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思政訪談室的健康職業人培養與塑造

2021-06-20 09:13王功名
公關世界 2021年10期
關鍵詞:實踐教學

王功名

摘要: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促進青少年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講話精神,實現思政課“用學術精神辯護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大學生健康人格和政治理性”的光榮使命,在新時代思政課教學改革中,通過思政訪談室實踐教學平臺的搭建,積極引導學生從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角度去感受歷史和現實,在理性思考中自覺認識和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自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培養和增強責任擔當意識,自覺倡導和參與公益活動,逐漸成長政治上理性、人格上健康的職業人。

關鍵詞:思政訪談室 實踐教學 健康職業人

“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落實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要求,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毙聲r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中對深化思政課改革創新提出明確要求。思政課實踐教學平臺搭建、載體建設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思政課教學改革的效果。思政訪談室作為實踐教學創新形式,教師通過訪談,引導學生從中國現代化進程角度去感受歷史和現實,在理性思考中自覺認識和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自覺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培養和增強責任擔當意識,自覺倡導和參與公益活動,逐漸成長和發展為理性政治人和社會責任人,塑造健康職業人。

一、思政訪談室的培養方針:以大學生健康人格教育為方向

思政訪談室以培養理性政治人和社會責任人為目標,充分發揮“知識性與導向性、學術性與政治性、思辨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的德育功能。訪談室緊緊圍繞黨和國家重大政策、國際國內重大事件、國計民生重大問題、學校發展和個人前途以及與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有關的一切問題,與學生促膝談心、答疑解惑,使學生在小人物大環境、小問題大道理、小事情大文章的情境設計中領悟更深刻的道理。在幫助學生解決理論與實踐的差距、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中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形成完善的心理防御機制。充分實現“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學生健康人格和政治理性”地最佳思政課實踐教學效果。

(一)始終堅持把培養理性政治人和社會責任人作為思政課實施大學生健康人格教育的基本目標

思政課教師通過教學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教育、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思政課教師不是普通的、價值中立的知識傳授者,在當下價值多元的時代,所有教學話語必須完全符合并從屬于主流政治話語,并且在主流意識形態下不斷加強大學生政治觀念的培養和政治人格的塑造,使青年學生真正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為社會創造價值的貢獻者。

(二)始終堅持把引導大學生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為思政課實施大學生健康人格教育的堅實基礎

在當前現代化漸次深入、環境日益復雜的大背景下,思政課教師深刻認識到思政課教學中話語方式必須變更,教師要研究新時期大學生“健康人格”養成的新特點,按照青年學生人格發展規律,在整合各種新話語基礎上,通過改進思政課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更好地堅持主流政治話語而不是偏離這一話語,更清醒地站在學術前沿、引領時代思潮,更靈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最新成果解釋中國歷史與現實,解釋世界與人生,學生經過課堂上的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中的鍛煉使自身的政治認知、政治態度、政治情感和政治能力得到不斷改進,使自身的政治人格得到不斷完善,為成長為合格的“社會職業人”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始終堅持把樹立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為思政課實施大學生健康人格教育的主要內容

思政課教師從引導學生形成“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和“集體主義的價值觀”入手,幫助學生學會擺正個人和他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利益關系,再輔以心理調節、人格培養等方面的工作,使健康人格教育真正收到成效。每個大學生發展成合格職業人、理性政治人、社會責任人,必須具備以下四種精神,即實事求是、求真的科學精神;以人類利益為一切言行根本出發點的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腳踏實地、勇于進取、自強自立的實踐精神;善于辯證思考和理性分析的批判精神。只有具備這四種精神,才能形成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且在全部認識和實踐活動中自覺地以這四種精神為支配自己思想和實踐的原則,從而保證自己不犯或少犯錯誤。

(四)始終堅持把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做為思政課實施大學生健康人格教育的重要手段

思政課教學改革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培養目標,以學生健康人格塑造為主題,以“教學內容模塊化,保證教學系統性;教學內容前沿化,保證教學時效性;教學內容生活化,保證教學人本性”為改革切入點,根據人的行為規律,激發并滿足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科學性和發展性,讓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新穎、更加強勁、更加鮮活、更加扎實,培養出更多更好的有政治覺悟、有責任擔當的理性政治人和社會責任人。

