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文藝類文化遺產“傳統—現代”轉型的新古典結構—功能分析

2021-08-16 06:19劉麗珺張繼焦
創新 2021年2期
關鍵詞:功能分析現代轉型

劉麗珺 張繼焦

[摘 要] 文化遺產既是傳統文化遺留下來的經驗與智慧,也可以成為現代社會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用新古典結構—功能分析方法,剖析文藝類文化遺產在傳統與現代的轉型中呈現出來的多種結構轉變和功能變化。在現代社會語境中,文藝類文化遺產的傳承形式多元化,如在城市復興、特色小鎮、文旅演藝、節慶廟會等不同場景或經濟社會結構中均有存在,并以原生型、關聯型、碎片型等不同的“結構—功能”形式,傳承和發展著文藝類文化遺產的多元化價值。

[關鍵詞] 新古典結構—功能分析;文藝類文化遺產;“傳統—現代”轉型

[中圖分類號] G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8616(2021)02-0073-11

一、研究背景和分析思路

(一)研究背景

本文涉及的文化遺產起源于重農耕的傳統農業經濟社會之中,其結構與功能是在傳統的農業社會、自給自足經濟的環境中所形成的?,F代經濟社會結構的變遷與轉型對文化遺產的傳承產生沖擊,文化遺產的“傳統—現代”轉型既面臨挑戰又面對機遇。這個機遇就是傳統的文化遺產在現代經濟社會結構轉型的現實環境中找到新的生存空間。文化遺產不僅要繼承、要發展,更要傳播與推廣,這就是文化遺產功能轉型后所體現出的新價值。

(二)分析思路:運用新古典結構—功能論,分析文化遺產的“傳統—現代”轉型

筆者基于“文化功能論”[1]“文化開發利用觀”[2]“內源型發展”[3]“競爭優勢”[4]“另一只看不見的手”[5]等五個理論,提出了新古典“結構—功能論”[6]。不同于古典“文化功能論”持有的靜態文化觀,這個理論主張動態文化觀,認為文化不是靜止不變的,由于文化所處經濟社會結構不同,其功能也會隨之發生變化。本文將動態地探討文藝類文化遺產的“傳統—現代”轉型,這是由于這類文化遺產在不同的場景或經濟社會結構(城市復興、特色小鎮、文旅演藝、節慶廟會等)中會形成不同的功能。換言之,探討文化遺產的“傳統—現代”轉型,就是分析文化遺產在新的場景或經濟社會結構中出現的新形式,呈現出來的新結構、新功能。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文藝類文化遺產1。目前,對文藝類文化遺產的研究主要分為原型研究和文化研究兩大類。所謂原型研究,也稱為本體研究,如對傳統地方舞蹈和傳統地方戲劇的本體研究,指的是對某個舞蹈、民歌、戲曲等原型的如實記錄、客觀描述和自身分析。所謂文化研究,是指對傳統舞蹈或傳統戲劇的原型(本體)形態所呈現的文化樣式、文化意義和內涵等進行延伸性剖析和深入探討。

過去關于文藝類文化遺產的相關研究中,將其與經濟、社會、政治等相關因素關聯起來進行分析的較少,而文藝類文化遺產是經濟社會的組成部分,因此本文將探討文藝類文化遺產與經濟社會轉型的緊密關系與多元模式。

二、文藝類文化遺產在經濟社會結構轉型中出現的新結構、新功能

文藝類文化遺產的生成來自傳統文化語境中,隨著時代變遷,在新的經濟類型、社會語境中發生結構轉型,這源自其功能性需求的變化。文藝類文化遺產至今仍存活或活躍于各類經濟結構中,如在城市復興、特色小鎮、文旅演藝、節日慶典中,均能看見其發展樣式,這也是這類文化遺產現代結構轉型所形成的新時代功能。

