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釋學視角下強制締約義務的民事責任

2021-07-19 00:45邵志成
理論與創新 2021年6期
關鍵詞:侵權責任

【摘? 要】我國學界對于強制締約義務責任性質的討論并未緊密結合現行法,現有學說在解釋學視角下,唯有侵權責任說在構成要件、法律效果等方面能順利的得出合乎解釋學方法的結論。

【關鍵詞】強制締約義務;解釋學;侵權責任

1.問題的提出

現有理論一般均認為強制締約屬于法定義務的范疇,①而責任作為義務的延續是非常重要的,無責任則無義務,但問題在于,我國現行法上缺乏對于強制締約義務本身的表述及負擔相應民事責任的條文。本文旨在通過對現有學說的梳理,站在解釋學的視角上,對于強制締約義務的民事責任性質及其適用進行分析。

2.違反強制締約義務的民事責任

要討論違反強制締約義務的責任,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該責任的性質,這是其理論基礎以及后續考慮的基石,但是我國理論界對于違反強制締約義務的責任性質存在分歧,具體如下。

2.1締約過失責任說

該觀點認為,在當事人違反強制締約義務,拒絕與他人締約的行為屬于締約過失行為,故義務主體應承擔締約過失責任。②因為拒絕締約的行為發生于磋商締約階段,按照傳統的民法理論,該義務應被納入締約過失責任的管理范疇。并且,由于義務人明確拒絕締約,所以雙方的法律關系并不會步入合同關系中,相對人因此遭受的損害僅屬于信賴利益損害,以締約過失規制較為合適。

2.2侵權責任說

這種觀點在德國、法國與我國臺灣地區屬于多數說。德國學說認為,拒絕強制締約的行為屬于侵犯相對人權利的行為,系屬侵權行為,而在規范依據上,該說則自然訴諸于《德國民法典》第823條與826條的一般侵權行為的規定。③而法國作為典型“大侵權,小合同”的立法體系,也自然將其納入侵權責任范疇,規定“違反強制締約義務的,應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法國最高法院法官有觀點認為,“凡是獨立于合同關系之外的發生損害的事實即為侵權責任?!雹芸傊?,在法國一般也認為該責任性質實際為侵權責任。

我國內部也有該說的支持者,如冉克平教授認為,認為強制締約義務是先契約義務,違反該義務的主體應該承擔締約過失責任;但是由于冉克平教授同時認為,締約過失責任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侵權責任,故對于違反強制締約義務的責任性質,表面上屬于締約過失責任,而實際上應適用侵權法進行規制。

2.3違約責任說

該說認為,強制締約即屬于法定義務,且其效果為必須與相對人締結契約,則締結合同的法律效果是理所應當發生的,即不論義務主體以何種方式拒絕締約,契約都在對方發出承諾之時成立,當事人后續的損害賠償責任,實際上屬于違約損害賠償。

該說僅有極少數文獻支持,因為這種學說一般直接將義務主體的經營視為要約,這與現實十分不符,故下不討論

2.4獨立責任說

該觀點認為,違反強制締約義務的責任性質屬于一種獨立的民事責任類型,因為強制締約義務本身存在的價值,在于促使公共服務機構能夠承擔其應承擔的社會責任,當義務主體拒絕締約時,其應該承擔的責任就是締結契約本身,這是一種類似于實際履行但并不相同的責任類型。⑤

3.解釋學視角下的分析

對于現有的理論學說,在解釋力上各有千秋,但并無一說有形成絕對的通說之勢,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缺乏實際的現行法條文支撐,學者們站在不同角度上得出不同的論斷。故下面將就上文所提到的現有理論,針對其在適用時應用到的請求權基礎,筆者將站在法解釋學的視角下,審視其合理性,從而逆推何種理論更應該被采納。

3.1《民法典》第500條的締約過失責任

從構成要件上來說,當事人依據《民法典》第500條承擔締約過失責任,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義務違反、損害以及兩者間的因果關系。⑥這里的義務違反不同于合同義務的違反,這里對于“義務違反”的最終解釋標準在于誠實信用原則,基于《民法典》第500條第1項的“惡意”,第2項的“故意”,第3項的“違背誠實信用原則”,前兩者的主觀狀態為故意,后者的判斷則本身就包括過錯程度的考量,所以這里并非不考慮主觀過錯,而是主觀過錯并入了義務違反中。

從法律效果上來說,締約過失責任的承擔方式為損害賠償,且通說認為對于此處的損害賠償對象應為信賴利益,一般不能超過履行利益。

筆者認為,適用該條并不妥當。首先,就構成要件上來說,對于我國《民法典》第500條,其“義務違反”要件受到該條分項的影響,其解釋的最終標準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而強制締約義務是基于社會公共利益而產生的,是契約自由與公共利益平衡的結果,二者在基礎價值上即存在差異。其次,從法律效果來看,法條上只有“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是違反強制締約義務苛以的最重要的責任是“強制締約”,從教義學上,很難將“強制締約”的含義解釋進“損害賠償”之中。

3.2《民法典》第1165條的侵權責任

我國一般過錯侵權規定于《民法典》第1165條。

從構成要件上來說,一般過錯侵權的責任承擔,需要符合以下要件:損害,因果關系,過錯,違法性。這里的“侵權行為”要件中的“權利”并非漫無邊際,現在的通說是債權一般不受到侵權法保護。⑦

