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與育人功能相結合

2021-08-09 07:53何輝
科技資訊 2021年12期
關鍵詞:三下鄉育人功能當代大學生

何輝

摘 ?要:當代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現在需要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大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意識。但是,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也存在團隊成員選拔時間不充足、項目經費有限、新媒體宣傳不到位等問題,需要積極去探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與育人功能兩者之間的融合度。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 ?育人功能 ?融合度

中圖分類號:G40-012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4(c)-0221-03

The Combination of Social Practice of "Three Visits to the Countryside" and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n Summer Vacation

HE Hui

(Shaoyang University, Shaoyang, Hunan Province, 422000 ?China)

Abstract: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the social practice of "three visits to the countryside"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n summer vacation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mprove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system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enhance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of "three visits to the countryside" in summer, such as insufficient time for team members selection, limited project funds, and inadequate new media publicity. Therefore, we need to actively explore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of "three visits to the countryside" and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Key Words: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ummer "three to the countryside" social practice; Educational function; Fusion degree

“三下鄉”即是包括有關文化、科技和衛生方面的內容。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強調必須始終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社會實踐活動可以讓大學生去感受農村的變化,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以實際行動投身到打贏脫貧攻堅戰,投身鄉村振興戰略中去,用自己所學專業知識去發現和解決“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的實際問題,勇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1 ?當代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育人功能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育人是指各高校在組織開展大學生志愿者,他們利用課余時間到鄉鎮地區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能優勢,為鄉鎮群眾提供生產生活需求服務的同時也拓展自身的實踐能力,全面認識國情和世情,提高自身素質的社會實踐過程[1-2]。暑期“三下鄉”是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重要的形式,受到高校普遍重視與關注,其育人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1 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當代大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了解國情社情,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平臺,大中專學校和共青團加強對當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這對大學生來說也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禮,更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思想引領。同時,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大學生會對當地的產業、環境、農業、醫療、教育、衛生等開展調研,對農村的留守兒童開展愛心教育課程、結對幫扶、贈送圖書等活動給予力所能及的關愛?;顒悠陂g可以培養大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將所學的專業知識運用到新農村建設中去,在活動中給人們傳遞正能量,為美麗鄉村建設出謀劃策,給鄉村帶去新氣象。因此,高校加強與社會的聯系,可以讓當代大學生在“三下鄉”服務基地盡己所能、發揮所長,敢于吃苦,不怕困難,發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做好自己家鄉脫貧攻堅戰役的見證者、參與者和建設者,這也可以為鄉村振興和地方發展培育儲備人才資源[3]。

1.2 完善大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

俗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書本上的知識是理論化的,而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需要當代大學生親自參與,俯下身子,深入到實踐中去,面對面地與當地村民進行交流和溝通。大學生還需要與當地的村民開展訪談、調研、參與生產實踐等,可以收集相關活動所需的資料。同時,在傳遞知識給留守兒童時,也堅定大學生自己的學習信念,提升自身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除此之外,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期間,大學生將國家的政策方針進行宣傳。其次,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前期需要跟參與活動的學生家長進行電話或者短信溝通,讓家長對活動開展的目的、意義、時間和地點進行了解,增強對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認可度,積極鼓勵和支持大學生參與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1.3 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意識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當中要注重對大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當中,大學生肩負時代發展賦予的使命,大學生在活動期間會投身于教育、醫療、產業發展、鄉村環境、關愛留守兒童、法治宣講等各個領域,為鄉村發展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時間雖然不長,但大學生們在此期間用腳步去丈量家鄉的變化,用相機去記錄家鄉的美食、美景、人文風情,用筆尖去寫下志愿服務期間與家鄉的故事、宣傳家鄉典型事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可以說是用不長不短的時間去做一件值得珍惜和回憶的事情,學到的東西是彌足珍貴的,也是受益匪淺的。

2 ?當代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存在的不足

社會實踐活動為大學生開辟第二課堂,鼓勵大學生走出校園走進基層,將理論教學所學知識與社會實踐進行結合,充分發揮高校德育功能,也還存在一些不足。

2.1 團隊成員選拔時間不充分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由每一位成員組成的團隊,每個團隊8~12人(不包含指導老師)。由于活動經費、指導老師、管理難度等方面的影響,參與到暑期“三下鄉”團隊中的成員有限,但大學生對于暑期“三下鄉”參與熱情度還比較高。前期人員選拔過程中,會綜合考慮學生干部培養、有相關社會實踐經驗、能堅守“三下鄉”初心、擁有較好文字功底、熱愛志愿服務活動。中期還會對參與報名的大學生進行面試、試講等環節的工作。在此期間,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籌備工作大約都臨近期末考試,由于準備的時間緊、團隊成員名額又有限,會導致一批擁有滿腔熱情、斗志昂揚的學生落選。此外,目前還是有不少的學生家長對大學生參加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持不理解、不支持的態度,認為學生放暑假就應該回家好好休息,去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太累太辛苦;認為沒有必要參加實踐活動,學好課本知識就行,這體現了家長對于學生的教育理念還是比較傳統保守。