(一)文藝類文化遺產在城市復興中的新結構、新功能

1.京劇和川劇在老舍茶館中的新型表演方式和新用途

在北京的老舍茶館中,文藝類文化遺產主要是指京劇、川劇等非遺藝術形態,表現形式為在茶館大舞臺上的綜藝展演。茶樓格局的變遷與其時代背景緊密相連,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促成茶館功能性的轉變來滿足百姓消費需求。老字號商鋪與商街的經濟繁榮必然帶動城市發展。作為老字號商鋪的老舍茶館的興衰發展與前門大街商業街區的整體結構規劃與定位是相輔相成的。而老商街的繁榮是城市復興的重要內容,因此,探討老舍茶館所依存發展的前門大街的結構—功能轉型至關重要。老舍茶館是前門大街1眾多商鋪中的一個,前門大街每個時期的街區定位有所不同2。

緊跟著前門大街的整體規劃變革和歷史功能定位變遷,老舍茶館在1979年改革開放時期,只是在前門大街的茶攤,1988年在前門大街正陽市場3號樓建成了茶館,2002年改造為“四合院”式茶館。舊式老舍茶館產生于舊式茶館形態下,是具有特色的茶館形式。它從茶攤到茶館,再到四合院式茶館的形式變遷,體現出其功能性需求的變更,從最初給路過口渴行人喝水解渴,到信息交流聚集之地、飯后茶余的排憂解樂和休閑旅游場所、文化展示平臺等的不同功能轉變。舊式茶館根據顧客需求類別細分為六種不同的茶館類型3,每類茶館都可以欣賞不同形式的戲曲與說唱藝術。相對于清末大茶館來說,其他幾類茶館規模較小。與同時期舊式茶館的不同特點在于,如今老舍茶館以茶館作為聚集地,展示京文化中各類形式的不同形態。

新型的四合院式老舍茶館,從茶館建筑構造和空間結構上來看,已大不同于舊式老舍茶館,共有三層:第一層主要是品嘗京味菜的餐館,名為“新京調”;第二層主要是品茶、賣茶之所,分別為“茶院”“茶莊”和藝苑;第三層主要是茶宴和演出之地,名為“品珍樓”與演出大廳。茶館包含茶、戲、餐、禮四大元素,它的新功能就是提供融合品茗茶、賞京戲、吃京菜、買京禮四位一體的消費娛樂。其中,文藝類文化遺產的內容就有京劇、川?。ㄗ兡槪?、武術、相聲等綜藝節目。在茶館中京劇以折子戲的形式出現,其中的角兒之“打出手”技藝尤為精彩。這種重打而輕唱的表演模式相對于敘事的“唱”戲來說,讓在場觀眾目不暇接、嘆為觀止,更值得回味。

老舍茶館轉型為四合院式、四位一體的多功能消費娛樂場所,是由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所決定的。茶館格局與經營觀念經過大膽革新,讓人體味到茶館既具有歷史韻味,又極具現代氣息。

2.閩劇、漳州非遺為三坊七巷的旅游業增光添彩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三坊七巷1中保留了多種文藝類文化遺產。其一為固有戲臺演出,指水榭戲臺的戲劇表演,有閩劇、伬唱、十番伬以及越劇等劇目。其二是系列“非遺”展示活動,例如“漳州非遺”進三坊七巷,其中包括專題展、民俗雜藝展演、生產性保護成果展銷等三大主題。專題展主要是靜態地展示漳州的“非遺”項目,如剪紙、木雕、年畫、漆畫等;民俗雜藝展演以動態的形式呈現了如白鶴拳、浦南古儺、漳州布袋木偶戲、洪塘磕尪習通俗等。

水榭戲臺2是民間私家宅第內的水上戲臺,位于衣錦坊內,原屬于鄭姓住宅,后為孫翼謀家族所有。它原是明清時期福州官家,于春節或喜慶之日,宴請親朋好友邊喝茶邊看戲,聯絡情感之地,現在為春節時福州人過節歡慶之地,是閩劇等傳統劇目的演出場所。水榭戲臺成為傳統閩劇重要的文化傳承空間,在戲臺上不斷上演的戲曲故事豐富了當代城市戲曲文化。衣錦坊中的水榭戲臺與“三坊七巷”整體建筑融為一體,共同發展福建民俗文化藝術,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魅力??梢钥闯?,水榭戲臺的功能已從最初喝茶看戲與親朋聚會聯絡情感的場所轉變為現今的文化元素與民俗展演相結合的空間。除了傳統文化展示功能,它還具有以茶傳藝、以茶洽商、以茶會客等多種功能。

