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秋梁厝千秋業

2021-05-03 10:52
閩都文化 2021年3期
關鍵詞:梁氏宗祠

景 艷

燕山腳下,閩江之濱。憑借著自隋唐以降的古跡遺存與厚重的人文積淀,梁厝村似一道顯著的文化地標,佇立于白龍江與烏龍江交匯的沖積平原之上,安靜且醒目?!笆佛^祠曹光州千古,茶洋石壁永里一祠”,一副宗祠柱聯勾勒出永盛梁氏宗族千年的遷徙足跡,也道出梁氏一脈在閩地獨特的歷史分量。姑不論理學大師朱熹親題之“貽燕堂”,也不說龍瑞寺的唐代基刻,單就《福州文廟歷朝進士碑題抄錄》中所記載的有名有姓的永盛梁氏先賢就足以讓人心生敬佩:進士43人(其中梁厝村27人)、舉人35人、仕宦22人,清、民國早期留學生4人……一脈外來宗族如何在福州扎下這樣深厚的根基、擁有如此光耀門楣的世業?懷揣著崇敬,在一個冬日的晌午,我走進了它,透過那一幢幢禇墻黑瓦、庭臺廟宇,從一條條耕讀傳家、詩書繼世的祖訓中去探尋一個家族成就的密鑰。

2019年底,當梁厝文化站站長梁振榕攜九旬老母作為梁氏留村最后一家搬離倉山梁厝村時,這座村莊已不再是永盛梁氏生活聚居地了,它成為政府授權開發打造的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村口簡介敘述了這個村子的前世今生,也勾畫了這個街區未來發展的藍圖,正在修葺改造的梁厝村經歷著又一次脫胎換骨,在半壁青蔥半壁灰揚中迎來嶄新篇章。

“詩書砥行勵志常守”,浴德潤身方能立名載道,重視家族世業的傳承與榮譽是每位梁氏子弟的必修課?!白肺迨肋w居隆興紀歲,歷四朝構宇永盛宗祠”,弘揚的正是“慎終追遠,不忘所自”的精神。修建宗祠、家廟、文昌宮,重視族譜的編修增補,是永盛梁氏薪火相傳的重要方式。在梁氏宗祠及族譜中有許多關于永盛梁氏來龍去脈的楹聯。梁氏手抄族譜在序言中有錄:“梁氏自固始入閩始茶洋繼永福石壁遷永盛南之鳳山?!鼻宄涊d了自始祖梁宗宋天禧三年(1019)入閩以來的家族足跡:“任閩縣主簿,秩滿不歸,遂隱居福州鼓嶺茶洋”;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三世梁伯重公自茶洋遷徙永福石壁(今永泰赤壁);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五世梁汝嘉和胞弟梁汝熹從石壁分遷倉山城門。當年即設立了梅澗書院,朱熹題贈“貽燕堂”,后來成為梁厝宗祠堂號。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梁厝十四世祖、翰林學士梁恩觀奉旨返鄉祭祖,續修家譜,把梅澗書院擴建為梁氏宗祠,增加了戲臺、回廊、天井等;乾隆十三年(1748),龍南知縣梁其光在家候選期間,主持了第七次重修,撰寫譜序,擬定修譜事例十則,還編撰了梁氏歷代仕宦題名名錄,附錄在族譜之中,以示后人銘記之意。至今,永盛梁氏族譜業已進行了9次增修。

永盛梁氏宗祠廳堂掛的“貽燕堂”牌匾

永盛梁氏家族不斷分枝散葉,后裔幾經遷移聚散,分居閩侯、長樂、永泰、連江、瑯岐鎮龍臺、閩安、羅源、福清和福州城內多地,并向外擴散。福州倉山城門梁厝是永盛梁氏單姓村規模最大、出名人最多之處,在相當長時間里承擔著組織、統籌福州梁氏家族重大活動的事務。各分支相約,凡宗親在外建村群居,對外一律統稱“梁厝”,但凡見到在廳堂掛有“貽燕堂”三字,必是從梁厝村遷出的梁氏宗親。永盛梁氏的教育基金面向所有分支,每個分支都會在族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梁氏宗親和睦相處的文化凝聚力由此可見一斑。

