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脫貧攻堅視域下高校資助工作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2021-05-04 09:06李育光高冰倩
公關世界 2021年6期
關鍵詞:資助育人脫貧攻堅精準扶貧

李育光 高冰倩

摘要:2020年是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學生資助是解決貧困家庭學生上學問題的根本保障,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內容,也是確保穩定脫貧和高質量脫貧的重要舉措。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脫貧攻堅“十三五”規劃》,充分發揮學生資助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就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目前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進行探析,進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創新高校資助體系理念,實現精準扶貧,從而創建資助育人新局面。

關鍵詞:脫貧攻堅 高校 精準扶貧 資助育人

近年來,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出臺了一系列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政策,不讓一個大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使得資助范圍不斷擴大,資助方式不斷創新,資助標準不斷提高。目前我國處于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高校作為教育扶貧的主要陣地之一,對經濟困難生的資助有進一步的要求。

一、目前高校學生資助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存在局限性

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門出臺的《關于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較2007年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提高了認定的精準度,擴大了資助范圍,但在實際工作展開的過程中仍有一些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不易識別。認定工作開展的前提是學生申請,但有一些學生自尊心較強不愿主動提出申請,而有一些學生見到別人能拿到資助自己并不困難但也要跟著申請。而且,助學金的名額是由學校根據各院系人數按照比例劃分到各院系,然后各院系再根據每班學生人數按照比例分到班級,但是由于每個班的生源存在差異,家庭經濟情況差距明顯,會造成有的班級名額用不完,讓一些經濟不是很困難的學生評選上,有的班級名額不夠用,不能資助到真正需要的學生。再加上有些學生的貧困認定材料不實,評議小組不能完全掌握真實情況,在認定工作中增添了不少阻力。

2.學生對資助政策的了解缺乏主動性

不少新生入校時并不了解高校的資助政策,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為了湊齊學住費向外借了不少錢,加重了經濟負擔,學生本人也有不小的思想壓力。在校大學生也缺乏對資助體系的全面了解,不知道國家助學貸款怎么貸、怎么還,不知道校外兼職算不算勤工助學。其實高校和政府為了準大學生順利上大學設置了很多資助通道,例如國家助學貸款、綠色通道,包括入學后可以貼補生活費的獎學金、助學金以及勤工助學等等。學生對資助政策的了解是落實資助工作的基礎,是開展資助育人的前提,學生缺乏了解會導致誤入歧途,讓“校園貸”、非法兼職鉆空子,會讓學生喪失本該享有的資助權利,影響校園穩定。

3.學生隱私難以得到保障

許多高校在貧困生家庭經濟情況鑒定環節,為達到公平透明,會采用直接公開學生家庭信息的方式,會對認定結果進行大范圍的公示,其中包含一些隱私信息。在校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價值觀尚未穩定,有些學生認為貧困很丟人,怕同學們對自己“另眼相看”,想和大家看起來一樣,不愿意讓同學們知道自己家里貧困,不愿向學校申請助學金,更有甚者,在輔導員已經摸排到該生家庭經濟困難并表示學校有資助政策可以進行資助的情況下,學生為不讓別人知道,怕自己的名字被公示出來,主動要求放棄資助。因此,過度強調信息公開透明,忽略學生真實感受,暴露學生隱私,只會讓學生對資助產生抵抗心理,影響資助的效果,難以達到資助育人的目的。

4.因貧困造成學生心理壓力過大

不少貧困生深受家庭經濟問題的困擾,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處處小心謹慎,不敢亂花一分錢,并充分利用閑暇時間打工兼職補貼家用,思想壓力過大,他們面臨著學業和經濟的雙重負擔,難免會造成自卑、敏感、抑郁、人際關系緊張、焦慮等心理問題,甚至有學生企圖通過網上的虛擬世界來逃避現實的困難,沉迷網絡,萎靡不振。原生家庭的物質和教育的匱乏是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根源,大部分困難學生來自農村家庭,父母的影響以及經濟的拮據使他們不能正視貧困,再加上進入高校后對資助體系的不了解,影響了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再加上由于資助工作量大,資助專職工作人員不足,會導致資助專職人員將大量的時間精力投入到認定發放資助等工作上去,難以顧及到困難生的思想活動狀況。

二、高校學生資助工作的對策建議

1.堅持精準扶貧,創新工作方法

我國脫貧攻堅的最大特點就是堅持精準扶貧。做好高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精準資助育人工作是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要想實現精準資助,最重要的就是對學生貧困家庭基本信息能夠全面掌握,然后“對癥下藥”。利用各級資助中心、扶貧辦、殘疾人聯合會等平臺,信息共享,形成大數據系統,在家庭經濟貧困認定環節從大數據系統中抽取數據,并結合學生本人申請表述、在校表現、老師和同學的客觀評價進行綜合認定,然后進行合理資助,并及時將高校對該生的認定結果和資助情況上傳到大數據系統中,為其他部門開展相應工作提供基礎數據。做到“該資助的學生一個都不能少,不該資助的學生一個都不能有”。同時,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也應及時掌握學生動態,對于突發性的困難能夠給予幫扶,并對資助情況做好后續跟蹤,有變動時及時上報情況并有針對性的進行資助。