2.2 項目審批獲得經費有限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離不開活動經費的支持。因此,對活動項目經費必須要進行合理的安排,才能確保各項活動井然有序地進行。每個團隊如果沒有做好前期的活動預算,沒有指派專門團隊成員管理各項活動開支結余,就會出現因為活動的經費不足,實踐活動中一些教學或者宣講需要用到的輔助道具不能正常購買,一些項目開展起來的效果不是很理想,進而制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育人功發揮良好的成效。

2.3 新媒體平臺宣傳不到位

加強對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宣傳工作,讓更多的大學生知道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以及了解這是一項社會志愿服務活動,提高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大學生中的影響力。但是有些高校對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前期的宣傳力度不夠,沒有綜合應用學校校園廣播站、學校網站、校報、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媒介和渠道開展宣傳工作[4],導致學生對于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信息獲取的渠道面小,能夠吸納到團隊里面的成員能力并不突出,特別是大學生當中的優秀黨員或者學生干部參與度不是很高。

3 ?當代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育人功能探索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有著重要的育人功能,但是也存在團隊成員在選拔的時間上不充分、活動經費有限、新媒體平臺宣傳不到位等因素制約育人功能作用的有效發揮,需要對其進行探索。

3.1 團隊成員選拔時間要充分

團隊成員從確定到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出征,人員選拔上面出現時間緊迫、流程比較簡單;出現競聘者準備不充分,表現不理想的現象。因此,需要提前制訂出多種選撥方案,競聘者做好充分準備才能有利于選出更合適的人員參與到活動中,活動前期可以開展志愿者寫作培訓、安全培訓以及志愿者支教課程培訓,提高團隊成員整體的綜合能力,增強團隊成員的凝聚力和團結精神,使其牢牢記住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踐行出征前的莊嚴宣誓。

3.2 項目活動經費適當增加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需要有制度的保障,也要有資金專項制度的支持。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期間,應該將團隊成員的安全問題始終擺在第一位,不僅要采取各種方式開展相關的安全教育,也需要適度增加活動經費,滿足實踐活動期間的資金需要,來完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保障機制,以保證活動達到應有的效果。同時,也需要國家相應健全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法律法規或政策性文件等[5]。例如:設立專項基金,做好資金預算,經費使用全過程的監管、安排專門的經費支出,為各項活動開展提供資金保障,以減輕學生的經濟壓力,激發學生參與的主動性,確保實踐活動效果[6]。

3.3 新媒體平臺宣傳到位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要順應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發展要求,在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前需要認真閱讀文件內容,通過推送往年活動的精彩片段、開展先進事跡分享、活動動員會等方式,營造一個比較濃厚的參與氛圍。當然,還要對當年的文件內容進行梳理,再結合專業特點對工作進行部署和安排,這樣才能讓文件認真地落實和執行下去?;顒又衅诤秃笃谝惨訌妼顒拥男麄髁Χ?,擴大活動的影響力。除此之外,也需要對傳統的宣傳模式與新媒體進行融合,多渠道、多形式進行宣傳報道。對大學生思想意識進行正確的引導,在網絡上弘揚正能量,將青春與奮斗進行緊密結合,做一次有意義的事情,這也能更好地促進工作實效性,以發揮并提升育人的功能。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給在校學生提供了一個鍛煉自己的平臺,有助于磨練大學生的意志,培養其吃苦耐勞的精神,最終使其成為一名有理想、有擔當、有情懷、有思想的大學生。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到,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擔當時代責任,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當代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時,要把自己所學的知識用實際行動來回報社會,以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育人功能方面能獲得更好的實效。

參考文獻

[1] 于曉平,黃彥琳,黃文婷.鄉村振興與大數據背景下地方高?!叭锣l”社會實踐探究——以河池學院為例[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20,30(4):68-71.

[2] 王爽.新時代“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育人功能深化與拓展研究——以沈陽音樂學院為例[J].南方論刊,2019(4):103-106.

[3] 朱克濤,陳靚.基于暑期“三下鄉”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24):83-84,97.

[4] 李吉彬.新媒體時代大學生主題教育創新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9.

[5] 王金麗.大理大學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育人研究[D].大理大學,2018.

[6] 王仕葆.實踐育人視域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實效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20.

猜你喜歡
三下鄉育人功能當代大學生
教育生態學視閾下創業教育育人功能與孵化園建設的互動研究
家電使用及維修現狀調研分析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展翅計劃”與“三下鄉”的比較與探討
如何在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中凸顯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中職語文教學中育人功能的發揮
論學生黨員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持續性
當代高校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與對策分析
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
當代大學生正義觀培育的路徑探析
當代大學生的科學人生價值觀念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