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11月291位公募基金經理離任泰信、北信瑞豐等公司遭遇較大沖擊

2021-05-30 00:15張桔
證券市場紅周刊 2021年47期
關鍵詞:經理醫藥基金

張桔

上海某券商基金分析師廖仲明指出,公募面對業績考核和市場競爭,催生出大概兩類離職原因,一是臨近期末業績考核,業績較差的基金經理有淘汰的壓力;二是長期業績不錯的管理人,被私募、資管等操作更加靈活、收入更具誘惑的平臺所吸引。

2021僅剩最后一個月,今年公募年度收益或不及前兩年風光,由此基金經理變動離任勢頭有增無減。Wind統計顯示,2021年前11月內地公募基金經理中,離任掌門達291位,逼近去年全年的水平。這些離任的人中,多人跳槽到其他公募。

記者聚焦其中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包括了董承非、顏媛、彭敢、郝淼、李進、付偉、錢睿南、光磊、戴奇雷、王俊、魏偉、王智慧等一大批昔日明星。透過紛繁的離職潮表象,至少可以歸納幾點:首先,在今年新銳基金經理和中生代基金經理快速出成績的背景下,一批并非頂流的績差老牌基金經理或飯碗岌岌可危;其次,沿襲前兩年的權益大潮,部分權益人才匱乏的機構繼續上演搶人大戰;此外,今年核心資產特別是醫藥板塊的集體低迷讓人始料未及,此前積蓄醫藥人才的多家公募遭遇尷尬,部分掌門快速離職另謀高就。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四位10年老將領銜年內權益舵手離任榜。

據《紅周刊》統計,在今年迄今離任的權益基金經理中,任職超過10年的大約有四位老將,他們分別是董承非、錢睿南、戴奇雷、張原。從公開資料來看,除去錢睿南已經轉投興業基金并發行產品外,另外幾位名將似乎還沒有正式官宣下家。曾經他們亦如朱少醒般被投資者譽為常青樹基金經理,曾經的種種跡象顯示他們會在一家基金公司長期堅守,但是卻不約而同的在2021年與老東家基金經理崗位揮手告別。

仔細分辨,幾人的情況還是有很大差異,首先是名氣最大的興全老將董承非。

附表2021年前11月部分基金公司基金經理離職情況一覽

作為一度管理規模超過600億的頂流董承非,所管基金的業績疲態近兩年表現無余。在他最后卸任的兩只基金中,最新規模超過300億元的興全趨勢投資無疑是其代表作。但這只規模足夠吸引眼球的知名產品,近兩年的業績卻明顯退步。2020年,該基金全年恰好實現48%的收益,同類排名中等偏上。但2021年迄今,這只產品卻遭遇滑鐵盧,迄今盡管已經更換基金經理,但年度業績依然為負。從歷史調倉建倉思路來看,董承非屬于風格偏保守的老派投資人,追求穩健的持倉和均衡的配置,而這似乎和今年尤為明顯的賽道式投資下風格的快速切換格格不入,這種矛盾也清晰體現在今年三份季報中。首先是產品的股票倉位一直保持在6成左右的下限上,從一季報的67.21%到二季度的63.22%再到三季度的65.35%,說明基金經理一直采取防御策略。這也能從十大重倉股的變遷進一步驗證,記者發現有8只標的股連續三季上榜,這其中大部分是與房地產產業鏈相關,比如保利發展、萬科A、歐派家居、北新建材。但是房地產板塊盡管近期有所異動修復估值,因受到政策和行業景氣度等多重因素影響,上述標的股開年迄今悉數表現為下跌,特別是北新建材和萬科跌幅達30%一線。

同時,三安光電和紫金礦業穩定地占據今年的頭兩號重倉股,但是兩家公司也各有各的煩惱,前者近期被上證50、上證180、滬深300指數同時剔除,紫金礦業最新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已經徹底沒了公募基金的身影。從年內表現看,稍好一些的三安光電也不過漲幅在25%一線。對比來看,讓他更遭詬病的是當時在管的另一只基金興全新視野,直接的導火索是基金半年報中的數據,該基金在上半年虧損大約9.8億元的情況下,卻照章辦事收了管理費大約8.7億元。

