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處方點評促進合理用藥持續改進的價值分析

2021-06-10 01:54劉洪娟崔艷梅
健康之家 2021年23期
關鍵詞:處方點評持續改進合理用藥

劉洪娟 崔艷梅

摘要:目的:分析處方點評在促進合理用藥持續改進中的價值。方法:研究立項時間為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以2019年10月為中線,10月以前500份未實施處方點評的處方為對照組,10月以后500份實施處方點評的處方為觀察組。比較兩組不合理用藥發生率(用法用量不適宜、診斷不規范、適應證不適宜、門診超過7日用藥、重復給藥),患者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及抗菌藥物、注射劑等應用情況。結果:觀察組處方用法用量不適宜、診斷不規范、適應證不適宜、門診超過7日用藥、重復給藥等不合理處方占比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抗菌藥物、注射劑等不合理處方占比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合理用藥持續改進中開展處方點評,可顯著提高處方合格率,確?;颊叩挠盟幰幏缎院桶踩?。

關鍵詞:處方點評;合理用藥;持續改進;用藥管理

處方是患者在藥物治療過程中的重要書面文件,是具有法律、技術與經濟的綜合意義文件,是直接關系到醫院的服務治療與用藥是否合理有效的直接憑證,也是評判醫師診療水平的重要依據[1]。而當前隨著抗生素的廣泛使用,臨床不合理用藥事件頻發,對此,為規范醫師處方行為,提高其用藥水平,原衛生部相繼頒發了《處方管理辦法》和《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實行)》等相關文件,并要求各醫療機構以此為依據建立處方點評制度,降低臨床不合理處方率,保障臨床用藥安全[2]?;诖?,本研究針對處方點評在合理用藥持續改進中的應用價值展開研究。

1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研究立項時間為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以2019年10月為中線,10月以前500份未實施處方點評的處方為對照組,10月以后500份實施處方點評的處方為觀察組。對照組男286例,女214例;年齡最大80歲,最小18歲,平均年齡(56.46±15.11)歲。觀察組男285例,女215例;年齡最大80歲,最小18歲,平均年齡(55.17±15.0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所選患者病情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且具備診斷依據;均詳細了解本研究內容后自愿參與,并簽訂相關協議;我院倫理委員會對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準研究。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常規用藥,未實施處方點評,僅根據醫師對患者病情的診斷判斷開具處方,并進行相關藥物使用。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開展處方點評,具體措施如下:

(1)建立處方點評系統:建立醫院處方點評系統,同時臨床醫師、藥師聯合制定常規處方的禁忌癥、劑量、不合理配伍等自動審核系統,醫師和藥師均可登入系統,并進行實時溝通交流,相互合作進行處方點評,以此確保臨床用藥合理性。

(2)試開處方:在患者入院時,醫師可先根據患者病情首先開具處方,并將處方導入系統,由臨床藥師進行在線點評。

(3)藥師點評:藥師在點評系統中收到相關處方后,應立即根據患者病例資料,結合患者病情類型、藥物類型和劑量等進行客觀評價;同時以此為基礎,評價患者臨床診斷書是否全面,進而評價單張處方劑量是否合格,對本例患者的用量是否符合標準,判斷其用藥途徑是否合理,患者是否滿足藥物適應證,核對是否存在重復用藥情況,從全方位的層面評定處方是否合理。若處方在上述方面存在不合理情況,需立即通過系統與醫師進行溝和反饋,叮囑其完善診斷書或進行合理調整。針對單張處方,應確保其藥品品種不超過5種。

(4)藥效評估:院方需在每月底對本月所開具的處方進行合理性綜合評價,統計其不合理用藥發生率,并分析患者用藥后出院不良反應的原因和具體表現,若發現存在不合理用藥情況,應及時明確原因,并追究臨床醫師和藥師責任,以便增強其用藥安全意識。

