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育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2021-06-10 02:55連春嬌
讀與寫·教師版 2021年1期
關鍵詞:德育教學滲透策略小學英語

連春嬌

摘要:在新課改思想的指導下,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加強德育的滲透,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能夠獲得全面發展。本文基于對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現狀分析,提出了一些滲透策略,以期促進小學英語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關鍵詞:德育教學;小學英語;滲透策略

引言: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下,教師在教學中只關注了英語的工具性,并沒有認識到英語的人文性,從而造成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正確價值觀與人文素質的培養,導致學生素質能力發展較為片面。新時期下,小學英語教師需要高度重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內容的滲透,培養學生的良好道德行為,以此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1.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現狀

第一,教師對滲透德育內容不重視。新課標中雖然對德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提出了明確要求,但大部分英語教師并沒有意識到滲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在教學中只是向學生傳授教材中的英語知識;第二,不能有效發掘英語教材中的德育內容。德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主要是通過在教學中滲透與英語教學有關的德育內容實現的,然而許多教師并沒有注重對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進行挖掘,認為這不僅起不到顯著的效果,還會增加工作負擔,所以對這項工作缺乏積極性;第三,滲透德育的方法不正確。在目前小學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雖然充分認識到了滲透德育的重要性,也積極挖掘了英語教材中的德育元素,但是在教學中他們往往只是長篇大論講道理或向學生直接灌輸,甚至為了德育教育而生搬硬套與教學不相關的內容,這樣既不能達到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還會影響到英語教學的質量[1]。

2.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策略

英語教學具有人文性與工具性,但大多數教師都只關注了英語教學的工具性,對其人文性并不重視,導致學生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受到影響,對此教師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德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1挖掘教材德育元素,恰當滲透德育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的關鍵是進行德育元素的挖掘,而教材作為德育元素的重要來源,教師需要在備課的過程中,對其中的德育要素進行挖掘,并結合教學情況進行有效利用。以人教版教材為例,其中有許多內容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特別是一些語言學習內容中,涉及許多德育元素,為滲透德育教學提供了基礎保障。例如,在 《What time is it?》一課的教授過程中,就可以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時間觀念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守時的良好習慣。為確保德育實施效果,教師需要在備課的過程中,對教材中的德育元素進行深入分析與挖掘,以此確保教學的思想性與知識性的統一。

2.2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協作意識

采取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的英語知識,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這符合德育很透的要求。由于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會比較吃力,尤其是在面對一些復雜的知識點時,無法準確理解與掌握,此時教師要盡量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創造合作互動的機會,使學生能在自主思考的前提下,與他人進行共同學習,相互進步,這樣不僅讓學生的學習質量得到了提升,也使其意識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有利于學生集體榮譽感與集體精神的形成。例如,在《Shopping》一課的教授中,教師就可以引入這一教學模式,組織學生開展購物對話的教學活動[2]。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根據教材中的重點句型為學生創編對話,然后對學生進行角色分配,讓學生在購物對話中掌握知識,同時又能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

2.3引入情境教學法,提高德育效果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如果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將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言與掌握語言的應用方法,同時還能促進學生德育素質的不斷發展。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需求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恰當的道德情境,讓學生可以在知識能力發展的同時,也能提升個人道德水平。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明確自身的作用,并充分認識到情境教學法對促進學生道德情感良好發展的積極作用。例如,在《what's he like?》一課的教授中,教師提前為學生準備一些人物圖片,其中有學生的,也有教師的,然后要求學生使用所學的詞匯與句型描繪圖片中的人物特征,在此過程中教師既要指導學生正確使用詞匯與句型,還可以教育學生學會欣賞別人的長處,懂得尊重他人。

2.4找準實際恰當滲透,升華德育層次

從以往的教學實踐中可以得出灌輸與勉強的德育教學是低效的,甚至會影響到學生對學科知識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反感情緒。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時,教師一定要避免空洞的說教,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找準實際進行滲透,以此達到潤物無痕的教育效果,使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德育素質的提高。例如,在《Meet my family》一課的教授中,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英文歌曲《Father and Mother》,引起學生的共鳴,并找準時機對學生進行親情教育,讓學生能夠在英語學習中受到正面的教育,從而不斷提高德育效果[3]。

結束語:小學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他們形成的價值觀、道德行為以及素質能力,將會對他們日后的成長產生巨大影響。因此,英語教師明確自己身上所肩負的育人重任,不斷加大德育滲透力度,使學生可以在掌握知識與技能的前提下,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從而充分發揮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朱蓉藻. 隨語入課,實現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的自然滲透[J]. 華夏教師, 2017, No.064(S1):98.

[2]陳佳欣. 淺談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 女報:家庭素質教育, 2020(4):0345-0345.

[3]鄭潔. 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6(36).

(廉江市河唇鎮蓮塘口小學? 廣東 廉江 524400)

猜你喜歡
德育教學滲透策略小學英語
論在德育教學中滲透職業意識與促進學生職業發展
中學音樂教學中德育的滲透策略探析
淺談如何構建中職德育課多元評價體系
淺談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學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
尋求英語課堂對話真實性有效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