“他是一種非常淡定的投資風格,強調對市場的敬畏之心,這種感悟來源于對股市歷史的研究,也來源于10多年親歷牛熊輪換的經驗。投資風格相對均衡,不賭單一行業,力爭控制回撤風險。同時他是一名逆向投資者,通過提前小倉位布局,捕捉市場潛在回暖機會。今年年初他就公開表示對2021年全年比較悲觀,實際運作上也是主要做一些防守性動作,因此導致了今年的表現不佳?!绷沃倜魅缡欠治?。

雖然坊間猜測他下一站會奔私,但是根據最新調研記錄,他仍以興全基金的身份在11月參與兩次調研。對比董承非,從業超過13年的老將錢睿南在一季度離職后,本月已經在新東家興業基金出任新品的擬任基金經理。不過他的離開似乎與業績無關,更多可能是出于職業發展的考慮。數據顯示,他在3月12日最后卸任的銀河穩健和現代服務主題,兩只基金均去年表現不俗,特別是后者凈值全年漲幅超90%。

囤積醫藥人才未料板塊回調顏媛、郝淼、光磊、趙偉等“改換門庭”

再看離任基金經理們擅長的能力圈,與新能源科技基金經理迅速走紅吃香相反,前兩年持續沸點的醫藥板塊,今年大多數時間表現平淡,葛蘭、趙蓓等頂流醫藥明星亦光環衰減,而處于中間層的醫藥基金經理,不穩定因素因行業景氣度變化增加。

最近的一例是新華基金以醫藥擅長的孫明達,他僅在公司擔任基金經理剛滿100天就匆忙卸任。而這只是冰山一角,記者不完全梳理發現,在今年告別老東家基金經理崗位的名單中,包括了顏媛、光磊、郝淼、趙偉等藥基掌門。而醫藥專業出身的經理相對短板明顯,行業調整時容易觸碰天花板,很多人對于其他板塊投資并不擅長,因此或被迫選擇轉身離開,再例如去年知名醫藥基金經理于洋,甚至剛管理一只藥基不滿60天就離去。

以今年5月卸任的明星基金經理光磊為例,他最初闖出名氣的產品是華寶大健康,同時截至卸任,他任職回報實現翻番的產品均來自藥基。除華寶大健康外,另一只是華寶醫藥生物混合。但是,記者也發現,隨著知名度與日俱增,光磊的擔子越來越重,最多時他曾同時參與管理公司7只基金。從上半年在任時的持倉來看,他最為青睞的還是醫藥板塊中的CXO賽道,基金二季報的十大重倉股中,藥明康德、美迪西、凱萊英、博騰股份、康龍化成、泰格醫藥、昭衍新藥幾乎都可以歸入其中。不過,雖然CXO賽道持續維持較高景氣,但是這樣過于集中的持倉還是留下風險隱患,而這樣的集中在繼任者張金濤的三季報中,得到一定程度調整。

有趣的是,在今年醫藥板塊震蕩加劇前提下,記者發現具備一定實力的醫藥掌門多選擇向更具實力的頭部公募跳槽,而由于醫藥的圈子相對不大,因此這種人才流動似乎形成了連環套。比如,農銀匯理的趙偉年初卸任兩只藥基,而下半年就接手了富國精準醫療,該基金去年上半年的基金經理正是上文提到的于洋;任職接近6年的女將顏媛在今年8月中旬離任,她的代表作嘉實醫療保健,其繼任者就是3月剛從寶盈卸任的另一藥基名將郝淼。

似乎轉來轉去,醫藥主題成名的基金經理,基本還是在公募的圈子中選擇新東家,而行業弱勢醫藥舵手人往高處走流行下,中小基金公司如何應對呢?今年在醫藥基金中排名暫居首位的是名不見經傳的安信醫藥健康,作為今年1月12日成立的新品,該基金或許生不逢時,但是基金經理所選擇的普洛藥業、九州藥業等,雖非特別典型的機構抱團醫藥股,但是年內到目前均實現了超50%的漲幅。

而該基金的首任經理池陳森,本身是經濟學碩士出身,此前曾在多家賣方擔任過研究員,進入公司后亦從研究員起步,或許用這樣一位并非科班出身的新秀管理藥基實屬冒險,畢竟中小公司沒有足夠的實力業內挖角。但是,恰逢今年醫藥整體殺估值,前期多數抱團股顯著回調,相對冷門的醫藥股上位也讓這次嘗試取得成功。

除去藥基掌門外,基金經理選擇更大平臺的例子也存在于全市場基金中?!爸祛=衲?0月13日接任鵬華匯智優選混合A基金經理一職,截至目前,短短51天時間為基金帶來8.54%收益,他此前在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任職,管理兩只基金分別是大摩進取優選股票、大摩基礎行業混合,任職收益為122.38%和87.87%,但是管理規模一直上不去,跳槽至鵬華后目前管理規模超90億?!睈鄯截敻豢偨浝砬f正向記者舉例。

離職潮使中小基金公司沖擊更大團隊普遍青黃不接誰是救命稻草?