坊巷街道上的“非遺”演出有“漳州非遺”,如捷元堂的大頭與舞獅等的演出。這些文藝類文化遺產集中在歷史悠久、眾多古名人住宅區的石板坊巷中展演,仿佛閩越古城文化復活。

三坊七巷的傳統功能體現為居民的生活居住與商品買賣的區域,結構來自唐代里坊制度。唐代中葉的夜市出現,打亂了商品交易的時限,原先的坊與市的格局已然不適應,而里坊制度的出現正是市民商業發展的必然結果?,F今的三坊七巷經過商業化改造,它的功能體現為本地居民日常生活與節慶聚集之地,也是外來游客休閑消費之所。原先的古建筑已成為歷史文化景區,有眾多名人居所,如虎門銷煙林則徐、文學巨匠冰心、建筑才女林徽因等;有許多飲食與手工藝品老商鋪,如油紙傘工藝坊、永和魚丸、福州軟糕、聚春園等;還有現代新店,如星巴克、麥當勞等餐飲店。

(二)文藝類文化遺產在特色小鎮中的新結構、新功能

1.苗族原生態舞蹈藝術成為西江千戶苗寨中的文化亮點

貴州省西江千戶苗寨3中的文藝類文化遺產,指的是苗族固有的原生態歌舞藝術和蠟染、苗繡、古法造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苗族原生態歌舞藝術主要有蘆笙舞、錦雞舞等苗族代表性舞蹈。這些舞蹈形式有著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是苗族歷史文化的活化石。蠟染和苗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已開發出供外來游客觀光、體驗、消費的景區產品。

西江千戶苗寨原是10余個苗族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當地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休閑的農耕文化生活,其住宅為吊腳樓,是住人、養牲畜、堆放糧食的多功能木制住宅。苗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苗族歌舞藝術的傳統功能體現為苗族的民間娛樂活動,是苗年節、吃新節、鼓藏節等節日中的娛樂方式,是本民族自身生活生產的組成部分。

西江千戶苗寨歌舞藝術的現代功能體現為旅游景區的商業化歌舞活動。每天上下午固定時間在民俗廣場“嘎噠略”中的演出,有苗族原生態古歌和掌坳的銅鼓舞、方祥的高排蘆笙、反排的木鼓舞等,以及各家飯店前作迎客用途的蘆笙表演;晚間還有歌舞表演《美麗西江》。這些現代功能的出現是由于苗寨商業性旅游開發產生的,原來樸實無華的原生態苗寨已經充滿了現代性、商業性的氣息。白水河將苗寨一分為二,而風雨橋則將白水河兩邊的商業步行街與觀景臺架橋連接。傳統建筑吊腳樓與古街現今都是商鋪林立,有時尚酒吧、特色飲食、民宅住宿、手工藝坊、胚酒作坊、長桌宴席等供游客消費和體驗。

西江千戶苗寨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傳承是相對完整的,從建筑、服飾、首飾、語言、飲食及其習俗都還具有古樸的形式。苗家喜歡酸辣的口味未變,家家戶戶均有酸菜、腌菜等,苗家酸系列飲食已被開發為特色菜供給游客品嘗,如酸湯魚等。苗家“十二道攔門酒”原是聯姻、開親、接親、送親的一種習俗,現今已成為一種迎賓習俗。源于苗家婚慶、年節活動、村寨聯誼的“長桌宴”,現今也轉化為商業經營,成為游客的體驗性產品。原來十三年過一次、每次過三年的敲銅鼓、祭祖先的“鼓藏節”,現均可以觀光體驗。苗族民族技藝蠟染、苗繡、銀飾工藝均可觀看制作過程,也可個性化定制。美麗的清晨梯田美景和似圖騰牛頭狀的夜間燈景,均為挽留游客過夜而設計。