宗族的年歲流長并未如外界想象的伴隨著世俗的積重難返,相反,在梁厝發展歷史中,不乏先進的思維引領。比如對女性的尊重、對良善的堅持、對公平正義的追求等。在宗祠外的左墻角處,立有一塊高近1米的石碑,上刻“違禁溺女光緒十五年五月上洲村”,下半部依稀可見“鄒某罰”的字樣??梢姶藶閼徒浔?,立同公示。流傳至今的楹聯中還有鼓勵訓導女性的文字“荊布裙衩大家風范,瑟琴鐘鼓盛世元音”“妯娌之間動乎禮法,宮壺以內肅若朝廷”,也有梁鳴謙自己為亡妻寫的挽聯“百年總有散場時就現在較量自合君亡留我在,萬事即今揮手罷痛半生辛苦不知淚盡但神傷”,其學生為師母寫的“此日袞師失母寒花瘦蝶盡歸郎署悼亡詩”。南宋梁義姑終身不嫁,矢志撫孤,因而塑像入宗祠,位列祖先之前祭拜。清代梁學圭因為資友助學等義舉,被乾隆皇帝賜“雍進士”。

梁氏宗祠正門兩側的墻上,各塑一只大象,象身由數百只陶瓷小酒杯鑲嵌而成,這些杯體出自梁氏族人一家一戶的貢獻,據說取的是瓷杯立象(慈悲立鄉)的諧音。梁厝村137號的“借錢樓”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間,原屋主開辦錢莊,常在鄉人困難時提供低息或無息貸款,有時債務到期,見當事人實在無力償還,便會將借條債券當面銷毀。錢莊內所備量具秤、斗,被鄉人稱作“公平秤”“公平斗”,鄉中及附近各村若有經濟糾紛,往往到此處借用稱量校正。

永盛梁氏宗祠正門

正是在這些良好道德風尚的引領下,梁厝形成了崇尚“瞻天文自當稽所信,觀時事猶可大有為”的經世致用“實學”風氣,產生了一大批奉獻鄉里、報效國家的棟梁之材。比如主張重治鴉片囤販之地、以“收香港為首務”的兩江總督梁章鉅,“敦崇孝悌、平易近人、樂于助人”的海門直隸廳同知梁孝熊,馬江海戰23英烈,黃花崗義士梁祖榆,“二七”烈士梁甘甘,《地下航線》主人公原型梁寶通,閩東工農游擊隊員、紅軍烈士梁仁欽,矢志“航空救國”導彈制造的福州市機械工業帶頭人梁振中……

“從1019年先祖入閩到2019年遷離梁厝已經整整1000年了,這1000年中更朝迭代、滄桑巨變。很多古跡要么拆掉了,要么經歷了整修、重建,但是,真正流傳于梁厝村始終不改的是‘書香世業’的文化底蘊,我們崇尚耕讀傳家,也叫詩書繼世,這也是自古以來,梁厝文教發達、科第繁榮、地靈人杰、英才輩出的重要原因?!闭f起梁氏一族對文教事業的重視與投入,已退休的中學高級教師梁振榕如數家珍。

據載,永盛梁氏入閩始祖梁宗公原本就是北宋太祖趙匡胤朝翰林修撰詞部侍郎梁周翰的小兒子,書香門第讓梁氏家族形成了尊師重教的家傳。五世祖梁汝昌與朱熹乃科考同窗,同登王佐榜,相交甚好,并將梁汝嘉引見給朱熹,相為講學。倉山永盛南里鳳山(即后來的燕山)就是當年朱熹幫梁汝嘉與胞弟梁汝熹選擇遷居的“風水寶地”。梁汝嘉在梁厝村開辦梅澗書院,一邊墾田造屋,一邊因陋就簡辦書院,也曾邀朱熹前來講學。此后,歷世梁公遍請名士名師前來講學之風延續了數百年。宋代梁厝村科舉隆興,每科開榜都有多位梁氏族人上榜,以至于當時竟有“無梁不開榜”之說,可見文風鼎盛。為培養子孫崇文向學風氣,提倡惜字如金,清光緒年間,永盛梁厝村私墅學堂先生還自發組織“惜字會”,勸導鄉人重視文化教育成果,不僅自己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還派人到鄉間撿拾收集字紙,撫平審閱,有用者存留,無用者入“惜字爐”焚化。

