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教育運用在兒童社會工作過程中的探究

2021-04-18 15:54李猛
藝術科技 2021年3期
關鍵詞:倫理困境藝術教育

摘要:將以文學、音樂、美術等為藝術手段和內容的藝術教育活動融入兒童社會工作,能夠在幫助兒童、增強兒童自信心的同時,使兒童獲得生活經驗,成長得更加勇敢、自信,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促進兒童的發展,滿足兒童發展與社會化等方面的需求。

關鍵詞:藝術教育;兒童社會工作;倫理困境

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03-0-02

藝術教育是一種以文學、音樂、美術等為藝術手段和內容的審美教育活動。傳統藝術教育是基于藝術學科的教育類別,其目的是發展和延續藝術知識和技能,滿足人類社會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形成人類的基本藝術素質,并推動人類的整體發展。

兒童社會工作是以兒童的科學知識和社會工作實踐理論為基礎,以兒童為工作和服務的對象,以兒童權利為價值觀念,運用專業的社會工作方法,結合社會的環境資源的專業服務活動,有利于兒童健康成長和保護兒童免受傷害。在兒童社會工作過程中運用個案、小組、社區工作方法的時候,可以將美術教育融入其中,有利于兒童綜合素質的提高。通過欣賞和評價優秀的藝術作品,可以使兒童的欣賞審美能力得到提高,促進兒童的發展,滿足兒童發展與社會化等方面的需求。在社會工作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運用藝術教育的方式,可以使社會工作者的綜合能力不斷提升,有利于優化兒童社會工作的服務效果,豐富兒童社會工作的內容形式。

1 藝術教育的功能

藝術教育包括不同的方面,如文學、美術、音樂教育,對兒童各方面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并且每個不同的項目都有其獨特的功能。

1.1 文學教育的功能

閱讀是學習知識的重要途徑,通過閱讀文學作品,人們不僅可以得到豐富的知識,還可以在了解書中人物經歷之后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有利于遠大理想的樹立。在閱讀過程中,文學可以引導和啟發孩子,幫助他們健康成長。文學可以幫助兒童學習愛,追求真理,并為他們帶來樂觀幸福的生活。小時候養成閱讀的習慣,可以使兒童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在面對壓力和挫折、成功和榮譽時,始終保持自己應有的狀態,有利于健康發展。文學對兒童的影響非常重要,社會工作者不能忽視文學閱讀,學習文學是在兒童社會工作中開展藝術教育的基礎,也是提高自身文化素養、提升工作成效的需要。文學作品在提高兒童審美敏感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這要求社會工作者根據服務的內容創造生動的閱讀情境,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提高想象力,提高審美敏感性。兒童的審美敏感性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作品外觀的敏感性,如色彩、聲音、人物形象等;二是對作品內在情感的感知,如作者的審美取向、價值取向等。在社會工作服務過程中開展文學教育,社會工作者可以指導學生理解和分析作品,啟發和引導孩子根據故事的內容自由創作,開展角色扮演活動,為兒童提供創造力的展示平臺,充分發揮兒童的審美想象力。簡而言之,文學不僅可以豐富孩子的知識,還可以培養他們的氣質。

1.2 音樂教育的功能

從來到這個世界開始,人們就與音樂緊密相連。人在出生時會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通過這些聲音獲得各種各樣的知識、學習到許多的技能,而音樂就是美妙的聲音。人們總是簡化音樂的含義,音樂教育不僅包括唱歌,還包括舞蹈、樂器、聲樂等,不同的能力可以通過學習不同的內容獲得,從小就學習跳舞的孩子不僅會學到知識,而且還會在經過專業培訓之后獲得優雅的氣質和漂亮的身材。學習樂器的兒童可以通過音樂的形式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并創作出自己喜歡的音樂,培養自己的創造力。夏小玲認為,音樂教育對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教育、指導和鍛煉功能,可以促進兒童身心健康成長[1]。她使用定量研究方法為咸寧市橫溝中小學生提供了為期一年的音樂治療課程。音樂療法可以減少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減輕孩子的孤獨感、自卑感和無助心理,消除他們內心的恐懼,并使學生更加開朗和外向。兒童由于還很小,思維還沒有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對事物的理解往往是形象化的思維。音樂本身具有抽象特征,如果將兒童社會工作開展的活動和音樂結合起來進行互動,將激發兒童的好奇心,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并激發他們對學習和音樂的興趣。在這個年齡段,兒童對周圍事物的知識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渴望。在兒童音樂教育中,兒童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和各種小動作的情況,如果將相關技巧和音樂整合到兒童社會工作中,則可以激發兒童的主動性,提高兒童的自主學習能力。音樂和兒童社會工作之間的互動可以為孩子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間,對于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具有重要意義。

