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校師德建設中工會角色探析

2021-07-16 10:42陳沛中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
關鍵詞:高校工會師德建設

陳沛中

[摘? 要:高校工會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教職工自愿結合的群眾組織,其任務必然包括促進師德建設。目前,高校師德建設中,工會必須做好黨政和教職工的橋梁,做好師生溝通的牽線人,做好當地精神的傳播者。這些角色的設定,最終的立足點都在于始終維護教職工的根本利益,形成黨工、師生、高校與地方互相促進的整體氛圍,從而促進師德建設。

關鍵詞:高校工會;師德建設;角色探析]

高校工會在不斷落實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過程中,將會發現師德建設源自黨政工作精神的指示,師德建設優良的標志在于良性的師生關系,師德建設的深厚社會精神土壤在于當地精神和時代精神。

一、黨政工作精神的傳達者

愛國守法,是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之一,高校工會有義務將國家教育有關的法律,組織教職工進行認真研究,推進教師的法治精神,以法治精神在高校的深入確立,規范教師行為,達到嚴守師德底線的效果。高校師德建設必須貫徹落實《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高校工會對此不僅應組織教職工去認真學習,而且必須采取相應措施落實。

高校工會要做“立德樹人”的號召者。黨的十八大報告就已經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更是指出將建立師德考核檔案。高校工會必須結合實際,借鑒和學習各地高校工會的師德評估機制,比如積極組織和號召廣大教師,參與支教扶貧活動。師德建設客觀上需要提供一個比較艱苦的環境去鍛煉,而艱苦落后地區也需要師德高尚的人民教師,去帶來積極的影響。如果教師在面對落后地區的學生,能創新教學方式,并且在服務落后地區的實踐中,發現傳授的知識帶給當地的改變,必定會更加愛崗敬業。

高校工會做黨政工“三聯動”機制的協調者。黨委負責師德建設全過程大方向的正確,行政仍然沿用傳統的“抓兩頭帶中間”的方法,但是與此同時,工會在師德建設中的主體地位應該加強。以往容易被忽視的平均水平的教師群體,是工會應負責加以關注的重點對象。為此,工會應組織學校各專業的教師,進行課程思政比賽,來學習和提高專業課程思政元素,在批評和自我批評中促進師德建設。

二、教師群體的服務者

高校工會是由工會干部和教職工群體組成,教職工是高校工會的主要組成部分,工會干部是為教職工群體服務的。這種服務最基本的是主動維護教職工群體的利益,其次是保障教職工有充分的條件去提高個人素養。國家重視教師群體的師德建設,就需要提高教師群體的福利待遇,以及切身的解決教師群體的困難和矛盾,因為這樣可以吸引更多優秀人才進入高校工作,從根本上提高教師群體的素質水平,為師德建設帶來助益。關于這些教師的具體權益維護和矛盾解決,關鍵在于高校工會服務的精準度如何。

關愛學生,作為教師職業道德之一,要求工會建立關愛教師的人文服務體系,重點在于工會要做師生溝通的牽線人。因為師生之間如果缺乏及時的長效的反饋渠道,如何互相關愛、互相關愛等這些方面就無法做到精準。在師生互相真誠交流的基礎上,既能增進對自身的認識,也能改進師生關系,從而在良性互動中達到關愛學生的目的。工會需要做好關于學生對教師評估和建議的問卷調查和隨機訪談,一步步評估和促進師德建設工作。

其次,工會策劃或者鼓勵產生一些優質的、師生互動的文體娛活動,也利于消除師生之間代溝的影響以及減少隔閡。一方面,這些活動滿足了師生業余的精神需要,另一方面促進師生情感交流。由于打破了師生職業和身份的局限,引導師生回歸到人本身的快樂,使校園文化融入“家”的溫暖,所以師德建設就有了深厚的人文關懷的土壤。

最后,服務的具體成效,關鍵在高校工會引導和推行活動的質量如何。第一、二級教代會等配套機制體制必須完善,以提高教師的民主參與意識。第二,加強工會干部隊伍的素質建設,減少學校人事部直接任命工會主席的現象,采用二級教代會加強民主監督工會主席的方式。第三,建立高校工會與學生會、高校工會之間的長效溝通機制,在交流互鑒中促進高校工會的長足的發展。

三、當地精神的傳播者

高校師德建設,需要高校工會與當地社會的精神養料有機結合。首先,高校工會必須利用好高校這個載體,將當地的高校教師引導到社會實踐中,比如組織定向的支教扶貧活動,在比較落后的地區帶來該高校所代表地方的精神風貌,同時錘煉教師群體的師德水平。

其次,本地高校工會需要緊跟時代精神,組織教師學習黨的重要思想理論成果;積極介紹先進教師和優秀黨員事例,以真情感染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高校工會引領高校成為時代精神的傳播者,當地精神的傳承者,以高校為中心輻射當地社會文化建設,形成當地社會文化氛圍和高校師德建設互相促進的局面。

最后,高校工會針對傳播先進精神、促進師德建設的教師,進行榮譽為主、物質為輔方面的激勵。過于重視物質激勵,如獎金和職稱帶來的切實利益,容易造成打著提高師德的名頭,全為著追求利益的行為。因此,政策規定既不能完全偏向精神獎勵,也不能全用物質獎賞,但在師德建設的初級階段,還應該根據青年教師群體的生活狀況和需求,得出是否適當增加物質獎勵比重的結論,逐漸的將評選師德模范的標準,轉向精神獎勵為主的模式。

四、結語

一切建設都需要有組織的進行,同樣,高校師德建設的長期性,必然要求高校工會做好角色定位。高校工會不僅要做黨政工作精神和當地精神的忠實傳播者,還要做好教師工作環境優化的促進者,以豐富的文體娛等活動,加強教師自身的修養,維護師生良性關系。

參考文獻

[1]陳穎.高校工會在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中的作用和途徑[J].山東工會論壇,2018(06).

[2]崔琳琳,李榮.高校工會構建師德師風長效機制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22).

[3]劉秉正,田珺,王志峰.高校工會深入開展群眾性師德實踐活動的探討[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3).

[4]劉愛蘭.論高校工會在師德建設中的角色與作為[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05).

淮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猜你喜歡
高校工會師德建設
高校工會工作創新發展的對策思考
強化高校工會“小金庫”管理對策
淺談如何創新高校工會工作
高職院校工會在構建和諧校園中的作用
從師德現狀看師德培養建設“供給側改革”
加強校園人本管理 營造和諧育人氛圍
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對策
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師德建設的對策研究
貫徹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強師德建設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