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數字人文的城市記憶資源整合與服務研究

2021-08-11 17:53王光華裴陽常金玲
檔案管理 2021年4期
關鍵詞:數字人文資源整合數據挖掘

王光華 裴陽 常金玲

摘 要:本文以檔案記憶觀、數字人文等為理論基礎,分析了現階段城市記憶資源整合與城市記憶服務等方面的不足,對城市記憶資源搜集、存儲、整合主體等進行了探討;以城市記憶服務原則為基礎,提出專業化、普及化、定制化三種城市記憶服務類型。

關鍵詞:城市記憶;數字人文;資源整合;城市記憶服務;數據挖掘

1 理論基礎

1.1 檔案記憶觀。1997年馮惠玲在博士論文《擁有新記憶——電子文件管理研究》中首次提出了社會記憶。2004年召開的第十五屆國際檔案大會針對檔案、記憶與知識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討論,從而進一步促進了檔案記憶觀的形成。[1]

檔案記憶觀興起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其一,“世界記憶工程”的開展,[2]提出檔案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檔案館是人類記憶的重要保存場所。其二,電子文件的發展。無論什么類型的記憶載體,紙質、實物、電子等,都不可避免地與城市記憶建設有關系。其三,社會記憶理論的發展。社會記憶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集體記憶,不僅存在于檔案、圖書等中,也存在于公眾的個體記憶中。

1.2 數字人文。數字人文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技術方法:①數字化技術,如掃描、拍攝、采樣、圖形設計、3D建模等;②數據處理技術,如文本編碼、數據庫技術、語義檢索等;③數據分析技術,如聚類分析、相關主題分析、數據挖掘、社會網絡分析等;④VR/AR技術,如人機交互、互動測量、游戲化學習等;⑤機器學習技術,如圖像、音視頻識別、個性化推薦、深度學習等。

數字人文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我國已在文學、歷史、地理、藝術等學科領域開始多個數字人文實踐并取得一定的成果。[3]在數字人文應用研究方面,目前在GIS、數字考古、可視化展示、數據挖掘等領域有著較為豐富的研究成果。[4]

2 基于數字人文的城市記憶資源整合研究

2.1 聚類分析確定城市記憶主題整合方向。通過利用主體目的分析、獲取數據源信息、數據清洗處理、聚類及判別分析效果等步驟加以實現。[5]2.2 數據挖掘助力資源深層整合2.2.1 實現城市記憶資源的多重脈絡解讀。一方面,數字人文環境下可對城市記憶資源從多角度進行多重路徑分析,從而實現從多維度對目標進行多重脈絡解讀,增強目標的立體感。另一方面,能對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等信息進行社會關系揭示。依據一定的關聯規則,以人物關鍵詞為中心,形成人——事——物之間的社會網絡,能夠從宏觀上把握人物生平信息。

2.2.2 創新資料編研工作。首先,城市記憶工程中的資料編研工作的起點應該是用戶需求,數據挖掘技術善于從海量數據中挖掘得到有意義數據模式的特征。

其次,針對城市記憶編研主題,運用數據挖掘技術得到關于不同層次用戶的群體畫像,基于此對城市記憶資源進行整合,可以實現資源與用戶之間的有效連接,提升城市記憶工程服務的精準度。

然后,針對資料的深層挖掘工作,針對某個時期的專題分析,可從經濟、歷史、環境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從而構建有意義的社會網絡,實現相關資料從淺層到深層的挖掘,充分發揮資料的作用。

2.2.3 關聯數據優化信息融合。用戶需求并不限于資源本身,還追求數據之間的聯系,這就要求城市記憶服務能提供給用戶全面、多類型的資源。

關聯數據技術可以實現在多數據庫之間的數據關聯,因此需要構建包括資源主題、人物、時間、地點等語義內容信息,實現信息的深度挖掘,提升城市記憶工程的服務水平。[6]

2.3 數字技術促進城市記憶資源建設。城市記憶整合工作的目標在于進行城市記憶資源建設,從而得到相應的專題數據庫,數字人文相關技術針對城市記憶資源可以實現資源從收集、存儲、分析、挖掘到整合等工作的一體化。從城市記憶資源來源渠道分析,檔案館、圖書館、博物館等機構擁有著不同種類、數量、層面的記憶資源,這些機構是城市記憶工程的建設主體,實現這些機構、組織、個人之間的城市記憶資源共享,對城市記憶資源搜集與整合等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3 基于數字人文的城市記憶服務研究

3.1 基于數字人文的城市記憶服務類型

3.1.1 專業化服務。專業化城市記憶服務從用戶需求出發,匹配度較高、權威性較強。提供的服務成果主要包括:城市記憶資源原始資料,政府相關機構可以運用這些資料對城市的發展找到定位點;建立專門庫,定向服務用戶,確保與用戶之間的密切聯系。

3.1.2 普及化服務。普及化服務是一種針對普通公眾的服務方式,可通過線下和線上兩種路徑來實現城市記憶服務。線下服務一方面可以使用電視、圖書等進行編研成果展示,另一方面可采用展覽、講座、影片播放等形式傳播城市記憶。

