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繪畫療法在兒童社會工作中的應用探究

2021-04-23 12:44周宛秋
藝術科技 2021年24期
關鍵詞:社會工作者

摘要:繪畫是一種非語言的藝術工具。來訪者通過繪畫顯示出其潛意識層面的矛盾和沖突,治療師通過對繪畫過程細節的觀察、記錄、分析以及對繪畫作品的解讀,幫助來訪者宣泄情緒、釋放壓力。兒童由于表達能力、認知能力以及受教育程度有限,因此運用繪畫的方式更能讓社會工作者進入兒童的內心世界。文章結合繪畫療法的特征和兒童的特點,分析繪畫療法如何在兒童社會工作中發揮作用,社會工作者如何通過繪畫方式走進兒童的內心世界,了解兒童的真實想法,幫助兒童宣泄情緒,釋放壓力,使其健康快樂地成長。

關鍵詞:繪畫療法;兒童社會工作;社會工作者;非語言方式

中圖分類號:J2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24-0-03

1 繪畫療法

1.1 繪畫療法的概念

繪畫療法是藝術治療的一種重要形式。繪畫的過程是將繪畫者的潛意識信息視覺化的過程[1]。語言可以描述情緒、表達想法,繪畫這種非語言的方式同樣可以將來訪者內心的情感和感受表現出來。繪畫過程和繪畫作品從某種角度來看就是一個人說話的過程。

治療師、來訪者、繪畫作品在繪畫過程中分別充當不同的角色[2]。治療師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需要引領、推動繪畫的進行,來訪者通過自由繪畫表現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和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在這一過程中,治療師通過捕捉和分析來訪者作畫過程中的細節表現,可以和來訪者一起對繪畫作品作出解釋,從而幫助來訪者宣泄情緒,釋放壓力,使其健康快樂地生活。

1.2 繪畫療法的特點

繪畫療法最大的特點在于對來訪者沒有年齡、表達能力、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要求,治療師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并不關注當事人的繪畫技巧是否高超、色彩搭配是否得當、繪畫作品是否驚為天人。恰恰相反,治療師要營造一種安靜、輕松、安全的環境,讓來訪者可以任意發揮。繪畫這種非語言的溝通方式還能避免來訪者產生心理壓力和抵觸情緒。

繪畫療法的形式主要包括自發性繪畫、規定性繪畫及合作性繪畫[3]。

自發性繪畫即讓來訪者自由想象,隨意涂鴉作畫,最大限度地自由表達其內心世界。治療師通過對繪畫過程細節的捕捉、記錄和分析,對繪畫作品進行解讀,幫助來訪者釋放壓力,減輕其承受的痛苦,解決內心的矛盾和沖突。

規定性繪畫即治療師給出相關規定,要求來訪者在一定限制內作畫。這一類型的方式包括房樹人測試、自畫像、家庭畫等。

合作性繪畫即由治療師和來訪者合作繪畫,在一方畫完一筆之后,由另一方續畫,雙方如此交叉繪畫。治療師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不得隨意更改圖畫比較重要的方向和筆畫,要以來訪者為主,跟著來訪者的作畫方向和意圖續畫。

1.3 繪畫療法的理論基礎

1.3.1 心理投射理論

繪畫療法主要以分析心理學中的心理投射為基礎。投射是指無意識主動表現自身的活動[4]。從投射的角度看,繪畫是將人潛意識中的感覺、認知、情緒等以繪畫作品這種能看見、可以感知的形式表現出來[5]。

1.3.2 大腦偏側化理論

大腦的左右半球有著不同的分工,左半球主要負責處理與語言相關的活動,還負責抽象思維、邏輯演繹推理等,右半球主要處理不需要語言參加的視知覺活動,如音樂、繪畫、美術能力,情緒表達等。音樂、繪畫等由大腦右半球控制。大腦左右半球分工明確,繪畫療法自然就有了生理學基礎。

2 兒童社會工作

2.1 兒童的定義及特點

2.1.1 兒童的概念

兒童時期是生命的起始階段,兒童階段的身心健康不僅關乎個體的成長,也關乎家庭的穩定和社會的和諧。兒童時期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時期,在這一過程中,不同的個體發展呈現同質性和異質性的特點,在不同發展階段有不同的需求。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與我國法律都將兒童界定為所有未滿18周歲的任何人。在這一年齡段,又可以將兒童分為嬰幼兒期、學齡前期、學齡期、青春期。在不同成長階段,兒童的需求和特點大不相同。文章提及的兒童,指學齡前期兒童和學齡期兒童。

2.1.2 兒童的特點

兒童具有社會屬性,從社會成員的角度來看,兒童是一個獨立的社會個體。童年是一個人的人生基礎,擁有快樂的童年對兒童的成長和長大后情緒的穩定、人格的完整非常重要。兒童是每個家庭的基礎,因為有了兒童,家庭和家族才有了延續的可能。兒童的成長具有快速性、階段性、個體差異性等特點。

