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準確分析和把握課堂學情

2021-05-27 18:22李曉燕
快樂學習報·教育周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學情語文課教學內容

李曉燕

語文課應該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準確分析和把握課堂學情就應該是語文課的邏輯起點。

——王崧舟

新學年開始,我就來到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區,和這里的四年級孩子一起學語文。拿到王崧舟老師的《美其所美》的時候,我已經在這里待了一學期。一線教學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我不算初出茅廬,但來到藏區,怎樣上好語文課重新成為了我的難題。教藏族孩子,怎樣把握他們真正的學情?有意義的學情分析又應該是怎么做呢?

自上班,我帶過四個四年級了,我拿著老老師的心態---沒有我上不了的課來到了理塘雙語寄宿制示范小學四年級四班的教室,開始我的教學。按部就班地上了不到一節課,我就發現上不下去了!這些孩子的語文基礎完全不能夠用我來之前備課的教案來上課。

語文課應該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既然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那么,準確分析和把握課堂學情就應該是語文課的邏輯起點。書中,王崧舟老師選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這篇課文向我們一一闡述了學情分析所需要經歷的三個步驟:學什么?誰在學?怎么學?解決了這三個問題,把握了真正的學情,我們才能奔向教學的重要方向。

真實的課堂并不存在抽象的、靜止不變的學情。

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備課,我有做到以藏區的孩子為本,來分析和把握課堂的學情嗎?顯然,答案是沒有。

四年級四班的孩子雖然年齡上已經13歲,學習語文看起來也已經三年多了,之前,我就用這樣的學情分析來上課,教學的實際結果告訴我,學情分析失敗了。

德國教育家克拉夫基說過:“衡量一個教學計劃是否具有教學論質量的標準,不是看實際進行的教學是否能盡可能與計劃一致,而是看這個計劃是否能夠使教師在教學中采取教學論上可以論證的、靈活的行動,使學生創造性地進行學習,借以為發展他們的自覺能力做出貢獻——即使是有限的貢獻?!?/p>

王崧舟老師在《美其所美》中指出:有意義的學情分析,大體上需要經歷三個步驟:

第一,語文課的教學內容是什么;

第二,把握語文教學的起點;

第三,設計教學過程。

找到問題所在,我按照王崧舟老師所說的方法試了試,調整了自己的教學方向,先分析課堂的真實學情。

王崧舟老師說,第一步,作為語文老師,要先確定,語文課教學內容是什么。換句話說,就是這堂課,我的藏族學生要學什么。我要把我的學生領到什么地方去?以教學四年級下第一單元《鄉下人家》為例進行具體分析,來說明我怎樣確定語文教學內容的問題。

這一篇課文,我的藏族孩子要學什么呢?

最初的教學目標里,我把“了解課文內容,走近鄉下人家,感受田園詩情,激發學生對農村生活的興趣和熱愛?!?作為了文章的重難點。我的藏族學生們生活在世界高城----理塘,他們中幾乎沒有人走出理塘去看過外面的世界更不要說了解田園詩情,鄉下人家,那么怎么激發他們對農村生活的興趣和熱愛呢?

在教學設計中,只有從了解學生的現有狀況出發,才可能提出切合實際的教學任務與具體目標,才能選擇恰當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

所以,其實在進行第一步確定語文課的教學內容是什么的同時,我還解決了王崧舟老師說的第二點:怎樣把握教學起點。

上課之前,我和孩子們討論了課后選做題:你眼中的鄉村景致是怎樣的?

課文要求寫下來。我的藏族孩子們漢語說得都不能算流暢,我沒法要他們寫下來,于是我采用了和我聊天的形式來完成這個題。這個練習特別有意思,正是因為這一點,我才發現了最真實的學情。他們所有的孩子描繪的鄉村都是“藍藍的天空,下面是碧綠的草地,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牛羊在悠閑地吃著草?!碑嬅娓蟹浅?,色彩非常鮮艷。正因為這個談話,我確定了我的教學目標。

了解學生情感體驗缺損處,準確預設學習的重點難點。我調整了教學目標,改為:“了解課文內容,走近鄉下人家,感受課文內的田園詩情,了解平原農村生活;聯系草原牧民生活,激發學生對草原牧民生活的興趣和熱愛?!?/p>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設定了教學目標,我就開始了設計整個語文教學過程。目標一旦設定,課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就有了雛形。在課的設計過程中,從感受風景的直覺感知,上升到感受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根據教學內容和學情調查,課程設計我刪除了之前過多的平原鄉村生活的感悟,添加了更多的對草原牧民生活的描述。

有了準確的學情分析,有了合理的教學流程,我上起課來就輕松多了,借助圖片,孩子們了解了外面的鄉村生活;聯系實際,他們談起草原上的牧民生活,都能侃侃而談?!班l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睂τ谥行木涞睦斫?,水到而渠成。孩子們談論著草原的春夏秋冬,牧民的生活,都是美麗、獨特的風景。學生是帶著自身的全部豐富性進入到課堂教學的當下情境,并隨情境的變化而變化。和上一學期上課舉手的孩子寥寥無幾,一下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看來,準確分析和把握課堂學情,有利于促進課堂的動態生成。我想,現在的每一節課,每一篇課文,都可以用王崧舟老師的方法來試一試,舉一而反三,學習策略,修煉智慧。跟著王崧舟老師的思想行走,也結合自己的教學反復思考。語文教學,是一個教學難點,但是越走近她,越覺得她奇妙無窮。

借用王崧舟老師的話:

把語文上成一束光,把自己上成一束光。

語文課,僅此而已。

一點點聯想,訴諸于筆端;一次次實踐,行諸于課堂。

(作者單位:成都市新都區西街小學校,四川? ?成都? ?610000)

猜你喜歡
學情語文課教學內容
習作教學,依“規定”還是據“學情”?
基于學情調研的魯迅單元教學研究
新冠疫情期間小學信息技術在線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實踐
語文課文
立足學情以點帶面
學情分析有效服務教學的實踐探究
最快樂的一堂語文課
等差數列教學內容的深化探究
語文課代表的病假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