二、思政訪談室的培養方式:思政教育內化于心,社會實踐外化于行

(一)以思政訪談室為媒介,深化大學生健康人格教育

思政課教師通過“網絡虛擬訪談與實體訪談相結合、教師網絡輪值與線下專值相結合、常規訪談與團體訪談相結合、接訪與召訪相結合”等形式開展訪談活動,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掌握馬克思主義,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解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弄清楚中國人民為什么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道路;弄清楚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性,從而堅定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地理想信念。

訪談室設置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方針政策、道德修養四大板塊,匯集各種思想和文化,滲透訪談教師創造意識和表現欲望,最終產生學生新奇的思想火花和高尚的文化理念,塑造學生健康人格和政治理性,使得大學校園文化更富生命力、感召力和影響力。

通過馬克思主義理論板塊訪談,使學生在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觀點和方法觀察、分析、解決問題基礎上學會客觀批判、學會深刻認知、學會理性選擇,提高明辨是非、善惡、榮辱的能力;通過黨的方針政策板塊訪談,幫助和鼓勵學生把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地理想信念與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實踐結合起來,在未來的政治生活中承擔更多的政治責任,把自己塑造成與社會協調、合作的“理性政治人”和“社會責任人”。

(二)通過細化思政訪談室欄目設置,強化社會擔當與責任意識

“政治把關”是思政訪談室建設的重中之重,必須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機制,在四大板塊基礎上,按照人物訪談、事件訪談、心理訪談、焦點訪談等子版塊設置訪談欄目。人物訪談可細化為國內人物、國際人物,歷史人物、當代人物,正面人物、反面人物等,事件訪談可細化為國際事件、國內事件,政治事件、經濟事件、教育事件等。思政訪談室緊緊圍繞“走進校園是為了更好地走向社會”的辦學理念,積極引導學生學會上崗、上梯階的競爭策略和愉快學習、自主成長的習慣,培養他們受社會歡迎、有社會責任擔當的核心競爭力以及健康人格和生涯發展的能力。

(三)優化訪談形式,推動學生的內在認知與和諧發展

通過優化訪談形式,使訪談活動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地融入開放的校園,擴大學生對訪談活動的參與面,這種緊密聯系和廣泛參與把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內化為學生的思想意識和價值取向。根據訪談者和訪談內容而將訪談優化為個人訪談、群體訪談,即時訪談、預約訪談,網絡訪談、現場訪談等。教師在訪談過程中充分考慮青年學生的身心特點強化受眾意識,既統一了思想解決了思想認識問題,又尊重了差異解決了個體實際問題,在實施顯性教育中不失隱性教育,在追求認知目標時兼顧情感目標達成,充分調動青年學生的認知驅動力、自我提高驅動力、親和驅動力和自我價值感內驅力,凸顯人格教育廣泛的親和力、感召力和認同感,逐步把對人格的內在認知自覺轉化為培養健康人格的實際行動。

(四)強化訪談效果,促進學生的職業規劃與人生定位

思政課教師要切實把思政訪談室作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和途徑,積極倡導從“心育”入手開展大學生特色教育活動,使學生在展示個性、增長才干、提高就業創業能力的同時,對愛心與責任、誠信與團結、自信與專注、理想與立志、創業與創新等方面都有認真思考和深切感悟,并逐漸內化為自身品質。

思政訪談室作為學校校園文化品牌,在開展過程中,處處體現出“平等、尊重、關愛、激勵”的“以人為本”育人理念。在訪談過程中,注重融合優秀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不斷豐富高等教育內涵,將“文化育人”的功能范疇從“文化熏陶”和“人文修養”兩個方面,拓展到“職業理想、職業道德、職業價值觀”等多個方面,提高了學生的職業意識、職業能力、職業道德水平,使學生逐步樹立“職業人”的人生定位,促進了學生就業、創業及職業發展。

參考文獻: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2019-8-14

猜你喜歡
實踐教學
地方高校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的特色化探索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基于卓越計劃的金屬結構材料課程實踐化改革與建設
基于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塊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研究型學習在傳熱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高職院校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芻議
《數據庫高級應用》教學創新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