1.3 美術教育的功能

美術是用畫筆表達情感和事物的一種方式。繪畫治療具有特別的功能,例如在兒童心理疾病的解決上,它能幫助孤獨癥兒童緩解孤獨心理和幫助弱智兒童提升智力等[2]。美術教育可以提高兒童的認知能力,培養其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關兒童這一發展階段的研究表明,這一時期是兒童認識周圍事物的關鍵時期。美術作品通過色彩與線條的組合,或抽象、或真實地表達了思想和情感。在美術創作過程中,兒童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把握事物特點的能力會得到提升。美術教育還可以使兒童的創新能力得到提升,豐富多彩的藝術世界對兒童思維幾乎沒有限制,兒童可以隨意通過雙手創造許多新事物。通過美術教育,他們可以使用工具來創造美麗,創造出新的東西。一切都沒有固定的形式,點、線、面等形狀與紅色、黃色、藍色等顏色的組合,都可以反映事物的不同樣式和內涵,這個過程將提高兒童的審美能力。美術教育還能對兒童的道德修養產生影響。幫助兒童學會欣賞美的事物是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功能,美術教育不僅僅是教授美術的相關知識,還通過使兒童與美的事物接觸,達到社會普遍接受的一個審美狀態,形成正確的審美觀,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從而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提高兒童的思想道德修養水平。繪畫療法是指個人通過繪畫創作進行心理治療的獨特干預方法。劉忠華的繪畫療法是通過自動繪畫、色彩探索和繪畫完成三種方法來定期干預服務對象,以干預服務對象的心理問題,發現服務對象的自我概念,能量效率和溝通能力都受到關注[3]。社會工作者在開展兒童社會工作時通過美術教育以及繪畫治療等方式,不僅可以培養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可以發現和解決兒童的心理問題,有利于兒童的發展。

2 社會工作者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倫理困境

在利用美術教育開展兒童社會工作的過程中,社會工作者做出道德決定后,可能會遇到不同的倫理困境。出現倫理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倫理本身,即個人及其相關主體之間的倫理情況的差異性和復雜性。下文主要基于幾點兒童社會工作的倫理原則,探索社會工作者在兒童社會工作過程中采用藝術教育的方式,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道德困境。

2.1 保密的倫理困境

保密原則強調社會工作者應尊重兒童的隱私權。社會工作者要始終嚴格保密案主的信息,只有在涉及法律和相關的道德規范時才能做出其他選擇。例如,由于問題兒童的特殊性,他們有時是難以融入周圍環境的,而他們之所以會成為問題兒童,也許是因為家庭中存在的問題,且這些問題是兒童不愿意與他人分享的,社會工作者對這種情況處理不當可能會造成難以預估的影響,這是必須設法避免的事情。但是,在社會工作服務過程中,一些社會工作者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他們可能會私下討論在藝術教育治療過程中兒童行為所包含的特殊含義,或向志愿者泄露一些兒童的信息,以便工作的開展。這些信息可能會無意間被社會工作者泄露,其他兒童知道之后,有時可能會不自覺地拿這些事情開玩笑,這將對兒童造成困擾,并影響兒童將來的發展。這些綜合因素要求社會工作者要特別注意對兒童個性和尊嚴的保護。

2.2 案主自決的倫理困境

當社會工作者對兒童采用藝術教育的方式提供專業的社會工作服務時,兒童能夠做出自己的選擇決定是很重要的。與兒童的發展階段相適應,這一時期的他們心智并沒有完全成熟,社會工作者在運用藝術教育引導兒童開展活動的過程中,需要盡可能多地使用兒童能夠理解聽懂的言辭,使兒童能夠盡可能多地理解自己的選擇和將產生的結果。社會工作者的表述不應該帶有個人化和傾向性,也不應引導兒童做出有利于社會工作者的選擇。同時,在不影響兒童選擇的前提下,社會工作者應該對兒童的決定給予必要的尊重。然而,實際上兒童本身仍是未成年人,他們的身心尚未發展成熟,對周圍環境仍然有許多的困惑和不理解之處,他們很難自己做出正確的決定。兒童發展階段的特殊性要求社會工作者在做出決定時要更加慎重并恪守專業守則。

