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教育生活化的意義與實施

2021-06-11 17:28陳海云
錦繡·上旬刊 2021年3期
關鍵詞:生活化策略幼兒教育意義

陳海云

摘要:幼兒教育活動目標是引導幼兒健康、全面發展,引入生活化教育模式旨在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發展幼兒的社會性、提高幼兒的生活能力……下文嘗試探究幼兒教育生活化的意義與實施策略,希望研究觀點可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教育;生活化策略;意義

引言:

陶行知先生認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構建教育活動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才能夠發揮教育服務生活的作用,提高幼兒的社會適應性,突出幼兒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性。面對幼兒教育改革,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已經開始得到普遍應用,其中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應用價值得到肯定,促進了幼兒教育活動水平提升。我們在組織幼兒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應該積極應對生活化教育理念應用中的不足,積極提出教育改革路徑,全面落實幼兒教育目標。

1.幼兒教育生活化的意義

幼兒教育活動本身就是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實踐過程,其活動目標就旨在引導幼兒積極面對現實的社會生活,在社會生活中獲得成長和發展。而生活化的幼兒教育活動和這一目標不謀而合,能夠體現對幼兒生活習慣、能力和社會性的綜合培養,幼兒教師觀察幼兒在生活化教育活動中的行為和表現并記錄下來,以此判斷幼兒的身心發展情況,并做出針對性的教育方式調整,也為幼兒家長了解幼兒提供了機會。所以幼兒教育生活化就是幼兒教育的一種途徑,也是教育評判的一種途徑,讓幼兒在生活中接受教育,讓幼兒在教育中享受生活,生活與幼兒的教育就這樣緊緊的纏連在一起,使幼兒健康、愉快的生活才是我國幼兒教育的根本宗旨。

2.幼兒教育生活化的實施策略

2.1幼兒園課程教學實施生活化

課程改革與重構是新時期提高幼兒教育活動質量的關鍵一步。任何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的運用都以實現課程教學目標為落腳點,因此在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幼兒教育活動的落實,應該圍繞課程指導需求,依據生活化教育原則改革課程教學模式,這更符合幼兒的思維特征與認知水平[1]。幼兒的學習方式和成年人之間有很大區別,幼兒教育其實利用的是滲透和感染方式引導幼兒感知世界、獲得體悟[1],這一階段知識學習并不是關鍵教育目標,我們重點要立足幼兒性格、人格、生活能力等開展教育工作,引導幼兒正確感知和認識世界。在生活化課程中,幼兒教師結合教育主題,給幼兒提供學習材料,幼兒和伙伴、老師形成互動關系,發展其人際交往能力,同時觀察生活素材,獲得正確認知,形成關鍵品格。例如,在組織“春天的來到”戶外活動中,我們可以帶領孩子在雨后的操場上散步,引導孩子們觀察雨后的植物、土地、填空和活動著的螞蟻等,引導孩子思考下雨前后周圍環境的變化,孩子們在活動中深化認知,了解生活現象、發現生活中的美好,這都是立足生活化教育理念給孩子提供的感知世界的機會,符合幼兒教育理念和課程教育要求。

2.2一日活動的內容整合

幼兒于幼兒園生活的每時每刻,都是教育所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2]。幼兒正是基于每一次的活動與游戲,逐步養成了各種習慣以及掌握了各種知識和技能。對此,將生活化的教育策略引進幼兒園教學,則教師也應時刻注重將生活化元素融入到實際教學過程中,以切實抓住一切有利于展開幼兒教育的機會,諸如幼兒園早晨的入園、早教、游戲、活動、午餐以及午睡等時機,通過幫助幼兒梳理這些零散的生活經驗,并促使其逐步完整化、系統化,其對幼兒今后的發展必將大有助益。

2.3在角色游戲中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蘇聯著名幼兒教育專家列烏申娜認為:兒童數概念的形成離不開多樣的活動和現實生活[3]。角色游戲的設計和規劃其實就是基于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結合生活經驗扮演自己了解或者見過的角色,進而通過游戲活動了解各個生活領域,滲透德育、美育、數學知識等。以數學知識滲透為例,幼兒的實際生活和數的概念以及數的應用具有非常密切的聯系,因此幼兒教師可以利用數的概念提升學生的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銀行游戲”中,由幼兒進行銀行職員的扮演,“客戶”提出要求后“職員”進行存錢、取錢操作,并且要求幼兒在“存折”上進行相應的錢數的書寫;在“超市購物”游戲中,幼兒可以分別扮演收銀員和顧客,進行付賬和找零的操作;在“美發店”的角色扮演活動中,幼兒需要分別以顧客和店主的身份進行付賬和收錢的活動參與。幼兒通過上述角色扮演活動,幼兒在貨幣交易的過程中,幼兒對于數的概念認識得到了發展,有利于學生運用數的概念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4依托環境,使生活化課程呈現開放性

2.4.1讓家長走進課程

一直以來,將家庭教育資源整合到幼兒園的教育之中便是我國所提倡的重要教學方式之一。而通過家庭教育資源的引進,無疑將能為幼兒園教育增添更多的生活化味道。對此,作為因而教師,其應積極邀請家長到校與孩子們開展親子游戲,如此一來,既能讓家長感受到孩子的點滴成長,又能讓家人之間的情感更加親近,繼而讓家長亦能對幼兒教育產生更深的體悟。

2.4.2讓課程走入社會

兒童的成長健康離不開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而社區作為兒童生活最先接觸到的社會環境,其與兒童成長之間更是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當然,社區豐富的資源與設施也為幼兒教育提供了許多的有利條件。對此,教師的教育不應僅是局限于課堂,而是要讓孩子們走出教師,將歡樂帶來周圍社區的居民,如此一來,既能讓孩子們接觸到健康、文明的社會,從而學習到我國傳統的文化禮儀,有能開拓幼兒的生活事業,這對幼兒日后的發展而言,無疑將大有助益。

結束語:

綜上所述,幼兒教育發揮著啟蒙作用,是幼兒接受系統教育的開端,幼兒教育工作質量直接關系著幼兒的成長與發展水平。新時期,面臨幼兒教育改革需求,作為一線幼兒教師,我們要客觀看待傳統幼兒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找出解決對策。筆者嘗試結合自身參與幼兒教育工作的經驗,對幼兒教育生活化的意義和實施路徑展開分析,以期研究觀點可供同行們參考,共同助力幼兒教育改革目標實現。

參考文獻

[1]李敏.淺談幼兒教育活動的游戲化生活化[J].新校園(中旬刊),2017,22(08):169-170.

[2]李敏.淺談幼兒教育活動的游戲化生活化[J].新校園(中旬),2015, 16(20):61-62.

[3]武仲芳.試論幼兒教育生活化的意義和實施[J].讀寫算:教師版,2017,22(47):87-88.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陽光幼兒園?011600)

猜你喜歡
生活化策略幼兒教育意義
有意義的一天
數學中“無意義”的意義
數學中“無意義”的意義
留學的意義
淺談小學數學生活化策略
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生活化策略研究
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實施班級管理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