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化教學模式下家國情懷涵養的路徑研究

2021-04-07 19:48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21年35期
關鍵詞:家國情懷歷史

◎ 鄧 茹

歷史新課標指出,在新時期,高中歷史教學不但要做好對學生的歷史知識和信息的傳授工作,而且也要積極推進核心素養教育,以此來彰顯本學科的育人優勢。[1]而家國情懷作為高中歷史學科素養的重要構成要素,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及素質教育的重要抓手。因而,家國情懷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涵養有著不可代替的價值,我們歷史教師要努力探索其實施的有效路徑。

一、家國情懷教育涵養的必要性

1.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落實。

十八大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在《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中提出了凝聚力極強的二十四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刻地彰顯了社會主義的價值取向。而家國情懷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內容,強調的是對學生民族情感、愛國精神等一時的培養。在歷史教學實踐中,積極落實該教育理念,能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落實鋪路搭橋,進一步推動學生在文化、制度以及民族等方面的自信,而這不管是對于他們良好學習來說,還是對于他們的健全成長來說都將大有裨益。[2]

2.助力高中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思想品質和價值觀念都處于一個趨于成型的重要時期。在該時期做好對他們的德育教育工作過是很有必要的。而家國情懷教育當中蘊含著良好的德育元素,不但能夠讓學生民族自信心以及自豪感的提升,潛移默化中促使他們能夠樹立正向化、健康化的三觀意識,而且還能為其良好品質以及健全心理的發展奠基。所以,涵養學生的家國情懷符合德育教育的需求。

3.促進當前歷史應試化教育的改革。

在新課改旗幟下,雖然高中歷史教學的改革帷幕已經徐徐拉開,但結合教育實情來看,應試化的思想依然存在。尤其是一些教師缺乏素質教育方面的重視度,在教學實踐中,依然本著重知識技能教育,輕家國情懷教育的思想,這也使得本學科的育人優勢沒有辦法得到重復過彰顯,既影響了教學實效又阻礙了學生成長。所以,涵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是扭轉應試教育的必然需求。

二、四化模式下涵養家國情懷教育的路徑

1.課內外歷史資源挖掘深刻化

對于包括歷史在內的任何一門學科來說,教材作為其根本所在,是體現其育人價值的重要抓手,歷史亦是如此。這也說明,家國情懷教育的推進離不開優良教材以及內容的支撐,對此,教師有必要依據教學目標,對教材內容進行充分挖掘,積極備課,在課堂上為家國情懷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如在《全民族浴血奮戰與抗日戰爭的勝利》(《中外歷史綱要(上)》)這一課中,課本提供了許多豐富的家國情懷資源,如臺兒莊大捷、平型關大捷的重大勝利、民族企業、高校內遷的悲壯史詩,這些都是值得教師深度挖掘的素材。同樣許多課外素材也是值得引入借鑒的,比如地方史料、口述史和書信等??谷沼⑿圳w一曼、抗日將軍張自忠、左權、戴安瀾的飽含深情的親筆家書都可以作為升華學生情感,更廣泛了解抗戰愛國精神的教學資源。針對課內外歷史資源中的家國情懷進行合理處理,可以制作以家國情懷為主線目標的導學案,也可以以專題或者時序的方式整合、建構知識體系,從而幫助學生明確課程的教育目標,理清學習思路,滋養孕育家國情懷。

2.歷史教學活動開展多樣化

長期以來,歷史課堂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這也使得家國情懷教育受阻,學生常常無法對相關家國情懷教育資源進行深入性的理解,即使他們有這方面的意識,而言往往因為教學方法單一或者滯后的問題,使得其認知意識停留于表面。所以,為了落實好家國情懷教育工作,做好教育方法以及策略的革新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要重視信息手段的引入,立足信息化的時代教育發展形勢將多媒體、希沃白板以及微課等多種視聽一體、趣味靈活的手段引入課堂,讓學生能夠在自己熟悉并且喜愛的教輔工具推動下,深刻把握其中的家國情懷內涵。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的過渡》(《中外歷史綱要(上)》)這一課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開國大典》影片片段,情思造境,渲染氛圍,讓學生通過影片體會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意義,感受革命勝利的艱辛,從而在潛移默化當中為其愛國情懷以及民族意識的有序化培養奠基。