2.2 兒童社會工作

兒童社會工作的服務對象是兒童。社會工作者對具體服務對象的需求進行專業評估,運用適合兒童群體的方法、科學知識和理論,從服務對象個體、家庭、學校、社區等不同層面,為服務對象提供服務,創造兒童友好環境,維護兒童權益,幫助兒童健康快樂地成長。

兒童群體有特殊性,在其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不同的問題,如被忽視、被家暴、被性侵等,社會工作者在介入兒童之前,要對兒童的具體情況有一定的了解,包括兒童的年齡、受教育情況、智力水平、家庭情況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好預估,準確了解兒童的需求,進而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為兒童提供服務,科學地幫助兒童。

3 繪畫療法在兒童社會工作中的應用

3.1 繪畫療法在普通兒童社會工作中的應用

3.1.1 繪畫可以幫助社會工作者走進兒童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

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通常以語言為工具進行溝通和介入,但兒童這類特殊群體由于在表達能力、詞匯量等方面還不能和成年人相比,因此繪畫成為一種更好的方式。兒童可以借助繪畫展示自己內心的想法和對外部世界的看法,繪畫中所展示的線條粗細、顏色的明暗程度、作畫時用的力度大小、作畫時長等都可以作為解讀兒童情緒的信號。實際上,兒童的繪畫過程就是他們的表達過程,只不過這是一種非語言的表達方式[6]。社會工作者可以從兒童的繪畫過程和繪畫作品中獲得信息,觀察并分析兒童潛意識里的想法和感受,了解兒童的需求,進入兒童的內心世界。

3.1.2 繪畫可以調適兒童的心理狀況,使其宣泄負面情緒

兒童這一群體的特征使他們在接受繪畫療法時有著天然的適應能力。兒童掌握的詞匯量、語句的組織和表達能力、認知能力,與成年人相比是有限的,繪畫天然就是適合兒童成長發展的一種重要工具,兒童很難將埋藏在心里的想法、感受、情緒以及對外面世界的認知用語言表達出來,但這并不代表兒童就沒有煩惱、不安、焦慮和憂愁。兒童在繪畫過程中可以自由地發泄自己的壓力、煩惱、傷心等情緒,調適心理狀態。繪畫還是一個創造的過程,可以豐富兒童的想象力,提高兒童的自我認知水平,使其接納自我、增強自信。

3.1.3 繪畫可以幫助社會工作者與兒童快速拉近距離,建立專業服務關系

在與兒童建立信任關系和收集信息的服務過程中,社會工作者都可以運用繪畫的方式。社會工作者在初次接觸兒童時要注意,有的兒童并不是自愿來到機構想要求助社會工作者的,在與他們第一次接觸時,有的兒童可能還帶有抵觸、排斥等情緒。社會工作者要有耐心,不能操之過急,可以先把繪畫工具擺出來,邀請兒童一起隨意畫畫,社會工作者需要為兒童創造一個安全、輕松和舒適的環境,兒童在繪畫過程中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感受到社工的接納、信任、尊重和鼓勵,從而降低自我防衛心理機制。繪畫對建立雙方的信任關系大有裨益。

3.2 繪畫療法在特殊兒童社會工作中的應用

3.2.1 繪畫療法在多動癥兒童社會工作中的運用

多動癥是注意力缺陷障礙的簡稱,其主要表現有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社會適應不良等。繪畫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多動癥患兒增強注意力的穩定性,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規范行為[7],因為繪畫需要服務對象坐下來保持一定時間的專注,排除干擾,用工具繪畫,整個繪畫過程會讓服務對象慢慢意識到自己愛講話、小動作不斷、注意力很難集中等特點,繪畫可以幫助多動癥兒童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從而積極配合社會工作者,在繪畫中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逐漸減輕癥狀。

3.2.2 繪畫療法在孤殘兒童社會工作中的運用

孤殘兒童指身有殘障或失去親人的兒童[8]。孤殘兒童在其成長中可能遇到被忽視、被虐待等問題,由于身體缺陷或過早失去雙親,容易出現性格內向、自我封閉、缺乏自信等心理問題。繪畫能夠讓他們自由發揮,表達內心的想法,在繪畫的過程中降低心理防御機制,讓兒童了解并接納真實的自我,提升對自我的認可度,逐漸打開封閉的內心,增加其內心世界與外部世界的交流,幫助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3.2.3 繪畫療法在自閉癥兒童社會工作中的運用

自閉癥兒童存在語言表達障礙、社會交往能力弱等特點。繪畫恰好不需要服務對象用語言來描述,能夠直接表達內心真實的想法。這種溝通方式非常適合在介入自閉癥兒童的過程中使用。這類兒童因為存在語言表達障礙,相較于語言表達方式,他們更喜歡用畫筆在紙上自由作畫,把自己的心情和感受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

