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考制度的存廢始末及邏輯政策認知現狀

2021-05-04 10:50陳越
公關世界 2021年6期
關鍵詞:考試制度改革

陳越

摘要:2018年,教育部印發《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通知中明確指出,高校應淘汰“水課”,取消清考制度。其中,所謂清考,是高校專門在每屆學生畢業前,針對那些因所修課程依次經歷結業考試、補考與重修后仍不合格而不能正常畢業的學生特設的一種特殊的考試方式。通過實施清考制度,表面看來高校的畢業率大大提高,但實際上高校畢業生的質量卻令人懷疑。隨著這一通知的頒發,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思考,究竟什么樣的考試制度適合我國高校。

關鍵詞:清考 考試制度 改革

清考制度的初衷是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而如今,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趨勢愈發濃烈,大學生數據急劇攀升,逐漸出現了高校供給大于社會需求的現狀。于是在2018年,教育部印發《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取消了清考制度。這些年來,高等教育研究者們在不斷地尋求高??荚囍贫雀母锫窂?,以適合高校大發展需求以及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作為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重要部分,考試決定教學成敗,并且考試制度對于高校的綜合發展有著較大的影響。清考制度是從高校擴招之后逐漸流行起來的,如今又是要堅決取消清考制度,出現這種制度改革的原因是什么呢?即清考制度為什么要取消?高??荚囍贫冗€應順勢潮流進行什么改革呢?

一、清考制度的發展及其取消的始末

清考制度指的是對于補考或重修考試仍然未通過的準畢業生,學校在他們畢業前統一組織,給予其最后一次考試機會。清考對于畢業生來說是畢業的最后一根稻草,能否按時畢業取決于最后一場考試;對于學校而言,清考制度可以大幅提高學校的畢業率以及就業率,相應的,學校的聲譽就會得到提高,就能吸引更多的學生,給學校的發展帶來良好的名譽氛圍。也就是說,通過清考,學校和學生能夠達到共贏,何樂不為呢?

改革開放之后,社會穩步發展,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滿足,高等教育發展規模受到限制,勞動力市場供不應求,因此,較多的高校畢業生能夠找到合適的工作,沒有出現就業難的現象,就業率的問題自然也沒有引起政府的重視。到1999年,高校開始擴張,高等教育領域由完全的計劃體制逐步向市場體制轉變、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勞動力市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政府逐漸意識到這一問題,于是,為了解決就業矛盾等問題,政府要求高校統計并公布就業率,給評價高校教育質量多加了一個重要指標。

于是,清考制度應運而生。在高校擴張時期,清考制度的實施大大提高了高校畢業率,就業市場也逐漸得到滿足,緩解了社會發展與人才供不應求的矛盾。隨著清考制度與高校的進一步發展,清考制度的本質逐漸發生了變化,衍生出一系列弊端,其逐漸淪陷為學生投機取巧的一個捷徑。越來越多的學生依賴于清考制度,從而出現了一種現象:雖然高校的畢業率大大提高了,但畢業生的質量卻一年不如一年。因此,針對這一弊端,自從2011年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農學院、北京工業大學、延邊大學相繼取消了清考制度。在此之后,為了提高高校畢業生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以及教師學習教學的質量,整頓清考衍生的不良作風,越來越多的高校選擇取消清考制度。在2018年,終于頒布取消清考的政策。

二、清考制度存廢的理論邏輯推理

清考本是一種人性化的考試制度,一方面是為社會輸送更多的人才,另一方面是為了幫助學業成績不合格的學生按期畢業,以便緩解學生的壓力。顯然,清考的本意無可厚非。事與愿違,隨著高校的發展,清考制度的弊端逐漸涌現,清考逐漸淪為學生們如期畢業的末班車,并且拿到這趟末班車的車票輕而易舉,清考變成了高畢業率的工具。這不僅僅違背了清考制度的設立初中,并且嚴重影響了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甚至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一)高校邏輯

清考的初衷是提高高校的畢業率,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高校作為輸出人才的主要場所,肩負著培養高質量人才的責任。清考的演變使得高校的畢業生質量逐年下降,有些不符合學業要求的大學生通過清考取得了和其他學生一樣的結果,那么高校為何不清退不符合學業要求的大學生呢?歸根到底,還是由于高校學生有《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的保護,法律限定了學??梢越o予“開除學籍”的條件可以概括為:違反憲法,觸犯國家法律,違反治安管理,作弊行為嚴重,違反學校規定等。但這些規定中很少甚至沒有涉及到學業成績,對于這些不合格的學生,實行留級和清退,學校都面臨著很多不安寧、不穩定的因素。為了維護校園的和諧,學校只能將學生質量放在第二位,將校內安定作為首要任務。

