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治理視域下的習近平新時代文明觀

2021-05-04 09:06張澤潤
公關世界 2021年6期

張澤潤

摘要:習近平新時代文明觀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文明觀,成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了思想指導。習近平新時代文明觀準確揭示世界文明的本質特征;為新型全球治理體系的構建提供了思想指引,揭示了人類文明發展的實然規律,為全球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為世界文明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前進方向。

關鍵詞:習近平 全球治理體系 新時代文明觀

一、習近平新時代文明觀揭示世界文明本質特征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深刻揭示了世界文明的特征“文明是多彩的,文明是平等的,文明是包容的?!边@一表述成為了新文明觀對世界文明本質特征的基本認識,也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在文明層面提供了理論支撐。

(一)文化差異決定文明的多樣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文明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文明的作為世界各民族發展演進的物質文化結晶,具有高度的民族特殊性與地域獨特性。這使得各個文化之間的差異成為必然,而正是因為這些文明間的差異,造就了世界各文明多樣性的基本特征。首先,地理環境的不同是人類文明多樣性的客觀條件。生活在不同地形地貌下的人類為了生存必然會演化形成不同的生存范式,進而形成不同物質生產方式,最終形成具有差異化的各個文明體系。在這樣的客觀條件下,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下的文明交流應該認識到“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國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長處、優點。我們應該維護各國各民族文明多樣性,加強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其次,人類文明多樣性揭示了文明歷史演進方向。在馬克思主義觀點中,世界文明之所以成為世界文明是因為是生產工具的革命性發展,推進了地理大發現,使得不同文明從各自封閉的現實中走了出來,從世界層面進行了一場深刻而廣泛的交流或者是斗爭。人類生產工具的發展讓人類文明多樣性的歷史事實登上了歷史舞臺,同時人類文明多樣性也成為了現代文明繼續發展的方向與未來。最后,人類文明多樣性是文明發展的必要條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萬物萬事總是千差萬別、異彩紛呈的,如果萬物萬事都清一色了,事物的發展、世界的進步也就停止了?!睆娜蛑卫斫嵌葋碇v,世界文明的持續發展有賴于各文明間的取長補短,求同存異。歷史向人類證明,以消除人類文明差異,進而毀滅人類文明多樣性的做法為世界人民帶來了無窮災難。

(二)各文明間平等地位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無是處的文明,文明沒有高低、優劣之分”。首先,人類文明的平等觀念建立在文明多樣性的客觀事實之上。文明之間的差異決定了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同時這些人類文明多樣性也成為了文明間平等關系的客觀基礎。只有建立在姹紫嫣紅的文明基礎之上的平等才是真正的文明平等。而有些西方國家在文明交流過程中抱有將世界文明同質化的思想,并以此來做到所謂的“人類文明平等”的“普世價值”則是大錯特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本國本民族要珍惜和維護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認和尊重別國別民族的思想文化。不同國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紅之別,而無高低優劣之分?!绷暯叫聲r代文明觀以承認文明多樣性為前提,尊重各國各民族的文明發展,以文明平等的思想,促進各文明之間的交融。其次,人類文明平等是文明發展的基本前提。世界現存文明種類繁多,曾經有許多學者將文明種類進行劃分。美國學者亨廷頓就在《文明的沖突》一書中將世界文明分為大致七到八種。這些文明都是各個民族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凝聚的智慧與民族精神的體現,不能簡單地認為哪一個比哪一個文明更高等更優秀。同樣,在文明發展的過程當中,只有基于各文明平等的這一人類共同價值觀基礎上,才能做到良性發展。堅持文明平等是國與國之間交流的基本前提,有了良好的交流前提,必然會為接下來的交流交融打下堅實基礎,從而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

(三)文明的包容性帶來了文明的交融

習近平新時代文明觀通過對文明本身所具有的獨特特質——包容性進行了深刻的說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人類創造的各種文明都是勞動和智慧的結晶”。首先,文明包容性的前提就在于文明的多樣性和文明間的平等關系。當世界文明的差異或不同等客觀事實呈現在世界人民面前時,文明的包容性成為了世界文明兼容并蓄的必然結果。只有文明間的相互包容,承認所有文明都有其獨特的歷史成因、地理環境、人文背景、哲學思想等,并從中吸取精華的時候,文明才被看做是進步的文明。其次,“人類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鑒的動力”?!鞍菥瘛笔俏拿鹘涣骰ヨb的不竭動力,在文明與文明間,互相吸取優秀的精神與物質文化養分,對照各個文明尋找自身文明的優點與劣勢,從而推進自身文明的發展,為世界文明的不斷進步貢獻力量。

