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水平的策略

2021-06-12 09:22賀洪杰
家庭教育報·教師論壇 2021年51期
關鍵詞:雙減初中生核心

賀洪杰

【摘要】“雙減”政策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積極地建立高效課堂,不斷地優化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組織開展課外活動,加強對于學生的科學指導,實現“減負降壓”與“提質增效”的動態平衡,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升學生的學習有效性,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本文主要探討了“雙減”背景下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水平的策略。

近兩年來,我國大力地提出“雙減”政策?!半p減”的宗旨是“提質增效”,即提高學校教育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原教育本真,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和諧發展,構建健康、有序的教育生態環境,建設高質高效的教育體系。那么,在如此背景與環境下,初中語文教師如何才能堅守課堂陣地,如何才能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呢?

一、利用信息技術,增強審美能力

現如今,信息技術已經十分成熟,所以在雙減視域下,初中語文教師還可以依托信息技術來培育學生們的審美鑒賞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們的語文核心素養。實際上新的教育政策本身就會要求教師能運用全新的授課方法,所以應該進一步展現信息技術的優勢,打造出一個更加直觀和有趣的語文課堂。信息技術可運用直觀明了的方式呈現語文知識,運用圖片、視頻、動畫等形式,鍛煉初中生的

鑒賞能力,從而為其核心素養的提升奠定基礎[1]。例如:教授《天凈沙·秋思》的時候,其實很多學生尚不具備較強的理解能力,無法真正理解古詩詞的內容,故此也就沒有辦法體悟到作者當時的思想情感,不能做出有效鑒賞。針對此類情況,教師就可圍繞著古詩詞搜集與之相關的圖片、視頻、動畫等,將古詩詞的內容利用更加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給予初中生身臨其境之感,在氛圍和情境的影響下,學生們就能真正看到作者眼中的世界,體悟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其鑒賞能力、理解能力都會得到增進,不僅降低了學習語文的負擔,核心素養也會隨著提升。

二、結合文本閱讀,增強語言構建能力

閱讀一直以來都是語文學習的關鍵一環,所以在“雙減”背景下,教師還需要能夠進一步地注重文本閱讀教學,繼而促進初中生的語言建構以及運用的能力,使之語文核心素養變得更高。為此,教師要通過恰到好處地指導,引領學生們對文本展開細讀,深層次地了解其語言結構的特點和運用。例如:在講解《濟南的冬天》時,教師就要對課文的內容進行整理,并標出重點字詞、句子、段落等方式進行詳細的分析,通過老舍對濟南冬天的描寫展開授課,引領初中生熟讀課文、理清結構,使之了解濟南冬天具有其獨特的特點。同時,教師還要依據學生們閱讀的情況對文本內容實行分析,要明確教學目標,讓學生明晰作者的語言文字運用不僅賦予了景物深厚情感,也表達老舍對祖國、家鄉、大自然的情感交融。這樣的閱讀教學會讓初中生學起來更加輕松,實現減負增效,并且還能夠使學生們的語言建構能力得到提升,推動語文核心素養進步。

三、單元整合教學,鍛煉學習思維

在“雙減”背景下,如果想要達成減負增效的目的,教師還要開展單元整合教學,以此來活化初中生的學習思維,繼而提升語文核心素養。其實在整合式教學模式中,最常見的就是將每一個單元間的內容進行整合教學,由于每一個單元都有這個單元內在的主題,并且課本在編排時也是按照主題進行編排的,因此,教學應當以單元為單位,深入挖掘單元的內部聯系,讓學生們對每一個單元都形成單元整體認知,這樣就會活化學生的思維。例如:教授《曹劌論戰》、《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陳涉世家》等文章時,其中要描述的都是一個重點人物。所以,教師應該抓住本單元的這個共同點進行單元教學。譬如可以讓初中生分析每一篇文章分別表現主人公怎樣的性格特點。但是仔細觀察這四篇文章又會發現其中的不同之處,其中《出師表》是第一人稱,其他三篇則都取材于史書,所以教師還可以通過讓初中生將三篇取材于史書的文章進行對比分析,以此揣摩不同的敘事風格[2],如此一來,就達到了活化學生們思維的目的,有益于使之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

四、理論結合實踐,增強創造能力

為了可以更好地對初中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作出培育,教師還應該加強培養其創造意識。所以,“雙減”背景下,就要意識到理論課與實踐課比例控制的關鍵性,隨著理論與實踐結合,體現以生為本,讓學生們能夠自主總結學習內容,使之有足夠的探索空間和契機。譬如,教師可以配合使用教學情境,按照學生情況展開理論教學,并合理設置實踐任務,在初中生都能完成任務以后,此時就自然地掌握了文章知識,實現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例如:教授《背影》時,這一課講述的是作者出行前,父親送行的場景,用作者父親的細微動作表達父愛的特殊表達方式。為了讓學生能夠感同身受,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語言先描述一番平時和父親如何相處,在自己難過時候父親又是怎么做的,接下來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編排情景劇或是直接表演課文內容,通過這樣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育學生的創造意識,提升語文素養。

五、科學引導學生,促進文化傳承

在“雙減”政策下,為了培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教師要加強對于學生的引導,實現文化傳承與發展。例如,教授《社戲》時,在課文講解結束后,教師就可圍繞著課文設計相應的演講主題,如“我眼中的中華傳統文化”。在創建主題后,學生需要再次深入閱讀課文內容,細細品味和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并在此基礎上選擇合適的素材,不斷豐富和完善演講內容。在所有學生都完成準備后,教師就可開展相應的演講比賽,給予學生們展示自我的機會和平臺,在學生演講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認真觀察和聆聽,了解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看法,并在此基礎上調整教學方案[3]。之后,教師可與全部學生一起評選出最佳演講作品和演講者,教師還可給予適當的獎勵,從而實現文化傳承發展,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雙減”政策的推行為語文學科帶來了新的機遇,也讓語文教師面臨新的挑戰。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熟練掌握《課程標準》,精心備課,調整教學策略,從而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在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同時,提高教學效率,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榕泉.基于“雙減”政策的初中語文教材重構探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2,23(02):24-26.A375698B-6229-4EF0-B664-EF094C3AA13A

猜你喜歡
雙減初中生核心
我是如何拍攝天和核心艙的
近觀天和核心艙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艙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識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以問題為核心上好初中幾何復習課
淺談如何有效地學習初中語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