在很多高校的貼吧、論壇等討論平臺上,一些畢業生在解答應屆生提出的有關清考的問題時,發表了以下一些觀點:清考基本上都能通過,翻翻書就可以順利通過;清考之前老師會發題庫,記熟就可以等等??己诵?、嚴格性、專業性的缺乏使清考制度逐漸喪失了其考核學生的作用。

(二)考試評價功能邏輯

目前我國高等學??荚囍贫热匀皇且詡鹘y的考試制度為主,而這種考試制度過于注重學生成績分數的評定,較少涉及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評價,過分突出了考試的形式化與制度化,從而降低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評價標準。

1.考試模式單一

高校的考試模式一般以筆試為主,平時表現為輔,因此,較多的學生為了應付考試,采取死記硬背的方法,在平時的課堂學習中,雖然能做到不缺席,但卻沒有真正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而考試只注重考察學生所學的知識內容,有固定的答題套路,高校的教學職責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重中之重,但這單一的考試模式只會固化學生的思維,從而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單一的考試形式,其測試內容較片面。目前,眾高校主要采用的考試形式均是筆試,而筆試主要以閉卷考試為主,開卷考試的科目較少,而在開卷考試的科目中,文科類占據較多。

2.考試時間集中,成績占比較重

高校的課程考試一般是在學期末進行,無論何種專業,學生都需選修六門以上的課程,而課程都是集中到學期末進行考試,各門課程都是的學生承受巨大的壓力,使得學生熬夜突擊復習應付考試,所掌握的知識點都是搶記,考完便拋之腦后,這種考試完全丟失了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效果。目前,高校的課程成績評定,基本上采用的是以下兩種方式:一是期末時進行閉卷筆試考試,并以筆試成績作為該課程的唯一考核標準;二是部分課程進行中期考試,期末時再進行最終考試,兩次考試各占一定的比例。較多的高校采取的是平時分與期末考試成績綜合,按照3:7或者4:6的比例進行計算,而獲得平時分的途徑便是:按時出勤,按時交作業,很少涉及真正地課堂表現要求。

3.低創新的考試內容和試題質量

目前的考試制度十分簡易,考試內容基本上是由任課老師根據所授課程的內容來制定,考試前確定考試范圍,將考試重點以各種隱蔽的方式告訴學生。試題類型也沒有創新,高校歷年的考試試題,不管工農文理科,其主要考試形式都是以填空、選擇、名詞解釋、判斷、簡答、計算等為主,絲毫沒有新意,甚至有的高校出現了前后兩屆考試內容完全相同的情況,完全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不能適應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在期末考試試卷中,學生很容易就會發現原題,在考試之前,任課教師就會圈畫出考試的要點、例題,學生們只要“背熟”就可以過關。從教師的角度來講,教師考前將考試內容透露給學生實質上是對自己教學水平的不自信,擔心因為學生成績的不合格會影響自己的教學評價、教學名譽等??傊?,主要還是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

這一系列的衍生弊端無疑背離了清考制度存在的初衷,終于,在2018年頒布了取消清考制度的政策。對于這一政策的頒布,高校的學生和教師對此有不同的認知。

三、清考政策取消的認知現狀

(一)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生關于清考制度取消這一政策的認知看法

筆者對Y大學小學專業本科生關于清考制度取消這一政策的認真看法進行問卷調查。隨機選取了150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最終回收有效問卷143份,問卷回收率和有效問卷率均為95.3%。在被調查的學生中,97.6%的學生了解清考,但其中只有19.4%的學生掛過科,且均不想體驗清考。調查顯示,學生們普遍認為清考影響就業率、教學質量、考試模式與評價模式。

1.清考與就業率。改革開放后,高校成為輸出人才的主要場所,是畢業生就業的責任主體,就業率成為評價高等學校教育質量的重要衡量指標。這讓高校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來穩定學校的就業率。

在就業率背景下,清考特點有:(1)清考試卷難度低。高??紤]到未修滿學分的畢業生無法按時畢業,學校的就業率就會下降,因此,學校往往要求制定清考試卷的教師,讓其盡可能降低清考試卷的難度。(2)清考時監考過松。據調查,部分高校針對那些率考不過的面臨畢業的學生們,專門開通了“綠色通道”,所謂“綠色通道”是指在考場中,監考力度松,實行開卷考試,學生可以翻閱任何資料,甚至可以通過手機求助考場外的同學。(3)清考試卷保密不嚴。在對參加清考的畢業生進行復習指導時,老師總會時不時地圈出重點,告訴學生本知識點要考,甚至在試卷上出現了大片的原題,學生記住答案就可以得分,清考變成了所謂的默寫比賽。因此,如果清考制度取消,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就業率。