其次,開展多樣化的課堂內外相關活動,也是涵養學生家國情懷的合適方式。在課內活動方面,教師要充分認清活動對于家國情懷教育的促進效能,在歷史講堂中,積極促成生與生之間的探討與思考,指引他們在集思廣益和廣抒己見當中去感受家國情懷。而課外活動則更加豐富多彩,如結合相關節日開展主題演講報告、歷史學科周的知識大賽、朗誦比賽、服飾展演、歷史劇配音等。通過這些方式,學生能夠進一步將家國情懷逐漸吸收、并內化到自己的品格中。

再次,走進歷史現場,感悟家國情懷。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組織師生研學旅行、場館參觀等,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歷史發生的現場去觸摸去體悟。例如,在講解《兩次鴉片戰爭》(《中外歷史綱要(上)》)這一課時,就可以組織學生通過上網查閱資料、帶領學生前往東莞虎門銷煙炮臺和虎門銷煙博物館實地考察、并撰寫調查報告等形式進行研究學習,這樣一來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民族大義,有利于進一步涵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3.現實國家成就關注高度化

從客觀角度來看,現實屬于我們歷史的延續。在教學實踐中,如果我們能夠著眼于現實時政或者生活之上,通過由今溯古或者是以古鑒今的方法來推進教育的話,必然能夠助力家國情況教育的落實?;厥淄?,祖國母親自誕生以來,便在政治、經濟以及思想等多個領域不斷奮進和頻創佳績,積極引入這些內容,能夠起到由今溯古或者是以古鑒今的教育效果,對于學生家國情懷的提升是很有幫助的。例如,在講授“改革開放”的知識點時,我們不妨將“復興號”列車、“天宮”空間站、“海水稻”項目以及量子通訊試驗等現實中的成就引入到課堂中來,和學生一同在探討科技發展之便的過程中,讓他們能夠深刻體悟到國家的強大,以此來激起他們的紅色熱情。又如,在講授古代部分的歷史時,我們可以和學生一同回顧一下孔子、司馬遷、宋應星、酈道元以及祖沖之等人物事跡,以此來讓他們能夠在對比他國相關成就的過程中,逐步生成濃厚的家國慶。所以,在教學時,若想保證家國情懷教育實效的話,我們有必要將現實國家成就引入到歷史講堂,通過由今溯古或以古鑒今的方法讓學生能夠感悟到中華民族的味道,從而堅定他們的紅色家國心。

4.歷史課堂訓練聚焦時效化

四化教學模式強調在課堂教學中開展一定時段的課堂訓練,提升學生對家國情懷素養落地的內化與檢測?!墩n程標準》是我們研究家國情懷素養終結性評價的基本依據。一般而言,終結性評價的主要形式是紙筆命題考查。[3]由此可知,我們教師要在歷史課堂開展家國情懷的紙筆式的考查訓練就顯得十分重要。特別是這幾年的高考題也開始向著這一方向開始靠攏,很多考題都映射了家國情懷元素。對此,我們也要結合相關習題來落實家國情懷教育,從而讓學生能夠學得更得、收獲更多。例如,2020 年的全國Ⅰ卷(文綜歷史)當中的27 題:清代,纂修宗譜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行為,每部宗譜均有族規、家訓,其內容主要包括血緣倫理、持家立業、報效國家等。這表明,宗譜的纂修

A.反映了科舉制度的導向作用 B.體現了儒家思想觀念

C.維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統純正 D.確立了四民社會結構

這道題以家訓、族規為主線,考察了學生在家國情懷方面的認知與素養,是一種將家國情懷考題化的一種表現,這也凸顯了家國情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也要著眼于習題教學和考察當中,做好習題教學中家國情懷教育元素的挖掘工作,從而進一步助力學生家國情懷的發展。

總而言之,家國情懷教育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對于高中生的人文素養、道德修養以及愛國主義精神都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歷史學科作為最具有人文特點的學科,是人類文明傳承的重要載體,是民族精神、社會責任、歷史使命傳播的主要渠道,是家國情懷教育的主陣地。所以,歷史教師應該借助四化教學模式拓寬家國情懷教育的涵養路徑,具體而言立足教學目標,深刻化備課資源;多樣化教學活動;高度化國家現實成就;實效化歷史課堂訓練,努力滋養學生的家國情懷精神內核,將其內化為自覺意識,促進學生逐步形成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猜你喜歡
家國情懷歷史
贛鄱情懷
民有呼我有應 “剛”與“柔”中顯情懷
家國兩相依
家國情懷
但為家國 無問西東
新歷史
略談“家國情懷”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4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