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教育信息化的新時代幼兒園教研略論

2021-04-26 17:52陳燕
西部學刊 2021年6期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學前教育教研

摘要:新時代的幼兒園教研應該面向教育信息化,不斷深化研究和應用,亦是國家學前教育方針、新時代幼教師資隊伍建設等相關文件強調的。新時代幼兒園教研的教育信息化生態建構需從系統性設計和制度性規范兩方面著手,從三個方面實現幼兒園教研工作“信息化+”實踐:(一)信息技術支撐;(二)信息平臺應用;(三)信息云協同。這既是新時代幼兒園教研工作的重要趨勢,也是優質學前教研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幼兒園;學前教育;教研;“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1)06-0116-03

引言

幼兒教育對幼兒身心健康、習慣養成、智力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提升幼兒園教師科學保教能力,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全國各地幼兒園“要創新教師培養模式,建設一支高素質善保教的幼教師資隊伍”。面對新時代幼教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同年10月,由教育部主辦的“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研討會”(以下簡稱“研討會”)在杭州召開,會議強調“要把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工作與國家教育改革發展總體部署和要求結合起來,與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大趨勢結合起來,奮力開創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新局面”。教育要改革,教研要先行。教育信息化既是國家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之一,也是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大趨勢之一,開展面向教育信息化的新時代幼兒園教研,對于建設高質量的幼教師資隊伍和提升幼兒園教師科學保教能力意義重大。

一、教育信息化與新時代幼兒園教研的必然聯系

幼兒教育事業是事關億萬家庭的重要民生工程,為實現幼有所育,我國先后制定了80余個與幼兒教師相關的政策文件[1],盡管幼教師資在“量”與“質”上都取得了較大跨越,但對人民日益重視、日益擴大的幼教需求而言,仍處于總體數量相對不足、整體素養相對不高的基本格局。正如“研討會”專家所指出的:幼教師資“不能很好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學前教育的需求,是當前教育領域民生工作的一個短板”。伊建麗[2]認為,部分幼兒園教師存在意志消沉、得過且過等職業適應不良之狀況;少數教師經長期幼兒教育出現職業倦怠。加大并強化幼兒園教師教研,不僅能有效扭轉和防范“職業適應難、從業多倦怠”等不良現象,而且能切實提高教師的教育能力和教學水平。對于貫徹《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中“遵循幼教規律、潛心培幼育人”等要求,加大并強化幼兒園教師教研,不失為一劑良方。

有教育必有教研,教育與教研密不可分,高校注重教研,中小學重視教研,幼兒園教研卻存在較為突出的“口號化”現象。部分欠發達地區,尤其是農村的學前教育,還處于相對薄弱的境地,幼教師資隊伍不穩定且人員流失現象嚴重,開展幼兒園教研工作力量不足。即便是城市的幼兒園教研情況,也不容樂觀,馮嘯鳳[3]通過對咸陽市10所幼兒園教師教研的調研發現,幼兒園教師普遍學歷不高,本科及以上學歷僅僅只有14%,教研能力不強更是各幼兒園普遍存在的問題,開展教研活動底色不足。新時代的學前教育需求已從“求數量”逐漸向“提質量”轉變,我國的教育信息化已從1.0時代走向了2.0時代,要解決區域幼教師資不均衡的問題,可以試行幼教師資的線上共享,開展遠程教學及互動;要提高幼教人員的從業能力與水平,可以試行幼教專家線上培訓和教學研討。教育信息化是新時代教育走向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幼兒園教育不應成為教育信息化的空白之地,教研面向教育信息化以突破學前教育發展的諸多瓶頸已勢成必然。

二、新時代幼兒園教研的教育信息化生態建構

(一)教育信息化生態的系統性設計

中高等學校教研主要以教學研究為主,幼兒園教研除了教學研究之外,還需要關注幼兒的身體發育以及基本的生活料理,注重幼兒的心性培養、智力提升以及潛能激發,突出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以及素養養成。沒有豐富的幼兒及學前教育知識作為支撐,教研的開展將無從著手,尤其是幼兒個性、天性、智力、潛力的開發,沒有也不應有“統一模板”,更不能“一視同仁”,要視幼兒個體的不同,尤其是個體差異進行“一人一策”的培育,這無疑給幼兒園教研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構建系統性的幼兒園教研信息化生態是開展高質量教研活動的首要一步。