2.清考與教學質量。清考制度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師的教學難度,也減輕了學校教育的負擔。學生們畢業的門檻低,學生所承受的學習壓力自然也就低。教師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是自己的教學考核過關,逐漸成為幫助學生取得優秀成績的“天使”。因此畢業生的質量也隨之降低。清考制度的存在也讓努力學習的學生覺得,有了清考的存在,平時就算不學習的學生都能夠按時畢業,有失公平。有了清考制度,學校教師不會嚴格要求學生,在一定程度上調和了學生與教師、學校之間的關系。而清考制度取消后,這些問題都會逐漸涌現,高校的教育壓力增加,教師的教學目標提高,對學生的要求愈發嚴格。相應的,學生有了畢業的壓力,學習壓力增加,學習動力提高,上課的態度較之前也會改善。

3.清考與考試制度、考試評價模式。在清考制度取消之前,學生們對待考試的態度是應付,用學生們的話來說:總會過關畢業的。大部分學生都是考前突擊,爭取不掛科是他們的學習目標。而對于清考制度盛行的原因,大部分同學認為:高??荚嚩际枪P試的形式,一場考試就可以拿到課程學分。也有同學認為:高??荚嚂r間安排較為集中,復習壓力大。在清考制度取消之后,短時間內,高校的考試制度不會進行大的變革。在高校,普遍采用的考試評價形式是筆試,較少考試會采取口試+筆試的形式。在清考制度取消之后,考試占比會發生變化,考試評價也會更加全面。

(二)高校部分教師關于清考制度取消這一政策頒布的看法

1.清考取消是否會幫助教師清退部分不合格學生?A老師認為不會。清考取消只是幫助學生清退了部分成績不合格的學生。教師應該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學生是否合格,不僅在期末考試成績,還在于學生平時的學習態度、科研狀況、實踐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用清考制度評判學生的合格程度,較片面。并且雖然出臺了清考政策,但是新事物的實行必然會有一個適應過程,各高校都會互相觀望,然后再采取措施。其次,教師也是不希望自己的課程出現太多不及格的,因此考試難度也會下降,我認為近幾年不會出現不合格的學生。

2.清考取消是否會幫助教師改變考試模式?B老師的觀點是:會。清考取消會影響部分學生的畢業,學生畢業率與高校的就業率、高校聲譽直接掛鉤。清考取消,為了避免或減少過多的學生掛科而不能畢業的現象,高校的教師可能會改變考試模式來保障學校的升學率和就業率。對于這一問題,C老師有不同的看法:清考制度不會幫助教師改變考試模式。目前,高校教師評價學生,主要還是采用平時表現和期末成績相結合的模式。

3.清考取消是否會使得教師的教學與科研壓力增加?A老師的觀點是會。清考的取消,高校教師需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引導大學生勤讀書、多學習、深思考、善實踐。其次,高校教師要做好榜樣作用,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這些改變無形中增加了教師的教學與科研的壓力。

基于當下取消清考制度的實行,對清考制度的存廢始末及邏輯政策認知現狀進行研究。在今后,高校的考試制度還是會不斷的變革,緊跟社會的腳步,不斷地探索,促進高校、帶動社會的發展。高校的高質量畢業生可以滿足勞動力市場對高技術、技能人才的需要,促進地區經濟發展。高等教育在我國仍然處于發展探索階段,面臨問題是不可避免的,建立適應創新人才培養的高??荚囍贫炔⒎且资滦枰粋€長期的過程。

基金項目:揚州大學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高校清考制度取消政策與現實研究——以江蘇高校為中心》;項目編號:XKYCX19_014。

參考文獻:

[1]徐紅.當下我國高校清考問題的質的研究[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8(04):98-101.

[2]閱盡.嚴控大學“出口關”讓混日子者無法混[N]..貴州政協報,2019-10-17(B03).

[3]呂京笏.取消畢業“清考”大學生還敢混日子嗎[N].中國青年報,2019-10-15(002).

[4]陳浩捷、李孝更.高校清考制度芻議[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9,35(01).

[5]趙強.嚴把畢業關當從嚴把教育觀開始[N]..深圳特區報,2018-10-23(A02).

猜你喜歡
考試制度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基于理論獲取和實踐提高基礎上的考試制度改革創新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動機和態度對學生考試作弊的影響模型研究
對目前研究生招生考試制度的國際比較與借鑒分析
淺談農村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問題
“改革”就是漲價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