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政教育融入《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概論》課程教學過程的探索與思考

2021-04-14 01:19郭興梅徐文睿張俊豪
課程教育研究 2021年29期
關鍵詞:價值取向專業課課程思政

郭興梅 徐文睿 張俊豪

【摘要】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堂,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是踐行高等教育“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徑。文章結合《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概論》專業課的特點,探索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課程教學過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具體途徑。提出通過追尋研發路程、探尋工匠足跡、課外實踐研討等方式,幫助學生養成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明確人生理想和職業發展方向,厚植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提升專業綜合素養。

【關鍵詞】課程思政? 專業課? 行業責任? 價值取向? 專業倫理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9-0040-02

習近平總書記在 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政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备咝5母救蝿帐桥囵B人才,21世紀優秀人才不僅需要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高超的專業技術,更要厚植家國情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榮辱觀,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時代使命感。而課堂教學作為傳授知識和思想的主要渠道,不僅承載著訓練本領、發展智力的功能,更是養成人格、升華理想的重要時機。由專業課教師進行思政教育,可以與實際生產相結合,務實、高效,起到潛移默化的效果。這就要求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結合課程特點,融入思政育人元素,讓學生在理解知識、掌握技能的同時,加深專業認同感和行業使命感。作為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的任課教師,筆者在講授《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概論》的過程中,對思政教育如何融入專業課教學進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總結如下:

一、《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概論》課進行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能源作為當代文明的重要支柱,是制約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跳出傳統化石能源的桎梏,開發安全、環保、綠色的新能源是各個國家爭相研究的課題。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是順應時代發展和國家戰略需求而開設的一個新工科專業,旨在培養適應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需要,具備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發展相關的知識體系、行業技能以及前瞻思維的復合型創新人才?!缎履茉床牧吓c器件概論》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概述了本專業的主要知識體系和學科價值,承載著專業啟蒙的目的。學習《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概論》,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教材內容,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認識到當今世界新能源領域的發展現狀和趨勢,了解我國能源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另外,能源還是影響國際關系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國家之間發生沖突的主要原因,大部分關于領土、領海的爭端其本質原因是對能源資源的爭奪。我國作為世界上能源消耗最大的國家之一,長期存在能源分布不均、能源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從1993年起,我國就成為石油凈進口國,對外依存度逐年升高,石油進口來源國主要包括安哥拉、沙特、伊拉克、俄羅斯等,這些地區的政治社會不穩定因素對我國石油進口貿易安全產生很大影響??梢?,能源開采、能源利用、能源安全、能源發展是關系到一個國家民生、經濟、外交、安全的重要工作。在《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概論》課上進行思政教育,幫助學生明確專業學習方向,培養專業感情,激發專業興趣,尤其樹立危機感、責任感和緊迫感,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概論》課進行思政教育的可行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理工科課程的很多專業知識、邏輯構架與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原理是相通的。例如,《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概論》課中所介紹的能量的來源,充分反映了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介紹核能時所涉及的核反應原理、質能方程等則關系到哲學中的量變、質變問題;一些能源在開發之初被稱為新能源,而隨著開發和利用程度的增加,漸漸被劃分到常規能源的范疇,這個過程與絕對運動、否定之否定的哲學規律相符合。在講授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相關理論、知識的過程中,將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很自然地融入其中,不會顯得內容突兀,也不會增加教學時長,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辯證思維習慣。另外,與思政課教師相比,專業課教師與學生的知識結構、專業背景、學習習慣更加的相似,在探討問題、開展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更容易進行溝通交流、產生共鳴。通過隱性滲透將專業學習與思政教育結合起來,比單純的顯性思政教育更能擊中學生心靈??梢?,不論從課程內容還是師生主體方面,在《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概論》課上進行思政教育是可行且有效的。

