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臨床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策略探析

2021-04-13 00:44李春蓉董赟
課程教育研究 2021年9期
關鍵詞:工學交替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

李春蓉 董赟

【摘要】本文簡單地對現代學徒制開展分析,以明確其在人才培養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重點探究了高職臨床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策略,并提出了幾點合理化建議,如優化課程體系、實施工學交替方式、創新教學管理等,以期推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順利實施,增強人才培養質量,以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 工學交替? 課程體系

【基金項目】本文系雅安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院級課題,課題名稱:基于現代學徒制醫教協同的高職臨床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課題編號:YZY2020SKA03。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9-0177-02

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蒸蒸日上,教育事業蓬勃發展,高職院校規模不斷擴大,尤其在當前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人們對臨床專業重視度極大提升,并且對臨床醫學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新要求。推動著醫學職業教育的改革、倡導工學結合、打造應用型人才勢在必行?;诖?,有必要積極探索高職臨床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策略,以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為健康中國戰略實施提供人才保障。

一、現代學徒制相關概述

現代學徒制于2014年被提出,學生、企業員工是最主要的教學對象,屬于新型教學模式的一種,能夠體現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亦可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在教師、師傅聯合傳授下,有助于加快創新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發展,對人才培養的效果增強具有重要意義。

二、高職臨床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策略研究

(一)工學交替,創設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要想培養高質量的臨床專業人才,需要注重培養理念的創新和優化,對工學交替形式加以重視并運用。在具體人才培養中,為不斷提高人才培養效率和質量,三年制(六學期)的高職臨床專業可采用三段式的人才培養模式。第一段:第一至三學期,在校理論知識學習為主,崗位實踐為輔;第二段:第四學期為半工半讀,教學任務和臨床見習的帶習任務需要交給相關醫院來完成,并指定帶習師傅,每天白天在醫院由臨床師傅教授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晚上跟著帶習師傅進行臨床實踐;第三段:第三學年以醫院臨床實踐為主,理論學習為輔。為了加深學生對自身崗位的了解,還需要進行醫院文化的滲透,使其能全面地了解工作性質與氛圍,進而做好充分的準備[1]。最終對學生的知識技能、職業人文素養、學生自我評價、職業助理醫師考試過關率進行測評并觀察其效果。

(二)校企融合促進育人機制雙主體化

高職臨床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構建過程中,加強校企合作是必要的,有助于增強人才培養質量,滿足現代社會發展需求。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加強和醫院的溝通交流,并與其簽訂雙方合作協議,共同為臨床專業人才的培養出謀劃策[2]。實現雙主體育人。在合作過程中,合作雙方應將臨床醫療作為重點,立足實際,結合核心內容,進行課程體系、教學標準的完善和健全,并針對新要求,適當提高崗位技術標準,增強學生技術能力。在此現狀下,可促使現代學徒制獲得更多主體的支撐,為其良好運行奠定基礎,進而發揮更大效用,通過建立全新的臨床醫學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能夠優化人才培養成果[3]。高職臨床專業現代學徒制的校企融合人才培養過程中,育人機制的雙主體化,應該重視學校、企業之間的深入合作,學校負責培養學生理論基礎、專業能力,企業則負責培養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操作技能,引導學生在臨床領域中學習到更多崗位工作的技術知識,增強學生技術水平的同時,使得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崗位工作意識,為其后續參與崗位工作、增強就業能力提供幫助。

(三)完善課程體系

課程是臨床專業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源頭。因此,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中,應該注重對課程體系的完善。傳統的臨床專業課程設置不太注重臨床實踐技能訓練與職業人文素養的培養,與醫院崗位需求有很大差距。通過充分調研,校企雙方按照現代學徒制要求聯合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重構課程體系和課程標準,加強專業核心課程,淡化公共基礎課程,對以往課程體系不足之處進行改進,確保理論和實踐課程比例科學合理[4]。為了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適當增加實踐課程比重,以此推動現代學徒制模式順利實施,朝著理論和就業崗位結合的教學模式前進。一般來說,在進行課程設置環節,對于高職臨床專業而言,其實踐課程應至少達到一半,這樣才可助力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在社會對人才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的今天,高職院校還需進行課程結構的優化,確保學習內容合理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邀請醫院優秀人士到高職院校定期進行專業化指導,以提高學生專業化水平,并且還需要促使其參與到課程設計中來。在對學生指導中,帶教教師可結合臨床中典型案例進行知識的講解,實施并落實模塊化教學方法,強化教學質量,促使學生在全面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臨床操作技能,促使學生綜合能力得到發展[5]。

