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保護修復的研究

2021-08-11 17:53李紅梅衛新宏陳水湖
檔案管理 2021年4期
關鍵詞:加固

李紅梅 衛新宏 陳水湖

摘 要:本文以中國船舶集團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為研究對象,通過開展現狀調查、修復難點分析,按照檔案保護修復的基本原則,結合館藏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的特性和特點,提出了館藏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修復技術路徑,圍繞去污、字跡加固、紙張去酸、紙張加固等環節展開一系列修復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硫酸紙底圖檔案;檔案保護;去酸;加固;檔案修復

中國船舶集團館藏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是中國船舶工業發展過程中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中國民族工業萌芽與發展的見證。館藏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多是船舶總體設計底圖,最早的距今已有115年,時間跨度為1905—1949年,由江南機器制造總局、江南船塢、海軍江南造船所、江南造船廠等繪制,這批珍貴底圖檔案中有清末海軍大臣載洵的座艦“聯鯨”號,第一艘出口美國的萬噸級遠洋貨船“官府”號,民國第一艦“平?!碧?,還有“永績”“永健”

“咸寧”“民權”“逸仙”等一批抗擊日軍侵略的艦艇圖紙,是我國造船工業發展與反抗外敵入侵民族精神的歷史見證。館藏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對館藏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保護修復既是歷史訴求,更是現實需求。

1 館藏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損害現狀

依據國家檔案行業標準《紙質檔案搶救與修復規范 第一部分:破損等級的劃分》(DA/T 64.1-017),[1]對館藏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進行了摸底排查。經測定、分析,302張底圖破損程度為中等破損級別以上,情況如下:(1)特殘破損13張,占比4%,主要表現在紙張機械強度嚴重降低,翻動時出現掉渣、裂口、破碎現象,個別紙張殘缺面積>40%;(2)嚴重破損221張,占比73%,主要表現在紙張酸化嚴重,4.0

可以看出,館藏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損害情況非常嚴重,77%檔案出現了嚴重破損,紙張pH值和機械性能嚴重下降,部分檔案甚至“一碰即碎”,嚴重威脅到了館藏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的實體安全。

2 館藏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修復的難點

2.1 檔案材質特殊不易修復。使用XWY-析,得出館藏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由棉纖維與針葉木纖維混合組成或由針葉木纖維單一構成,其制作工藝特殊,纖維密實,孔隙小,溶液不易滲透。目前尚無直接可供參考的范例,只能通過自主摸索試驗,研究適用于館藏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的修復技術和修復路徑。

2.2 檔案字跡復雜多樣增加修復難度。館藏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字跡種類多樣,包含有鉛筆、彩鉛、印刷油墨、碳素墨水、紅墨水以及其他染料墨水等字跡,且存在同一份檔案包含有多種字跡的情況,如同一幅底圖檔案中線條和數字看起來顏色相似、相近,卻使用了不同材質的墨水。部分字跡由于自身組成為有機物,不耐酸堿,穩定性差,還有部分字跡與紙張的結合方式差,容易洇化、擴散和褪色脫落。

2.3 檔案集合多個破損類型增加修復難度。底圖檔案存在多個破損類型集中在同一份檔案的情況,如卷曲、斷裂、破碎、掉渣、酸化、污染、多種字跡、折痕等問題集中出現在同一張硫酸紙底圖檔案中,這對修復技術的運用、修復次序的確定、修復材料的使用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修復工作的開展將更加艱難。

3 館藏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修復的技術路徑

3.1 檔案修復目標。以“保護珍貴歷史檔案、延續船舶珍貴記憶”為總體目標,結合館藏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損害情況特點,確定了“摸排研究,一圖一策,分類修復,改進提升”的總體修復思路,并按照檔案行業標準制定可操作性強的修復方案,持續改進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修復保護技術及方法。表1針對10類常見破損問題,確定了基本的修復目標,為各項具體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方向和遵循。

3.2 檔案修復的流程。根據館藏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的破損情況,制定了修復流程,詳見圖1。

