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教融合背景下電子商務混合式“金課”建設研究

2021-07-19 23:14龍明慧
理論與創新 2021年6期
關鍵詞:混合式金課產教融合

龍明慧

【摘? 要】產教融合是產業與教育的深度合作,是高校專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彰顯學校辦學特色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在“金課”建設背景下,以產教融合為切入點,探索電子商務課程混合式“金課”的建設方法,從課程設計理念、課程內容組織、教學方法改革、特色實踐教學等方面闡述混合式課堂實踐的具體過程,提出課程改革和建設路徑。

【關鍵詞】產教融合;混合式“金課”;課程改革

1.“金課”建設內涵

2018年6月教育部首次提出要把“水課”轉變成有深度、有難度、有挑戰度的“金課”。同年8月,在教育部印發的《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中,明確要求“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切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自此,“金課”建設再次掀起課堂改革新熱潮,高校積極探索各類“金課”建設,加強課程內涵建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金課”建設旨在振興本科教育,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建設強化以學生為中心,實現由“教”向“學”的轉變,發揮教育理念對課程建設的價值引領作用?!耙詫W生為中心”的“金課”建設,要著眼于學生現實與未來的需要,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能動性和積極性。

2.電子商務“金課”建設標準與目標

電子商務課程涉及電子商務各個方面的知識,包括網絡技術基礎和運作體系,電子商務安全,網絡營銷,電子商務法律規范等,是一門融合經濟科學和現代管理理論的綜合性應用學科。課程教學目的在于使學生了解和掌握電子商務的基本理論與實踐,提高電子商務操作技能, 并為與電子商務相關的后續課程做好扎實的知識儲備。

在“兩性一度”的標準下,電子商務“金課”建設要進一步深化課程的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不斷地、適時地更新課程內容,以保證課程的前沿性、先進性與實用性,注重知識與能力素質的有機融合,致力于培養學生具備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和思辨思維。實現與計算機網絡無縫連接,在調動師生雙方的創造性上,凸顯前沿性和時代性,體現專業或內容的先進性和互動性,使學習結果具有探究性和個性化。強化教師隊伍,加快現代化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研制,形成教學特色;以人為本,培養德才能兼備的、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的、具有創新精神的電子商務人才;運用先進教育思想和教學手段,大力研發數字教學相關系統和數據庫,注重與大學生認知能力相適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數字教學,使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性。

3.產教融合背景下電子商務混合式“金課”建設思路

3.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打造優秀課程教學團隊

重視培養與引聘,培養學術造詣深厚、師德高尚、創新能力強的“雙師型”學術帶頭人,培養造就一支適應課程與專業發展需要的中青年骨干教師隊伍,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隊,使師資年齡結構、學緣結構、職稱結構、技能結構、雙師結構更加合理。

推行掛職鍛煉,選送教師到企業、行業培訓中心學習,培養其專業技術操作能力;從企業引入管理人員擔任兼職教師,承擔專業課程的教學。同時,還可以聘請行業專家、企業家擔任客座教授,加強對專職教師的指導工作。開展課程組學術交流會,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講學。

在教學理念上教學團隊要形成共識,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圍繞學生的學習需求來打造“金課”。 實現從“學科知識范式”向“生活實踐范式”的轉換,從“理論導向”到“問題引導”、從學生“被動學習”到“自主學習”、從“線下教學”到“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多維方式轉變。

3.2深化產業引領,積極踐行混合式教學

電子商務“金課”建設的內容選擇要圍繞促進學生產生高階性學習這一價值導向來開展,教師應緊跟學科發展前沿和時代要求,注重教學內容的拓展及更新,不僅要關注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要加強對學科領域的發展情況和前沿知識的了解。從教學模式、學生學習的心理狀況、學生的智力發展規律、知識的積累等研究本課程講敘的特色和內在規律,以一定的深度與廣度促進課程的教學不斷上新臺階。

豐富線上線下教學資源。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離不開線上網絡教學綜合平臺建設,在以課堂教學、實踐參與的基礎上,增加各類線上教學資源,包括案例學習、教輔材料及試題庫等資料,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和學習形式。

開展多樣化的實踐訓練。結合“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等創新創業需求,讓學生真切感受創新體驗與創業模擬,盡早接觸企業并改進自身的不足,為激發和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潛質和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提升社會所需人才的技能做好準備。

3.3緊扣“金課”教育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

正如吳巖司長指出的,我們要下大力氣建設五大類型“金課”:線下“金課”、線上“金課”、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虛擬仿真“金課”和社會實踐“金課”。高?!敖鹫n”涉及到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評價等多維度的改革,貫穿到教師“教”與學生“學”的全過程。因此,“金課”要探索建立適應新型教學模式和多樣化教學方式方法的制度環境。鼓勵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科學有效地進行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的創新,改變過去課堂上那種方法單一、氣氛沉悶的現象,使學生愿學、樂學、會學、善學。加強對學生的創新思維的考核,進一步加強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讓學生積極思考。

(1)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師生互動。通過互動討論,自主展示,教師指導有機結合等,讓學生在“教”與“學”過程中,掌握課程的相關知識點和操作技能。

(2)立足于加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采用項目教學,以工作任務引領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成就動機。緊密結合職業技能證書的考證,加強考證的實操項目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

(3)重視學科領域新信息技術、新管理方法發展趨勢,貼近企業、貼近生產。為學生提供職業生涯發展的空間,努力培養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創新精神和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 吳巖.建設中國“金課”[J].中國大學教學,2018,(12):4-9.

[2] 陳寶生.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中國高等教育,2018(Z3):4-10.

[3] 劉慧,王成武,蔡江東.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建設探索——以應用型高校鋼結構課程為例[J].大學教育,2020(6):73-75.

[4] 崔佳,宋耀武.“金課”的教學設計原則探究[J].中國高等教育,2019(5).

[5]馮曉英,王瑞雪.“互聯網+”時代核心目標導向的混合式學習設計模式[J].中國遠程教育,2019(7):19-26.

基金:中國電子勞動學會2020年度“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改革發展立項課題,課題編號Ciel2020006。

猜你喜歡
混合式金課產教融合
“金課”建設背景下光傳輸技術課程的建設實踐
課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課”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大學生心目中的“金課”
高校本科教育“淘汰‘水課’、打造‘金課’”芻議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產教融合提升課程有效性的思考
“混合式”教學在《工程力學》課程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
淺議“混合式”教學理念在翻轉課堂中的應用
物聯網中MAC協議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