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意識”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法研究

2021-07-01 09:51賈琳娜
當代家庭教育 2021年10期
關鍵詞:教法問題意識小學數學

賈琳娜

摘? 要:教育部在2017年頒布小學數學教學的課程標準,重點明確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學科思維的培養。并且只有學生具備問題意識,才能通過生活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愛因斯坦曾經指出:“問題提出要難于問題解決”。因此,只有通過教學,讓學生不斷思考,才能形成問題意識,使思考過程更有意義。在素質教育之下,核心素養教育總體要求為,教師課堂教學關注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形成問題思維與意識,創設良好的課堂環境。下文對于問題意識內容和培養價值簡單介紹,并對數學課堂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方法詳細說明。

關鍵詞:問題意識;小學數學;教學;教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0-0165-02

A Study o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Metho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Question Awareness"

JIA linna? (Sapu primary school,Sapu Town,Qingcheng County,Qingyang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 In 2017,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omulgated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focusing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ubject thinking in mathematics teaching.And only when students have problem awareness,can they discover,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through life.Einstein once pointed out: "It is difficult to solve a problem when it is raised." Therefore,only through teaching and letting students think continuously can they form problem awareness and make the thinking process more meaningful.Under quality education,the overall requirement of core literacy education is that teachers pay attention to the guidance of students in classroom teaching,let students form problem thinking and awareness,and create a good classroom environment.The following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ontent and cultivation value of problem awareness,and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methods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problem awareness in math classrooms.

【Keywords】 Problem awareness;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Teaching;Teaching methods

新課標當中,對于數學教學有明確要求,不但需要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而且還需激發其對學習產生興趣,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問題意識能夠呈現出學生學習狀態,并為其學習提供動力。只有學生積極思考,才能打造具有生機活力的數學課堂,對學生質疑能力以及學習習慣加以培養。因此,探索數學課堂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教學策略十分重要。

1.問題意識相關介紹

(1)問題意識內涵

問題屬于學習狀態的表現,要求學生利用問題狀態完成學習任務。問題也是學習過程的疑問之處。當學生面臨疑惑時,難以利用自身知識儲備或者技能經驗而理解解決就能產生問題。綜合分析,問題意識就是學生參與學習活動過程中產生的疑惑、探究等認知狀態與心理狀態。在學生思維、認知等活動發展過程,問題意識占據重要地位。當學生具備問題意識時,能夠帶動其積極思維的形成,不斷質疑,將問題解決,促使學生個性發展。

(2)問題意識培養價值

陶行知曾經有言“疑問為發明的起點?!彼褂煤喚毜恼Z言,對于問題意識的主要作用進行概括,并且明確問題是發明和創造的基礎。因此,數學課堂,教師需要探索出高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發現、解決問題等能力十分必要。利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對于學生潛能進行激發,循序漸進培養其問題意識,讓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各類活動,主動探尋知識,掌握問題解決方法,促使學生能力綜合發展,體現素質教育理念。

2.問題意識下小學數學教學教學方法的運用

(1)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需要良好的學習環境作為支持,課堂師生關系的和諧構建為學習氛圍營造的必要條件。以往灌輸式教學思想,教師主體的課堂模式,與素質教育學生主體的教育理念相違背。對此,需要教師使用簡練、生動的語言,將學生學習熱情調動起來,激發其參與課堂活動,真正體現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課堂教學為師生之間的有機組合。教師作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與設計者,學生則是課堂主人,只有二者之間建立融洽的關系,才能取長補短,相互促進,為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奠定良好基礎。

一方面,需要教師以客觀的視角看待學生,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善于發現學生優點和長處。在教學過程,結合學生表現適當激勵,拉近師生距離,為學生營造敢于提問的課堂氛圍。

另一方面,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充足的信任,保護學生自尊心,激發其形成好奇心理,使其在課堂上勇敢質疑,才能將疑惑加以化解,讓學生參與課堂討論,打造民主的數學課堂。

(2)豐富課堂教法的運用

第一,情境教學。

良好的學習情境,有助于學生獲得更多學習體驗,進而形成問題意識。數學問題和生活有著緊密聯系。在學生身邊存在諸多數學問題,教師巧妙運用,創設情境,能夠讓課堂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更加相符。

如:講授“測量”內容時,為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可將學生劃分成學習小組,從教室當中取材,對于各種物體進行測量。為不同小組設計不同的學習任務,可測量書本長度,還可測量鉛筆長度,或者測量課桌、黑板等長度等,各小組完成任務之后,將測量數據向黑板之上填寫,學生測量之后,能夠得到不同的結果。為讓學生明確物體長度單位的意義,教師可對實物展開測量,并讓學生觀察。由于物體種類不同,其長短也各不相同。此時有學生可能存在疑問,“能否將長度標準加以統一?”學生在課堂活動之下,在貼合生活的情境中合作學習,從實踐當中獲得疑問。不但能夠培養其動手能力,還能激發其學習欲望,在真實的情境當中,對于學習的意義有深度體會。并在腦海當中構建知識,明確測量過程,需要將“標準”進行統一,這樣就能順利理解長度的意義??梢?,情境教學對于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具有促進作用。

第二,趣味提問。

從數學教學內容角度分析,各種概念和公式的學習較為枯燥,并且具有抽象性,部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不足,可能難以理解知識,對此,可在教學過程,使用趣味提問的方式,將數學知識生動呈現出來。小學生喜愛有趣的事物,并且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趣味提問能夠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出發,為其問題意識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礎,教學過程,教師可利用趣味問題,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當中,受到熏陶,形成敢于提問的習慣,深入探究和學習知識。

