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文脈視角下高校老校區環境景觀美學解析和傳承*

2021-08-12 03:30陳科平曹陽范傳俊
建筑與裝飾 2021年21期
關鍵詞:文脈意蘊校區

陳科平 曹陽 范傳俊

1. 哈爾濱理工大學 藝術學院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2. 東北林業大學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引言

每所高校在不同的歷史文脈和學科特色下,校園景觀都呈現了各具特色的校園景觀美學表征。在當前高校校園不斷的建設和更新同時,原有的美學表征面臨著忽視、淡化或同化的問題。校園景觀中所蘊含的美學因素解析和傳承成為當前研究者所關注的問題。

國外對于高校校園景觀設計比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Gaines, Thomas A.[1]將大學校園的建筑、景觀和規劃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來看待,探索了視覺環境對其中人的行為的重要性。Dober, Richard P[2]提出了校園景觀創建場地、規劃和設計的實用準則,以經典和當前校園景觀的真實項目為例,為現有和擬建計劃進行評估,提出重設計指南、安全和維護的見解。當前我國對于校園空間環境設計方面研究也有了較多的成果,如周逸湖的《高等學校建筑·規劃與環境設計》是國內比較系統權威的校園規劃設計的資料,闡述了現代大學校園總體設計的構成和規劃機制[3];劉麗和在《校園園林綠化設計》中闡述了各類院校綠地設計的基本形式,設計程序、方法以及園林植物的特點及配植等,側重于校園綠化景觀的營造[4];李端杰結合設計工作經驗及大量理論和實例資料編撰而成《高校校園環境設計》,論述了校園規劃和綠地設計的理論與實踐[5]。

當前對于高校校園景觀美學方面的研究有了一些進展,研究多傾向于對校園內單一景觀要素的美學探討,如對校園內植物景觀的美學評價[6],對校園內水景觀美學特征和美學因素研究,以及高校建筑小品的美學原則等。

1 高校校園景觀對歷史文脈的承載

高校校園作為滿足高等教育需要的空間和物質需求品,伴隨教育的沿革和發展,在不同時期和社會、經濟、文化背景下呈現不同的形態。沿著時間軌跡的推移,校園景觀不斷留下積淀的痕跡。歷史文脈通常指歷史文化脈絡,是在時間和空間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事物相互聯系。一個學校的歷史文脈反映了學校辦學和學科發展和變化軌跡,是不同時期校園多元文化的集合。而校園景觀則以物質的形式記錄了學校的歷史文化,承載著校園歷史文脈。

2 高校校園景觀美學和審美結構

西方對于景觀美學的研究是在美學哲學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比較有代表性的研究,如:Bourassa(1991)在《The Aesthetics of Landscape》中將景觀和美學同時考慮,在桑塔亞那和杜威的審美經驗理論基礎上將景觀美學分為生物、文化和個人三個維度。我國學者劉曉光(2012)教授著《景觀美學》,以審美和認知表征理論為基礎,闡述了景觀美學的核心問題——審美機制,提出了景觀美學構架。景觀的美學表征方式是審美性表征,體現在形式美、意境美、和意蘊美三個美學形態,對景觀設計的構思、原則和方法具有非常強的指導意義。高校校園景觀作為景觀的一種類型,同樣適合從景觀美學構架下解析校園景觀美學審美結構,本研究基于劉曉光教授景觀美學理論將校園景觀美學審美結構分為表、中、深三個維度,并以此對高校老舊校區進行美學的探索。

3 歷史文脈視角下高校老校區景觀美學解析

3.1 表層審美結構的美學解析

對高校老校區的主體審美最直接的表層美學表現為外在的形式美,在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下每個校園景觀在經歷不斷的沉淀后,雖然呈現出不同的特征符合主體的審美需求,但其美學規律具有普遍性,這種普遍性體現在形式美原則中。對老校區的表層結構美學解析舉例如下。對比與協調:高校老校區和新規劃建設校區的一次性建成不同,往往是伴隨學校的規模變化和學科發展逐年形成,校園建筑、雕塑、設施等通常會呈現不同的年代特色,但往往又服從于學校整體風格和校園學科特色,而且各種景觀要素具有統一性,從而形成特點鮮明的校園景觀。比例與尺度:老校區的建筑通常建設年代較早,建筑立面高度相對較低,傾向于和人尺度相協調;圍合形成的景觀空間郁閉度較小,各類立面尺度比例差別較小,秩序感更強;樹齡較大的喬木和建筑高度比例大,室外景觀空間更具有安定、幽靜和舒適感。節奏與韻律:校園建設相比其他城市用地空間更強調秩序和整潔感,老校區的總體韻律通常起伏不大,但在教學區、生活區、體育區等不同功能區的節奏安排上又有一定的變化。均衡與穩定:老校區的均衡與穩定通常體現在平面布局和立面形式上,傳統教學區布局往往受軸線控制,軸線兩側呈現對稱式或非對稱式均衡布局。校區主入口通??臻g較大,具有標志性學校大門,學校大門的立面形式的穩定性突出。