2.獅舞助力遂溪發展成為醒獅文化特色小鎮

廣東省湛江市的遂溪醒獅是廣東地區一種傳統民間舞蹈,屬于南派獅舞,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獅舞技藝傳承基本為拜師學藝。傳承的內容為與武術相結合的醒獅高樁套路。在傳統農業經濟結構下,獅舞發展從自娛表演型向競技比賽型的模式遞進。無論是自娛表演型還是競技比賽型的獅舞,都局限于傳統農耕文化經濟形態圈內的固有模式。民間獅舞講究技巧與氛圍,競技獅舞講究規范與難度。舞獅人的身份一半是農民,一半是演員,他們沒有舞獅的時候就是耕作農戶。

傳統獅舞結構—功能主要表現為自娛性、表演性、競技性三類。其一,農閑自娛性和節日表演性是生活在傳統農業文化經濟圈中,民眾特有且固定的一種休閑娛樂、驅邪娛神方式。這類需求出現在早期的傳統農村社會中,在農事生活、各類節日、迎神賽會等項目中展示出來。獅子自古就被認為是能給人帶來祥瑞氣象的神獸和驅邪避禍的瑞獸。因此,人們把獅子的形象與生活方式進行多層面融合,創造出門墩、屋檐、石欄上的石獅子,裝飾把玩的獅子擺件,模擬獅子神態和形態的獅舞等。這些豐富的獅子形象源自人們對獅子的尊崇和喜愛。由此形成了與各類生活生產密切聯系的各種類別化獅舞活動,如以驅邪為目的的農事生產生活類獅舞、以娛人為目的的節日慶典類獅舞、以娛神為目的的迎神賽會類獅舞。獅舞表演時間一般在春節或喜慶之日,如喜慶之日店鋪開張需要有舞獅助興。而賽事競技性功能是在傳統社會中發展和創新獅舞技藝的重要途徑。舞獅子本身講求舞獅人的力量外化。獅舞之所以能在廣東落地開花,跟廣東尚武的生態環境有很大關系。年輕舞者一般均要先練習武術再練獅舞。這樣一來,舉獅頭、跳躍等力量性動作就能很好地完成。獅舞活動的競賽化能對舞獅動作分類1和難度定級。這些均有利于獅舞的技藝提升。

現今,獅舞的現代結構已經從傳統的民間舞獅和競技舞獅轉向市場化舞獅和產業化舞獅。醒獅在現今廣東、廣西一帶,特別是廣東一帶,已經成為一種“非遺”醒獅文化,甚至是一種獅舞文化產業。廣東遂溪獅舞主要表現為舞獅、造獅、教獅三類產業化發展。其一,舞獅產業,主要是指舞獅行業的發展、技藝展示與宣傳,其參與的活動有幾類:(1)商業化邀請,如公司或商鋪的開張、周年慶、節日慶典、奠基儀式時的邀請;(2)鄉村、宗祠邀請,如正月年俗、游神祭祀活動時的邀請;(3)慶典演出,如2017年在中央電視臺元宵晚會上的舞臺演出;(4)國內系列比賽與國際交流活動,如參加國內外舉辦的國際邀請賽。其二,造獅產業,主要是道具的制作與銷售,包括獅頭獅身、鑼鼓樂器及其他衍生產品。道具制作不僅是滿足舞團自身的基本供給,還銷售國內外。道具制作類型有獅身以及其他衍生品,如醒獅系列工藝品。廣東的鄉鎮對舞獅道具的需求巨大,特別是春節前后,很多村子出于內需每年都會置辦兩只以上的新醒獅用于獅舞?!叭蛴腥A人的地方,都有中國的獅子”體現了獅制品的外需。醒獅制品開始產業化發展,如老字號“李義記”店鋪的獅頭以及梅菉舊城區一條古老街巷的幾家手工藝作坊的醒獅制品均已開始市場化銷售。其三,教獅產業,主要是技藝傳承的商業化發展。技藝傳承的方式有傳承基地的建設,包括招收徒弟、外出授藝和與高校合作三種。遂溪建立了醒獅傳承基地,最初由老師傅招收徒弟在傳承基地進行習武練獅,這些徒弟學員又自主成立獅班,如黃略石盤、客路大邊塘、菉盤、廉江沙坡、青平等獅班,應邀到全國各地傳授舞獅技藝。傳承基地借助高校的力量,研究套路編排的難度與藝術性。醒獅傳承基地建設的核心問題在于舞目、舞者和舞團的和諧發展。舞目是指醒獅舞的套路內容和表演形式,舞者則是表演這些舞目的人,舞團則是指由獅班組建的群體或產業。舞目傳授主要包括舞獅技藝與技藝配合的傳授。舞獅技藝主要是指模擬獅子各種形態的技藝和高難度技巧。