如:講解“圓”相關知識時,為讓學生明確“圓周長”、“圓面積”兩個數學概念的關系,教師可設計故事情境,并結合故事,讓學生思考問題,“小動物們在森林當中玩耍,突然,森林燃起熊熊烈火,這時所有小動物來到一片空地,空地周圍存在很多軟鐵板,并且周長相等,眼看大火就要將小動物們吞噬,此時一個小動物想出了辦法,讓所有動物將所有的鐵板在周圍空地上圍起來,以最快的速度,圍成最大的面積圓,就能逃離危險?!睘樽寣W生對于故事內容有更真實的感知,在可講解的同時,將《熊出沒》這部動畫片向學生呈現,并提出問題“大家能不能幫助小動物們快速脫離危險?”由于小學生喜歡觀看各類動畫片,因此,這個問題能夠對學生思維產生啟發,之后學生為了幫助小動物,能夠提出問題“周長一定,怎樣求出最大圓面積?”教學時,巧妙質疑,不但能夠讓學生形成問題意識,而且還能順利抓住問題解決要點,幫助學生高效學習知識。

第三,多媒體應用。

多媒體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能夠豐富知識的呈現方式,讓學生在生動的圖文環境之下,發現其中的問題,將數學知識全面聯系起來,感受數學魅力。在此過程,還需教師結合實際需求,對學生加以啟發,使其能夠找到數學知識的學習方法。

仍然以“圓”這部分知識學習為例,為讓學生對圓半徑、直徑等知識有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圓規畫圓方法,明確圓的對稱軸,可由教師選取生活當中常見的圓形事物,使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讓學生視覺受到刺激,并對圓知識點的應用途徑有更加深入感知。教學過程,將知識和生活事物全面聯。同時,還可使用動畫,對圓的半徑、直徑之間的關系進行演示,讓學生明確圓是軸對稱圖形,動態化呈現知識。在多媒體的輔助之下,學生對于圓的特點有更加深入地感知,在后續其他圖形的學習方面,也能自覺聯系圖形特點,找到知識之間關聯,在學習過程形成問題意識。

第四,實踐活動。

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在實踐當中,對此,教師還可組織實踐活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抽象的知識。部分數學問題的求解過程,可結合學生動手實踐與操作,促使其邏輯思維形成,對于知識有全新的認識,進而提高其對知識的應用和理解能力。在課堂當中,提高學習體驗感,在實踐過程反思失敗原因,啟發學生思維,形成問題意識。

在“圓”知識講解期間,教師可在課堂中為學生組織實踐活動,設計實踐任務“尺規畫圓”,讓學生使用直尺,將圓心至圓上一點的距離測量出來,使其生在實踐過程掌握圓半徑、直徑之間的倍數關系。同時,還可提供乒乓球道具,并在球上系上繩子,讓學生手持繩子,進行搖動,并觀察球的運動軌跡,在學生實踐過程,能夠體會出活動內容和所學知識二者之間關聯,并產生問題“哪個部分代表圓心?哪個部分代表圓的半徑?”等,從實踐當中提出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內化知識。由此可見,運用實踐活動,有助于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并且能夠提高其課堂學習成效。

第五,游戲教學。

課堂當中,為保證學生參與熱情,可從學生性格特點角度分析。小學生喜歡使用游戲的方式學習。因此,游戲教學能提高課堂參與興趣,豐富課堂趣味性。游戲教學方式下,有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激發其問題意識的形成,快速完成計算。在游戲過程增進友誼,形成團結集體的良好品質。合理的游戲方式能夠讓學生在課堂當中獲得成就感,轉變課堂學習模式。同時,教師還可使用勛章的方式,激勵學生,使其體會到數學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在課堂當中收獲快樂。

如:講授“乘法口訣”時,可組織“快速問答”游戲,由師生互動完成,教師說出問題“3個3相加等于多少?”學生可使用“3+3+3=9”或者“3×3=9”兩種方式回答。在師生互動的氛圍之內,理解乘法的本質,并輕松記憶乘法口訣。在課堂當中,巧妙運用游戲,激發學生發散思維,使其形成問題意識。學生不但能夠正確回答出教師問題,而且還能模仿教師出題方式,和其他學生之間相互展開問答游戲,高效學習。

(3)課后及時反思

如:學習完“圓柱”和“圓錐”等知識之后,由于此部分知識具備較強的技巧性,并且計算方法較為繁瑣。因此,學生在問題求解階段耗時較長,部分學生可能存在畏難心理。為轉變學生學習觀念,筆者在課后讓學生積極總結,對相關知識進行反思,學生通過圓柱組成、表面積和體積等知識,逐漸向圓錐相關知識過渡,并明確二者之間體積關系,進而深度記憶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在總結過程,學生可能形成疑問,“圓柱底面周長和側面長方形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在問題的引導之下,通過分析和總結,不斷反思,加深知識印象。在反思過程,能夠幫助學生拓展學習,并且形成問題意識以及獨立探究等能力,整合新舊知識,完善知識框架,對數學知識的記憶更加牢固。

結束語:總之,小學數學教學,為培養學生問題意識,需要教師轉變教學理念,打造和諧師生關系,豐富教學方法的運用,及時指導學生總結數學知識,讓其形成問題意識,并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高效學習。

參考文獻

[1]代敬紅.“問題意識”引導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探析[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9(04):201-202.

[2]龔英杰.“問題意識”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新探[J].中外交流,2019(30):337.

[3]王冬紅.“問題意識”背景下小學數學教法新探[J].最漫畫?學校體音美,2018(10):247-248.

[4]郭碧蕓.小學數學新課標背景下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9(02):72-73.

猜你喜歡
教法問題意識小學數學
能力本位的《網頁前端框架》教法改革與探索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法的合理整合
What kind of role should English teachers play in the intensive reading class
問題意識與專題化教學研究
淺議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策略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試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