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護理路徑在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2021-06-10 03:25鄭萌岳伶俐孫小荔
健康之家 2021年23期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滿意度肺癌

鄭萌 岳伶俐 孫小荔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肺癌手術患者16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0例。觀察組患者基于臨床護理路徑進行干預,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對比兩組護理結果。結果: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及各項生存質量評分高于(P<0.05)。結論: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肺癌手術患者中效果顯著,可促進患者較快康復,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護理滿意度,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關鍵詞:肺癌;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滿意度

臨床護理路徑是近年出現的一種先進科學模式的新型護理模式[1],工作內容和方法突破以往陳舊相對單一的方式,針對不同患者的特殊性,具有個體化設計方案的特性。新模式根據護理對象的不同可變更護理的重點和方式,不僅能促進患者恢復速度的提高,還對護理人員的工作起到了督促作用。

肺癌為常見的惡性腫瘤,其對人類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嚴重威脅,是城市中最為常見的呼吸系統病癥[2]。據調查,肺癌每年的發生率逐年遞增,在所有肺癌的類型中,非小細胞型肺癌的發生率最高。本研究旨在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肺癌手術患者16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0例。觀察組男女各40例,年齡40~60歲、平均年齡(50.56±3.69)歲,左肺全切11例,右肺全切29例。對照組男35例、女45例,年齡39~61歲、平均年齡(51.09±3.01)歲,左肺全切19例、右肺全切1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均明確診斷為肺癌且需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方案相同;臨床資料相對完整的患者;患者知曉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患有精神障礙或合并有代謝、肝腎功能障礙者;出現廣泛性擴散和轉移者;合并嚴重并發癥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建立臨床護理路徑小組。主要由護士長、年資較高的護士和醫生共同構成,要對全科的醫護人員均進行健康常識教育并教導患者知曉臨床護理路徑的原理及意義,讓患者熟悉實施方法,從而提高患者的心理抗壓能力。

(2)肺部手術臨床路徑表的定制。嚴密制定肺部手術臨床路徑表,醫護人員要按照路徑表上的步驟實施,對患者進行思想開導。

(3)提高醫護人員的基本素質。①對醫護人員進行臨床相關技能的提高訓練,并制定適當目標和要求從而激發其自主學習知識的積極性。肺癌患者呼吸和平時生活較為艱難,需要得到護理人員的關心和適當的幫助,按照實際情況,護理人員應根據實際情況為患者進行相關醫學知識的針對性傳播。②醫護人員要主動加強醫學知識的學習和實際操作中的使用,并靈活運用到的整個操作中。使患者能了解將要進行手術的整個過程,降低其防備心理,提高其對手術的參與感,并熟練掌握技巧以便手術時與醫生能互相默契配合。

(4)個性化服務的開展。臨床護理路徑強調個性化服務的切實施行,對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提出的合理要求應盡可能滿足,對待患者的語氣要溫柔體貼,保持和諧的醫患關系,避免爭執和糾紛。

(5)路徑表的完成。對于路徑表中的執行內容,護理人員應嚴格按照順序和實際執行情況進行勾畫,不得隨意涂改和任意填寫;責任護士在患者出院時應對其進行患者滿意度問卷調查,從而了解患者的滿意度。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住院時間、生存質量評分、并發癥發生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 兩組住院時間與生存質量比較

觀察組生存質量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3。

3討論

肺癌屬于呼吸系統惡性腫瘤病癥,的致死率極高,預后較差。根據調查顯示,空氣污染與吸煙的均是肺癌的發病因素。目前,手術治療是治療肺癌的主要方式,但進行徹底肺部全切除手術后,患者的肺部功能會明顯下降,如肺活量和肺泡殘氣量均下降,同時免疫力下降容易增加感染風險、呼吸衰竭、下肢深靜脈發生氣體栓塞或脂肪栓塞等并發癥[3]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及醫學的發展,科學有效的護理方式越來越被證明能夠規避感染和不良預后的風險。臨床護理路徑指在基礎護理方上,使用科學且具有針對性的方式對患者進行個體化精準醫療,從而能夠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風險,加快患者出院速度,從而降低患者的花費,增加患者的滿意度,也能從減少醫患糾紛的出現。

對肺癌手術患者實施臨床路徑護理模式,是根據護理工作者根據患者需求,每日制定工作項目和內容,以小時為單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和監督護理工作的完成。醫務人員加快整個治療進程,能最大限度降低并發癥和感染發生率,從而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相關文獻和多數研究均報道,圍術期護理手段的干預對于患者的治療具有重大意義,可以起到輔助性治療的目的,促進患者恢復速度的加快。

臨床護理路徑屬于鞏固護理模式中的一種護理形式,有利于提高患者術后的臨床治療效果。普通常規的護理模式在臨床使用中缺乏靈活性,且無法對整個護理過程進行監督,難以在出現相應的后果前發現問題,不利于問題的回顧性分析,明顯不適合應用于追求高質量護理的患者。在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過程中,護理人員針對患者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相應的指導和干預,能有效幫助患者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病率,同時,對患者行健康知識的科普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識知曉率,有助于提高患者配合護理干預的主動性。

另有研究顯示,臨床護理路徑不僅可以降低并發癥發生率,還大大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傳統的護理在患者出現問題時才進行指導,嚴重缺乏預見性和系統性,而臨床路徑對患者要出現的問題提前做好健康指導,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發現,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及各項生存質量評分高于(P<0.05)。

綜上所述,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肺癌手術患者中效果顯著,可促進患者較快康復,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護理滿意度,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錢源,陳鶯,錢媛媛,等.以循證護理為基礎的臨床護理路徑對肺癌化療患者惡心、嘔吐及總體健康狀況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20,18(34):102-104.

[2]雷奕,黃英凡,甘海潔,等.臨床護理路徑對肺癌化療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效果研究[J].當代護士(上旬刊),2020,27(9):65-67.

[3]徐靜,陳冬梅.臨床護理路徑運用于肺癌患者PICC置管護理中的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9):84-85.

猜你喜歡
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滿意度肺癌
中醫防治肺癌術后并發癥
對比增強磁敏感加權成像對肺癌腦轉移瘤檢出的研究
全程優質護理對食管癌患者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探討親情護理應用于焦慮癥的效果
臨床護理路徑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功能康復的影響研究
臨床護理路徑對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影響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療中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分析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基于肺癌CT的決策樹模型在肺癌診斷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