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身麻醉維持期全憑七氟烷吸入麻醉對老年患者術后早期睡眠的影響

2021-06-08 06:35童上芝
世界睡眠醫學雜志 2021年3期
關鍵詞:氟烷丙泊酚麻醉

童上芝

(谷城縣人民醫院手術室,襄陽,441700)

術后睡眠障礙主要是指患者在手術后早期睡眠質量與睡眠結構發生改變的情況,睡眠碎片化、覺醒時間顯著延長以及睡眠顯著縮短是其主要臨床表現[1]。研究表明,睡眠狀態與中樞神經遞質,例如組胺、去甲腎上腺素以及乙酰膽堿等的含量緊密相關[2]。因此,本研究經過對全身麻醉維持期老年患者全憑七氟烷吸入麻醉,進而探討對其術后早期睡眠狀況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谷城縣人民醫院收治的接受全麻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104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2例。觀察組中男29例,女23例;年齡60~79歲,平均年齡(67.2±2.5)歲。對照組中男31例,女21例;年齡61~82歲,平均年齡(67.4±2.4)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叮囑所有患者均在術前8 h禁食、禁水,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監測其生命體征,開放靜脈通道進行麻醉誘導,并給予丙泊酚1.5~2.0 mg/kg、舒芬太尼0.4~0.6 μg/kg以及羅庫溴銨0.6~0.8 mg/kg,并實行氣管插管。對照組在維持期采用丙泊酚泵注,觀察組利用七氟烷吸入麻醉,使其腦電雙頻指數控制在40~60,術中依據患者情況進行麻醉藥物追加并維持血流動力學平穩。手術完成后停用麻醉藥物,并在拔管后注意患者生命體征是否平穩。

1.3 觀察指標 1)記錄并比較2組術后1 d、3 d的睡眠時間與睡眠效率,分別采用腦電雙頻譜指數對2組術后第1晚、第3晚18:00~6:00的睡眠情況進行監測,若其監測值<80則表示患者進入睡眠,術后第1晚監測值<80的合計時間為睡眠時間,監測期間其值<80的百分比則為睡眠效率。2)記錄并比較術后20:00到清晨8:00期間不同時間段的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以及呼吸頻率(Respiratory Rate,RR)。

2 結果

2.1 睡眠時間及效率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睡眠時間及睡眠效率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不同時間點臨床檢測指標比較 2組患者術后不同時間點的MAP、HR及RR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術后睡眠障礙能夠導致患者在術后出現痛覺敏感、疲勞以及焦慮等情況,甚至引發陣發性低氧血癥以及血流動力學紊亂等[3]。老年患者由于藥物、手術創傷、疾病本身以及環境改變等情況的影響極易引發睡眠障礙,從而導致心血管疾病、免疫功能紊亂等情況發生,對其術后病情恢復產生嚴重影響[4]。本研究顯示:與對照組術后3 d比較,觀察組睡眠時間及睡眠效率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術后不同時間點的MAP、HR及RR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在全身麻醉維持期全憑七氟烷吸入能夠促進老年患者術后睡眠時間及睡眠效率的顯著改善,且對其心率、平均動脈壓等的影響較小,安全性較高。七氟烷屬于吸入性的一種新麻醉藥物,能夠原型經患者肺內排出,不會對其神經功能產生明顯影響。丙泊酚屬于短效靜脈麻醉類藥物,在臨床中應用較為廣泛,但其對患者術后神經功能的影響較為持久,極易導致患者神經系統出現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因此,對老年患者應選取對神經系統造成影響較小的麻醉藥物,從而減少或者避免出現術后睡眠障礙情況,以便促進其病情恢復。

綜上所述,全身麻醉維持期全憑七氟烷吸入麻醉,能夠促使老年患者術后早期睡眠時間得到有效延長,睡眠質量得到明顯改善,且安全性較高,利于臨床應用及推廣。

猜你喜歡
氟烷丙泊酚麻醉
丙泊酚減低EZH2對miR-34a抑制效應與腸癌細胞增殖侵襲能力變化的研究
七氟烷與氯胺酮在小兒短小手術麻醉中應用效果對比分析
腰硬聯合麻醉與持續硬膜外麻醉應用在全子宮切除術中的作用
七氟烷抑制宣威肺癌XWLC-05細胞生物學行為
丙泊酚復合右美托咪定或咪達唑侖在老年人無痛胃腸鏡檢中的應用
丙泊酚復合不同藥物用于無痛人流的臨床現狀
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麻醉對老年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
全憑靜脈麻醉與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術中的臨床效果觀察
地氟烷與七氟烷用于兒科麻醉的術后恢復效果分析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聯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