3.3 基本完整和輕微破損發脆的檔案修復方法。主要采用環氧乙烷氣相去酸技術和純棉絲網加固技術,并根據字跡情況進行字跡加固修復。

3 . 3 . 1 修復材料。材料:純棉絲網(網格大小1.5 mm× 1 . 5 m m , 棉網直徑為8 0 ~ 9 0 μ m ) 、聚乙烯醇2 1 7(PVA-217)、拱形展臺、軟磁條、漆布、小型倉又式噴霧器、毛巾、字跡加固劑、鑷子、脫脂棉。設備:EO-Ar(環氧乙烷)去酸與加固設備。

3.3.2 編號。待修復的檔案應先進行按頁編號,用鉛筆標記在表面不明顯處,待修復后放回原位后再擦去。

3.3.3 拍照記錄。修復前的拍照記錄包括對底圖進行全景、局部拍照,尺寸測量,觀察現狀并記錄;對底圖的外觀、殘損程度、質地、損害分布情況(水漬、污漬、動物損害、折痕、殘缺等)根據需要繪制損害圖。

3.3.4 去污。借助毛刷、脫脂棉輕輕擦拭紙張表面。對斷裂部分使用過膠水、膠帶等處不當托裱加固的部分采取熱毛巾升溫溶解膠粘劑進行揭取。選用丙酮、乙酸乙酯、乙醇、香蕉水等有機溶劑混合液體有效去除膠印痕跡、油斑、蠟斑等不溶于水的污斑。

3.3.5 字跡加固(預加固)。對于彩色鉛筆字跡,用P1、P2、IB-E試劑進行加固;對于鉛筆字跡,用IB-E試劑進行加固;對于紅墨水字跡,用LC1、LC2、殼聚糖試劑進行加固;對于藍墨水字跡,用LC1、LC2試劑進行加固;對于紅藍圓珠筆字跡,用P1、P2試劑進行加固。[2]

3.3.6 EO-Ar(環氧乙烷)氣相去酸。將底圖檔案以卷形態整體放入EO-Ar和氬氣的去酸設備中,采用高蒸氣壓氣體對底圖檔案進行去酸處理,去酸后測其pH值并做好記錄。

3.3.7 純棉絲網加固。操作流程為在拱形展臺上鋪一層漆布,將待加固的脆弱紙張平鋪在漆布上,背面朝上,噴灑超純水潤濕、排實展平;而后,將純棉網平鋪于待修復脆弱紙張上,將棉網排實搟平在紙張上,使棉網與紙張充分接觸,機器熱壓、軟磁條固定在紙張四周3厘米處,常溫晾干;最后,裁剪掉紙張邊緣多余的棉網。[3]

3.4 嚴重破損發脆底圖檔案修復方法。嚴重破損發脆的館藏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主要采用環氧乙烷氣相去酸技術和修裱技術,并根據館藏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字跡情況進行字跡加固修復。

3.4.1 修復材料。材料:鑷子、棕刷、生宣紙、裱臺、漆布、小型倉又式噴霧器、毛巾、漿糊、字跡加固劑。設備:字畫裝裱機、EO-Ar(環氧乙烷)去酸與加固設備。

3.4.2 編號。(1)待修復的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應先進行按頁編號,用鉛筆標記在表面不明顯處,待修復后放回原位后再擦去;(2)質地脆弱、破損嚴重或極為珍貴的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不宜編號,可通過拍照等方法記錄順序。

3.4.3 拍照記錄。修復保護之前,通過文字和圖像的方式對待修復硫酸紙底圖檔案進行記錄。包括對底圖進行全景、局部拍照,尺寸測量,觀察現狀并記錄;對底圖的外觀、殘損程度、質地、損害分布情況(水漬、污漬、動物損害、折痕、殘缺等)根據需要繪制損害圖。

3.4.4 去污。(1)檔案表面有灰塵時,借助毛刷、脫脂棉輕輕擦拭紙張表面;(2)對斷裂部分使用過膠水、膠帶等處不當托裱加固的硫酸紙底圖檔案采取熱毛巾升溫溶解膠粘劑進行揭取,同時要注意高溫和水對字跡的影響;(3)選用丙酮、乙酸乙酯、乙醇、香蕉水等有機溶劑混合液體有效去除硫酸紙底圖檔案膠印痕跡、油斑、蠟斑等不溶于水的污斑。