廣東“遂溪醒獅”這一非遺文化品牌的核心價值是以舞獅、教獅、造獅為主的產業化發展模式。傳承的不僅是舞獅的技藝,還有制作醒獅的傳統手工藝。這一模式的生存保障主要來自于當地政府的扶持和產品的口碑,穩定了湛江市遂溪縣國家級醒獅之鄉的地位。

(三)文藝類文化遺產在文旅演藝中的新結構、新功能

1.實景劇《康熙大典》:使文旅演藝成為旅游景區“夜間經濟”的主要消費板塊

在河北省承德市的實景劇《康熙大典》中的文藝類文化遺產主要是滿族系列文化遺產,如滿族舞蹈、滿族圍獵、滿漢全席等。這些文化遺產以流動的形式出現在劇中,作為訴說全劇內容與形式表現的素材,也就是文化遺產的“關聯式”展演。

實景劇是文旅演藝中的重要形式之一。文旅演藝實景劇形式的出現,是旅游消費升級所導致的,景區旅游已由原來的組團一日游轉變為現今的過夜游、休閑度假游的模式。實景劇是在地域特色的審美體系上建立起來的文旅演出模式。實景劇的經濟目的在于延長旅客在當地消費的時長,刺激夜間經濟的增長。而文藝類文化遺產是文旅演藝實景劇可供挖掘和開發的主題和素材,如實景劇《康熙大典》就是以清朝皇家文化為主題的演出,包含了一系列滿族文化遺產元素。

文旅行業是旅游業和文化產業兩種業態形式的結合。文旅演藝是旅游景區“夜間經濟”1的主要消費板塊。夜間文化體驗活動包括夜游中可供欣賞的表演與演藝。文旅演藝的前身是旅游演藝,旅游演藝大多是在旅游景區進行的戲劇表演。而文旅演藝是把文化與旅游深入結合,把文化做成演出產品與旅游景區演藝場所進行結合。

傳統的旅游演藝形式包括室內劇場、主題公園劇場、專業旅游劇院等三類形式,其最大功能在于為景區增值增效。室內劇場演出,如朝陽劇場、西安劇場,均已為入境旅客提供中國特色文藝演出。主題公園劇場2面向國內外旅客提供商業化演出。專業旅游劇院,如云南藝術劇院常年駐點演出大型原生態歌舞集《云南映像》。

新興文旅演藝最大的功能在于促進夜間經濟的增長。與傳統文旅演藝的區別在于專業化、企業化與品牌化。專業化體現在新興文旅演出融合了高科技提升視覺震撼力和現場體驗感,如《康熙大典》中投入了全息投影演藝技術,用先進的電、光、聲等科技手段,將現實與虛擬融合造景呈現,打破時空界限,創造視聽觸覺上的感官體驗。品牌化體現在實景劇出現了品牌效應,如印象系列、山水系列和千古情系列品牌?!犊滴醮蟮洹肪褪菍儆谏剿⒌涔窘洜I的皇家山水系列實景劇,它依托承德自然與地域環境優勢和承德歷史文化素材,展示康熙帝一生的傳奇故事,打造承德景區的文創產品。企業化體現在通過夜游文旅演藝產品把顧客留在承德過夜,將演藝、旅游、餐飲、娛樂、酒店等相關產業鏈深度融合起來,共同促進當地景區的經濟增長。

