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

2021-08-11 03:18徐記華
下一代 2021年4期
關鍵詞:初中數學策略課堂教學

徐記華

摘 ?要:深度學習強調知識的結構化,對學生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深度學習為契機做好課堂教學優化工作,通過教學方法、模式的創新實現有效教學的目標,真正幫助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建立數學知識體系,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索能力。深度學習的關鍵在于為學生指明數學學習的方向和內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構建數學內容,提升學習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一、初中數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梳理

(一)教學方式枯燥,學生興趣低迷

初中階段的學生貪玩好動,帶著青春期的“叛逆”,教師很難用“命令式”的教學指令約束學生去學習。但是有些初中數學教師仍然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菰锏慕虒W方式、單方面的教學指令,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成為了“提線木偶”,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低下。就目前初中教學現狀而言,許多教師存在過于“趕”的情況,生怕學生浪費一點學習時間。在課前趕著學生預習,課上趕著講更多的知識,課后趕著學生完成作業。在這種高壓的學習狀態中,學生的學習效率很難提高,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主體,轉變枯燥的教學方式,讓興趣驅動著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二)側重理論教學,能力培養缺失

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教師往往側重理論教學,只關注學生的卷面成績而忽略了學生能力的提升。素質教育的理念雖然已經有了較為廣泛的普及,但是受“升學率”“年級排名”這些虛名所累,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喜歡采用“最有效”的教學方式,要求學生學習“解題模板”,用“題海戰術”提高學生的熟練度。這種側重理論灌輸的教學方式,雖然能夠在短期內幫助學生提高考試成績,但是其本質是“焚林而田,竭澤而漁”,以犧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學習興趣為代價。任何學科的教學都應該以學生的成長為最終目標,通過理論結合實踐的方式,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

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措施

(一)注重問題設置,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深度學習背景下,教師應在尊重學生為主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自身的引導性作用,通過問題的有效設置實現學生深度學習的目標。學生在數學學習時容易出現淺嘗輒止的情況,其根本在于學生缺乏必要的數學基礎。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其自主探究能力有限,學習時容易流于表面,通過深度學習的方法可以讓學生深入了解數學的算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以《有理數混合運算》為例,計算6/5×(-1/3-1/2)÷5/4,學生在套用整數混合運算時出現了計算錯誤,因此,教師可以以問題為引導幫助學生解決數學計算問題:第一,有括號先算括號,那么-1/3-1/2是多少呢?很多學生在這一步就計算失誤了,有的學生甚至不能準確識別。因此,教師可以設置問題,是否可以將1/3轉化為-1/3+(-1/2)的計算式進行計算呢,通過問題引申的方式得到-5/6的結論;其次在計算時,是先算5/6相乘還是先算5/4相除也出現了一些分歧,教師可以通過問題進一步引導,相乘和相除按照四則運算法則是否有順序呢?學生反饋沒有,然后,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如果沒有是否可以按照哪個簡便、哪個簡單的方式進行計算呢?學生可以很快反饋出先算6/5簡單,因為互為倒數,從而快速得出結論為-5/4。從整個計算過程來看,學生遇到的問題既有有理數加減的問題,也有乘除問題,在指導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問題設置,積極發揮自身的引導性作用,幫助學生快速完成數學有理數的混合運算,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二)師生合作教學

從目前教學領域研究的情況來看,教師與學生合作學習的理論有很多,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師生合作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也更加普及,師生合作很好地平衡了“教”與“學”的關系,教師與學生站在了平等的視角,一同進行數學問題研究和討論。這樣一來,學生不再處于被動地位學習,而是能夠主動獲取知識、提出問題,學生獲得了更多的學習主動權,并還能夠與教師一同討論、交流,既可以提出質疑,又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從中獲得更多的學習體悟,感受到數學討論、數學研究的快樂。另外,教師與學生共同合作完成學習任務,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更加和諧,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學生不再懼怕教師,更加樂于聽從教師的教誨,師生之間相互欣賞,學習氛圍、教學效果都得到了優化。在教師與學生合作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激勵學生,給予學生更多展示自我、表達看法的機會,引領學生思維,使學生可以從師生合作中獲得快樂和成功的體驗。

(三)科學展開分層教學,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分層教學的本質是因材施教,面對學習成績與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讓優秀的學生能夠在難題中拔高,讓基礎薄弱的學生能夠通過完成基礎性質的題目,從而鞏固學習信心。教師在班級內進行分層分組的時候,要綜合考慮學生的現有成績以及未來學習潛力,做到科學分層。除此之外,在分層時做到心中有數即可,不宜過分張揚,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分層教學可以在教學目標、教學考核等方面進行個性化的教學安排,讓每個學生都能實現相對于自身的進步。例如在學習《二次函數》相關的知識時,對于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他們先掌握二次函數的解析式以及二次函數的特征,能夠正確地分辨出二次函數,并能夠根據解析式畫出函數的圖像;對于成績較好基礎知識扎實的學生,教師則要求他們能夠根據實際問題列出函數解析式。通過梯次設置教學目標,幫助班級學生實現共同進步。

結論

初中數學教師應該結合學生學習需求以及教學目標,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凸顯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和價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在多元教學方法的引導下,回歸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并促進學生能力發展。

參考文獻:

[1]宋步馳.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途徑與策略的探討[J].新課程導學,2018(14).

[2]卜長琴.如何提高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的教學質量[J].名師在線,2019(15).

猜你喜歡
初中數學策略課堂教學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Passage Four
跨越式跳高課堂教學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