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生士官高原通道火線救治能力需求分析

2021-06-23 03:16祁海林
西南軍醫 2021年3期
關鍵詞:肺水腫高原地區傷員

祁海林

西北高原邊境地區,自然環境惡劣,社會依托差。該地區作業主要依托各類高原通道展開,低氧、低氣壓及強紫外線使得該區域戰創傷有一定的特殊性,加之交通不便、社會依托差,要求救治前移,突出戰現場急救能力需求[1,2]。衛生士官作為一線救治的衛勤力量和技術骨干,是實施戰現場救治的起點與關鍵,其急救能力水平直接決定整個救治的成功與否,在高原通道環境中,這種決定性更為突出。研究與分析高原通道戰現場環境中衛生士官的急救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1 高原通道特殊性

1.1 自然環境惡劣 高原通道大多分布于喜馬拉雅山脈與喀喇昆侖山脈,屬于我國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區,區域內地形復雜,多為高山險峰,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就位于此,高原河流與湖泊散落其間,水流湍急、水溫低。該地區山高坡陡,氣溫低,晝夜溫差大,氣壓低,氧分壓低,紫外線強烈,常年刮風,氣候干燥。冬季時間長,一年中有半年屬于冬季下雪封路期,部分地區常年積雪。

1.2 社會依托差 惡劣的自然環境導致該地區大部分區域不適宜人類長期生存,所屬區域為經濟不發達地區,人煙稀少,地方醫療資源嚴重匱乏。地區常住人口大多數為少數民族且民族構成復雜,生活習慣差異大,民族宗教互相交織。區域內無人區較多,野生動物數量繁多,自然疫源性疾病多發,且高海拔導致沸點下降,對食物加熱消毒不充分,增加各類胃腸道傳染病預防難度[3,4]。

1.3 戰創傷特殊 高原環境導致人體生理狀態發生變化,從而使得戰創傷有一定特殊性。低壓環境下,外傷導致的出血速度明顯高于平原,且較少的出血量就會導致失血性休克;此外傷員液體耐受差,容易誘發腦水腫、肺水腫等;低溫、低壓、低氧的環境主要影響臟器為肺,其次是腦,戰時常見的復合性燒傷和沖擊傷等傷情都會累及肺部,從而引發肺水腫和腦水腫,而平原地區屬于輕癥的頭部外傷,凍傷等在高原亦可導致嚴重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5,6]。

1.4 高原病多發 高原地區低壓、低氧、低溫、強紫外線、多風干燥的環境對人體造成生理及心理多方面影響,尤其高原缺氧影響最為顯著,表現為:體力、耐力顯著降低,作業效率降低,抵抗力減弱等。容易發生高原肺水腫、高原腦水腫及高原適應不全癥等高海拔地區特有疾病,且隨著海拔上升患病率明顯增加,臨床癥狀更為嚴重,非戰斗減員上升。同時,高原地區還多發凍傷、雪盲、鼻衄、曬傷、唇裂、睡眠障礙、焦慮以及各類特殊傳染病,影響官兵健康,增加衛生防病工作難度。

1.5 心理問題突出 高海拔環境影響認知功能,降低短時記憶、注意廣度、思維判斷等能力,同時對心理狀況產生明顯影響[7]。進駐高原后,面對完全陌生的環境,異常艱苦的條件,忍受生理上的各種不適應,難免發生情緒變化,出現焦慮、抑郁及急性應激反應等狀態;加之戰時因素影響出現緊張、亢奮及害怕等情緒疊加,加重心理反應程度,易導致各類心理問題發生。

2 救治能力構成

根據高原通道特殊自然環境和特殊傷情特點以及火線救治需求,衛生士官完成火線救治任務需具備戰場體能和技能、急救技能、高原病防治知識、心理知識和衛生裝備管理等能力。見圖1。

圖1 救治能力構成

2.1 戰場技能與體能 戰現場急救是在敵火力威脅下的戰場環境完成,救護人員的自身安全和威脅評估是完成救治的基本條件,救護人員必須掌握并靈活運用適應戰場的各種技能與戰術且具有與之相適應的體能才能確保自身和傷員的安全。在高原通道特殊的戰場環境,這種能力需求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高原通道有其特殊的戰法、戰術;另一方面,在高海拔地區,體能大幅下降,精細動作準確度降低,而救治中的搬運、轉移等環節需要較多體力,穿刺、包扎等環節要保證操作精準。以上因素需要在衛生人員訓練中針對性強化通道作戰技能和缺氧、低溫環境下強化體能與急救技能訓練。