從法律效果上來說,一般過錯侵權的責任承擔方式較為多樣化,根據《民法典》第179條,共有11種承擔方式,這些承擔方式可以單獨或并行適用。

從免責事由上來說,共有受害人故意、第三人原因、不可抗力、正當防衛、緊急避險5種免責事由,但從法理來說,實際上還包括諸如自助行為、行使權利、免責條款等。⑧

筆者認為,此時的條文含義可以包含違反強制締約義務的責任。

首先,從構成要件上,“可強制締約的權利”并不屬于我國現行的民事權利體系,但其又被我國及各域外法律所承認,故筆者認為其不應解釋為權利,而應解釋為利益,這種可保護的民事利益顯然處于侵權法的保護之下。

其次,從法律效果來說,違反強制締約義務所承擔的責任典型之一為締結合同,而第5項“恢復原狀”實際上可以將締結合同的意義包含進去?!盎謴驮瓲睢敝傅氖恰盎謴褪芎θ思傧氲膽袪顟B”,并且該概念一致處在被擴大理解的趨勢中。⑨故筆者認為,可以將強制締結合同的法律效果解釋進“恢復原狀”,即請求恢復到已締結合同的狀態。

最后,從免責事由上來說,法定的免責事由實際上均有適用于違反強制締約義務的余地。就不可抗力而言,締約行為本身并不受到不可抗力影響,但實際上若義務主體因為不可抗力的原因失去履行能力,此時的締約已經失去了意義,即使締約,其違約責任也會因不可抗力而免除,故此時在前端就作為強制締約的免責事由,從而簡化義務關系。

3.3需要類推適用的獨立責任

若認為此時違反強制締約義務的責任屬性為獨立的法定責任的話,在適用時唯有類推其他法條。

(1)類推某特殊類型的強制締約的法條。我國法律體系中直接關于強制締約的規定散落各處,單行法中有《電力法》《郵政法》《證券法》等,《合同法》中有專章“供用水、電、氣、熱力合同”,運輸合同、租賃合同中也有規定。

縱觀上述所有有關法條,在構成要件上有明確體現的幾乎沒有,措辭基本上全為“不得拒絕”“不得拖延”等。在法律效果上,房屋租賃合同司法解釋第21條中規定了“賠償責任”,而對于違反了強制締約義務之后的“強制締約”責任,則幾乎沒有提到。

唯有優先購買權中的“同等條件”可以作為要件之一,參考該條的同等條件,意味著締約人的締約請求是合理的,與其他締約者的條件相同,若因締約者無理由抬價或減價而導致義務主體拒絕締約,則不構成義務違反。

在免責事由上,《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第32條、房屋租賃合同解釋第24條第4項等,均提到了義務主體的履行能力,若因為缺乏履行能力而拒絕履行,則無需承擔責任。

由上述梳理可知,單純類推某些特殊類型的強制締約的法條無法做到妥善的適用,對于這些免責事由與要件,唯有在找到請求權基礎之后,可以類推進行補充。

(2)類推違約責任。經過上文的梳理可知,實際上最難以在現行法得到法條支撐的,是法律效果中的強制締約效果,在現行法中可以解釋出強制締結合同意思的,似乎也只剩違約責任中的“繼續履行”了,但是問題在于,法學方法論中的類推解釋技巧成立的基礎在于“價值模板”與“肯定的平等原則”,⑩賦予違約責任如此的法律效果,旨在維護私法自治與契約嚴守,但是對于違反強制締約的責任來說,法理上應賦予其締結契約的法律效果之原因在于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無法根據公平原則進行類推。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請求權基礎與解釋學的視角下,實際上應該采納侵權責任說為妥當,侵權責任說兼顧了傳統理論體系,又在現行法的解釋上可以得出妥善的答案,有利于該制度的實際適用,其他學說可能在理論上有閃光之處,但與現行法之間的裂縫難以用解釋學進行彌補。

注釋

①王利明:《合同法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87頁。

②王利明:《合同法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333頁。

③參見冉克平:《強制締約制度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246頁。

④參見冉克平:《強制締約制度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247頁。

⑤參見蔣學躍:《論強制締約》,載《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⑥孫維飛:《<合同法>第42條(締約過失責任)評注》,載《法學家》2018年第1期。

⑦程嘯:《侵權責任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15年9月第2版,第117頁。

⑧程嘯:《侵權責任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15年9月第2版,第296頁。

⑨參見程嘯:《侵權責任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15年第2版,第668、669頁。

⑩參見[奧]恩斯特·A·克萊默:《法律方法論》,周萬里譯,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第147、148頁。

作者簡介:邵志成(1997-),男,漢族,安徽蚌埠人,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民商法學。

猜你喜歡
侵權責任
公證民事案件司法解釋的亮點與不足
我國環境權民法保護現狀研究
云計算LaaS模式中著作權侵權責任探析
第三人干擾婚姻關系之法律認定
消費欺詐的構成要件及侵權責任問題研究
論人工智能產品侵權行為責任認定
淺談封閉性公共空間環境污染及侵權責任
網約出租車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論侵權責任的違法性要件
“問題電梯”頻發背后的賠償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