2.實景劇《印象麗江》:讓游客體驗當地民族文化

在云南省麗江市的實景劇《印象麗江》中文化遺產主要表現為麗江少數民族獨特的歌舞活動,納西人的“阿麗哩”、普米人的“搓蹉”、藏族人的“鍋莊”,以及他們的服飾文化,如納西族的“披星戴月”等。這些文化遺產以靜態或動態的形式出現在劇中,作為支撐全劇內容與形式所表現的素材,也屬于文化遺產的“關聯式”展演。

實景劇中的文化遺產原本都是由少數民族獨有的歌舞藝術形式和民族文化組成。這些文藝類文化遺產生成于傳統社會文化之中,如藏族舞蹈“鍋莊”,早期功能是在社交場域中的情感交流?!板伹f”由于各地域差異產生不同稱呼,舞蹈動作和服飾略顯不同,但是舞蹈形式均為圍著圓圈順時針而舞,而其基本功能則是自娛和娛他的民族交流、民族凝聚、情感延續。再如,納西族等的“打跳”,早期是在婚假、喪事、節日等各類場合與場地中手拉手、圍著圈起舞,其功能主要是交流情感和凝聚部族精神。

這些少數民族獨特歌舞文化被重新融合和編創于實景劇之中,以一種新的結構樣態呈現出來。這種新結構樣式就是文旅演出。把民族地域文化、生態環境與旅游經濟結合起來,讓大眾去體驗當地文化資源、消費文化產品?!队∠篼惤分械拿褡甯栉枋堑赜蛭幕械闹匾M成部分1,如馬鞍舞、籮筐舞、酒令歌舞、打跳、鼓舞等,也是云南少數民族的生活、愛情、行商、信仰等各種元素的集成,是一部大型原生態實景演出。

(四)文藝類文化遺產在節慶廟會中的新結構、新功能

廟會原有的祭神祀神的宗教內涵已然淡化,但是為傳播宗教教義而進行的宗教儀式和民俗歌舞活動仍舊存在。在西漢道教文化和東漢佛教文化的先后影響下,形成了寺廟與道觀文化,佛道二者為了宣傳教義和招攬信徒,把廟或觀作為活動場所,使用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擴大自身影響。唐朝文書《洛陽伽藍記》中也有“行象”的記載。所謂“行象”,是指“在佛的生日或成道節日里人們抬著佛像游行的歌舞”[7]。這里談論的不是“行象”的佛教行為本身,而是“行象”所產生的時間和空間格局。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中舉行“行象”活動,這里的空間場域就是抬佛像游街所促成的特定的游樂場域空間。宋代商業繁榮使得原來在廟或觀內的活動遷移至市街中心,促成商業街的形成,在“廟宇”和“行象”的場域空間中增添了商業買賣成分。元明時期,廟會中宗教祭祀淡化而轉變為物資交易市集。清代,有兩種廟會,一種是抬佛像出游的“迎神賽會”,另一種是集宗教和游樂為一體的廟會??梢?。廟會的傳統結構是隨著社會結構發展不斷變遷的,經歷了祭祀、傳道、交易、娛樂等功能轉型或復合并存。

廟會現今已成為一種民俗文化聚集的時空之地,民間百姓們歡慶的娛樂之所。民間廟會是一種特有的社會存在形式,作為一種民俗節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與生產形式。隨著廟宇的香火和人氣旺盛,各類民俗歌舞活動就有展演空間場域,自然就能繁榮各類文藝類文化遺產。各地廟會形式以及與文化遺產融合的形式各異,如作為年節聚集的北京廟會(年會)、作為賞花之地和進香朝拜的華北花會、作為民歌賽歌之場的西北“花兒”等。

1.北京廟會:不同于鄉村的廟會,已成為城市生活的新內容

北京廟會中的文化遺產涉及多類民間藝術,包含民間舞蹈,如高蹺、秧歌、獅子舞等。秧歌是農業文化下人們辭舊迎新、休閑娛樂、祈福慶收的舞蹈動態;高蹺是腳下踩著高臺、扮演不同角色的歌舞活動,其形態多種多樣,有塞外野性之美的玉泉營高蹺、歌舞演故事的大狼垡高蹺、京腔大韻的五斗齋高蹺、幽默風趣的大松堡高蹺等。獅子舞是源于甘肅武威一帶《西涼伎》的遺存,經歷唐、宋、元、明、清不同時期民間獅子舞不斷衍變而形成的武舞形式。

