生發展的影響

(一)新媒體技術的發展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科技革命的綿延導致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互聯網和數字媒體的迅猛發展,文化資產和文化傳播形式越來越豐富,在這種背景之下,網絡新型媒介不斷衍生發展;而更是因此,導致人們接受藝術的形式越來越多樣。新媒體的出現突破了川劇在傳播中的時空和時間限制,使得觀眾能夠通過互聯網隨時隨地獲取信息并且欣賞自己想要欣賞的文化。但是在新媒體的背景下,由于傳播媒介多樣化,競爭力越來越大,導致川劇的發展受到限制,川劇小生等僅限于舞臺表演,這就使得川劇在這種情況需要尋求突破。

(二)觀眾審美的多元化

傳統藝術的發展,千百年延續著傳播家國情懷、優秀品格以及表現出善良人性的特點,帶給了人們不斷思考與感悟,教會了人們很多做人的道理。在之前,戲曲藝術史一種人們所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展現了人類價值的追求[1]。而川劇作為戲曲藝術中的一部分,則是在戲曲藝術中占領著很重要的一部分。在現代社會,由于大眾傳媒的發展,外來文化的不斷涌入,使得當代國人的審美呈現多元化,以至于傳承了近千年的川劇無人欣賞的局面。

(三)國人對于藝術感受力不強

外來文化的傳入,使得很多國人尤其是年輕國人無法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在現行的科技效果下,即使是很華麗的舞臺效果甚至是投入了很多資金的文化舞臺也很難讓沉迷于手機的年輕人感受到。比如,在現代社會當中,隨著高校內藝術鑒賞課程的開放,許多學校也漸漸開展了藝術鑒賞相關的課程,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強學生對于國粹藝術的感知以及喚醒國人的民族精神,但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學生僅僅是為了修得學分而隨意上一下課,甚至對于有些免費的公益欣賞,也是寧愿在寢室玩手機都不愿意欣賞。任何藝術,只有在被大眾接受到了的情況下,才會有繼續發展或者傳承的可能。

三、川劇小生表演藝術的特點

(一)獨特的程式技巧

川劇小生中的褶子具有獨特的技巧,開叉高,距離袖子僅僅幾寸,在前踢腿和后空翻時不對互相牽扯,前襟講究素,除了領口之外其他沒有繡花;布料也需要用輕薄的料子,一般用雙縐為主。除此之外,川劇小生褶子功也主要分為踢襟、蹬襟和銜襟三種方式等。踢襟分為左和右兩種,主要體現在身體前傾的過程當中前襟微微揚出,在組件位于前襟左方或者右方處,往外小踢腿;蹬襟則是挺胸抬腿使得后襟筆直,之后動腿向后上方蹬出,使得后襟飛出或者搭于肩上;銜襟分為前后兩種,都是挽上袖子提臀身體前傾,而前銜襟是將前襟銜在口中,后銜襟是用后腰發力將腿蹬出,將后襟銜在口中。

(二)個性鮮明的演唱藝術風格

川劇作為古老戲曲藝術之一,共具有“昆、高、胡、彈、燈”五種聲腔,而在其中,作為代表之一的川劇小生,則使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也是最重要的聲腔之一:高腔。無論是從《石懷玉驚夢》、《訪友》,或者是《焚香記》和《托國入吳》等,用的都是頗具代表性的高腔。高腔的特征是沒有伴奏,僅憑演唱者自身的技藝支持,是一種“圖歌式”的唱法[2],因此,使用高腔唱法的也一定是技藝純熟的匠人,因為經常唱完大段的詞句之后,仍然需要保持之前的唱腔、旋律以及音調。

(三)善于塑造生活喜劇的書生形象

四川位于盆地,四川人爽朗的性格和四川地區獨特的人文環境以及幽默搞笑的方言造就了川劇以喜劇出名,而與此同時,川劇多取自生活的真實場景,并以戲劇化的方式進行呈現。因此,作為代表的川劇小生也主要塑造出喜劇類型的書生形象,將幽默而不失風趣,聰明而不失睿智的書生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

四、當今川劇小生沿革的意義

(一)感受文化自信

十九大報告中宣示我們已經走進了新時代,明確指出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主要是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并且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強調:“四個全面”和“四個自信”,“四個自信”分別是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3]。因此,在這種時代背景和國家要求下,對于本身的文化自信一定要一個鮮明的認識。川劇作為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瑰寶,對中華文化的傳承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需要我們充分挖掘它的價值。雖然在現代社會當中,有各種各樣因素的沖擊,但是我們需要真正感受到傳統藝術的魅力。