2.堅持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加強資助政策宣傳

高校的資助政策宣傳應是一個持續性的、分階段、分對象展開的過程,宣傳工作也應順應新興媒體的趨勢,采用學生喜歡的方式方法展開,這樣才能引起學生更大的興趣,讓他們主動了解資助政策。例如在開學前期通過公眾號、郵寄等方式給準大學生們普及資助政策;開通資助服務熱線,解答學生或家長的疑問;開展資助政策相關的知識競答、短視頻比賽等活動;通過發放問卷了解學生們真正需要什么,關心什么,然后有針對的展開講座或將學生最經常遇到的資助相關問題做成漫畫向學生們講解;開通資助專用公眾號在平時普及資助、征信等相關知識等等。在平時開展活動時應抓好重要的時間節點,利用學生最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會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

3.堅持尊重隱私,呵護學生心理健康

高校在開展資助工作時應堅持“公開透明與隱私保護相結合”的原則,特別是在貧困認定、資助名單公示環節,在保證達到公開透明,共同監督的前提下,應最大程度的保護學生隱私,并要求參與評定的老師和同學能夠對貧困生的家庭詳細信息保密,讓規范化和人性化有機結合。在學生的日常管理中,輔導員應多關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態,有沒有異?,F象,并鼓勵他們多參加校園活動和社會實踐,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和感恩教育。特別是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心理問題,高校應制定全面的解決措施,增派資助專職工作人員,完善資助體系建設,營造互助友愛的校園文化,加強心理輔導,幫助他們提高適應能力,消除自卑,提高自信,增強心理綜合素質。

4.堅持扶貧先扶志,樹立學生自強精神

思想上的貧困比經濟上的貧困更可怕,一定要擺脫“要、靠、等”的思想,淡化“貧困意識”,特別是高校經濟困難大學生較其他貧困群體來說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在資助過程中,在保障基本生活物資的前提下,高校應激發學生內在動力,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技能,發揮他們青春的熱血和斗志,去創造價值,擺脫貧困。高校應多提供勤工助學、社會實踐、創新創業的機會,制定全面的激勵政策,打造有利于大學生發光發熱的平臺,讓他們“敢想,敢干,敢拼”,樹立自立自強精神,由“輸血式”資助向“造血式”資助轉變,調動貧困大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去改變命運的限定,進而帶動家庭乃至整個家鄉脫離貧困,并徹底消除返貧的擔憂。

5.堅持維護心理健康,緩解學生消極心理

由于原生家庭的經濟條件和教育條件的匱乏,在一定程度上會催生學生心理的消極,再加上踏入大學校門后,城鄉的差距以及全新的社會環境會進一步增加他們的心理壓力。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消極心理狀況,社會、政府及高校應及時給予物質上和心理上的幫助,高校應進一步優化獎助學金的評選制度,將規范化和人性化合理結合起來,確保真正有需求的學生能夠獲得評選。同時加強心理咨詢機構的建設,拓寬學習渠道,創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幫助學生掌握自我調節的基本方法,并在日常學生活動中鍛煉出良好的心理素質。并且,高校應創造一個健康的學習生活環境,保持一個良好的輿論氛圍,不會讓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感到排擠或異樣。高校應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持續關注,緩解學生的消極心理。

6.堅持誠信感恩教育,實現資助育人育心

誠信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高校應努力營造校園誠信感恩文化的氛圍,在資助的過程中不斷創新誠信感恩教育模式,并且建立誠信感恩長期機制。鼓勵受資助的學生對國家建設貢獻力量,鼓勵他們到國家政策支持的重點行業、邊遠山區支援,用自身所學回饋社會,同時也能提升受資助學生本人的成就感和責任感。在“立德樹人”的教育背景下,高校對受資助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誠信感恩教育,不僅可以提升鞏固的專業技能教育的效果,同時能教育學生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

三、結語

高校作為孕育人才的搖籃,要以“立德”為根本,以“樹人”為核心,在高校日常工作的各領域、各環節、各方面都要體現立德樹人。對于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幫扶工作,高校應以“資助”為方法,以“育人”為目的,實現精準扶貧,打造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創建真正適應學生需求、滿足社會發展的資助育人體系。黨和國家把脫貧攻堅交給高校,這不僅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它既是推進育人質量提升、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一項重大工程,也是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的本質要求和實際體現。

參考文獻:

[1]任雪蓮,楊麗珍.脫貧攻堅視域下地方高校精準資助育人路徑研究——以菏澤學院為例[J].中外企業家,2020(15):172-173.

[2]劉久凌.精準扶貧背景下高校精準資助工作的若干思考[J].科教導刊(下旬),2020(04):17-18.

[3]楊歲歲.高校學生資助的開展現狀與問題研究[J].內江科技,2020(05):90-91.

猜你喜歡
資助育人脫貧攻堅精準扶貧
打贏脫貧攻堅戰,民主黨派如何作為
十八屆五中全會以來的脫貧攻堅——基于新聞聯播相關報道
高職院校貧困生資助育人探析
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的探索與實踐
“精準扶貧”視角下的高校資助育人工作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