4 繪畫治療應用于兒童社會工作應注意的問題

4.1 與兒童建立專業關系,接納并尊重兒童

任何一段社會工作專業服務的開始都是以建立足夠穩定的專業關系為前提,與兒童建立專業關系尤為重要,因為不是所有的社會工作者都具備接觸和介入兒童社會工作實務的能力。社會工作者在整個服務過程中要做到完全接納、尊重服務對象。完全接納不僅是指接納兒童表現出來的好的一面,也要接納兒童表現出的焦慮、擔憂、煩惱、痛苦等情緒。兒童在表現出不想畫畫的時候,社會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其意愿,不能強迫其作畫。在繪畫過程中,社會工作者要以兒童為中心,回歸人本身,努力為其創造一種輕松、安全、舒適的繪畫環境,幫助其放下戒備心理,輕松作畫。

與兒童建立信任關系不是一蹴而就的,社會工作者要讓兒童感受到真誠、接納、包容、尊重,兒童才會向社會工作者敞開內心,社會工作者才能走進兒童的世界,讀懂兒童的真實想法。

4.2 引導并鼓勵兒童解釋自己的繪畫作品

社會工作者可以做一名引導者,在繪畫結束后,引導兒童對自己的繪畫作品進行解釋。一方面引導兒童大膽表達內心的感受和想法,幫助其釋放壓力,宣泄情緒,調適心理狀態;另一方面,社會工作者可以通過繪畫作品進入兒童的內心世界,了解兒童的真實感受、情緒以及對外面世界的認知與看法,掌握兒童的問題與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兒童解釋自己的繪畫作品時,社會工作者要尊重兒童的意愿。有的兒童在作完畫之后不愿意對作品過多解釋,社會工作者要完全接納和尊重,不得出現強迫其解釋的行為。

4.3 科學解讀繪畫內容,不能生搬硬套

社會工作者在分析兒童繪畫內容時,首先要傾聽服務對象對內容的描述,不僅要傾聽服務對象表達出來的感受、情緒,還要有敏銳的同感和觀察能力。社會工作者要綜合多方面的信息對繪畫內容進行解釋,不能僅聽服務對象的解讀,也不能只依賴相關書籍上的解釋,更不能僅憑自己主觀盲目的分析,想當然地認為服務對象存在什么樣的問題。社會工作者要留心繪畫過程中服務對象表現出來的一些細節,如服務對象在畫人物時身體是放松的,甚至還哼著歌,這可能意味著其內心是歡愉的。社會工作者還可以捕捉服務對象選擇了什么樣的繪畫材料和顏色、繪畫時長、先畫了什么后畫了什么等,觀察兒童在繪畫過程中的態度和行為表現,切記不能按照書上的理論知識生搬硬套,而是要綜合多方面的信息,以科學的態度合理解讀繪畫內容。

5 結語

繪畫是藝術治療的一種重要方式,其獨有的非語言方式讓兒童可以隨意、自由地作畫,兒童通過繪畫可以將自己潛意識中的想法和感受表現出來,在繪畫過程中釋放壓力、宣泄情緒、調適心理。繪畫還可以豐富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其提供一個重新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的機會,增強對自身的認同感。社會工作者通過繪畫可以實現與兒童的交流和信息的傳遞,走進兒童的內心世界,真正讀懂兒童的想法。在實務中,社會工作者要為兒童營造安全、輕松、舒適的繪畫環境,兒童在此環境中能夠放松,卸下自己的防御心理。社會工作者要個別化地對待具有不同特點的兒童,尊重并完全接納兒童,積極引導并鼓勵兒童解釋自己的繪畫作品,以兒童為中心,通過與兒童及其繪畫作品互動,幫助兒童緩解情緒,糾正不良行為,促使其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劉靈.繪畫療法在兒童心理問題中的應用[J].宜春學院學報,2011,33(8):96-97.

[2] 張雯.自閉癥兒童多因素調查分析及繪畫藝術治療干預[D].太原:山西醫科大學,2009.

[3] 孫琴,龍昕,鄧華松.繪畫療法的理論及應用現狀[J].教育觀察,2016,5(2):59-60.

[4] 王海珍,謝玉蘭.繪畫療法對促進兒童心理健康的作用[J].江蘇教育,2018(96):58-60

[5] 陶勑恒.小學生心理輔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6-47.

[6] 袁桂平.繪畫療法在兒童心理輔導中的作用[J].少年兒童研究,2010(6):27-30.

[7] 王芳芳,李彬彬.繪畫對多動癥兒童干預的效用分析[J].中國特殊教育,2017(3):59-64.

[8] 王華影.孤殘兒童社會交往問題及對策[J].現代職業教育,2018(35):277.

作者簡介:周宛秋(1997—),女,貴州貴陽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兒童與家庭社會工作。

猜你喜歡
社會工作者
高等繼續教育在提升社會工作者核心職業能力中的作用
社會工作者職業認同的影響因素研究
角色理論下學校社會工作者的角色及困境研究
工作條件、家庭支持與職業發展:中國社會工作者離職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社會工作者職業認同與組織認同對職業流動影響的研究——基于對廣州市社會工作者的調查
論我國人口促進社會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社會服務機構中社會工作者激勵因素研究
此“社工”非彼“社工”——對社區工作者和社會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論社會工作者專業成長力的培育
社會認同對社會工作者工作狀態的影響研究
——以廣州市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