(四)強化理論教師與實踐師傅的合作

在現代學徒制的高職臨床專業人才培養中,實踐師傅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為此,為了提高人才培養成效,應促使理論教師與實踐教師合作,以促使其形成合力,更好地對臨床專業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醫院應主動承擔起自身的職責,對帶教老師進行培訓,促使其多角度地了解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以更好地發揮帶教教師的作用。在選拔環節,應對帶教教師綜合素質與能力進行衡量,盡可能選擇業務能力過硬、專業知識豐富、臨床經驗深資、醫德高尚的臨床師傅,以促使其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實現專業化教育。與此同時,還可讓帶教教師深化對臨床專業特色化的了解,進而依托針對性的帶教方法進行人才培養。除此之外,高職院校也應派遣具有潛力的教師到相應醫院進行實踐性的學習,對臨床崗位進行了解,并強化和臨床帶教教師的學術交流,既可更新自身知識體系,強化對學生的引導,又能夠提高臨床醫學專業教學水平,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為了培養臨床專業的人才,在應用現代學徒制的過程中,還需企業中師傅形成正確的育人觀念意識,帶領學生在臨床實踐中學習更多新的技能、專業知識,并且引導學生深入與患者之間相互溝通交流,養成良好的醫患溝通習慣,這樣不僅能夠在師傅的帶領下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還能增強其臨床服務意識,使其在未來的職業發展過程中,更好地為醫患提供專業化、人性化的服務,成為社會臨床醫療領域中需要的優秀人才。

(五)創新教學管理

在現代學徒制的運用下,傳統的教學管理方式呈現了不適應的現象,阻礙著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為更順利地開展教學活動,可在以下幾個方面創新教學管理。

其一,雙導師制。此制度主要是以現代學徒制帶徒的方式為基礎,由導師進行主引,以強化對臨床專業學生的教育,提高教學水平,推動學生全面發展。這就需要聘請職業技能水平高、具有良好道德素養的醫師,使其在高職院校擔任“??茖煛?,推動現代學徒制模式實施,實行一對一帶教[6]。另外,還應派請“全程導師”,以對臨床專業學生進行全過程指導。

其二,教師選拔。在高職臨床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建立的過程中,臨床指導教師是重要的主體,屬于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的關鍵構成部分,對最終人才培養效果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在人才選拔階段,需適當提高準入門檻,積極引入高質量的教師,建立起素質優良的教師庫,以充分發揮師資力量,提高教學質量。

其三,質量監控。在教學管理中,對人才培養質量進行有效的監控至關重要。為此,應根據現階段高職學生認知水平、理論知識基礎等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以此為依據開展各項培養工作,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與此同時,由醫院方面和學校方面分別成立教學督查小組,由專人負責,定期和不定期對課程教學進行巡察:一方面對相關教學主體產生約束作用,使其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增強教學質量,提升人才培養成效;另一方面,收集學生對教學工作的建議,以督促教學工作的改善。需要注意的是,在現代學徒制的教育質量監控工作中,還需總結質量控制的經驗,確保教育工作的高質量開展。

(六)建立健全培養體系

在傳統臨床專業人才培養中,評價體系過于單一,未發揮實質效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人才培養水平的提高。為此,為了加快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步伐,應加強對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由于在該模式下,學生、學校和醫院是重要的主體,所以可建立三位一體的評價模式,確保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在進行人才培養時,醫院和學校應加強合作,組建教學質量監控小組,嚴把教育質量關[7]。在進行教學評價體系的改進中,需要將學校和醫院作為主體,以實現對臨床專業學生在醫院的學習狀況進行監督,對學生進行約束,并且有助于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可避免對人才培養產生負面影響。在教學質量監控小組的實施中,也給學生對教師教學情況的反映打造了良好環境。學生能夠通過該小組,將醫院帶教老師的教學現狀進行反映。從中可見,學校、學生、醫院三位一體的評價模式,能實現全方位的評價,提高了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在這一基礎上,還需要引入科學完善的獎勵機制,以促使教師、學生、帶教老師積極參與其中,將評價體系作用最大化,進而促進高職臨床專業人才培養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具有現代化、先進性特征,將其引入到高職臨床專業人才培養中,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應注重對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提高臨床醫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其綜合素養,進而為社會輸送更多的高品質、高質量醫學人才,推動醫療事業進步,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麗娜,林強,李經春,等.現代學徒制下中職學??祻椭委熂夹g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19):10-12.

[2]侯相民,馬琪,楊建紅.高職針灸推拿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20,17(18):206-207.

[3]花佳佳,金琰斐,朱媛媛,等.基于康復治療技術專業“3+1+1”人才培養模式的現代學徒制探索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1):11-12.

[4]張柱海,冷麗梅,王心.藥劑專業現代學徒制創新課程的開發研究——以藥物治療基礎為例[J].衛生職業教育,2020, 38(2):49-50.

[5]顧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在我校高職護理專業中的實踐應用[J].亞太教育,2017(36):186.

[6]劉金義.基于現代學徒制高職護理專業“雙導師”團隊建設探究[J].科技風,2020(25):153-154.

[7]施向陽,章正福,左晶晶.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院院合作護理人才培養模式實踐與探索——以南京明基臨床護理學院為例[J].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5(3):5-8.

作者簡介:

李春蓉(1986年3月-),女,漢族,四川省南充市人,學士,講師,主要從事內科及醫學教育。

董赟(1989年1月-),男,漢族,四川雅安人,本科學歷,助教,主要從事公共衛生教學和研究工作。

猜你喜歡
工學交替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
以創新課程體系引領學生發展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工學交替”在人才培養模式中的探索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加強青少年中醫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課程體系構建
論普通高校國防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