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族繞三靈非遺檔案活態性開發研究

2021-08-11 17:52吳彥潔張文琦楊宇李沂珂
檔案管理 2021年4期

吳彥潔 張文琦 楊宇 李沂珂

摘 要:云南大理白族繞三靈非遺檔案內容翔實,對其進行開發利用有利于白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本文針對白族繞三靈非遺檔案現狀,闡述活態性開發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開發建議。秉持“以人為本”核心理念,依據“動態本真”保護原則,加強白族繞三靈非遺檔案資源建設、創新特色數據庫建設、研發特色產品和開發旅游資源,可推進其活態性開發工作。

關鍵詞:白族繞三靈;非遺檔案;活態性開發

自2005年起,云南省啟動非遺建檔工作,在對白族繞三靈進行保護傳承中,形成了大量非遺檔案。探討白族繞三靈非遺檔案開發的必要性、可行性、存在問題、開發實施對策等問題,可豐富非遺檔案開發理論與方法,為繞三靈活態性傳承提供參考。

1 白族繞三靈非遺檔案活態性開發必要性

1.1 有利于白族繞三靈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繞三靈為白族民間文化的大薈萃,其音樂歌舞形式別具一格,白族歌謠、洞經音樂等是白族人民內心情感觀念的真實表白,鮮明突出地表達了白族人民的性格、愛好和情操,是民族意識的生動反映。[1]繞三靈非遺檔案活態性開發實質是白族文化的創造性傳承,具體是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之所具有的價值取向、道德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來改造、更新傳統文化,使之符合現代化要求,在自我超越中獲得新的生命力。

1.2 有利于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的弘揚。白族繞三靈中的歌舞技藝,主要通過家族親緣關系或師徒關系傳承,一旦傳承接班人斷檔,此項目就很可能失傳。因此,防止主觀破壞,采取積極措施保存與開發非遺檔案,有利于保護中華文化多樣性。[2]

2 白族繞三靈非遺檔案活態性開發可行性

2.1少數民族非遺保護政策大力支持。我國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國,國家、各級組織、地方各級政府多次簽發文件、推進立法建設,旨在加強非遺保護。響應國家號召,大理白族自治州對非遺檔案開展了一系列收集與保護措施。

首先,開展非遺普查,便于建檔管理。大理市政府于2009年制定了《大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實施方案》,了解并掌握大理市非遺種類、數量、分布情況、傳承現狀等,對民間非遺檔案進行普查登記、征集搶救和建檔管理。[3]其次,進行傳承人認定,便于文化傳承。最后,注重研究宣傳,便于文化弘揚。大理州成立了白族文化研究所,依據非遺檔案出版了如《白族文化研究》九部、《白族的文化》等書籍成果。

2.2 少數民族文化傳播方式日益豐富。在非遺傳播中,特別是非遺傳承氛圍形成和文化認同培養方面,現代大眾傳媒的參與不可或缺。[4]

在文化產業的傳承與傳播方面,非遺通過產業轉化為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后,將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同時,文化產業的合理利用實際上是以多種產業形態和產業帶動作用促進非遺功能的再實現,是對非遺所蘊含經濟價值的深入挖掘與合理利用。[5]

在現代教育的傳承與傳播方面,實現從“記憶形態”存在的非遺向“知識形態”轉化,彌補了傳統自發式傳承的不穩定性和脆弱性缺陷。

3 白族繞三靈非遺檔案活態性開發存在問題

3.1 宏觀管理體制重建問題。白族繞三靈非遺檔案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個人及有關文化部門檔案意識薄弱,未依據繞三靈非遺檔案特點對其進行區別管理等方面。

首先,傳承人個人進行建檔管理。繞三靈傳承人趙丕鼎生于白族民間藝人世家,對繞三靈民俗活動的歷史淵源、禮儀、表演等了如指掌。對此類傳承人進行建檔,科學地收集、整理與保管其具有保存價值的筆記、日記、文件、照片、錄音、錄像等資料,可反映白族繞三靈發展歷程,為其活態傳承提供檔案材料支持。

其次,檔案室歸檔保管傳習檔案?!鞍鬃謇@三靈”課題調研工作穩步推進,相繼建成上關、灣橋云峰、海東名莊等7個傳習點,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培訓活動。[6]培訓活動、繞三靈民俗活動及非遺申報等過程形成的材料經鑒定后轉化為非遺檔案,應移交檔案室歸檔保管。

