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深度學習的高職課堂教學逆向設計

2021-05-29 18:29金茵張凌峰
教育教學論壇 2021年12期
關鍵詞:逆向設計課堂教學設計深度學習

金茵 張凌峰

[摘 要] 深度學習的課堂教學是培養高職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基于UbD模板的機制專業課堂教學設計案例,通過基本問題設計、表現性任務設計、教學活動安排將學生的能力訓練、測評明確指向核心素養培養,是一種以教學目標為設計起點,而非教學內容為起點的逆向教學設計,其將課堂教學的重點從教材知識和技能的傳遞轉向對知識的運用、分析、綜合與評價的深度學習,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改革具有實質性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 深度學習;逆向設計;UbD模板;課堂教學設計

[作者簡介] 金 茵(1972—),女,浙江金華人,工學學士,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制造學院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教學研究;張凌峰(1970—),男,湖南桃源人,理學學士,六盤水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黨委書記,主要從事基礎化學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1)12-0149-04? ?[收稿日期] 2020-10-03

一、引言

深度學習是在理解學習的基礎上,批判性地學習新的思想和事實,將它們融入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將眾多思想間的聯系建立起來,并能夠將已有的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決策和解決問題的學習[1]。

深度學習的概念由美國學者Ference Marton 和Roger Saljc在1976年發表的《學習的本質區別:結果和過程》中首次提出。在布盧姆等列出由低到高排列的教學目標體系中,識記和領會屬于淺層學習,而運用、分析、綜合與評價則屬于深度學習[1]。運用是將已有的知識應用到新的情境,解決現實中存在問題的能力;分析是將整體知識碎片化,了解個體之間的聯系;綜合是將所學的知識進行重組,構成新的知識整體;評價是將資料(如文章、意見、調研報告等)進行價值辨別[2]。

二、深度學習教學的逆向設計案例

深度學習理論讓教師意識到,以傳授為主的教學必須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行為導向教學發展?;诙嗄晟疃葘W習教學設計的實踐經驗,這里應用美國教育評估專家格蘭特·威金斯博士UbD教學設計模板為指導,對“加工零件毛坯類型的選擇”一課進行深度學習教學設計。

(一)常規教學設計與逆向設計對比分析

1.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教學設計的思路。一般教學常見的任務導向教學設計形式是:根據教材及任務實施的步驟,先學習知識,再訓練技能,并考慮了學生非專業能力,如交流合作、聽說表達、分析判斷方面的訓練,以完成知識、技能、素養為培養目標,即以教學內容為主線,盡可能設計成學生可操作的任務,以教師擅長的教學活動形式表現出來?;窘虒W流程如下:知識學習,通過講解、自學、問題測試,讓學生逐步學習或回顧相關知識點;任務實施,布置任務,讓學生小組為不同的零件選擇合適的毛坯類型;結果評審,小組間對各組任務實施結果進行講解、辯論和評審。

2.逆向教學設計的思路。如果教學從去思考學生需要獲得什么開始,并且教師清楚何種表現行為能讓學生獲得所需和何種表現行為體現了學生已獲得,那這樣設計出的教學活動的效果將會是可掌控的。

美國教育評估專家格蘭特·威金斯博士將教學逆向設計從確定目標開始,分成三個階段。

(1)確定預期結果。預期結果(教學目標)即我們希望學生獲得的知識技能及素養。從案例來說,常規的表述是基于教材的知識+技能+素養,即知道毛坯的類型及特點、會為加工零件選擇合適的毛坯類型;根據學習階段設置相應的素養要求,如思維導圖、對結果的優化分析、項目實施過程表達等。

但從深度學習的概念來說,運用(是在新的環境下)、分析(是將碎片知識建立聯系)、綜合(將已有知識重組)作為深度學習的重要部分,需要在教學中體現,因而除了教材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要求,讓學生掌握在新環境下處理同類型不同專業內容的問題也需要在預期結果中體現。

(2)確定合適的評估證據。當確定目標后,如何知道學生達到了預期的結果和掌握的程度,這需要確定與之相對應的學生的表現性行為。如要確定學生是否掌握毛坯的選擇,表現性行為不僅包含合理選擇毛坯類型,而且需要有邏輯地解釋選擇的依據。對此,還需設定標準,如邏輯合理、選擇正確、符合選擇原則等。

(3)設計學習體驗和教學。確定了目標和評估證據后,據此進行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活動內容需涵蓋知識和技能目標,活動的形式能產生評估證據。通過合理的教學資源、教學方法、教學順序使這一過程有效的實施。

