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認知理論在初中物理解題中的應用

2021-06-29 17:41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21年35期
關鍵詞:測力計元認知解題

◎ 朱 超

與其他學科相對比,物理的知識點更為深奧、難懂,尤其在解題方面,許多初中生常常無法找到有效地解題思路?;诖?,元認知理論在初中物理解題中得到廣泛應用。通過元認知理論的啟示,學生們能更好地審視自己的水平,提高解題的效率。下面,筆者通過分析元認知理論的內涵,從強化意識、掌握方法、注重監控等角度分析元認知理論在初中物理解題中有效應用策略。

一、對元認知理論內涵的分析

所謂元認知理論,代指人們在認知陌生事物的過程中,所進行的一種靈活的思考活動,通常需要思考者將認知的過程和結果統籌為一體,形成完整、嚴謹的知識結構。元認知理論主要包括三個部分:①元認知知識,是人們在進行認知活動時,所掌握的能解決該活動或與該活動有關的知識。在初中物理解題中,元認知知識就是每一道習題所涉及的物理知識點。②元認知體驗,是指人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各樣的情感體驗。對于初中物理解題而言,元認知體驗主要指學生對題目的評價,比如這道題難不難? 做完這道題以后有什么樣的感想等等。③元認知監控,是指人們在經過系統的認知和體驗之后,會在潛意識中如何調節自己、監控自己,以改善自己的學習情況。在物理解題中,元認知監控可以認為是學生反思、總結、改正的過程。

二、元認知理論在初中物理解題中的有效應用策略

1.強化意識,確定研究目標

由于初中生年紀尚小,性格相對浮躁,在做物理題的過程中,很容易三心二意。因此,教師需要有效應用元認知理論,通過其中的元認知知識來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幫助學生確定合理的學習目標。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主觀能動性。如果在解題過程中遇到題目比較復雜、解題難度較高的習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細化解題目標。

例如以下聲學例題:小明和小紅用兩個紙杯和一根細棉線制作出了一個“土電話”,①通過這個土電話,他們能在10m 的距離成功相互通話,這表明了( )。②仍舊是10m 遠的距離,小明和小紅將細棉線換成了細金屬絲,用同樣大小的聲音說話,發現電話里的聲音比以前更響了,這說明( )。③小明和小紅在說話時,小剛上前湊熱鬧,把中間的線捏住了,結果小明和小紅都聽不到對方的聲音,這是因為( )。以上三個問題,全面考查了聲學的重要知識點。但這些問題并沒有明確提出詢問的目標,而是讓學生結合物理現象來進行聯想和分析,學生可以根據元認知理論,剖析以上問題的本質。例如第一問的關鍵點是“這個電話能夠成功的通話”,換言之,是用細線鏈接的土電話能傳聲的原因。由此,該問題就能聯系到聲學知識點“固體可以傳聲”。再比如第三問,小剛捏住了線,土電話的傳聲功能就失效了,根據元認知知識,學生應當產生的解題意識是“捏住線之后,這個土電話發生了什么變化”。很明顯,在外力的控制下,細線不再振動,此時,就可以進一步確定研究目標:在聲學知識里,有哪些知識點是和振動有關?從而聯系到“振動停止,發聲停止”這個知識點。通過以上分析過程,看似比較復雜的物理題就能迅速找到解題思路。

2.掌握方法,提高解題效率

根據元認知理論中的元認知體驗,學生在解題時會產生不同的心理。解題成功時會積累自信,解題失敗時會沮喪。根據做題能力的不同,學生通常也會分成學優生、中等生、學困生三種類型。學優生能將學過的物理知識融會貫通,找出高效的解題策略。中等生的解題思路比較僵化,一般只能按照教師講過的例題來按圖索驥。學困生在解題上則困難重重,對于審題和應用公式上都不夠熟練。因此,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掌握良好的解題方法,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以加強學生的元認知體驗,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例如:如圖一所示,某個彈簧測力計掛著重力為G 的鐵塊P,正下方有一塊重力為3G 的條形磁鐵Q,P 和Q 均處于靜止狀態。已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G,試問P 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為多少? P 對Q 的吸引力為多少? 地面對Q 的支持力為多少? 對于以上問題,學生在剛開始解析時,很容易因為題目中受力類型太多而產生思維混亂的情況。對此,學生只需要根據力學概念,掌握最根本的解題思路: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時,要么不受外力作用,要么只受平衡力作用。由此,看似困難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比如解答該題的第二問時,首先要分析P 的受力情況。由于P 為受力的靜止狀態,此時它所受到的所有力必然處于平衡狀態。其中,包括P 自身的重力、Q 的吸引力、彈簧測力計的拉力。而重力和吸引力向下,拉力向上,將數值代入進去,就能計算出Q 對P的吸引力為G,而P 對Q 的吸引力與Q 對P 的吸引力為相互作用力,二者相等。通過轉化,就能求解出第二問的答案。以此類推,以上的力學問題萬變不離其宗,都可以參考“物體平衡狀態時受力情況”這個物理概念來進行針對性的分析。當學生掌握了這種科學的解題方法和解析思路,就能形成“解題成功——積累自信”這種良好的元認知體驗。

3.注重監控,積極反思總結

通過元認知理論中的元認知監控,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自我監控。每當學生完成習題訓練之后,都要讓學生積極反思和總結,找出做題過程中容易犯下的錯誤,進行針對性的改正。

例如,某行駛速度為18m/s 的汽車,在碰到紅燈時,以6m/s2 的加速度做勻減速運動,試問剎車5s 后,汽車在剎車階段一共開了多遠? 許多學生在遇到這個問題時,常常會不假思索,直接套用勻減速的行程公式。而這種解題思路明顯錯誤,因為學生們審題不仔細,沒有發覺該汽車在剎車3s 后就已經停止運動這個情況。由此可見,教師要結合元認知理論,培養學生自我監控、隨時反思的做題習慣,能準確排除題目中的干擾項,保障解題過程的準確性。

綜上,通過元認知理論的滲透,物理教師能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幫助學生重新梳理解題思路。通過長期的學習積累,學生不僅能掌握更多有效地解題方法,也能提高自身的認知能力,這對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嚴謹的物理思維均具有重要意義。

猜你喜歡
測力計元認知解題
用“同樣多”解題
設而不求巧解題
例談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用“同樣多”解題
網絡環境下元認知知識與元認知策略相關性探析
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解題勿忘我
元認知在大學英語教改中的應用
如何使用彈簧測力計
如何使用彈簧測力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