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愛溫暖

2021-07-01 13:07李桂善
當代家庭教育 2021年10期
關鍵詞:個案研究家校共育初中教育

李桂善

摘? 要:初中階段教育中,家校共育是解決學生成長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家校共育教育過程需要家長、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讓學生在科學引導下感受到成長中的愛與溫暖。本文以初中家校共育實踐個案為例,總結如何借家校共育,培養學生自信心,以愛溫暖學生成長。

關鍵詞:家校共育;初中教育;個案研究

【中圖分類號】G6785?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0-0025-02

A Case Study on the Practice of Home-school Education —— Love Warmth

LI Guishan? (Third Middle School,Jingtai County,Baiyin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 In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family school co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tudents'growth.The process of family school co education needs the joint participation of parents,teachers and students,so that students can feel the love and warmth in their growth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ce.This paper takes the case of home school co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as an example to summarize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self-confidence and warm their growth with love.

【Keywords】 Family school co education;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Case study

家校共育在如今的初中教育中已經成為共識,眾多家長和老師都意識到家校共育對學生心理、性格、學習等多方面教育的重要性。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身心發育階段,在心理、情感、性格等方面都有很多變化。發揮家校共育優勢,用更多的愛與溫暖融入教育中,才能真正發揮家校共育的作用。

1.初中階段家校共育的優勢

(1)家校共育一致性,突出教育合力效應

家校共育更容易在教育中建立一致目標。在相同目標下,家長和老師能更好的配合,互相制約與督促,實現教育目標,教育的合力效應能夠得到更好的突出,從多方面為學生營造統一、良好的學習環境。

(2)家校共育互補性,提高家校整體優勢

初中生處于青春期,開始有一些心理、情緒等方面的明顯變化,在學習和成長中需要更多方面習慣培養、學科教育、心理輔導等方面的幫助,而家校共育能夠實現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互補,更充分的關照到學生身心發育的每個環節,形成更好的教育整體優勢。

(3)家校共育及時性,激發家校協作效益

初中生內心和情感會變的更為敏感,在日常行為和語言中都會表露出一些端倪。家校共育能夠從學校和家庭兩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觀察和分析,一旦發展學生存在不良習慣和行為,能夠及時消除和積極引導學生向健康方向發展。通過家校共育,家庭和學校之間的協作效益能更好的激發,給學生的健康成長及時的糾正與彌補。

2.初中階段家校共育實踐個案研究

在初中階段的教育中,孩子缺乏自信心是很常見的問題。而在自信心的培養方面,通過家校共育的方法,用愛和溫暖引導與激勵學生建立自信,主動與外界溝通,主動進步,才是最好的方式。下面就初中階段培養學生自信心方面的家校共育個案進行分析。

(1)案例背景

我所帶班級的一名初二學生馬黎明,在初一階段學習比較努力,在學?;顒?、同學交流方面都比較積極,在班級管理和日常教學中,我對該同學是比較信任的,認為馬黎明屬于比較老實好學的孩子。但是升入初二之后,馬黎明同學開始出現偶爾不完成作業情況,在班級和學?;顒又械姆e極性也有降低。根據我的觀察,馬黎明同學開始變得沉默寡言,較少與周圍同學溝通。針對這種情況,我決定采取家校共育的方式,幫助馬黎明重新變得開朗愛學習。

(2)案例過程

針對以上在教育中觀察到的問題,我選擇先和馬黎明同學溝通,了解其改變的原因。在放學后與馬黎明進行長談后,我了解到馬黎明進入初二后學習和心理方面的變化,與其家庭變化和學習情況都有很大關系。進入初二后,馬黎明的父母工作繁忙,關注和照顧馬黎明的時間更少,甚至有兩次家長會因為工作忙碌,而請假未能參加,由于父母的忙碌,馬黎明在生活上有被忽視的感覺,而且生活中也與父母缺少溝通,父母對其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并不了解。升入初二后,馬黎明對新增加的物理學科和數學等理科學習比較吃力,雖然依然努力,但是作業中的困難和考試成績的不理想導致馬黎明在學習中出現畏難、挫敗、厭學等情況,而這種現象又沒有及時被老師和家長關注到,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才顯現出來。同時,馬黎明因為自己的成績退步,開始在班級和學?;顒又谐霈F畏懼心理,因為怕同學嘲笑自己成績下降,才躲避參加活動,與其他同學交流減少。通過與馬黎明進行溝通了解,我發現因為家庭和學校雙方面教育和關注的不足,導致馬黎明學習和心理問題比較顯著之后才被發現?;谶@樣的情況,我聯系馬黎明家長,針對馬黎明當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研究了一系列家校共育的教育方法,希望用來自家校雙方面的溫暖與關愛,讓馬黎明重新建立學習的自信心和樂觀的心態。

(3)主要問題

根據對馬黎明情況的分析,我總結出當前馬黎明們在教育成長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家庭關懷不足,與家長的溝通交流過少,導致學生出現被忽視的感覺,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消極、不自信等情況。

第二,學校教育中獲得的關注和指導不足,缺少個性化教育和針對性教育,學生學習中的短板被忽視,沒有正確的引導和幫助,讓學生在學習實踐和心理發展方面產生孤立無援的感覺,并且逐漸激發了學生不自信的問題,不利于學生積極成長。

第三,家?;訙贤ㄟ^少,教師和家長缺乏教育互助與合作,沒有為學生營造全面的良好成長環境,對學生的關注不及時,導致學生在學習和心理問題都比較嚴重后才被發現,學生的心理和成長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視。