二、習近平新時代文明觀為全球治理下的文明交流提供了思想指導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亞信第五次峰會發表講話:“要擴大域內外國家間人文交往,以多樣共存超越文明優越以和諧共生超越文明沖突?!边@為全球治理工作提供了方向,為全球治理下的文明交流提供了思想指導。

(一)習近平新時代文明觀指明世界文明發展之路

全球治理體系革新在于世界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在于世界經濟的持續發展。有賴于世界上各文明主體相互尊重,加強交流。針對這一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明因交流而精彩,因互鑒而豐富”的文明發展之路。首先,世界文明交往秉承交流互鑒的基本思路。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創造和發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文明的發展有賴于文明間的交流。習近平新時代文明觀認為在各國文明交流過程中,應認識到文明多樣性的客觀事實,秉持各文明間平等原則,充分發揮文明的包容性。同時,我們秉持著“和而不同”的文明互鑒準則,主張在文明與文明交流的過程中,積極吸取他國文明優秀文化,也應以正確的態度對待不同與本國的文化,做到在交流中謀求發展,在互鑒中發現缺點。其次,文明交流互鑒思想為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發揮重大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們希望通過文明交流、平等教育、普及科學,消除隔閡、偏見、仇視,散播和平理念的種子”,所以習近平總書記自十八大以來多次在重要場合闡述中國對于中華文明、世界其他文明的態度,并基于此闡述中國對于文明發展道路的認識,形成了一套獨屬于中國的文明觀,將其應用于指導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全球治理的根本原則在于各國的交流溝通,共商共建,在其基礎上共享。在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過程,鼓勵世界各國以相互學習、相互包容為治理原則,不僅造就文明文化上的多元格局,更造就了各國社會制度上的多元格局。

(二)習近平新時代文明觀是對西方優越論的超越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首先,倡導文明交流是對孤立主義的超越。隨著美國在國際上大搞“美國優先”,孤立主義似乎再一次的登上了國際舞臺。隨之而來的,就是孤立主義所衍生的種族歧視、文明隔閡也在國際上大行其道。而中國在國際上從人類共同價值出發倡導文明交流,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國家創造了巨大財富。這些事實,揭示文明交流對孤立主義的超越。其次,倡導文明互鑒是對文明沖突的超越?!皣c國的交往,有觀點分歧、有利益糾紛、有矛盾摩擦是正常的,關鍵是如何正確對待和處理”,在這些觀點分歧中各國各文明不應將對方視為安全威脅,而應將其視為學習對象。堅持文明互鑒達到消除誤解、遏制沖突,增加相互直接了解;通過互學互鑒將彼此的經驗、智慧、教訓與心得賦予其新的意義。再次,文明的包容性實現了對文明優越理論的超越。文明的包容性賦予文明交流互鑒的堅實基礎,文明交流互鑒成為了各國各文明在各個領域內聯結的重要紐帶。文明優越使得一部分西方國家,固步自封,甚至在世界范圍內掀起逆全球化浪潮。最后,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高度的理論視角審視國際國內局勢,提出要交流,不要隔閡;要平等,不要優越;要互鑒,不要沖突的新型文明觀正是對孤立主義、文明沖突、文明優越等錯誤思潮的超越;對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貢獻,同時也是對人類文明發展的客觀規律的科學闡釋。

(三)習近平新時代文明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文明指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推動全球治理變革旨在“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合理的方向發展,更好地維護我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營造更加有力的外部條件,為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做出更大貢獻”。作為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習近平新時代文明觀,不僅闡釋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經驗與應然規律,同時也說明了復興中華民族的文明使命,為推進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實現提供了文明指向。該思想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歷史坐標,以全球治理的推進為現實坐標,以“一帶一路”倡議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實踐載體,尋找中華文明與世界其他文明的共同點,追求文明上交流互鑒;政治上求同存異;經濟上共商共建;生態上共建共享;安全上相互信任的文明共同體。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

[2]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9-25.

[3]人民日報[D].,2019年05月02日01版.

[4]劉云山.我們的文明觀[J].當代世界,2016(11):4-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