現今的北京廟會類型主要以廠甸與龍潭兩類為主,廠甸廟會是傳統型廟會1,而龍潭廟會則是新式廟會。隨著歷史變遷,幾經轉型而形成現今的“文市”廟會,是有著濃郁京味文化特色的傳統廟會形式。新式龍潭湖廟會的存在雖有30多年的歷史,但相對于廠甸廟會來說較為年輕,這個廟會形式不同于鄉村的廟會,充滿著靈活性和城市的新生活力。

2.華北民間花會2:既有傳統活動,也有新式活動

華北民間花會中的文藝類文化遺產主要指朝山進香的各類民俗文藝歌舞團體及其各種形式的會3。朝山進香是古時候體現民間信仰的特有風俗,產生于對佛道二教的信仰,信徒在特定時節去寺廟燒香敬神禮佛、求愿還愿。因此,花會最早也稱為香會,以“香”為主要燃燒材料及香制衍生品進行交易。隨之,在香會人氣聚集之地,各類民俗歌舞活動成為配合商品銷售的助興形式4。香會有文會、武會之分,文會是當時各行業的會,如“面茶會”等,武會又分“門內”與“門外”。過去,因香會帶有封建迷信之元素,故把香會改為花會,且花會有時參在廟會中進行表演,與廟會融合為一體。廟會與花會相互依存,廟會提供場地,而花會聚集人氣?,F今,有的地區以取鮮花之名,舉辦各類花卉展覽,如洛陽牡丹花會。這類花會的內涵顯然與傳統花會完全不同,只是把花作為文創經濟的一種形式。

花會的傳統功能是作為朝拜進香獻藝的聚集場所,花會既是一種民間朝山進香的盛會,也是指朝山進香的團體組織?,F今花會結構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香道會的遺存,并融入廟會之中;二是鮮花之會。

3.西北“花兒”:民間演唱與文化旅游、商業展演相結合

“花兒”是西北獨具特色的民歌,主要是指青海河湟花兒、甘肅洮岷花兒、河州花兒、寧夏花兒、關隴花兒及其相關的“花兒會”,如青海省民和縣七里寺旅游區“花兒會”、甘肅臨洮縣六月六的“花兒”。以前,西北“花兒”多以賽歌會形式呈現,現今多以藝術節形式進行展演。

西北“花兒”的傳統功能體現為自娛自樂的民間傳唱。各地的“花兒”形式在特定的地域環境中產生,形成了自身固定的唱法。每種“花兒”產生于特定的歷史環境與自然生態環境,如帶有回族文化婉轉特色的甘肅臨洮縣花兒,以及漢族文化字正腔圓特色的關隴花兒。

西北“花兒”的現代功能已然與文化旅游、商業展演和民俗活動融為一體,形成了滿足市場需求、與文化產業開發相匹配的形式。

三、結語:文藝類文化遺產在經濟社會結構轉型中形成的新結構和新功能

上述不同的文藝類文化遺產在不同的場景或經濟社會結構(如城市復興、特色小鎮、文旅演藝、節慶廟會等)中,只有具備新的功能才有其生存與發展的必要價值。它們不僅在新的經濟結構中找到了新的位置,形成了新的結構類型,而且在同類結構中還呈現出不同層次的功能類別。這些新結構、新功能表現為以下三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為文藝類文化遺產的“原生型”展演,它是把文藝類文化遺產的原真性展示出來,并未全部破壞這類文化遺產的原生形態。如在城市復興中三坊七巷的閩劇、漳州系列“非遺”,在特色小鎮中千戶苗寨的蘆笙舞、錦雞舞、木鼓舞的原型態呈現,遂溪醒獅的獅舞藝術,在節日慶典中的各類廟會中的民間文藝的原型展示(如獅舞、高蹺秧歌、龍舞)等。上述這些演出表面上看都是“原生型”展演,其實,它們所根植的經濟結構已經不再是農業經濟,而是新型的旅游經濟或商業經濟,它們的功能已不再是自娛自樂或當地居民的文藝活動,更多的是服務于游客的觀看需求和商業需求。

