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型糖尿病患者病恥感調查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2021-04-23 08:54蘇曉寧陳櫻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3期
關鍵詞:病恥感病恥年齡

蘇曉寧 ,陳櫻

1.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醫保辦,福建泉州 362000;2.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放射治療科,福建泉州 362000

國際糖尿病最新流行病學資料顯示,2019 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數高達4.63 億,其中我國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數位居世界首位,達1.16 億,占全世界患病人數25.22%[1]。 2 型糖尿病是最常見的糖尿病亞型,約占90%以上[2]。因此,關注2 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 近年來,糖尿病患者的病恥感問題逐漸引起醫學界的關注[3]。 病恥感是患者因為長期罹患某種慢性疾病或嚴重疾病而產生的羞恥感體驗,進而產生心理拒絕、排斥、疏遠社會,并產生自我歧視反應,是一種嚴重的負性情感表現[4]。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疾病,需要終身接受藥物治療。 有創性血糖監測、長期用藥、糖尿病控制不佳導致截肢、失明等嚴重并發癥,是引起患者病恥感的重要原因[5]。 目前國外已有不少學者開始關注糖尿病患者的病恥感研究[6-7],但國內則尚未引起廣泛重視[2-3]。 該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對2018 年8 月—2020 年3 月期間在該院內分泌科門診收治的135 例患者進行調查,旨在了解2 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恥感現狀,并尋找影響病恥感的相關因素,以便針對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問題提供參考依據?,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該院內分泌科門診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5 例。 納入標準:年齡 18~60 歲;符合《中國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診斷標準[8];認知能力正常,具有一定閱讀和表達能力;自愿參與辦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該研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排除標準:既往有精神性疾病史;老年癡呆患者;有嚴重急性疾病,如酮癥酸中毒,不適宜問卷者。

1.2 調查工具

1.2.1 一般情況調查表 調查內容包括性別、年齡、居住地、職業、文化程度、病程、糖尿病家族史、治療方案、是否使用胰島素、醫療付費方式、家庭收入等基本情況。

1.2.2 病恥感調查工具 采用澳大利亞學者Browne 等人開發的2 型糖尿病病恥感評估量表(Type 2 Diabetes Stigma Assessment Scale,DSAS-2)作為病恥感的評估工具[9]。 該量表已被國內李玉峰等學者進行漢化,其Cronbach’s α 系數為 0.879,內容效度指數為 0.916,具有較好的信效度[10]。 量表共包含了3 個維度、19 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李克特五級評分法,量表最低分19分,最高分95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病恥感水平越高。

1.2.3 資料收集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現場向符合入組條件的患者告知研究的目的和意義,簽署知情同意書,然后現場發放問卷,問卷填寫完成后當場回收,對于填寫不完善的地方,現場予以糾正,并查缺補漏。 該次研究共發放問卷150 份,有效回收135 分,有效回收率為90.00%。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6.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的表達方式為(),采用 t 檢驗,方差分析,計數資料的表達方式為[n(%)],采用 χ2檢驗,采用 Logistic 回歸分析對2 型糖尿病患者病恥感評分的主要影響因素進行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一般資料

135 例患者平均年齡(51.32±11.2)歲,年齡 19~59歲;糖尿病病程平均(6.75±2.2)年。

2.2 患者總體及不同亞組病恥感得分情況

所有患者平均病恥感得分為(54.22±10.65)分。 該研究共甄選了9 個潛在的影響變量進行亞組分析,根據亞組數量,分別采用t 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單因素分析。 結果顯示,不同年齡、文化水平、是否接受胰島素治療、是否合并并發癥等4 個因素的亞組分析的組間病恥感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而居住地、性別、糖尿病家族史、病程、醫保支付方式等因素并不是顯著影響病恥感得分的因子。 見表1。

表1 2 型糖尿病患者病恥感得分的單因素分析

2.3 病恥感得分的多元線性回歸結果

采用逐步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只有年齡、是否合并并發癥、文化水平是影響病恥感的獨立因素,并且只有年齡是負向調節因素,見表2。

