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2 新模式下的物理教學

2021-04-07 19:48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21年35期
關鍵詞:高中物理物理學科

◎ 楊 榮

一、3+1+2 新模式概述

3+1+2 新模式是在2019 年開始的一次針對八個省開展的新的高考方案,該方案針對原來的3+3 模式進行了改革和創新,主要解決的是原模式下科目選擇出現的畸形問題。因為在傳統的高考模式下,物理學科是必修課,但由于物理課程本身的難度較大,因此使得很多學生在選擇的時候直接就放棄了物理課程。然而,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和進步,離不開物理這種具有較強實用性的課程,因此原模式的選科方式造成了以理科為重點的大學部分專業的教學帶來了較大的困擾。而在新的3+1+2 的高考模式下,必考科目為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即為3,而1 則指的是在物理和歷史學科中任選一門科目,剩下的2 則為在余下的生物、化學、地理以及思想政治4門科目中任意選擇2 門,組合而成即為3+1+2。較為明顯的是,在新模式下,物理學科的比重被大大提高了,是二選一中的必選科目之一。高考模式的改變以及物理科目在教學中地位的提升都給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所以在新模式下怎樣才能充分發揮出物理學科的魅力,讓更多的學生愛上物理,從而選擇物理,已經成為現階段廣大物理老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之一。

二、3+2+1 新模式下高中物理教學策略

1.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拓展

伴隨著現代化的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進步,互聯網技術已然深入到了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利用互聯網技術平臺,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同時,還能滿足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使學生可以真實地參與到物理課堂教學中,從而能夠讓學生在物理課程學習中能夠充分挖掘自身的學習潛力,這樣高中物理的教學效率也會隨之增長。

舉個例子,《圓周運動》是高中物理課中的教學內容,老師在教授這一課程知識時,可以通過播放視頻進行講解,主要體現出運動軌跡的特點,即是圓或是圓的一個部分。隨后老師再向學生講解線速度和角速度,引領學生一塊兒總結相應的物理意義。在對線速度以及角速度中難度較高的關系進行教授的時候,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使學生可以先找到圓心角和弧長之間的關系。然后再由老師對教學內容進行更為深入的講解。這樣的課堂教學過程,可以使學生真正變成課堂學習的主體,通過探索和思考獲取知識內容,使學生的創新性思維獲得開發,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有了顯著的提高。

2.在探索性教學中提高物理教學有效率

老師作為學習的引導人,對于不同的學生應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開展課堂教學。一般來說,高中學生普遍具有一定的叛逆心理,而且他們的自尊心都普遍比較強,因此老師在教學實踐當中一定要注意這些因素,調整教學方法,要使學生始終處于一個和諧、平等、積極的學習環境中,同時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逐漸地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興趣。這時候老師可以借助展開一些實踐活動使學生與物理學科有更多的接觸,從而將學生與物理知識有更好的結合。想要使新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更好的發揮效果,老師在教學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必須對教學內容有相當的了解和熟悉,知識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所在,然后再針對學生的學習習慣以及認知能力、理解能力等進行教學,協助學生使其思維能力和知識都能獲得提高,從而使物理教學的效率得到提升。

比如在對《牛頓第二定律》一課進行教學的時候,根據物理學科學研究方法老師可以設計一個與實驗相關的教學模式,創設教學情境,并提出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分組進行探討,對加速度與力、質量之間有可能會存在的某種關聯進行分析和假設,在此過程中,老師要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提出科學問題,并試著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在此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根據教材內容設計實驗并完成實驗。為了可以更明確地對實驗進行探究討論,老師需要耐心、細心、專心地輔導學生自行開展實驗,同時,挑選最適宜的實驗設計對假設進行驗證,從而成功完成實驗獲得結論。

3.結合現實生活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物理學一直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系比較緊密的學科,因此在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方面可以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例如學生在課堂以及書本當中學習物理知識之后,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思考如何將這些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這樣就會帶給學生一種學以致用的感覺,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也會在這個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最主要的是這樣會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會更加有趣,而不是枯燥記憶課本知識,在高中物理當中,有許多知識都是與生活緊密相連的,因為高中大部分都還是以基礎知識為主。

例如學生在學習完速度的有關知識后,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對那些移動的物體進行速度測量,以及不同速度產生的不同摩擦力,這樣就能夠將知識綜合運用起來,相比于單純的做題,這樣的方式學生接受度會更加高,還能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而且更加符合實際的學習方式還有利于學生今后的科研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也就得到了提高。

4.利用提問式教學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提問一直是課堂上常用的教學方式,通過提問不僅可以了解到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及學習能力的現狀,而且還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形成優良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模式,這不但有助于學生物理成績的提高,同時,也對學生在物理學科方面的長久學習和探究具有非常的意義。問題教學和探究教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多應用于理科的課堂教學中,獲得了較好的效果,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老師也可以根據教學的知識內容,再結合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創建一個適合高中學生的優良的探究環境,使學生可以自行或者在合作的模式下開展探究,繼而了解物理內容的構成模式和形成過程,對物理知識從宏觀上有一個全新的認知。此外,在現階段的教學模式中,有時候,一些題目的知識內容會牽涉到其他學科的知識內容,從而形成綜合化的考題,對于這種情況,學校就可以實施相關的各科老師整合備課活動,把各學科之間交叉的內容進行整合后并給出教學方案,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探究水平,這也符合新課改中對高中物理學科提出的有關素質教育的要求。

結語:總的來說,假如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要想符合新態勢下的高考形式,就需要從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的興趣入手,從而增加物理學科的選擇率,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就是實現這些的一種途徑,通過讓教學變得更加有趣多彩,從而使學生對物理學科產生認同感并愿意對物理知識進行更多的探索,增強物理學生的競爭能力。

猜你喜歡
高中物理物理學科
只因是物理
【學科新書導覽】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學好高中物理必須做好的四件事
處處留心皆物理
高中物理傳送帶模型簡析
“超學科”來啦
高中物理實驗
三腳插頭上的物理知識
新形勢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