第二種類型為文藝類文化遺產的“關聯型”展演,它是把這類文化遺產進行段落式提煉,納入主題內容之中,與其他段落要素結合構成完整形式。在城市復興中的老舍茶館中的“非遺”展演,如把京劇傳統折子戲《扈家莊》、川劇變臉藝術用來作為老舍茶館整場晚會的構成要素。

第三種類型為文藝類文化遺產的“碎片型”展演,它是把這類文化遺產進行元素化提煉,納入主題內容之中,與其他元素結合構成完整形式。例如,文旅演藝實景劇《印象麗江》把各民族的歌舞文化遺產,提取與主題相關的典型動作,進行歌舞片段的編創,融合為一部關于麗江故事的歌舞實景劇。再如文旅演藝實景劇《康熙大典》把承德滿族舞蹈和滿族文化作為實景劇的編創素材,整合成文旅演出的一部分,來描述清朝帝皇的傳奇。

在現代社會語境中,文藝類文化遺產傳承的形式多元化,如在城市復興、特色小鎮、文旅演藝、節慶廟會等中均存在,從不同程度上傳承著文藝類文化遺產的多元化價值。如在城市復興中,京劇和川劇在老舍茶館中出現了新型表演方式和新用途,閩劇、漳州“非遺”為三坊七巷的旅游業增光添彩;在特色小鎮中,苗族原生態舞蹈藝術已成為西江千戶苗寨中的文化亮點,獅舞助力遂溪發展成為醒獅文化特色小鎮;在文旅演藝中,實景劇《康熙大典》使文旅演藝成為旅游景區“夜間經濟”的主要消費板塊,實景劇《印象麗江》讓游客體驗當地民族文化;在節慶廟會中,北京廟會不同于鄉村的廟會,已成為城市生活的新內容;華北民間花會中的獅舞、龍舞、高蹺等既有傳統活動,也有新式活動;西北“花兒”作為民間演唱已與文化旅游、商業展演相結合??梢?,文藝類文化遺產所依存于各類不同情境或經濟社會結構之中,以原生型、關聯型、碎片型的“結構—功能”不同形式傳承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馬林諾夫斯基.文化論[M].費孝通,譯.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8.

[2] 費孝通.西部開發中的文化資源問題[J].文藝研究,2001(4):5-9.

[3]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內源發展戰略[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8:10.

[4] 邁克爾·波特. 國家競爭優勢[M].李明軒,邱如美,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18.

[5] 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見的手:社會結構轉型[J].中國社會科學,1992(5):3-17.

[6] 陸霓,張繼焦.新古典“結構—功能論”: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現代產業發展的內源性動力[J].內蒙古社會科學,2020(1):159-165.

[7] 金秋.中國傳統文化與舞蹈[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29.

[責任編輯:丁浩芮]

Neoclassical Structure-function Analysis on “Traditional-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 Cultural Heritage

Liu Lijun? Zhang Jijiao

Abstract: Cultural heritage is not only the experience and wisdom inherited from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social life. Using the method of neoclassical structure-function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nges of literary and art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 times. In the modern society, there are different forms of inheriting the literary and art cultural heritage, such as urban revitalization, characteristic town, cultural and tourism-related performing arts, festival activities or temple fairs. They carry forward and develop the diverse value of literary and art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structure-function forms such as original, associated or fragmented forms.

Key words: neoclassical structure-function analysis; literary and art cultural heritage; traditional-modern transformation

猜你喜歡
功能分析現代轉型
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轉型升級
揭示數字化轉型的內在邏輯
賦能:教研轉型中教研員的應然追求
淺析道具在漢族民間舞中的功能
現代教育技術在體育院校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現代煙草工業發展趨勢及降焦減害技術應用研究
談森林管理管理體制的創新
解放軍,在“現代”與“后現代”之間
新時期旅游轉型發展思考
寧波工程學院排課管理系統功能及數據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