3.1.3 定制化服務。定制化服務也以需求為導向進行城市記憶資源開發,但是它的服務對象主要針對在校學生,其目標在于為學生上課提供專業化的服務。首先,需要確定課堂對城市記憶需求的方向。其次,需要相關師生參與。然后進行成果展示。最后是數據反饋,以便進行調整。

3.2 基于數字人文技術的城市記憶服務優化途徑

3.2.1 數據關聯技術優化檢索性能。數據關聯技術具有建立數據關系的功能,其特點天然與檢索服務相近。城市記憶工程為公眾提供服務的時候,需要考慮到公眾的檢索需求,除了提供大眾化的主題檢索外,還應該提供高級檢索功能,支持關鍵詞、語義檢索等功能,數據關聯技術在實現數據庫資源關聯的基礎上,能實現以上功能,比如關鍵詞檢索,通過數據關聯技術以人名為關鍵詞,將時間、事件進行關聯,構建網絡,當用戶以關鍵詞進行檢索,無論是鍵入人名還是事件均可以得到相近結果,能提高檢索系統的查全率。

同時,數據關聯技術不僅能實現文本信息的關聯,也能支撐圖片、音視頻等非結構化數據的檢索,并將各種數據類型關聯在一起。例如,用戶在查詢曹操時,可以將三國歷史、相關人物、主要事件等相關信息通過文本、圖片、音視頻等形式一起呈現給用戶,為用戶提供多類型的信息,不僅提高了檢索系統的查準率,也能較好地降低由此帶來的查全率降低問題,既提高了相關服務效率,也能提升公眾的檢索體驗。

3.2.2 VR/AR創新服務方式。VR/AR技術可以用于線上、線下服務的結合。

一是創新線下服務方式。AR技術通過虛擬圖像建模,并利用物理設備采集圖像,從而實現在現實世界中看到虛擬物體。二是沉浸式體驗的線上服務方式。VR技術通過計算機虛擬一個全新視角,通過專門設備(頭盔、眼鏡等)進行虛擬環境體驗,通過檢測用戶頭及行動方位的改變,將其反映到虛擬內容中,提供沉浸式體驗。在城市記憶服務過程中,無論是線上或是線下城市記憶展示,都可以結合AR/VR技術,創新服務方式增強用戶身臨其境之感,提升服務質量。

3.2.3 可視化技術助力成果展示??梢暬侄卧诰唧w城市記憶服務方面,運用可視化技術,可以實現展示發展變化和挖掘新信息兩種場景。

展示多年來城市發展變化。利用可視化手段,可以將城市每一年的發展變化通過圖形、表格或者動畫等形式進行立體展示,通過標記每一年城市的數據節點,準確為用戶提供城市發展中的關鍵節點,可以為人們感受城市變遷帶來新的體驗。

挖掘新的信息。數據可視化可以為用戶展示城市記憶發展變化,從得到的圖表、動畫中,可以挖掘出新的信息,從大量數據中得到的具有規律的某些數據能夠體現出當前城市在某些方面的發展前景,比如從“城市人口”歷年變化曲線中,可以分析出目前城市人口的增長率、勞動力現狀,從而分析出城市在社會中的競爭活力等信息。

4 結論

城市記憶服務過程中需要以用戶需求為導向,進而為城市記憶資源整合提供方向。在資源整合過程中,利用數據庫技術對海量的異構數據進行保存,為資源開發打下基礎。運用數據挖掘技術可以有效地對數據中的人、物、事等構建社會網絡,理清人物與社會的關系,通過挖掘用戶之間的聯系,可將用戶與資源密切關聯,可重點關注高頻使用資源與人物信息,從而實現城市記憶資源的多重關系解讀。利用關聯技術可以優化城市記憶資源檢索服務,打破傳統依靠關鍵詞、詞組等字段檢索方式,引入全文檢索、跨庫檢索等技術,通過添加高級檢索方式,允許用戶自定義檢索式,優化檢索服務,提升檢索查全率與查準率。利用VR/AR、可視化等技術可以有效地創新城市記憶服務方式。

城市記憶資源整合工作是城市記憶服務的基礎,但服務工作也引導著城市記憶資源的整合方向,通過對服務對象需求進行分析,能引導資源整合方向,有效提升資源整合效率,從而為人們提供更好的服務。

*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基于數字人文的新中國工業遺產檔案保護與開發研究(2019BZH006)資助成果。

猜你喜歡
數字人文資源整合數據挖掘
少先隊活動與校外資源整合的實踐與探索
探討人工智能與數據挖掘發展趨勢
“五育并舉”下家校社資源整合的價值意義
海外并購中的人力資源整合之道
智慧高速資源整合方式實踐
基于并行計算的大數據挖掘在電網中的應用
數字學術與公眾科學:數字圖書館新生態
跨界與融合:全球視野下的數字人文
跨界與融合:全球視野下的數字人文
大規模古籍文本在中國史定量研究中的應用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