2.2 急救技能

2.2.1 快速止血 高原地區出血速度快,300 mL-500 mL的出血量即可導致失血性休克,而高原環境使得救護人員的操作速度明顯減慢,在海拔4400 m處,所需時間幾乎2倍于平原地區[8]。因此,有必要加強高原通道內戰現場止血能力,強化衛生人員高原環境適應性,進行針對訓練,同時加大旋壓式止血帶、高嶺土止血敷料等新器材在高原部隊使用并將之列入訓練科目。

2.2.2 氣道管理 高原低氧環境導致的各類肺水腫是高原通道戰創傷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而肺水腫的治療與預防,吸氧是最有效的途徑。針對抗休克和復合傷傷員,吸氧也是必不可少的治療手段。因此,強化手指掏出術、氣管插管、環甲膜穿刺等技術,保持氣道通暢,同時將吸氧、環甲膜切開等技術前移到火線急救環節顯得尤為重要。

2.2.3 保溫復溫 高原地區常年低溫、大風,夏季白天溫度1℃-5℃,夜晚可達-10℃,熱量流失快,體表溫度低。在此環境下,傷員除容易造成凍傷外還會引發低溫癥,并導致休克、代謝性酸中毒,造成死亡三聯。衛生人員訓練中除強化檢傷、救治環節避免傷員皮膚裸露,搬運、轉運過程中使用柔軟、保溫的材料包裹傷員外,還應該增加加溫輸液(血)、加溫吸氧、溫水灌胃(腸)、熱水浴等復溫技術。

2.2.4 液體復蘇 高原地區對休克傷員進行液體復蘇時必須嚴格控制輸液速度與輸液量,過快的輸液速度與過大輸液量都會導致腦水腫與肺水腫。國內外一致的觀點是:維持平均動脈壓70 mmHg的條件下,嚴格控制輸液量,輸液量一般為平原的1/2-1/3[6]。此外,低溫和傷情也會導致傷員外周血管收縮,掌握靜脈留置針和骨髓輸液等技術也十分必要。

2.3 高原病防治 各類軍事行動中,人員活動劇烈,體能消耗大,容易引發各類高原病,其中以高原肺水腫最為常見,大部分戰創傷也會導致高原肺水腫和高原腦水腫發生,而高原通道衛勤保障特點也決定了傷病員短時間內無法后送到達上級救治機構,因此,一線救治人員掌握高原病防治知識,即可以降低高原病發生率,也可為該類傷病員的救治與后送爭取時間。

2.4 心理知識 高原地區特殊的自然環境,使機體長時間處于應激狀態,使官兵產生壓抑、孤獨及憂郁等不良情緒。同時,高原通道內作戰具有節奏快、高機動、地形復雜和作戰不確定性的特點,加上現代戰爭高技術武器運用多,殺傷力大,造成傷情復雜、傷勢重,戰時緊張的環境與恐懼感會增加心理壓力,造成較高心理應激水平,受傷后更會出現焦慮、緊張及軀體化等不良心身癥狀,導致情緒和行為處于失衡狀態。衛生人員應該熟悉部分心理知識,能提前預警具有嚴重心理問題人員,盡早引入心理治療,同時能對火線下傷員簡單心理疏導,提高其依從性,更好的開展救治工作。

2.5 衛生裝備管理 高原通道內,溫差大,紫外線強烈,氣候干燥,嚴重影響醫療衛生裝備性能的發揮,使其遠不能達到正常效能[9];高原條件下衛生裝備的管理,既要備有防高溫、低溫的措施,又要有防風沙塵土的措施,還要和空氣稀薄、干燥做斗爭。作為衛生裝備的使用者和管理者,衛生人員應該掌握衛生裝備的日常養護知識,尤其在高原通道特殊環境下裝備器材的保管、養護技術與方法;同時,針對高原環境下裝備故障率高、后勤保障難度大的特點,還應初步掌握裝備維修、故障排除的方法,以提高裝備完好率,在救治中發揮效能。

3 結 語

總之,高原通道由于自然環境惡劣,傷員后送難度大等特點,使得火線救治力量更多依賴于衛生士官,而該地區的傷病情特殊性又對救治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除完成常規救治技術外還需加強快速止血、給氧通氣、保溫復溫及高原病防治等知識與技術。建議在對該類地區衛生士官的培訓中,針對性增加以上科目,使之能更好地完成救治任務。

猜你喜歡
肺水腫高原地區傷員
高原性肺水腫患者應用針對性護理模式的價值
肺部超聲對肺水腫嚴重程度及治療價值的評估
肺水腫是怎么引起的
李克強 全力組織搶險救援和救治傷員
AV500系列無人直升機在高原地區完成試飛試驗
高原地區道面混凝土抗表面剝落性能研究與應用
高原地區736例消化性潰瘍臨床特點分析
高原地區妊娠期高血壓疾病70例臨床分析
淺析肺水腫的X線診斷
藍色生命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