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貯玉米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

2021-08-24 08:06魏玉峰
山東農機化 2021年4期
關鍵詞:精量植保全程

魏玉峰

鄆城縣作為全國糧改飼試點縣,認真貫徹落實李克強總理“要在有條件的地方開展糧改飼試點,把糧食、經濟作物二元結構改成糧食、經濟作物、飼料作物三元結構”的重要指示精神,全縣青貯玉米種植面積逐年加大,農機技術人員乘勢而上,積極配合糧改飼,對青貯玉米生產的全程機械化技術進行實驗研究,探索青貯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適用的最優模式,總結青貯玉米全程機械化生產路線、機具選配方案與機具作業規程,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青貯玉米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路線

鄆城縣農作物種植模式主要為小麥玉米2輪連作,青貯玉米一般是在小麥收獲后進行播種。因此,確定技術路線為:小麥聯合收獲(上茬作物)→青貯玉米免耕施肥精量播種→青貯玉米田間管理→青貯玉米機械收獲→運輸裝填入窖→壓實封窖覆蓋→小麥旋耕施肥播種(下茬作物)。

二、主要機械化技術措施

(一)精量播種。麥收后,在6月10日—20日使用玉米免耕施肥精量播種機進行播種,種子選用農大372、鄭單958、登海605等,播種深度為4~5cm,畝株數保持在5000~6000株,種肥選用玉米專用肥或金正大緩控釋配方肥按每畝40~50kg,或選用氮磷鉀復合肥按每畝30~40kg,種肥與種子間隔距離應以7~10cm為宜,實現機械一次進地完成播種、施肥作業。通過利用玉米免耕施肥精量播種機進行種肥同播,既減輕了勞動強度,又可實現簡化栽培,尤其是使用一次性施緩控釋肥,不必再追肥,既節約了人工,又減少了生產成本,同時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二)田間管理。由于玉米精量播種栽培技術采用的是單粒精播。因此必須杜絕害蟲咬種、咬苗,保證種植密度,在整個生育期,發現病蟲應及時對癥施藥防冶。在玉米播種前,可以使用高地隙自走式噴桿噴霧機,進行地面滿幅噴施封閉除草劑甲莠合劑或乙莠合劑,進行封閉地表土壤,防治雜草出生并消除田間、地頭、溝邊已有的雜草。在玉米出苗后3~5葉期,采用高地隙自走式噴桿噴霧機或植保無人飛機噴施乙阿合劑,進行噴霧治蟲,重點防治二代粘蟲、玉米螟、薊馬、蚜蟲、紅蜘蛛、灰飛虱以及地下害蟲,并噴施選擇性玉米除草劑、苗后樂、苗后笑等消滅雜草,防治荒苗。玉米生長中后期,尤其進入灌漿期,用甲維鹽、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藥劑,使用植保無人飛機進行飛防作業,防治二代玉米螟、粘蟲、蚜蟲、棉鈴蟲、草地貪夜蛾等害蟲。采用植保無人機進行飛防作業與傳統植保機械噴藥技術相比,植保無人機不僅能夠進入傳統植保機械進不去的地方開展高效作業,還實現了作業時人、藥分離,保證了作業人員的安全,有效降低了農業使用量和用水量,并且能夠節時節力,具有良好的防控作用,在安全、環保、防治效果、成本等方面明顯優于傳統植保機械。

(三)適時機收。采用青飼料收獲機在籽粒乳熟末期至蠟熟前期、含水量在65%~70%時進行收獲,隨收割、隨切短、隨籽粒破碎、隨裝入拖車,此時保綠性最佳。收獲時,根據干物量調整機器莖稈切割長度,對于干物量在35%以下的整株玉米一般應該鍘至1.0~2.0cm,對于干物量在35%以上的整株玉米一般應該鍘至0.5~1.5cm。通過把握全株玉米的切割長度,有利于青貯壓實,過長時不容易壓實,里面滯留的空氣太多會影響青貯的無氧發酵,青貯宜霉變進而影響青貯品質,過短營養物質會流失,會影響牛的瘤胃健康,真胃變位的發病率增加。通過調整破碎輥的對輥間隙和破碎輥的速度差,來保證籽實破碎率在95%以上,破碎輥的速度差,可以從傳統的20%差異增加到40%~50%,隨著速度差的增加,會使得青貯玉米的稈、莖、籽粒經過破碎輥的揉搓后,變得更加細碎和柔軟,青貯飼料的品質會更高。收割時適宜的留茬高度,一般為高于地面15cm~20cm左右為最佳,如果留茬高度太低,玉米根部大部分是木質素,纖維含量過高,營養價值極低,不利于牛消化吸收。同時下面莖稈攜帶大量酵母菌、霉菌、污垢和泥土等易造成青貯腐敗,影響青貯的質量。留茬過高則會使產量降低,影響經濟效益。