(二)基于UbD模板的教學逆向設計案例

格蘭特·威金斯博士將三個階段制作成教學設計模板[3],這里以表1案例展示以此為模板的教學設計。

(三)對案例設計關鍵點理解

教學設計的目的不是讓教學的形式與模板一致,而是教學效果達到預想。以下是針對本節課各個設計階段的關鍵點的理解。

1.階段1“確定的目標”包括兩方面:可遷移的大概念和能啟發形成探究的基本問題。

(1)可遷移的大概念。格蘭特·威金斯博士描述的大概念是教學內容的基礎和核心,可以是概念、理論、有爭議的觀點、方法、原則等等,能幫助學生將各知識點聯系起來。本案例即是將項目實施中所需要的可遷移的最基本的方法或原則作為大概念。例如表1中“學生將理解的”的①②③。①點“不忘初心”,解決學生因受高考找答案式學習習慣影響,在工作實施中會出現為了做而做,不去弄清楚做事的目的,出現南轅北轍的情況,進行針對性校正訓練。②是“通用的大目標”,針對生活中的絕大多數選擇都是在功用性和經濟性的矛盾中權衡的情況,如果在學生大腦中建立清晰的目標分類,可以指導和優化所有的選擇。只要找到與功用性和經濟性相關的因素,就可以將知識進行聯系,并各個擊破。③則提醒學生一個很容易犯的錯,即問題并非都有一個不變的標準答案,“標準答案”“真理”都是環境條件限制的。

綜合這三個特點:一是非?;竞椭匾?,但在實施中常常會忘卻,需要訓練;二是可以通過它將已有知識進行有效聯系,為解決問題服務;三是可遷移至不同領域;四是學生容易出錯的相對重要的問題。

(2)能啟發形成探究的基本問題?;締栴}用于引起對教學基礎內容和核心內容的探究,激發對更多問題的深度思考,理解其他不同觀點,論證自己的想法,形成辯論,推動反思,引導遷移,因而基本問題一定不是教材上可以找到“標準答案”的?;締栴}的目的是引導學生產生表現性行為,一是學生有能力解答,太難會缺乏動力;二是開放性、有啟發性的,以引發思考,包括形成不同觀點;三是起到媒介的作用,將思考和行為引向教學目標。

2.階段2“評估證據”包括兩個方面:引導展示和測試可遷移的能力。表現性任務的設置和評估直接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如果教師測試內容是教材上描述性的知識,則學生會努力記憶;如果測試的是將知識聯系并形成邏輯,則學生會努力去收集和理解知識;如果測試的是解決具體實操問題,則學生會去分析、咨詢、協作。評價標準和評價重點,也直接影響學生對能力重要性的判斷。因而在表現性任務的設置中,應該是完全指向和反映階段1中的關鍵點。一是需要將已學知識及本節的目標知識建立聯系(將各毛坯成形的工藝特點、毛坯類型的特點、毛坯類型的應用逐步關聯);二是需要經過分析、綜合才能完成(利用已知毛坯類型,分析、歸納、建立毛坯選擇的實施原則);三是需要探索、跨領域(事件現場調查、本區域材料及加工市場了解、指南編制和報告寫作)。

3.階段3“學習計劃”包括兩個方面:活動難度和學生具備的能力及知識基礎相匹配。已明確了目標,設定了表現性任務,教學活動設計目標就是讓學生保持興趣,并充分在表現性任務中表現,達到目標要求。對于高職教學來說,學生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差距較大,因而首先要保證學生實施教學活動的初期能具備參與后期活動所必備的知識和技能。教師必須有清晰的認識,并做好這部分教學資源的準備,通過講授、閱讀、講解、測試,以及獨立和合作、師生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學生獲得。本節采用的是問答、學生講解、小測試,相對效率較高,這樣可以保證在后期的大任務中有充足的協作和討論時間。其次,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將表現性任務分階段發放,引導學生逐步深入?;顒釉O計成功的標準不只是學習者踴躍參與了,還需要保證學生在實施任務過程中有效展現了表現性行為。在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實施感受和學習氛圍,可增補問題,以引導和推動活動有效進行。如表格中表現性任務④,整個過程將分成⑤點的分析目的、找出因素、確定毛坯類,以及⑥點的評審,⑦點的寫出原則,⑧點的完善。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基礎,所以必須學生分析和討論獲得明確的認識后,才能進行下一步。此外,在這過程中通過分組、分工形成不同難度的任務以滿足不同能力學生的要求。

三、教學逆向設計符合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

格蘭特·威金斯博士在設計UbD模板時表明,模板展現了逆向設計的全景圖,是一個初步設計的框架,用于快速檢查、調整階段2、3與階段1的匹配度,因而階段1必須是明確和清晰的,指向深度學習,指向學習者核心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何玲,黎加厚.促進學生深度學習[J].計算機教與學,2005(5):29-30.

[2]Eric Jensen,LeAnn Nickelse著.深度學習的7種有利策略[M].溫暖,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格蘭特·威金斯,杰伊·麥克泰格,宋雪蓮,等.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M].閆寒冰,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4]龐敬文,張宇航,唐燁華,等.深度學習視角下智慧課堂評價指標的設計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7(2):12-17.

Abstract: In-depth learning via classroom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develop the core competenc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The cases of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of the mechanism major based on the UbD template aims at the students ability training and assessment of the core competencies cultivation through the basic questions design, the performance tasks design, and the teaching activity arrangement. It is a kind of reverse teaching design, which takes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instead of course contents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design. The focus of classroom teaching is shifted from imparting teaching material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the in-depth learning of knowledge application, analysis,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which has a substantial guiding role for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 in-depth learning; reverse design; UbD template;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猜你喜歡
逆向設計課堂教學設計深度學習
核心置換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問題與優化方式探索
MOOC與翻轉課堂融合的深度學習場域建構
大數據技術在反恐怖主義中的應用展望
淺談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性和方法
逆向設計在高職“模具設計與制造”教學設計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