3.4.5 字跡加固(預加固)。(1)彩色鉛筆字跡加固:用P1、P2、IB-E試劑進行加固。首先在字跡處刷涂P1試劑并烘干;然后刷涂P2試劑,烘干,反復三次;最后蘸取IB-E試劑于字跡處烘干。(2)鉛筆字跡加固:用IB-E試劑進行加固。蘸取少量IB-E試劑于字跡處烘干。(3)紅墨水字跡加固:用LC1、LC2、殼聚糖試劑進行加固。首先在字跡處刷涂LC1試劑并烘干;然后刷涂LC2試劑,烘干,反復三次;最后,局部涂抹殼聚糖,迅速烘干。(4)藍墨水字跡加固:用LC1、LC2試劑進行加固。首先在字跡處刷涂LC1試劑并烘干;然后刷涂LC2試劑,烘干,反復三次。(5)紅藍圓珠筆字跡加固:用P1、P2試劑進行加固。首先在字跡處刷涂P1試劑并烘干;然后刷涂P2試劑,烘干,反復三次。

3.4.6 EO-Ar(環氧乙烷)氣相去酸。將館藏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以卷形態整體放入EO-Ar和氬氣的去酸設備中,采用高蒸氣壓氣體對底圖檔案進行去酸加固,去酸后測其pH值并做好記錄。

3.4.7 揭裱。在裱臺上鋪展底圖檔案,把硫酸紙底圖檔案有圖一側向下,用熱毛巾捂在被修裱的底圖檔案背后,利用高溫使膠粘劑溶解,揭取托裱物。然后用超純水清洗殘余膠粘劑。

3.4.8 濕拼。對硫酸紙底圖檔案進行初步拼接,保證碎片對應位置準確,整體輪廓清晰,折疊部位翻起消除。

3.4.9 微拼。對斷裂處進行精細拼接,字跡對接完整、縫隙平整。

3.4.10 染紙。選擇一張薄而透的生宣紙,用顏料對其進行染色,使其與硫酸紙底圖檔案顏色接近。

3.4.11 小托。用棕刷在硫酸紙底圖檔案背面涂抹漿糊,鋪上染色的宣紙,用棕刷排實。過程中保持棕刷與紙面垂直,用力不能過大,以保證紙張不破損。

3.4.12 補洞。補洞時,視洞之大小及疏密,采取一洞一補或多洞一補法,補紙片大,應用棕刷排平,片小用手掌壓平即可。

3.4.13 壓平。用裝裱機壓6min,使底圖檔案平整。

3.4.14 注意事項。(1)修復過程不能中斷,不可在中途停工;(2)在熱敷過程中不可用熱水直接與硫酸紙底圖檔案接觸;(3)漿糊應濃度適中、黏性適中,不能過稀,否則會導致黏接力不足發生起翹、空鼓等現象。同時也不能太稠,否則會導致檔案卷曲。

4 館藏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保護修復效果

4.1 檔案字跡得到有效加固。通過使用“殼聚糖加固劑”等字跡加固材料,對不穩定的字跡進行了有效加固保護,整個修復過程沒有對字跡造成脫落和洇化,保留了檔案內容信息的完整。[4]

4.2 檔案酸化情況明顯改善。通過環氧乙烷氣相去酸,館藏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的酸化程度得到明顯改善,去酸效果對照表詳見表2。

如表2所示,通過采用環氧乙烷氣相去酸技術,館藏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pH值均在7以上,由酸性變為中性或弱堿性,符合檔案紙張長期保存的要求。整體來看,通過去酸工作有效緩解了館藏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老化情況。

4.3 檔案物理性能恢復良好。根據館藏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破損程度,分類選用純棉絲網加固技術和修裱加固技術,并輔以字跡加固,有效解決了館藏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破碎、孔洞、裂縫以及字跡模糊等問題,館藏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的耐折度、撕裂度、抗張強度均有顯著提升。

通過對館藏珍貴歷史硫酸紙底圖檔案進行加固修復,修復率達到100%,底圖檔案完整性得到進一步的保護,可讀性和可用性增強。

猜你喜歡
加固
水利水電工程中水庫加固施工管理論述
淺談如何通過小水庫除險加固加強水庫安全性
CFG樁在復合地基加固中的應用
船閘靠船墩套箱加固施工方案
東北農業大學校史博物館改造工程結構抗震分析及調整
論述公路橋梁的養護與維修加固
閆莊橋加固研究
混雜纖維材料加固鋼筋混凝土結構技術現狀
淺談橋梁維修加固施工工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