3 討論

盡管病恥感在心理性疾病、惡性腫瘤等疾病領域有較為深入的研究,但在糖尿病患者中,目前國內關于病恥感的研究數據并不多。黃利賓[11]報道2 型糖尿病病人病恥感量總分為(60.60±22.61)分,而王潔等人[3]報道則為(52.52±10.75)分,與心理性疾病相比,糖尿病患者病恥感居于中等水平。 該研究患者總體病恥感得分為(54.22±10.65)分,與黃利賓和王潔的報道接近,但得分高于Browne 等人[9]的研究數據。 黃利賓和王潔等人認為, 這種總體得分的差異來源于國內外的文化差異以及患者對糖尿病的認知度不同等因素[3,11]。 從目前的數據來看,2 型糖尿病患者具有中等水平的病恥感。 由此提示,在臨床工作中,醫務人員應重視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狀況,及時給予心理評估,并給予心理干預,增加患者的社會支持,促進患者的心理康復,以達到減輕病恥感的目的。

表2 2 型糖尿病患者病恥感得分的多因素分析

在影響因素方面,王潔等人[3]采用相同的病恥感評價量表對209 例2 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病恥感水平高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年齡≥60 歲),44 歲以下青年患者病恥感得分更高,提示年齡是重要的負向影響因素。Gredig 等人[12]同樣認為年齡是最重要的負向影響因素。 該研究發現,年齡≤45歲者,病恥感得分明顯高于年齡>45 歲患者,而且在多元回歸中,年齡分組同樣是一個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協變量,因此,年齡是影響病恥感得分的一個獨立因子。 造成青壯年病恥感得分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這部分患者容易隱瞞病情,并在心理上否認患病、拒絕治療。 在社交方面,因為應酬多、工作壓力大等原因,青壯年患者往往羞于表達自己患病的現實,無法規范飲食控制,導致血糖控制差。 一些患者較早期出現并發癥,加重病恥感。 近年來,青壯年糖尿病發病率逐年上升,因此,對青壯年2 型糖尿病患者更應該采取有效干預措施, 降低患者的病恥感[4]。

無論是單因素分析結果,還是多元回歸分析結果,是否合并并發癥均可以顯著影響患者的病恥感,說明該因素是另外一個影響病恥感得分的獨立因子。 王潔等人報道[3],合并糖尿病并發癥的2 型糖尿病患者病恥感得分為(54.31±9.87)分,而無并發癥的為(50.95±11.28)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該文數據相似。糖尿病的并發癥較多,特別是糖尿病病足和視力損傷容易導致患者功能缺陷,從而產生強烈的病恥感。 治療并發癥帶來的高額醫療費用, 也容易引起患者的內疚感和自責,從而加重病恥感。 對于糖尿病的遠期控制,應側重在預防并發癥上,而對于已經出現并發癥者,應該及時給予干預。

與王潔等人[3]的數據不同,該研究發現,文化水平是影響病恥感得分的一個重要因素。在該文研究中,大學以上的患者具有更強烈的病恥感,而初中以下病恥感則不顯著。多元回歸分析發現,雖然高中/大?;颊叩牟u感得分高于初中以下患者,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大學以上則明顯高于初中以下。 王潔等人[3]的數據則并未發現文化水平是重要影響因素。目前文化水平影響病恥感得分的原因可能是大學以上糖尿病患者更容易產生罹患糖尿病前后的心理落差感,從而產生病恥感。盡管是否接受胰島素治療在單因素分析中具有統計學意義,但在多元回歸分析中則不表現統計學顯著性,因此被模型排除在外。 這與王潔等人[3]的結果略有不同。王潔等研究發現[3],使用胰島素在多元回歸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3.166,P=0.009)。

綜上所述,2 型糖尿病患者具有中等水平的病恥感,應給予充分干預。 影響2 型糖尿病患者病恥感的獨立因素包括患者年齡、糖尿病并發癥、文化水平。 接受胰島素治療也是影響病恥感的因素,但能否作為獨立因素,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在臨床護理中,護理人員應重點關注年齡較低、合并有糖尿病并發癥和文化水平較高的2 型糖尿病患者。如何采取有效干預措施降低患者病恥感,仍需要開展前瞻性隨機對照實驗進一步探討。

猜你喜歡
病恥感病恥年齡
2型糖尿病患者病恥感與生存質量的相關性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素養與病恥感的相關性分析
泌尿外科門診早泄患者的病恥感調查研究
帕金森病患者病恥感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
心境障礙患者病恥感與自尊水平的相關性探討
強制醫療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病恥感及相關因素研究
算年齡
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恥感與人格的相關分析
人性化心理干預在精神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