永盛梁厝崇尚教育,除了走出去請進來之外,也自己辦學,私塾、公學未曾間斷。不論是“梅澗書院”“燕山書齋”“燕山學堂”,還是“梁厝公學”“梁厝公立小學”“梁厝中心小學”“梁厝小學”,歷朝歷代以梁厝為中心開辦的學堂始終接續著教書育人的傳統。也正因為如此,催生了一批名臣要員、學者專家。如清內閣侍讀學士、太常寺卿梁上國,清代翰林院編修梁運昌,以及兩江總督梁章鉅、江蘇海門直隸廳同知梁孝熊、科技翻譯家梁鳴謙、植物病理學專家梁訓義、藥物化學專家梁敬鈺、蜜源與昆蟲授粉專家梁詩魁等。書法家梁敬泗、語言學家梁玉璋等人就出自梁厝小學。中國導彈與航天技術重要開拓者之一、導彈總體和發動機技術專家梁守槃和物理化學家、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所長梁敬魁兩位中科院院士則讓梁厝村獲得“院士搖籃”“一村兩院士”的美譽。除了專門開設展廳傳揚功勛之外,梁厝村還設立了永盛梁氏教育基金,專門鼓勵考上大學的梁氏優秀學生。千年書香氤氳,凝練了一個家族獨特的文化氣質,鑄就了世代相承的家教家風。

“中間中規千古留名,勤讀詩書萬世師表”“家法本豫章三?楹書長食德,祠基依沙合千春社酒共揚芬”“醴泉無源芝草無根人貴自勉,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民生在勤”“尊于古訓乃有獲,樂乎天命復奚疑”“德義既高不慕?爵,文章斯美故有師承”“畢萬在斯知其將大,隨會至是可與有為”……走進永盛梁厝的宗祠文廟、古寺舊宅,人們隨處可見許多有名無名的楹聯詩作,那些刻在石柱上的、拓在木板上的、印在書籍抄本上的俳句楹聯、格言書帖,對仗工整、用詞考究,不乏華美雋永、立意高遠的佳作。據說梁厝村中無論大家小戶、平民顯貴,都喜歡書寫、張貼楹聯,甚至連標語橫幅都講究對仗、押韻、朗朗上口。通過梁氏家族流傳至今的族譜古籍不難發現,這些文字無異于家教家訓,也正是永盛梁氏家族教育子孫的一種方式。梁章鉅的祖父梁劍華曾撰聯述志:“甘守清貧,力行克己;厭觀流俗,奮勉修身?!逼涓噶荷现胃且愿裱月摓橛栕又?,《楹聯叢話》記載:“章鉅少承庭訓,先父每為人書楹帖,必用格言,書一聯云:‘非關因果方為善,不計科名始讀書?!粽骡犝Z之云:‘汝知此聯意義之深厚乎?我所書,乃自修要旨也?!K身用之不盡矣?!?/p>

穿過始建于南宋的永盛梁氏宗祠、梅澗書屋舊址,走過明代遺風的文昌宮天井石階,撫看著那些被歲月打磨成圓弧的石棱、被蟲噬得百孔千瘡的木板,感受著那古韻沉靜、不動聲色,所有的聯想仿佛都聚焦于這座村莊。也就在這個時候,我的目光被大王廟中的一段不起眼的石碑文所吸引——“時逢謙戍臺凱歸”?!斑@指的是戍守臺灣嗎?”“對啊,說的正是梁鳴謙隨沈葆楨戍守臺灣,與日本人打仗,凱旋時,剛好大王宮翻修完成?!绷赫耖畔壬幕卮痦暱碳て鹆宋覍α硪粋€話題的關注,那便是永盛梁氏與臺灣的關系。沒有想到,探究下來,淵源自古即有。清朝乾隆年間,太常寺卿梁上國就曾上疏建議清廷加強對臺灣的管理,把噶瑪蘭地區收入版圖,加強管理與開發,并建議鼓勵當地民眾開墾荒地,歸民所有,未墾之地則實行屯田。

梁鳴謙,科技翻譯家,曾擔任過船政局文書翻譯,為清末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立過大功。據說當時船政局的機器都來自于國外,零件名稱、性能、操作說明都需要翻譯,他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官授三品。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以琉球船民漂流到臺灣被山地少數民族誤殺為借口,入侵臺灣。清廷派沈葆楨為欽差大臣,赴臺辦理海防,與日本進行撤兵交涉,梁鳴謙作為重要幕僚受邀同行,不僅負責計劃、奏章、文告的撰寫,還提出了“民族焉重、國土為要、民心為安、處事為穩”的主張,并著手選將練兵,嚴防警備,擴張聲勢,積極應對日本的軍事威脅。日軍退出臺灣之后,他建議將臺灣道所轄一府三縣二廳改為兩府十縣,福建巡撫移駐臺灣,開發臺北煤礦,減輕煤稅,筑碉堡,增炮臺等,絕大部分被沈葆楨采納。他還倡議為明延平郡王鄭成功建祠,表彰他收復臺灣的歷史功勛。光緒元年(1875),他隨沈葆楨返閩,以撫臺功勛加二品銜,以候補道任用。石碑上“時逢謙戍臺凱歸”指的便是這一段。