最后,檔案館規范管理移交檔案。檔案部門應樹立責任意識,積極領導相關單位共同開展工作,收集保管有關文化部門移交的重要白族繞三靈非遺檔案。

3.2 檔案實體資源管理問題。第一,實體資源收集問題。白族繞三靈非遺檔案類型多樣,收集不規范將導致檔案資源分散、不連貫,為檔案資源體系建設帶來阻礙。

第二,實體資源整理問題?!段幕筷P于開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的通知》中要求采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搶救性記錄工作,且要對已有音像資料進行整理。[7]

第三,數字資源保管問題。繞三靈集合了流行于大理白族民間幾乎所有門類的表演藝術,形成的檔案門類眾多。除傳統管理方式外,實行數字轉化管理也是科學保管的重要方式。因此,如何強化數字資源保管是檔案部門應注意的問題。

3.3 開發方式多元創新問題。繞三靈民俗活動以歌舞、祭祀活動為主體,繞三靈非遺檔案活態性開發方式以舉辦展演活動為主。因此,如何多元化開發方式成為活態性開發亟須解決的問題。

4 白族繞三靈非遺檔案活態性開發實施對策

4.1 落實白族繞三靈非遺檔案宏觀保障。其一,秉持“以人為本”核心理念,依據“動態本真”保護原則,貫徹落實相關文件中的保護與傳承措施。其二,鑒于繞三靈非遺檔案多元性,建議由各級文化行政部門牽頭,成立由非遺保護中心、文化局、檔案局、文物局等部門參加的非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規劃協調繞三靈非遺檔案開發利用工作。其三,增加省級財政專項安排的經費,用于繞三靈文化搶救與人才培養工作,以保障其發掘利用工作的長期開展。

4.2 加強白族繞三靈非遺檔案資源組織。其一,拓展建檔范圍。依據“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明確職責、形成合力”的工作原則,[8]整合協調非遺保護中心、檔案館、博物館、文化館等社會各界力量,分工合作,對反映繞三靈文化的文字檔案、記錄繞三靈活動的聲像檔案及族人使用的實物檔案等進行建檔保護。

其二,加強資源共建。依托各級非遺保護中心或檔案館,通過整合協調機制、目錄體系構建等方式,將各單位或個人保存的繞三靈非遺檔案納入資源建設范圍,最終建成省級、州(市)級、縣(市、區)級和鄉級四級資源體系。

4.3 開展白族繞三靈非遺檔案數據庫建設。各保管單位可利用申報建檔電子文件,依托當地檔案館或非遺保護中心,進行資源匯總,構建地區數據庫,最終完成全省繞三靈非遺檔案特色數據庫建設工作。繞三靈特色數據庫具體建設路徑包括數字化培訓、共建特色數據庫和特色數據庫共享三個步驟。

其一,開展數字化培訓,為特色數據庫建設奠定基礎。其二,通過機構跨領域合作,設計不同模式數據庫,如以繞三靈中的服飾、儀式用具等為主體,或以民俗活動本身及傳承人為主體構建數據庫等。其三,依托網站平臺,利用特色數據庫舉辦繞三靈非遺檔案展覽并通過建立統一標準,自上而下實現數據庫建設共享。

4.4 創新白族繞三靈非遺檔案文化創意產品。研發文化創意產品,建議少數民族文化創意產品生產個人或企業,依據豐富翔實的繞三靈非遺檔案,結合市場需求,在文創產品中融入繞三靈文化特征,如在衣物、提包等上繪制或刺繡繞三靈活動場景。宣傳文化創意品牌。結合繞三靈非遺檔案,將線上傳播與線下場景體驗結合,打造混合式數字文創體驗推廣模式,形成品牌效應。

4.5 推進白族繞三靈非遺檔案旅游開發。其一,依托繞三靈活動路線,非遺文化創意產品與民俗體驗相結合。當地旅游部門可以繞三靈民俗活動體驗為手段,銷售民俗旅游產品。主要通過組織游客游覽繞三靈路線,了解繞三靈民俗活動流程,對非遺檔案文化創意產品產生濃厚興趣,進而產生購買沖動。其二,依托白族繞三靈非遺檔案資源,打造地域旅游政企合作模式。[9]其三,依托現代技術,構建白族繞三靈非遺檔案旅游資源虛擬平臺。通過對繞三靈非遺檔案內容進行虛擬現實技術處理,全方位展示繞三靈民俗,實現電子查閱和網上瀏覽,可提高繞三靈非遺檔案的開發利用效率,優化遠程使用直觀感受。[10]

*本文系云南省創新團隊“云南民族檔案文獻整理發掘研究”(編號:2021CX05)的階段性成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