除去人和行業因素外,基金經理變動中受到沖擊最大的還是中小基金公司,據萬德統計,新華、前海開源、國投瑞銀、北信瑞豐、泰信等多家中小基金公司,在今年前11個月中離職人數居前,都超過了5人次。

以北信瑞豐為例,在上述時間段中離職的基金經理達到6人,其中王忠波、于軍華、黃祥斌、張偉保等都是權益團隊基金經理。對于一家實力排名靠后的基金公司來說,一年時間失去4人可謂遭受重創,同時公司在任權益基金經理僅有陸文凱、鄒杰、龐文杰、張文博等4人。無論從崗位任職時間和最佳任職回報等多項指標來看,這4人比離職的四人稍遜一籌。

在今年卸任的上述4人中,其中3人都是在基金經理崗位任職超過6年的老將,特別是王忠波任職超過9年半,此前他曾在銀河、國聯安、招商等公募出任過高管,在北信瑞豐任職以來,他同樣繼續著管理產品的腳步,在該公司管理過優選成長和平安中國兩只產品。

Wind數據顯示,他管理時間更長的是平安中國,在任職將近兩年時間中,他所取得的任職回報是66.06%,大幅超越該基金歷史上其他幾任基金經理。2020年,這只基金全年取得52.58%的凈值增長率,這一數值在同類基金中排在大約前三分之一,也是歷史上分年度最好成績。

從基金調倉來看,記者發現王忠波管理時的平安中國,大體思路是重倉多個賽道龍頭方針,比如去年四季報就同時容納了包括貴州茅臺、寧德時代、隆基股份、中航重機、玲瓏輪胎等,今年一季度大體維持四季報的重倉格局,同時加入京東方、凱萊英等細分賽道的龍頭,整體持倉思路進一步趨于分散。

但是,今年的業績或許是受到白酒等熱門賽道回調拖累,較去年同期下滑明顯,或許正是因此,導致王忠波今年6月中旬交出基金經理帥印。

作為該基金的繼任者鄒杰,似乎并沒有與前任思路保持一致,基金二季報的十大重倉股中,除去復興醫藥和中國中免等個別標的外,其余重倉基本被晶澳科技、陽光電源、天合光能、隆基股份等新能源產業鏈上的股票所占據,整體的重倉行業較之前收斂。但是6月30日時間點上的持倉,很難斷定是王忠波的思路還是鄒杰的想法。

而基金的三季報,記者發現整體持倉思路發生巨大變化,鄒杰徹底摒棄了此前占優勢的科技成長,十大重倉選擇了清一色的滬深300核心資產標的股,并且十大重倉股的被持倉占比彼此間差距不大,全部集中在大約4.5%~5.5%的區間之內,其中第一大重倉股邁瑞醫療僅比第十大重倉股美的集團高出不到1個百分點。

但是這樣顛覆性的思路存在兩方面問題,首先當然是面臨估值修復的滬深300究竟何時才能迎來實質意義上的修復;其次是這類股票的流通市值要顯著大于以新能源半導體為主的科技成長類公司,當季的10家公司中,即便是流通盤最小的寧波銀行,目前的流通盤也突破了2400億,這也造就了9月30日時2.25億規模的該基金,在轉換思路后發現面臨規模束縛投資。最關鍵的問題在于,這樣的改變下業績也不見起色,截至12月1日收盤,該基金年內的凈值增長率僅為2.38%,在同類基金中排在最后四分之一半區。

猜你喜歡
經理醫藥基金
經理的難題
挑剔的經理
捎你一程
傳統醫藥類非遺
夜半買驢的南航經理
醫藥下一個十年 創新為王
《中國當代醫藥》來稿要求
《中國當代醫藥》來稿要求
私募基金近1個月回報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1個月回報前后50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