(四)運輸裝填入窖、壓實、封窖、覆蓋

將機械收獲、切碎的青貯玉米原料運輸并裝入青貯窖內,逐層裝入,層層推勻,每層30cm~50cm厚,用拖拉機或專用青貯壓實機等機械進行完全壓實作業,達到560kg/m3,特別是四角和靠壁部位要踏實,排除空氣。青貯料頂部壓成圓拱形,青貯原料填滿壓實后,盡快封窖,封窖采用黑白膜,外面的白膜可以反射太陽輻射,降低青貯表面溫度,里面是黑膜,自下而上加45cm左右的濕土壓實,封嚴邊緣。膜的上面再放輪胎密封壓實,避免空氣進入導致霉變,通常30天就可以使用。

三、存在問題

(一)缺乏科學的理論體系指導和規范的操作。全株青貯玉米制作過程中仍存在選種不當、收獲過早、切割過長、籽粒未破碎、壓窖不實、封窖過慢、密封不嚴、取料面管理差等問題,導致青貯中缺少籽粒、營養損失多、二次發熱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最終影響青貯飼料的質量。

(二)機具價格偏高,投資回收期長。很多機手覺得風險大,擔心自己難以收回成本,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民購機的積極性。

(三)機械性能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作業時故障多,個別部件質量不過關,有些還存在設計的缺陷,可靠性差,如:掉鏈子或鏈條斷、多處脫焊、堵塞等,從而影響了作業效率。

四、建議對策

(一)繼續加大政策傾斜和扶持力度。要充分利用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的導向作用,把青貯玉米收獲機械在購機補貼范圍內予以傾斜,加大青貯玉米收獲機械的補貼力度,同時引導農民多渠道資金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為青貯玉米收獲機械化的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二)完善整機結構,優化部件設計,確保產品質量。建議科研和生產企業,提高關鍵部件的質量、通用性、互換性,提高機具配套方便性和作業的使用可靠性。

(三)加強技術培訓和全面服務。農機部門要緊密結合實際,有的放矢,在培訓農民技術上下功夫,使農民有理論、會使用、能維修、保安全,達到讓農民購機放心、用機順心、維修省心、收益稱心的目的。

總之,隨著畜牧產業化的快速發展,飼草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種植結構也由“糧食—經濟作物”二元結構向“糧食—飼料—經濟作物”三元結構轉化;其草料和秸稈蛋白質含量較低,飼用價值差,不能滿足快速發展的畜牧業生產對優質飼草料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因此,大力推廣青貯玉米機械化生產,對促進該地畜牧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在推廣青飼玉米全程機械化生產中,秸稈都使用秸稈還田機進行還田,能有效改善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及抗病蟲害能力,同時減少了秸稈焚燒對環境的污染,有效地保護了生態環境,生態效益明顯。從市場推廣效益來看,青貯玉米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是今后發展“節糧型”“秸稈型”畜牧業的關鍵突破口,為提升青貯玉米的種植效益,推廣全程機械化技術提供了可靠的寶貴經驗。

猜你喜歡
精量植保全程
正負氣壓組合油菜精量排種器錐孔盤排種性能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玉米精量播種機單體驅動器設計與試驗
壺關縣:開展2021年植保無人機操作手培訓
福建:南安市舉辦水稻精量穴直播技術試驗觀摩會
全程“錄像”,寫觀察日記
全力以赴“蟲口奪糧”保豐收,天津植保在行動
全程管控在機電工程設備安裝的實施
植保機
無怨無悔四十載 植保戰線展芳華——訪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檢站副站長何淑青
垃圾全程分類的上海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