梁氏在臺灣也建有梁厝,梁氏宗親也還有幾千人。有的現在還保持聯系。梁振榕參與了2005年梁氏海外宗親返鄉祭祖的接待工作,在這個過程中,他認識了族譜里一些以前不常被提起的名字,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永盛梁氏與臺灣不可分割的骨肉親情。據了解,1949年隨蔣介石赴臺的梁家人就包含了臺灣黨政軍要人梁序昭、梁敬 、訓勤等,而其中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曾任臺灣干部訓練團中將教育長、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議主席團主席的梁孝煌?!拔以浥c他通過信,當年他的曾祖父梁章鉅墓前的神道碑要從洪山橋遷回梁厝村,我們想給他蓋個亭子,為亭名征求他的意見,原本以為他會選‘御碑亭’,沒有想到,他最后選了‘思鄉亭’”。梁孝煌先生是福州一中的學生,曾參加過抗日戰爭,1949年自青島赴臺。他曾捐給母校10萬元新臺幣,還出資修建了“孝煌圖書館”,設立了“梁孝煌伉儷助學金”。他生前再三呼吁兩岸和平統一,并為之奔走努力。2014年,他在睡夢中辭世,家人按照他的遺愿將骨灰撒在臺灣海峽。

那條并不太寬的海峽見過了太多的悲歡離合,西岸的風東岸的雨在上空飄移、雜糅,分不清哪與哪,誰和誰。梁振榕先生給我講述一個悲傷的故事,他說,20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空軍少將梁敬準被臺灣方面秘密處決了,起因是臺灣方面聽到了他的大哥通過電波對他的喊話。國家的悲劇、家族的心酸,一代梁厝人心頭無法結痂的傷痛,諱莫如深。那個時代,人為的藩籬可以阻隔親人的相聚,卻阻不斷族人之間萬有引力般的心心相映。2015年,明朝官派移居琉球協助當地操舟航海的閩人三十六姓之一的梁嵩后裔,經過數百年不斷的入閩尋根,終于從福州永盛《梁氏族譜》(古譜)中,對接上了梁氏根源。內在堅強的凝聚力可以成為走出去的自信,也可以成為再回歸的集結號。

因為分期改建修葺,古厝按工程進度被分成了幾部分,隔著密閉嚴實的防塵墻,穿過堆積著各種建材的工地,一時無法在日光漸弱的午后辨別來去的方向。我曾試圖按照當年永盛梁氏遷徙的路線來一次回溯性的走訪,卻被現實分解得支離破碎。據梁氏教育基金會常務理事梁珪東先生介紹,目前住在鼓嶺梁厝里的多是已回遷六七百年的鄉民,定居于此的不過百七十人,絕大多數因有了其他居所,大都下了山;隨著原先永泰赤壁旅游景區開發者的易手,永福梁厝終究成為遺跡,半山舊梯田處或有野獸出沒,只余蔓草掩映的殘埂磚石依稀裝點著昔日繁盛;瑯岐梁厝是少數還建有宗祠的分支,但也不過幾百人;洪山橋梁厝是一個蠻有名的地點,但是,經過當地改造,梁章鉅墓遷移之后,也只保留原來的“梁厝路”……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延展、居所的遷移、人員的流動和世風的開放,永盛梁氏的腳步早已延伸到世界各地。真正只有梁家人居住的梁厝村幾乎不復存在。沒有梁家人居住的歷史文化街區還能被稱作“梁厝”嗎?也許,問題的關鍵并不在于它叫什么名字,屬于哪一分支。所有的人與事物都會消亡,只有精神與文化的內核永續長存,歷久彌新,那才是一個家族接續傳承的意義。永盛梁厝千年立世的密鑰,其實就藏在中華文脈綿綿不絕的歷史進程中。

猜你喜歡
梁氏宗祠
新加坡的廟宇宗祠會館建筑
從宗祠到祠廟劇場——閩東羅源縣陳太尉宮的空間演變及其啟示
遼代定州梁氏興盛原因研究
莊嚴隆重的祭祀儀式與不可預知的祭祀效果*——論《紅樓夢》的除夕宗祠祭祀與《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梁啟超全集》整理出版
美國梁氏文化交流基金會白內障復明項目已惠及百余名患者
明朝遷居琉球的梁嵩及其后裔
梁遇春研究綜述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宗祠建筑裝飾設計中的運用
福建古田杉洋宗祠遺產調查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