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2021-04-22 02:58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白家灣鄉東麗希望小學
天津教育 2021年11期
關鍵詞:生活化數學知識創設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白家灣鄉東麗希望小學 王 琪

一、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將教學語言生活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將數學教學生活化其實就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將學生帶入到教師創設的與數學相關的生活情境中,引導學生發現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意義,這樣小學生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主動理解數學知識,主動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畢竟“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睂⑿W數學教學生活化就是為了克服數學本身的局限性,將數學教學趣味化,轉變以往將生活與數學割裂開來的錯誤教學思維,有效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思維,促使學生得到全面的提升。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時要重點落實以下幾點注意事項,首先就是要保證創設的生活化教學情境是學生能夠理解的,其次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幫助學生理解生活情境,最后就是將教學語言生活化,將教學語言生活化。這樣做一方面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降低學生對學習與生活的割裂感。生活化的語言還包含很多具有當地的一些特色俗語、趣味音調,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會感覺到課堂學習的趣味性,更加有利于活躍課堂教學氛圍,這比傳統的依靠書面用語進行教學效果要好得多。另一方面,利用生活化語言進行教學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教師運用幽默的課堂語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是朋友也是家人,這樣的教學更加具備有效性,能夠有效激發學生主動跟隨教師學習的積極性。

以《表內除法(一)》的教學為例,本單元主要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除法,引導學生區分除法和乘法,理解平均分的內涵。對于小學生而言,除法是一種完全陌生的數學知識,教師在教學中的良好引導必不可少。為了讓學生迅速掌握除法的內涵,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的方式進行教學,如為學生創設在學校分糖果的生活情境。為了讓生活情境更加真實,教師可以準備六顆糖果,然后請四名學生上到臺前,選出一名學生進行分糖果的活動,分糖果的學生不參與分糖,讓該名學生隨意分糖,然后依次輪換尋找不同的分發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生找出讓每名學生分得的糖果數量相同的一種分法,引導學生找出正確答案。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入平均分的概念,在分糖的情境引導下學生迅速掌握此概念,并能夠學以致用。當學生切實了解平均數的概念以后,教師可以引入除法的公式,教會學生除法與乘法的區別,引導學生借助已經學會的乘法概念去學習除法。

二、組織數學生活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生活實踐中理解數學知識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最有效的途徑,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不是學會而是會用,在小學階段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了解學習數學,繼而能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為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將生活與數學知識相聯系起來,讓學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在生活中運用這些知識,促使學生得到更加長遠的發展。為此需要數學教師將教學生活化,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綜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特點組織一些數學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生活實踐中理解數學知識,讓學生明確數學學習內容,讓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參與到教師組織的實踐活動之中,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如何利用數學知識結局實際問題的方法,要知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唯有實踐才是充分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有效教學方式。

例如,在進行《認識人民幣》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購買物品的活動,去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人民幣是人們購買物品的工具,而消費也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必然發生的社會行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人民幣的使用有初步的認識,但是缺少深入的了解,而學會合理使用人民幣也是教學所必須掌握的生存技能之一,為了讓小學生更加了解人民幣的使用過程,掌握使用方法,理解人民幣之間的換算率,教師可以組織購物實踐活動,教師可以事先準備一些物品,像是糖果、鉛筆、橡皮、筆記本等物品;統一明碼標價擺在臺上,由教師扮演售貨員的角色,學生扮演消費者的角色,然后為學生準備一些從網上購買的假的紙幣和硬幣,以每人兩元的錢數分發給學生,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購買物品;學生每人只允許買一樣物品,數量自己定,然后要自己計算出應該找回的錢數。在這樣的實踐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會很高。學生在這樣的實踐過程當中也會逐漸發現數學的重要性,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應用方法,提升學生應用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設計生活化數學問題,培養學生將生活與數學相聯系的思維

問題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采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小學生自主思考能力較弱,因此教師的引導作用在教學中變得尤為重要。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思考怎樣讓問題更加具備吸引力,讓學生愿意主動思考問題。為此,教師可以設計生活化數學問題,培養學生將生活與數學相練習的思維。首先,生活化問題要具備一定的趣味性,教師在教學前可以與學生進行深入的溝通,了解學生的興趣點,以學生的興趣點作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思考興趣。

例如,學生喜歡看動畫片,教師就可以借助學生喜歡看的動畫片中的人物設計生活化問題,以“倍的認識”為例,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喜歡的動畫人物“光頭強”和“熊二”設計生活化問題,像是“光頭強”和“熊二”比賽做蛋糕,勝利的一方可以答應對方的要求,最終“光頭強”做了八個蛋糕,“熊二”做的蛋糕數量是“光頭強”的兩倍,那么最終“熊二”勝利還是“光頭強”勝利,“熊二”做了幾個蛋糕?通過這樣生活化的問題激發學生充分思考的興趣,也讓學生更加理解數學與生活的練習。其次,教師在設計生活化問題時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像是在校園內發生的事情、在家庭中發生的事情都可以作為生活化問題的背景,這樣學生在聽到教師提出的問題時就會有想要主動思考的欲望,只要學生能夠對問題進行充分的思考,教學效果就能夠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證。

四、將數學作業生活化,利用好學生課余時間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要想讓學生充分掌握數學知識,就不能夠僅僅只將教學活動局限在課堂教學之中,教師需要充分思考如何利用好學生的課余時間。課后作業是幫助學生鞏固數學知識的有效方法,但是數學作業同樣需要具備趣味性及吸引力,以此鞏固課堂的教學效果。為此,教師可以將數學作業變得更加生活化,利用好學生的課余時間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將數學作業變得更生活化可以從兩個方面開展,第一方面是設計生活化計算作業,例如,在“表內乘法(二)”的教學后,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經歷設計生活化作業,設計一些應用計算題“每天上四節課,四天上幾節課?”這類的應用題。第二個方面可以設計一些實踐類的生活化作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結合教學知識自己出一些生活題目,這樣就能夠更為直觀地讓學生了解生活與數學的聯系性。

五、結語

總而言之,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改變傳統的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割裂開來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發現數學在生活中的多樣運用,促使小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知識。為此,教師首先可以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運用生活化語言,拉近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其次,教師可以組織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參與數學在生活中應用的全過程,還可以設計生活化問題,培養學生主動將學習與生活相聯系的學習思維。最后,要利用好學生課后的時間,布置生活化數學作業,讓學生得到更為全面的發展。

猜你喜歡
生活化數學知識創設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節拍器上的數學知識
如何讓數學教學生活化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初探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創設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讓學生在生活中探索數學知識
創設可操作得區域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