三、《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概論》課進行思政教育的途徑探索

(1)追本溯源,從研發歷程中提煉思政元素。雖然我國在科學技術方面起步較晚,但是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和科研工作者、人民群眾的艱苦奮斗下,篳路藍縷、一路走來,目前我國在很多領域已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缎履茉床牧吓c器件概論》課程中有大量的知識點可以追本溯源。例如在講解太陽能發電技術的時候,可以適當介紹我國太陽能發電和太陽能空調的研制過程,科學家們遇到很多難以解決的難題,在幾乎放棄的時候,是黨和國家為這項偉大的事業提供人力和物力,實現了光電轉換器、制冷機等關鍵技術的突破,才能保證太陽能產業走在世界的前列。然而,我國也有一些領域存在短板和不足,例如芯片制造技術是當前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最薄弱環節,很多集成電路材料都需要進口,直接威脅我國的能源、國防和通訊安全,為了解決“卡脖子”問題,亟需加快科技創新和攻關。通過對新能源產業中一些重要材料、器件的研發過程進行介紹,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在優勢產業中體會祖國體制的先進性,提高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短板技術中增強危機感和責任感。

(2)善講故事,從名人事跡中尋找思政楷模。新能源、新材料的發展離不開科學家的默默耕耘和付出,幾乎每一個裝置、芯片的背后都能發掘出一個工匠故事,正是這些大國工匠為我國能源產業的發展鋪平了道路。在《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概論》的課堂上,適當地穿插一些名人事跡,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更能夠引發學生對做人做事進行思考。例如在講授核能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可以向學生介紹錢學森、周光召、鄧稼先等我國兩彈一星元勛的光輝事跡,介紹黃旭華院士隱姓埋名,三十年如一日獻身核潛艇事業的決心和毅力,并向學生簡述一下當時的艱苦條件以及這些科學家的精神狀態,展示老一輩科學家淡泊名利、身先士卒、潛心專研的精神風貌,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價值取向、政治信仰和社會責任。

(3)重視實踐,從工程拓展中體會思政精髓。實踐教學對新工科專業的學生尤為重要,深入基層、實地考察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已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培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深入了解行業需求,提高扎根行業的意識。例如,《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概論》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帶領學生參觀世界最大的儲能站、新能源、新材料公司,了解工廠概況、生產管理、產品種類、技術革新等方面的情況,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寬了研究思路,培養了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其中,作為實習基地之一的江蘇恒神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成為國產碳纖維新材料的領軍者,我們特邀公司負責人介紹他們的創始人錢云寶先生心系國家、情系國防的高尚品德,為了實現心中的碳纖維夢,恒神把國產碳纖維的研發生產當成關乎國家利益和民族未來的事業鍥而不舍地干,直至生命最后時刻。讓我們的學生通過工程拓展體會到國家對新能源及相關能量轉換、存儲器件的需求,認識到新能源方向的發展潛力和技術瓶頸,明確了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更要讓他們體會到身上的歷史責任感和民族使命感。政治過硬、素質全面、扎根行業、與時代同行,實踐教學更能體現思政精髓。

另外,《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概論》課中涉及很多專業倫理,例如生物柴油作為一種新穎的能源形式也備受推崇,甚至人們專門種植玉米等作物來為生物柴油的制備提供原料,這就存在和糧食爭地的問題。這些內容在教材中很少涉及,需要在實踐實訓和課外調研中慢慢體會,從而讓學生辯證而全面地看待新能源材料與器件開發利用過程中所出現的安全、環境等問題;通過對相關法規、政策以及管理體系的解讀,認識各種新能源工程化、商業化過程中的倫理監管手段和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小結

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課題,關系到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筆者以《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概論》課為例,分析了專業課程進行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從研發歷程中提煉思政元素、從名人事跡中尋找思政楷模、從工程拓展中體會思政精髓的具體途徑。擬讓學生養成辯證思維習慣,具備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讓學生在訓練本領、發展智力的同時,明確人生理想和職業發展方向,提升家國情懷、道德情操,具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到使學生不僅掌握專業知識,同時能夠明晰專業倫理,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成桂英.推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三個著力點 [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9):67-70.

[2]劉冰,牛莉莉,張璐.“課程思政”建設中專業教師的主體作用[J].紡織服裝教育,2018,33(6):339-442.

[3]楊涵.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論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的切入點[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所),2018,22(2):98-104.

作者簡介:

郭興梅(1988年10月-),女,漢族,山東臨沂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材料化學。

猜你喜歡
價值取向專業課課程思政
“導入課”在高校專業課實施“課程思政”的實踐與思考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中小學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服務學習在高職社會工作專業課內實踐教學中的探索
研究生專業課學分制教學改革探討
關于大學專業課排座位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