幼兒園教研信息化生態,從信息資源的系統性來說,涉及幼兒個體、幼兒家庭等基本信息;幼兒課程、幼兒活動等教育信息;幼兒教師、保育員等師資信息;教輔教具、設施場地等硬件信息。要分門別類加以細化,構建可快捷查詢、點對點的系統性信息資源。從幼兒保教的專業性而言,涵蓋生活料理、運動康健、智力開發、興趣引導、素養培育等多個方面,身體與生活、心性與智力,雖彼此獨立但又相互依存,構建針對性強、適切性高的專業性信息資源。從幼教實施的階段性來講,可劃分為年度、學期、月份、星期等時間階段,廣義學前教育的時間跨度為0~6歲,狹義學前教育亦即幼兒教育的時間跨度為3~6歲,該階段幼兒生理成長速度非???,心智開啟存在一定的跳躍性。通過時間階段性信息,有助于把握幼兒成長中出現的積極因素,摒棄對幼兒成長不利的消極因素,掌握幼兒成長的過程性、規律性和差異性,實現幼兒全息保教。

全方位、多維度地完善幼教的泛化信息,只是在信息層面完成了基本資源性積累,要形成幼兒園教研信息化生態,還需要建立數據信息的體系架構,把校核無誤的數據信息在整理與歸集的基礎上對照相應的框架進行填充,建立合理化信息鏈路,完善數據間的相互支撐,形成以幼兒個體為對象,以幼教為核心,以教研為重心的信息體系。為便于幼兒園教研活動的開展,還需要建立相應的信息菜單,設計相應的信息添加指引,設置相應的搜索引擎,賦予信息化生態新時代特色,讓信息化生態資源看得見、用得著、持續得下去。

(二)教育信息化生態的制度性規范

要形成新時代幼兒園教研的信息化生態,必須要有信息化生態的制度性規范作為保障,讓信息化生態建設制度先行。其制度規范因信息資源不同而應有不同的設置要求、使用權限和保密級別。首先是幼兒個體、幼兒家庭等基本信息,涉及幼兒及幼兒家庭隱私,必須加強其相關信息的管控,尤其要避免無行為能力、無自我保護能力的幼兒的信息外泄,以防給幼兒成長帶來隱憂。有關幼兒個體、幼兒家庭等基本信息,主要是要在幼兒園層面依循相關政府部門有關文件精神做好使用權限、保密級別的設置,從制度上強化幼兒信息安全規范使用意識。其次是幼兒常規作息活動等保育信息,這些信息密級程度較低,其信息共享面可限定在幼兒園保教工作人員的范圍,對于幼兒有血緣關系的至親也應有限度供其查閱,以確保幼兒監護人權利和幼兒健康權益。最后是幼兒常規教學及集體活動等教育信息,這些信息涉及幼兒園教師開展幼兒教育教學活動的規劃、安排、實施過程及完成情況等,這些信息作幼兒園教研的常規信息,既可用于教師開展持續性教育教學改進的資料,也可作為父母開展家庭式幼兒培育的指引。

總體而言,幼兒常規教學及集體活動等教育信息是幼兒園教研的主要信息資源,對于教師個人成長、集體研討以及全園教研座談等價值性較高,不僅有助于教師間教學相長,也有利于全園教研現狀反饋與督促。王慧等[4]認為,應該建立健全資源的存在標準,規范教育資源開發的程序,凈化教育資源共享的環境。因此,必須規范相關信息的整理、歸檔和上傳;對于幼兒常規作息活動等保育信息,必須做好專人專班記錄,落實信息資料的留存,做好信息資料的定期復查,避免諸如幼兒園“虐童事件”等的頻發;對于幼兒個體、幼兒家庭等基本信息,在幼兒個體適切性心性培育方面價值性較高,尤其是個別“不合群”“行為怪異”“攻擊性”幼兒,應視其基本信息,進行幼教的“對癥”教研,但信息使用應有必要的制度加以規范。此外,為提高信息的使用效度,信息應以幼兒易于接受的形式加以呈現,簡化文案設計,多用視頻、動畫和圖片;為提高信息生態的構建,可以引入幼兒家人及家庭生活場景,做到生態的多元、多模式及多渠道評價反饋。

三、新時代幼兒園教研工作“信息化+”的實踐

(一)作為幼兒園教研工作“信息化+”的信息技術支撐

要建立幼兒園教研的信息化生態,并在教研活動中加以利用,離不開信息技術,因此實現幼兒園教研工作“信息化+”,首先是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合理化、高效化使用。就信息技術的基本應用而言,涉及計算機基礎使用、信息資源的處理、基本圖文軟件應用等。例如,為鍛煉幼兒的想象力和記憶力,可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通過聽各種動物的聲音、看各種動物的卡通圖片、模仿各種動物的行為,讓幼兒形成直觀印象,并從多維度對一個事物形成認知,豐富幼兒的主客觀世界,提高幼兒在教學中的行為反應,加大參與度提高積極性。其次是專業信息技術軟件使用,如根據幼兒喜好設計制作相應的動畫,進行多視頻的拼接剪輯等,以便能夠更有針對性開發并培育幼兒的良好心性,提高教學中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和幼兒的適切性。這不僅需要教師有較高的信息技術水平,也需要教師根據幼兒的過程性培育進行有針對性的教研及教學開發。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信息化社會教師必備專業能力。2013年10月教育部《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要求“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作為教師考核的必備條件”“促進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主動應用信息技術,推動信息技術應用綜合創新”。廣大幼兒教師信息技術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緩慢。魯超等[5]通過浙江省“幼兒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現狀調查”發現,幼兒教師搜索信息資源并進行二次開發的意識和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對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興信息技術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較為關注,實際嘗試的較少。為推動教師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2019年3月,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教師〔2019〕1號)》文件。