(5)方案調整:每月結束時對評價所得結果進行針體反饋,并召開醫師和藥師會議,共同分析當前處方點評系統中存在的問題及表現,并根據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以便有效提升處方用藥配合和應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續性,進而提高臨床用藥效率,增強醫院的服務質量。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不合理用藥發生率(用法用量不適宜、診斷不規范、適應證不適宜、門診超過7日用藥、重復給藥),患者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及抗菌藥物、注射劑等應用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處方不合理用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用法用量不適宜、診斷不規范、適應證不適宜、門診超過7日用藥、重復給藥等不合理處方占比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及抗菌藥物、注射劑等應用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及抗菌藥物、注射劑等不合理處方占比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處方是醫師為預防和治療疾病而為患者開具的取藥憑證,是醫師為患者調配和發藥的依據,因此其質量是醫院醫療管理的重要組成,不僅可反映醫院醫生醫療技術水平和責任心,也是衡量醫院醫療管理質量的重要標準[3~4]。因此,處方作為患者用藥憑證的醫療文書,其質量高低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用藥安全。

處方點評是根據相關法規、技術規范,對處方書寫的規范性及藥物臨床使用的適宜性進行審核與評價,發現存在或潛在的用藥問題,制定并實施干預和改進措施,促進臨床藥物合理應用的過程,是醫療機構持續醫療質量改進和臨床應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臨床治療水平的重要手段[5]。因此,在當前促進合理用藥持續改進醫改政策中,開展處方點評為醫院服務升級的關鍵。

本研究結果顯示,采取處方點評的觀察組患者其處方的用法用量不適宜、診斷不規范、適應證不適宜、門診超過7日用藥、重復給藥等處方不合理用藥發生率及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抗菌藥物、注射劑等應用情況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分析原因:用法用量不適宜、診斷不規范、適應證不適宜、門診超過7日用藥、重復給藥等均為臨床不合理用藥的常見原因.常規的處方開具方式,是以臨床醫師為主導,此方式對臨床醫師的專業素質水平要求較高,但隨著當前醫藥的不斷更新,大部分醫師無法對當前的新型藥物進行完全掌握,因此,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不合理用藥情況,這在一定程度生增加了患者用藥期間藥副反應發生風險,因此,需對常規處方開具方式進行優化和改善,確?;颊哂盟幍暮侠硇院桶踩訹5~6]。

開展處方點評,聯合臨床醫師與藥師的協作方式,當藥師在臨床醫師開具處方后進行點評工作,可及早發現處方中的問題和漏洞,再通過積極的交流溝通,可促使處方進一步優化和改善,這有利于提高處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在處方點評工作中建立處方點評以及合理用藥監控與自動審核系統,依據現代化的技術水平建立起的自動化模式,不僅可以實時對抽樣處方點評,還涵蓋了醫院所有處方點評細節,以此減輕藥師審核工作量[6~7]。從本研究結果來看,處方點評的應用,在提升臨床用藥合理性和規范性方面確有積極作用,可促進臨床用藥質量的持續改進。林惠紅[8]研究結果中也顯示,開展處方點評活動,能夠有效提高臨床醫生的處方開具知識得分,降低不合理用藥率,縮短患者的等待及取藥時間。

綜上所述,在促進合理用藥持續改進中開展處方點評,可顯著提高處方合格率,有效確?;颊叩挠盟幰幏缎院桶踩?。

參考文獻

[1]馬詩瑜,楊婉花,徐培紅.某院門、急診常用中藥注射液3281張處方點評及用藥合理性分析[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8,29(10):1300-1304.

[2]蔡碧蓉,程蓮蓮,邱艷芳.處方點評對臨床合理用藥的促進作用[J].北方藥學,2019,16(8):186-187.

[3]趙夢虓,鄭利光.處方點評促進合理用藥的效果探討[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8,18(7):973-974,977.

[4]楊波.強化處方點評對促進合理用藥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2):254-255.

[5]葛振華.處方點評在提高醫院門診處方用藥合理性方面的應用價值[J].中國處方藥,2019,17(5):40-41.

[6]陳紅華,梁志斌.處方點評促進合理用藥臨床療效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20,20(61):124-125.

[7]馮淚,李文根.處方點評在促進合理用藥持續改進中的作用分析[J].北方藥學,2019,16(1):194-195.

[8]林惠紅.處方點評在促進合理用藥持續改進中的作用分析[J].海峽藥學,2020,32(5):188-189.

猜你喜歡
處方點評持續改進合理用藥
質量持續改進在呼吸科患者鼻導管氧療護理中的應用
處方用藥配伍禁忌分類研究
某院2015年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分析及合理用藥評價
面向學習全過程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門診藥房處方點評系統的信息化建設
精益管理在國際物流服務企業的應用
丙戊酸鈉制劑臨床使用合理性的調查分析
開展等級醫院評審促進醫院內涵質量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