2.3 維護案主利益的倫理困境

案主利益的最大化是指在開展服務過程中,社會工作者要選擇對客戶造成損害最小或能帶來最大利益的行為。在我國的兒童保護系統中,社會工作者有不同的附屬機構,如學?;蚋@麢C構。如果社會工作者所在機構的相關行為會損害兒童的利益,此時,社會工作者將面臨支持機構利益和維護案主利益的雙重倫理困境,社會工作者可能會受到各方的壓力,若最終未將客戶的利益放在首位,便違反了客戶利益最大化的原則。而在特殊的個案中,無條件忠于“當事人的利益高于一切”是不現實的。

3 社會工作者在工作中需要恪守的原則

社會工作在運用藝術治療開展兒童社會工作的時候,要面對眾多的倫理困境,要想在開展工作的時候充分發揮藝術教育的作用,促進兒童的發展,解決兒童當前面臨的問題,就要遵循一些開展工作的原則,包括根據學生的才智教導學生的原則、尊重個性的原則、啟蒙的原則等。

3.1 專門針對性原則

應該根據兒童心理和生理階段的發展特征和需求設計一套針對性強、系統的教學計劃,要與兒童當前發展階段相適應,以促進兒童包括口語能力、書面能力、理解能力在內的多方面能力的發展,而不是僅僅依靠社會工作者自己的基礎藝術教學經驗來開展教育。

3.2 鼓勵關愛性原則

兒童在這一發展階段需要關愛和鼓勵以建立自信心和自我評價、自我體驗。因此,社會工作者在開展藝術教育的時候,要及時對兒童表達鼓勵和支持,給予正向評價。在所有的藝術活動中,社會工作者要充分把握與兒童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特點,對于兒童的美術作品要給予足夠的鼓勵和肯定。

3.3 尊重個性化原則

兒童的性格和心理差異非常明顯,針對兒童之間的差異,社會工作者應充分了解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如家庭情況、學校表現、繪畫中顯示的心理狀況等,觀察并記錄所有情況。在服務過程中,采用適合各個兒童情況的教學方法。

3.4 專業化原則

在兒童社會工作過程中,藝術教育開展的專業化不僅表現為社會工作專業過程專業化,同時也表現為社會工作者在藝術領域的專業化。這要求社會工作者不僅要掌握社會工作專業基礎知識,內化社會工作價值觀,能夠合理運用各類社會工作方法開展實務工作,也要求社會工作者掌握開展活動所需要的如美術、音樂、繪畫等各類藝術專業知識。由于兒童處于特殊階段,社會工作者開展的服務可能會對兒童產生難以預估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兒童的一生,只有專業的知識和技巧才能保證服務的最終成效。

4 結語

將藝術教育運用于兒童社會工作,以社會工作的各種專業方法來開展工作,對于社會工作的開展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同時對于兒童社會工作目標的達成、促進兒童發展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但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社會工作者會遇到各種倫理困境,這時恪守專業的倫理價值守則,遵循相應的原則和規定,不論對于社會工作者,還是對于其服務對象——兒童,甚至社會工作專業都是極其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夏小玲.音樂教育有助于農村留守兒童心身健康的調查報告——來自咸寧市咸安區橫溝中學和橫溝小學的證據[J].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2(02):127-135.

[2] 劉歐.當代美國的藝術治療[J].世界文化,2007(11):6-7.

[3] 劉忠華.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與繪畫藝術治療[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8(01):135-140.

作者簡介:李猛(1998—),男,貴州貴陽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兒童社會工作。

猜你喜歡
倫理困境藝術教育
腦機接口技術:倫理問題與研究挑戰
本土文化視角下人力資源管理倫理困境的研究
寧養社會工作服務中的倫理困境及反思
藝術教育在精神文明構建中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