(二)作為幼兒園教研工作“信息化+”的信息平臺應用

新時代的社會是信息化的社會,人類的生產、生活、學習、思維等與信息的聯系日益緊密。要在信息化的時代做好幼兒園教研工作,首先要與幼教信息化同向同行,用信息化的方式和方法來進行教研,才能更加準確切中幼教發展的脈搏,幼兒園教研也才有更高的現實價值和意義。學前教育信息化,最為緊要的是幼兒園課程的信息化,做好幼教信息化平臺架構和信息化課程建設,是幼兒園教研面向課程信息化的基石。許多幼兒園沒有引入信息化平臺,單位領導不重視信息化建設,信息化課程數量不足,因而許多幼兒園教師就認為沒有進行有關幼教信息化教研的必要。殊不知幼教信息化平臺和信息化課程的建設過程本身就是幼兒園的教研過程,教研不僅要做好各類信息平臺的“調研”,落實好信息平臺的試行試用,還要積極跟進好信息化平臺課程建設“監理”,發揮好信息平臺、學前教育在信息化課程建設中的雙重特色。

幼兒園教研工作“信息化”之于信息平臺,還在于充分利用信息平臺的各種功能和工具。利用信息平臺的分析、統計等功能,對幼兒園學情、教情、園情進行動態跟蹤,掌握住幼兒園在保教上的大方向,及時介入教育教學中的突發、偶發事件,避免對幼兒、教師、幼兒園甚至社會造成負面影響;利用信息平臺的搜索、篩選、標記等工具,對幼教的焦點問題加以關注,對幼教的質量工程加以跟蹤,在有的放矢的基礎上做好精準教研。

(三)作為幼兒園教研工作“信息化+”的信息云協同

要實現幼兒園教研工作“信息化+”從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必須要做好幼兒園教研工作“信息化+”的信息云協同。幼兒園對幼兒不僅要做好保育,還要做好教育。保育與教育密不可分,這也是幼兒園教研工作的特色,也決定了幼兒園教研工作協同的重要性。以幼兒園為主的園本教研,可以從單一領域、單一班級、特定幼兒以及整個幼兒園等范疇開展教研,而幼兒園教師往往限定于特定的組織部門,用信息平臺的“會議室”“教研室”“教研園地”,開展在線教研無疑是一個較好的教研活動方式??梢岳眯畔⑵脚_,搭建“教研園地”,在“教研園地”中設計交叉教研、特色教研、焦點教研等諸多主題,定期或不定期發布相應的教研主題,聚集有意向、感興趣的保教人員開展教研探討。

結語

新時代的學前教研,必然是信息化的學前教研;新時代的幼兒園教研,必須是面向教育信息化的幼兒園教研。這既是新時代幼兒園教研工作的主要趨勢,也是優質學前教研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顒邮业慕叹邚暮诎?、白板變成了平板;教室里的幼兒從“人云亦云”到網絡“云”;幼兒園教師從手寫教案、制作視頻腳本到搭建平臺信息化課程。數據信息的大爆炸與信息技術的大發展支撐并推動著幼兒教育急速向前發展,教育強國的號角已經吹響,幼兒園教研必須緊跟新時代學前教研發展的步伐,面向教育信息化,為人生的奠基性、開端性教育邁出堅實的第一步。

參考文獻:

[1]曲鐵華,汪益.建國70年幼兒教師政策演進:歷程、邏輯與未來展望[J].教育科學,2019(3).

[2]伊建麗.淺談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5).

[3]馮嘯鳳.幼兒園教研活動的現狀分析與解決策略[J].青春歲月,2019(23).

[4]王慧,張鴻宇.網絡環境下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特征與策略分析[J].基礎教育,2012(1).

[5]魯超,羅曉峰.浙江省幼兒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現狀及提升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9(19).

[6]周紅梅.幼兒園區域聯動教研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導刊,2015(7).

作者簡介:陳燕(1983—),女,漢族,江蘇寶應人,單位為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研究方向為學前教育原理。

(責任編輯:易衡)

猜你喜歡
教育信息化學前教育教研
研學農谷 產教研學
基于虛擬仿真技術的地方高校實驗教學探討
信息技術與教學難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決途徑探析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中職學校學前體育課調查研究
高職學院信息化建設中面臨的問題和思考
創新信息技術支撐教學變革
淺論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管理
論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引領藝術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