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力“雙減” 童聲唱響

2021-06-12 07:22張楠
家庭教育報·教師論壇 2021年51期
關鍵詞:課后服務合唱雙減

張楠

【摘要】音樂是聽覺藝術,能夠滿足人的聽覺審美需求,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務院辦公廳發文指出,美育對提高學生審美與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義務教育尤其是小學階段,通過音樂作為載體實現以美育人的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雙減;課后服務;合唱

“雙減”是指面向義務教育階段,遵循教育規律,著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減輕家長負擔,整體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發揮學校主體作用,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半p減”政策的提出與實施,對學校美育的時間、空間和能動性具有積極意義,同時也對作為美育載體的音樂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因此,小學音樂美育要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從課堂教學、校內藝術社團和多元藝術實踐等方面進行優化,發揮教育工作者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校內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優秀的教師勝任素質在音樂和藝術美育中發揮重要作用,在育人過程中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時刻關注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和怎樣培養人的核心問題。

一、雙減背景下課后服務童聲合唱的教學現狀

合唱是小學音樂教學的核心部分之一,具有培養小學生音樂素養,提升歌唱能力的教學作用,同時合唱的現場渲染力較強,積極參與合唱可陶冶內心情操,升華個體思維素質,培養團隊合作意識,提升基礎道德修養和品質。然而,教師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是——在當下的小學合唱教學中,許多學生因為缺乏團隊協作能力、學習難度較高和個體能力參差不齊等種種原因,對合唱缺乏興趣,甚至有些學生不愿學習或抗拒學習,導致合唱教學流于形式,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因此,作為音樂教師,必須端正教學態度,秉持正確的教學理念,從源頭出發,正視合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天性特征,積極轉變教學思維,創新教學模式,運用行之有效的策略,提升音樂合唱教學的效率,以促進音樂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二、雙減背景下課后服務開展童聲合唱的路徑

(一)規范呼吸與姿勢,促進學生正確發聲

呼吸是促進歌唱的原動力,也是持續發聲的驅動力,在歌唱的過程中,普遍需要持續且強勁的呼吸支持,才能合理地維持每一個音節和音調的完整性。而小學生吸氣較淺,氣息頻率較短,在歌唱時很難長時間地維持呼吸,這也導致其無法輕易掌握完整的音調旋律。所以,在開展合唱教學時,教師應指導學生嘗試自然吐息,通過最大頻率的吸氣,鍛煉學生的腰腹像套上救生圈一樣腫起來,而后像吹蠟燭一樣向外吐氣,通過穩、勻、慢的呼吸方式延長歌唱時的呼吸持久度。也可引導學生閉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花叢中,深深吸氣嗅聞花香,再緩緩吐納出來。在歌唱時保持正確的姿勢非常重要,這是學生得以正確發聲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合唱開始前,教師應先幫助學生養成規范的歌唱姿態[2]。在以坐姿進行歌唱時,應保持腰背挺立,雙腳放平,屁股坐在椅子前的二分之一處,雙手自然垂放于膝蓋上保持微笑;在站姿歌唱的時候,應保持挺胸收腹,雙眼平視前方,雙手自然下垂。此外,小學階段的學生較為好動和好玩,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在歌唱時很容易出現動作變形,教師要及時給予提醒,對動作狀態較為規范的學生給予肯定和獎勵。

(二)通過多樣化教學,攻克合唱教學中的重難點

小學階段的學生通常有著好奇好動的天性特征,很難長時間地保持注意力集中。有研究表明,三年級以下的學生的最大注意力持續時間為20分鐘左右。合唱活動主要分為一聲部和二聲部兩大階段,其中以二聲部為重點難點。對此,教師需針對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積極地制定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促使其在最佳狀態下完成難點學習。在現實教學中,傳統合唱教學通常循規蹈矩,在教學時往往堅持先教授一聲部,然后教授二聲部,最后整合為一體的教學模式,這也導致學生通常較為熟悉一聲部,而對二聲部掌握程度較差,最終導致整體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難以實現預期目標。因此,教師在開展合唱教學的時候,應根據學生的學習習慣,調整教學順序,以最佳學習狀態掌握二聲部,然后再掌握一聲部,實現兩部分難點教學優化學習,為克服二聲部教學提供了新的方法與思路。

(三)加強管理合唱秩序

小學音樂童聲合唱教學屬于集體性活動,很多學生在此類型活動參與過程中,常會出現較為興奮的情緒,這是由學生基礎身心發展特點而造成的。合唱教學過程中行為及表情管理是教師需要重視的關鍵問題,要以合理的方式管理合唱秩序,從而增強音樂生合唱教學效果。對此,小學音樂教師可以通過培養學生表情管理、聲音控制、呼吸控制等多項方式促進秩序,維持效果。除此之外,為了實現強化合唱秩序管理的發展目標,小學音樂教師可以通過合理化設計課后服務結構的教育模式,促進實現秩序管理目標。由于小學音樂合唱課程教學體系與其他學科具有較強的差異性特點,在具體結構設計過程中,音樂教師可以加強應用動靜結合的教育模式,促使合唱教學結構具有樂段式的結構[3]。例如,小學音樂《共產兒童團歌》合唱教學方案制訂過程中,音樂教師可以通過動靜結合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構建靈活化的教學結構,幫助學生充分體會歌曲中的情緒變化,感受其中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同時促使學生全面體會合唱學習的樂趣,推動實現提高教學質量的發展目標。

三、結語

課后服務要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實現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的目的,需要滿足學生多樣化、個性化發展需求。合唱作為美育教育的一部分內容,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音樂體驗、音樂模仿、音樂表現、音樂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學課后服務中,通過多方面選取音樂合唱作品,多維度創設音樂合唱情景,多角度提升音樂素養能力,可從本質上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與鑒賞能力,弘揚中華美育精神,營造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校園文化環境,有效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方比紅.探究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激趣教學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1(22):15-16.

[2]孫慧媛.讓音樂撥動心弦——談小學音樂教學中童聲合唱教學[J].新課程,2021(34):219.

[3]劉志新.多元教學方式提升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7):275-277.

猜你喜歡
課后服務合唱雙減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發揮學校優勢 做好課后服務
“課后服務”之我見
“課后服務”:亟待研究的一些問題
淺談小學高年級合唱教學設計優化策略
淺談合唱與獨唱聲音訓練之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