(4)處理方法與結果

針對本案例中馬黎明同學的問題,以及家校共育方面存在的缺失,為更好的幫助馬黎明建立自信心,重拾對學習的主動性,并且培養良好心態,實現馬黎明融入集體、積極學習的正能量成長,在本案例的處理中,我采取了以下方式進行:

第一,主動與馬黎明家長進行溝通,與家長探討馬黎明當前的學習情況和問題,并了解以往教育中家長是如何進行教育和與孩子溝通的。在溝通過程中了解到,以往馬黎明家長在教育中對孩子的學習關注也比較少,更多是以分數評論孩子,給孩子造成的學習和生活壓力都比較大。針對這樣不正確的教育方式,我與家長交流了如何用鼓勵的方式幫助孩子培養學習自信心,進而提高成績,并且指導了家長通過日常關心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事,關注孩子學習進度,與孩子進行定期的溝通聊天,了解孩子生活成長所面對困惑問題。通過這些行動拉近了馬黎明與家長的距離,讓馬黎明在家庭教育中感受到更多陪伴和關愛,實現了孩子心理和情緒方面的恢復。

第二,針對馬黎明學習下降導致的缺乏自信問題,在學校中主要通過課堂觀察和作業分析,給馬黎明同學更多個性化的學習指導,針對其薄弱學科,聯系學科教師,給馬黎明布置了更有針對性的作業。而在學習督促與成績提高方面,家校共育更為重要。為保障馬黎明按時完成作業,在家校共育中,老師會通過微信與家長溝通作業布置、孩子在學校的情況,通過互聯網即時溝通工具及時關注和討論溝通孩子在學習、情緒和心理等方面的問題,做好家校合作教育。同時,在溝通中,與家長達成共識,對孩子在學習觀念、學習習慣都進行一致的引導。通過一段時間家校共育合作,馬黎明在學習上的不良習慣得到了改善,家校一致的學習氛圍和學習要求讓馬黎明有了明顯的提高。

(5)案例反思

在本案例的家校共育實踐過程中,家校共育只是一種溝通的方式,更重要的是通過家校共育形成一個家校統一的教育環境,讓馬黎明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到來自家庭、學校老師雙方面的關心與溫暖,讓學生在被關注、被鼓勵、被需要和被表揚等積極正能量氛圍中重新建立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在本案例家校共育教育中,想達到良好的效果,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家校共育需要老師、家長、學生共同參與,只有三方達成一致目標,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第二,家校共育中家長和教師要進行充分溝通,共同營造積極、正向的育人環境,給孩子構建和諧穩定的成長環境基礎,讓孩子感受受到重視和被尊重與理解,才能更好的實現家校共育目標。

第三,家校共育過程中,教師要對家長的教育方法,教育觀念進行指導,讓家長能夠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家校共育,才能真正實現家校共育的高效推進。

3.針對初中生的家校共育教育實施策略建議

從以上關于馬黎明同學自信心培養和學習糾正指導的家校共育案例中,我們也可以總結出關于家校共育教育實施的普遍應用策略。家校共育的核心是讓老師和家長建立起和諧互助的聚合力,共同作用于學生的積極健康成長和高效學習。用愛與關心讓學生感受到家校的關懷,是更好的教育方式。在家校共育,以愛溫暖學生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進行。

(1)積極溝通,喚醒家校共育意識

很多家長甚至是老師都沒有意識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也缺乏家校共育的科學方法。在初中家校共育中,首先老師要帶頭喚醒家長的家校共育意識,讓家長參與和了解孩子的學習和成長,轉變教育觀念,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和學習任務監督安排,關心孩子的成長,對孩子學習內容、進度、學校生活進行關懷和參與,這樣才能讓孩子感受到成長中的愛,更積極的學習進步。

(2)多元互動,拓寬家校共育渠道

以愛溫暖孩子的家校共育過程中,老師和家長的溝通要采取多渠道形式。通過家長會、學?;顒?、電話溝通、微信、QQ等多渠道,實現及時溝通。用更日常的溝通建立起家校共育的橋梁,讓孩子學習成長中的每個小問題都能得到及時解決,對孩子的成長中的負面情緒和習慣采取防微杜漸的關懷,這樣的及時溝通更容易解決孩子成長中的小問題,及時糾正不良行為和情緒。

(3)互鑒互助,共同促進家校共育進步

家校共育中家長和老師要更多的溝通教育中發現的問題,在孩子成長中互通有無,達到互補的效果,教師要針對學生問題對家長家庭教育進行指導,家長也需要及時向老師反饋學生在家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特點,家校雙方共同努力,從細節和習慣出發,解決學生成長問題,才能實現真正的家校共育。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是學生身心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學生在心理成長方面需要獲得更多的關注和積極引導,落實家校共育,提升家校共育質量,才能更好的促進初中教育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何瑞卿.淺談中等生邊緣化問題及教育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11)

[2]孫鵬飛.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法制教育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20(07)

[3]宋麗榮.談自信教育策略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J].成才之路,2009(17)

[4]陳惠.中學生“離家出走”的原因分析及教育策略[J].江蘇教育,2017(39)

[5]肖勇.深入分析,精心設計——試卷講評價值優化的策略研究[J].數學教學通訊,2017(17)

猜你喜歡
個案研究家校共育初中教育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理性研究:基于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的西南邊疆個案
影響小學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決策略初探
云南省高職院校體育資源校企合作視角下開發個案研究
小學科學新課程實施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語文學科課后作業的有效研究》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用愛引導幼兒樂學的個案研究
淺議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