3.2 中層審美結構的美學解析

高校老校區中層審美結構是建立在表層客觀美學因素基礎之上,使審美主體產生想象進而生成意象系統,構成校園的景觀意境產生的特別的美感。校園景觀美學意向有多種形態,有通過感知、記憶形成的創造意向;也有通過交叉、交互、滲透形成的符合意向,這些意向交織在一起引發構建校園景觀的各種審美意境。對老校區的中層結構美學解析舉例如下。深厚的意境:一座年代久遠的充滿學校特有文化符號的大門,能夠使人聯想到年復一年莘莘學子步入學府又滿載而出的意境;風化的教學樓墻壁、記載著杰出校友和學校榮譽的文化墻,讓人感受到學校深厚的育人基礎和文化底蘊。嚴謹的意境:規則式景觀形式,以中軸線控制整體景觀布局,嚴整古典式對稱式建筑為主體,中心景觀道兩側對稱景觀小品和設施陳設、剪型植物和草坪使得審美主體產生嚴謹、整潔、規范、理性的意境。幽靜的意境:老校區的植物通常已經綠樹成蔭、甚至不乏古樹參天,使校區景觀空間圍合,與校外形成隔離,校區在喧囂的城市內鬧中取靜,樹旁亭廊、林下通幽小徑,構建出安靜、幽遠、自然的美學意境。求學的意境:景石上銘刻的校訓、教學建筑上的題名、圖書館門前磨光的臺階和路面等因素產生的意向,在審美主體主觀整合、拓展中形成學子在校園中勤勉苦讀、孜孜不倦的求學意境。

3.3 深層審美結構的美學解析

高校老校區深層審美結構是建立在中層客觀美學因素基礎之上,校園景觀在審美主體的內心的情感激喚中抽象和投射所形成,是景觀具有的隱喻和暗示的精神內涵,進而使得審美主體感受到的意蘊(味)美。對老校區的深層結構美學解析舉例如下。歷史的意蘊:它是審美主體在校園景觀結構表現中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感懷和回憶。校園內紀念碑上的造型、顏色和機理以及記載著歷史文脈的文字,使人產生學校歷史和校園文化生活的思念和感悟傳承的意蘊;在生生不息的郁郁蔥蔥草木(如圖1)和延綿不斷、奔流不息流水的審美體驗中,讓人感悟到知識和文化在一屆屆的師生傳授中延續,校園文化在歷史長河中的傳承。立德的意蘊,校園嚴整的規劃布局、堅固不移的磐石、凌風傲雪的松梅,清廉高潔的荷花,指向在校園學習成長中對個人高尚品德和更高素養的追求。敬畏的意蘊;節點居中的歷史人物雕塑、大尺度的教學建筑大門、抬升的圖書館入口臺階,多種景觀的結構的表現形式使人產生對文化、真理、知識的尊重和敬畏感。

圖1 傳承的意蘊美

收獲的意蘊:文化墻上記錄著的成就和展示的榮譽,園內植物四季更迭春華秋實(如圖2),使人內心感到自豪和感慨,體會到學校歷史道路的前進中不斷努力付出,沿途不斷收獲的豐厚成果的意義。

圖2 收獲的意蘊美

4 高校老校區景觀美學因素的傳承

高校老校區美學保留和傳承是校園景觀設計和更新的重要內容。在表層結構上,遵循老校區對形式美法則的規律的運用,在各景觀要素的設計中找出老校區對形式美的詮釋方式;在中層結構中,探索老校區在歷史發展中所形成的意向系統所形成的美學意境,保護意境的形成基本形成特征和結構,通過再現、重構等方式對原有意境進行保留和延續;在深層結構中,結合校園的歷史文脈深刻感知、體會、感悟老校區的美學意蘊,在校園景觀建設和更新中將使校園意蘊得以表達和延續。

5 結束語

從歷史文脈視角去探索老校區美學表征,從表、中、深三個層面去解析,是對校園美學的深入系統的理解和研究,更加有助于在校園景觀對于傳承美學精華的繼承、保護學科和文化的沉淀,創造具有審美深度的和學校文化特色校園景觀。

猜你喜歡
文脈意蘊校區
二十四節氣的歷史文脈
成都醫學院新都校區南大門
成都醫學院新都校區一角
設計的文脈 第一季
設計的文脈 第一季
設計的文脈 第1季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
詠史詩的哲學意蘊(外三則)
我校臨安校區簡介
歷史課點評的意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