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義務教育”的實踐探索

2021-07-04 05:45萬依婷
數理報(學習實踐) 2021年6期
關鍵詞:義務教育互聯網

萬依婷

摘要:“互聯網+義務教育”是浙江省政府所推出的城鄉教育共同體實踐項目。本課程在項目理念的指導下,通過利用互聯網技術,圍繞《數圖形的學問》課程內容,設計符合城鄉學生特點的教學課件,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地位,并及時召開課后教研活動,對教學過程中的優點與不足之處展開了深入探討。此外,通過本節“互聯網+義務教育”課程,也對未來如何進一步提升課堂互動教學效果、平衡學生差異等問題提出了展望。

關鍵詞:“互聯網+”;義務教育;城鄉教育共同體

背景信息

一、“公平而有質量”政策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努力讓每一個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1]“公平而有質量”數字,不僅指明了我國未來教育發展的大趨勢,更意味著我們必須要竭力縮小不同區域、城鄉之間所存在的教育差距。我國正處于以教育信息化促義務教育公平從關注基礎設施與資源配套的起步發展階段轉向以教育信息化應用縮小數字鴻溝的加速發展階段,正在邁向模式創新的精準可持續階段,[2]不斷鞏固社會主義國家與中華民族發展的根基。

二、浙江省“互聯網+義務教育”項目

“互聯網+義務教育”項目是試圖通過利用互聯網技術,將位于城鎮地區的優質學校與位于貧困鄉村地區的普通學校相連接。但城鄉資源共享、城鄉義務教育共同發展的效果并沒有達到理想狀態?!盎ヂ摼W+義務教育”是浙江省政府所主持的一場基于互聯網技術而進行的教育大探索、大實踐。為共同建設浙江省優秀城鄉學校提供了重要的參考經驗。

三、案例對象

本節課為《數圖形的學問》,面向的學生為小學四年級,且是由金華市湖海塘小學與蘇孟鄉中心小學共同通過互聯網平臺而開展的義務教育課程。

案例正文

一、問題描述

(一)教材分析

本節是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數學好玩的第三課,屬于綜合與實踐領域的內容,“數圖形的學問”是簡單的排列組合問題,教材創設了“鼴鼠鉆洞”和“菜地旅行”兩個有趣的問題情境。由簡單到復雜地引導學生利用幾何圖形來描述和分析問題,把數學問題變得簡明與形象,引導學生經歷不重復、不遺漏地數圖形過程,感受問題中隱含的數學規律,發展學生有序思考的習慣。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為“互聯網+義務教育”課程,是由湖海塘小學與蘇孟鄉中心小學共同合作開展,因此需要對兩個班級的學生開展學情分析。對于湖海塘小學學生而言,本節內容學生自主學習難度不大。但對于蘇孟鄉中心小學的學生而言,需要老師進行逐步引導與教學,在此過程中與湖海塘小學的學生開展互動交流,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二、指導理念

借助互聯網技術,聯結城鄉學校共同構建教育溝通提,并通過整體化發展、個性化發展、協同化發展以及真實化發展的方式,將城鄉學校真正凝結成為教育共同體,從而合理推動城鄉學校教育資源的傳遞共享,為促進城鄉學生的共同健康發展奠定重要基礎,這也成為了本節“互聯網+義務教育”課程的指導理念。

(一)點面結合,整體化發展

正如教育部副部長朱之文在接受采訪中所提及的,“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需要多管齊下,綜合施策,并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推動城鄉義務教育的整體化發展?!盵3]城鄉教育中不同方面的發展聯動也將對整體發展起到重要影響。

(二)差異共存,個性化發展

如上所言,城鄉教育共同體通過開展共同活動,其本質便是城鄉兩校共同利用彼此的資源實現過程共享、結果共通的過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城鄉教育共同體中,并不可能存在絕對性統一,反而是因為城鄉之間存在區別而存在差異化特征,由此“差異共存,個性化發展”也必將成為“互聯網+義務教育”的指導理念。

(三)互惠共生,協同化發展

所謂互惠共生,主要是指與單獨生存相比,不同種屬生物通過共同生存的方式而能夠獲得更多的利益。具體至城鄉合作開展教育共同發展中,其基本形式主要是城鄉學校之間借助互聯網技術而實現資源共享、溝通交流,由此達到相互提升的目標。因此,在開展“互聯網+義務教育”課程活動中,筆者也非常注意結合城鎮與鄉村的不同優勢資源,使其得以達到互惠共生的效果。

三、問題解決過程與方法

(一)積極交流,了解學生差異

正如前文所提及的,“互聯網+義務教育”城鄉合作教學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有所不同,教師所面對的將是學習條件、學習進度、思維方式等完全不同的學生群體,因此在課前,了解學生的差異便顯得極為重要。

因此在課程開始之前,筆者先是與蘇孟中心小學的老師進行積極交流,了解班級學生的基本情況。

(二)捕捉重點,有效突破難點

本節課的設計思路為(1)從生活問題抽象出線段圖;(2)能夠有序不重復不遺漏的數;(3)從線段圖回到生活問題。其中,重點是“學會有序、不重不漏數線段的方法”,難點是“引導學生在按一定規律數的基礎上,發現數圖形的規律?!?/p>

接著拋出疑問“我們要怎么樣有序地數呢?”并由此引入下個環節,教授學生如何學會將復雜的情景圖轉化成簡單的線段圖,從而更為直觀地計算,以便遺漏。

四、應用成果展示

總體而言,在這節課上,筆者先帶領學生精細解讀規則。隨后讓學生自主嘗試,畫出逃生路線。在同步課堂結束之后,筆者還與聽課老師一起共同開展了同步教研活動。而通過教研,從中總結到教學規律。這無疑為我們在未來開展個性化“互聯網+義務教學”活動提供了重要借鑒作用。

五、反思和展望

通過利用實時交互信息環境,讓城鄉教師、學生之間能夠積極進行交流互動,從而能夠為鄉村學校的學生提供更多的教育資源與啟發。然而,除了所取得的成就外,我也感受到了依舊存在需要注意的問題。比如,需要使課程教學內容更加符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城鄉之間在課程前后也應該也加強溝通交流的頻率。

結束語

總而言之,通過借力互聯網技術以打造城鄉教育共同體,是破除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難題的重要途徑,并能夠借此以實現城鄉教育資源共享、城鄉學生共同發展的教育新目標。通過“互聯網+義務教育”課程教育,我深刻感受到城鄉學校在“尊重差異、交流互助”理念的指導下,依托互聯網技術而開展同步教學,確實有助于進一步提高教學的效果,讓孩子在愉快的氛圍中、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學會更多知識,也能夠讓教師在共建共享、共進共學的過程中實現自身專業水平的提升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新華網:《教育,“有質量”三字千鈞重》,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7年10月22日.

[2]徐歡百,胡小勇:信息化促進基礎教育公平:圖景,焦點與走向[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9,(6):29-34.

[3]人民網:《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邁上新臺階》,2018年3月.

猜你喜歡
義務教育互聯網
稅費改革與我國義務教育財政體制改革研究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背景下教師資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讀
信息技術走進山區教育,揭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新篇章
我國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的公平問題研究
“互聯網+”環境之下的著作權保護
“互聯網+”對傳統圖書出版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