(二)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上文中提到了社會現行的主要矛盾,可以得出,作為中華戲曲藝術的中流砥柱,推動川劇藝術的發展,是順應了時代的變化,是提高了人們的幸福生活指數,提高了人們的藝術價值素養,不僅僅是對于社會主義文化繁榮有著重要的作用,而是對著提高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有著難以磨滅的作用。在這種條件下,我們更應該實現川劇小生的變革,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五、新時代背景下川劇小生的發展方向

在新時代背景下,隨著國力的增強,新媒體工具的增加,人們的需求方式發生了不同的改變。因此,川劇小生需要在這種情況下謀求出路,緊跟時代的發展,若不實時革新,則會落后于時代。

(一)保持民族傳統特色

任何東西一旦流于大眾,沒有自己的特色,則是一紙空文。因此,在社會當中,川劇小生作為流傳千百年的傳統藝術,自然也不能像當今的電影電視劇市場一樣只追求創新或者迎合觀眾需求,而忘了自己本應該做什么。傳統文化貴為傳統文化,就是擁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他當中隱藏的深厚的民族魅力。在川劇藝術當中,素材更是源于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反映了人們的民俗風情和日常生活[4]。而川劇小生則是扮演者為成年男性,主要扮演文人秀士以及少數帝王公卿,表演因為人物的不同分別代表有書卷氣、迂氣、酸氣等。正是因此,須堅守本民族思想和審美,再在一定基礎上進行改革創新。

(二)堅持交流和融合

雖然上文中提到要保持民族特色,但是在中國老話中提出,面對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出出新,革舊鼎新”。這里指的堅持交流和融合,是指在一定的基礎上,堅持各個流派和現代新媒體的交流和融合,其中其自然也包括流行音樂和中國傳統藝術的交流和融合。

戲曲藝術由室外搬進室內,從簡單的音樂伴奏變成了由多種簡單的打擊樂器共同演奏出的藝術,環境和觀眾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而正是因此,川劇改革的思維需要變得更加的活躍和敏捷,在大趨勢下,需要提供更多的交流與創新機會,給予川劇藝術更多接觸現在藝術的機會,才能夠讓在不斷的磨練中感受現代藝術的魅力從而進行改革創新,將好的吸收過來,不好的剝離出去。在當今社會,川劇藝術不應該故步自封。藝術無國界,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川劇藝術更應該融入世界的大流,固守本民族千百年來的文化只能是消滅,并不能在這樣的新時代背景下存活下來。

(三)加強人才儲備,建立高水平的創作隊伍

在戲曲藝術發展的今天,我們要求的不僅僅是舞臺上的藝術,藝術是多方面的,所以他的提高一定要是全面上的提高與發展,無論是從編劇、導演、演員,甚至是幕后工作人員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的人才。實現中華民富偉大復興的人才,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痹诂F代社會,人才總是緊缺的,而在需要改革創新,深化本身藝術與發揚本門藝術的川劇小生范疇,人才則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方面。想要發展,想要流傳,高素質和有頭腦的人才是不可缺失的。所以中國川劇藝術如果想要發展,就勢必要選拔出川劇從業人員的人才培養工作,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和自身的專業素養,達到一支高水平的創作隊伍。

另外,文化部門也應該對川劇藝術進行管理和創新,出臺相關的政策讓對川劇有興趣的年輕人加入到川劇創造的隊伍當中,不斷革新,善于利用各種傳播媒介,設計出符合大眾的優秀曲目。

六、結語

綜上所述,川劇藝術是我國傳統藝術中的瑰寶和戲曲壇中占據重要地位,當今新媒體的發展導致傳播方式多樣的競爭壓力增大、國人的審美藝術不同而導致川劇藝術無人欣賞,還有國人自身醒悟力不夠高等各種各樣的因素導致川劇小生發展受到限制,盡管如此,我們不能阻擋這樣一門偉大的傳統藝術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因此,在傳統藝術本來的優秀文化上,進行改革創新,推陳出新,對該等藝術進行有效的宣傳和推廣;接受外來文化涌入的大流,不斷創新和融合;加強人才儲備,讓傳統藝術背后有一支強大的生力軍等,新時代背景下川劇小生的表演藝術必將得到不斷深化和發揚。

猜你喜歡
小生川劇時代背景
川劇版畫傳四方
京劇行當——小生
新時代背景下棊江區政協建設
當家“小生” 試駕北汽紳寶X35
對人性的重新審視與反思:論荒誕川劇《潘金蓮》
玉蝴蝶
探索新時代背景下的交通運輸管理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