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基建環境下模塊化數據中心設計

2021-09-03 06:47從明李琳駿史艷博劉帥中電萊斯信息系統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1年11期
關鍵詞:機柜模塊化運維

文/從明 李琳駿 史艷博 劉帥(中電萊斯信息系統有限公司)

一、引言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議上提出,加速以5G基站、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等代表的七項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進度?!靶禄ā备拍畹脑俅翁岢?,能夠為經濟社會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提供具有乘數效應的底層支撐[1]。

作為信息交換、計算、存儲的能力基座,數據中心是“新基建”政策高速推行和高質落實的經濟基礎,也是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必然要求。依托虛擬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先進成熟技術,數據中心服務逐步實現云化部署,構建網絡、計算、存儲資源池,提高資源利用率,增強系統可用性,實現彈性擴容和負載均衡等[2]。目前,我國數字經濟建設進入大規模實施階段,數據中心數量減體量增,中大型數據中心占比逐年增長[3]。在國家“新基建”政策的加持下,我國數據中心建設必將迎來一輪新高潮,對工程建設周期和質量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對數據中心基礎環境,既要縮短數據中心建設交付周期,保障IT設備安全可靠運行,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又要為運維人員提供舒適的操作環境,能夠對溫度、濕度、安全防護、電源配電和防雷接地等進行一體設計[4]。模塊化數據中心的出現表明了建設模式的發展趨勢,現已成為數據中心設施新建和升級改造的研究熱點。

二、必要性分析

針對現有的老舊數據中心,常存在建設周期長、系統擴展性差、能源利用率低、機柜尺寸規格不一致、布線和外觀不協調等問題,已不能滿足未來業務發展需要。相較于傳統建設模式,模塊化數據中心的能力優勢主要表現在:(1)一次規劃,分期投資。實現土建和信息系統建設的有效解耦,建筑主體及基礎水電一次性建設完成。微模塊采用標準化組件并預留接口,可快速生產發貨、高效現場組裝,提高投資回報率,資本性支出降低10%以上。(2)快速部署,靈活擴展。數據中心從統籌統建變為分期擴容,微模塊的快速部署能力極大縮短工程交付周期。由于IT設備生命周期一般為3-5年,數據中心使用年限大多為10-15年,當服務器升級改造或集中換新,微模塊能夠靈活調整內部供配電方式和制冷參數,大大提高微模塊的高可用性。(3)綠色節能,空間高效。微模塊采用密封通道設計理念,實現冷熱氣流隔離,行間空調近距離制冷,消除局部熱點,顯著提高制冷效率,年均PUE可優化至1.5。同時,IT設備安裝密度增大,空間利用率顯著提升,單機柜功率密度可提升至10kW以上。(4)智能管理,安全可靠。依托監控平臺軟件,提供數據可視化、管理一體化、排障智能化等功能,支持各類傳感器按需接入,實現數據中心動力監控、環境監控、安防監控等。通過對運維數據的聚合和分析,最大程度提高數據中心的運維效率與運行可靠性[5]。

三、模塊化數據中心設計

針對機柜、供配電、制冷和動環監控等系統,模塊化數據中心采用一體化集成設計思路,實現高度模塊化,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具備快速靈活部署,節能高效使用,智能運維監控等優點。

(一)設計原則

加強機房一體化設計,提升數據中心對上層業務支撐能力及自身運維能力,在系統經濟性、安全性、智能化、可視化等方面取得突破。

(1)設計一體、體制一統。堅持一體化設計,統籌資源、集約部署,確保整體性能最優、收益最大;采用統一的技術體制,確保系統兼容性、擴容性,支撐上層業務互通。(2)安全可控、開放創新。采用冗余備份、受控引接等方式,實現系統運行穩定可靠;運用虛擬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成熟技術,支撐數據共享、經濟綠色、平滑擴容等,體現科技感[6]。(3)智能運維、簡化操作。構建安全可靠、規范高效的管控平臺,實現運維可視化、自動化、智能化,簡化操作流程,支撐遠程值守、自動告警等應用需求。

(二)結構設計

數據中心微模塊主要由功能模塊、空調模塊和動力模塊組成。其中,功能模塊集成部署服務器、磁盤陣列、交換機、路由器等IT設備,可根據業務擴展需求靈活調整設備安裝位置及綜合布線;空調模塊集成制冷單元及溫度傳感器,可根據IT設備功率密度靈活配置空調數量和功率;動力模塊集成UPS、電池及配電單元,可根據設備總功耗靈活選擇電池數量及供電方式。數據中心典型的微模塊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數據中心典型的微模塊結構圖

(三)功能設計

微模塊采取標準機柜,以內循環制冷方式為IT設備冷卻散熱,可有效解決IT設備高密部署的制冷瓶頸,降低PUE值。采用冷熱雙通道封閉設計,能夠大幅降低對數據中心現有基礎環境的依賴。同時,部署各類傳感器和監控管理模塊,實現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控制管理。

1.機柜系統

采用42U標準機柜,強度高、重量輕,滿足IT設備高熱密度的散熱需求。每個機柜配置定制化PDU,為機柜內設備提供可靠供電保障。機柜頂部和底部預留走線通道,前部和背板采用網孔面板。微模塊內機柜的環境整齊美觀,電源維護安全可靠。

2.供配電系統

包括IT設備供電(UPS)系統和輔助設備供電系統,由不同回路供電,為電子信息系統的可擴展性預留容量。采用機柜式電池箱、機架式UPS、機架式配電模塊配合使用模式,由市電經UPS供電給服務器、磁盤陣列、網絡等IT設備,提供指定容量的后備能源貯存,節約UPS及電池組的安裝空間。同時,市電負荷主要為精密空調、新風、照明、暖通、UPS設備等。

3.制冷系統

采用機柜排封閉和行間就近制冷結合方式,達到最佳制冷效果。IT設備機柜間按需間隔部署行間空調,通過前部出風,后部回風方式,在機柜排前部形成冷氣流通道,后部形成熱氣流通道,實現冷、熱氣流通道分離,氣流在柜內流經IT設備完成循環換熱,實現“冰箱式”制冷。保證IT設備機柜不同高度進風溫度的均衡性,避免局部熱點,提高設備運行安全性,延長設備使用壽命。

4.動環監控系統

包括前端傳感器和監控平臺軟件,可實現遠程無人值守。前端傳感器包括攝像機、門禁、水浸、溫度、濕度、煙感等各類傳感器,支持微模塊內圖像實時采集和環境參數收集;監控平臺軟件支持對環境、電源、空調等進行集中管控,對各類實時信號和歷史信息(含設備信息、配置數據、報警信息等),提供實時畫面預覽和歷史圖像回放功能。通過對監控數據的分析、存儲、顯示和導出等,實現運維日志保存、報警信息處理、報警事件記錄。通過客戶端顯示、手機App、電子郵件等途徑,及時將報警內容發送給運維人員。

四、投資收益分析

以300個機柜規模的傳統數據中心和模塊化數據中心為例,分析兩者的投資收益。投資成本主要包括機柜系統、制冷系統、UPS電源系統(不含前端供電配電)、建筑投入(含土建、新風、裝修等)。運營成本主要包括水電成本(按全年8760小時75%的IT載荷計算)和運營費用(含維保經費、人工工資等)。兩類數據中心投資收益分析如圖2所示。

圖2 傳統和模塊化數據中心投資收益對比圖

由總利潤計算出,傳統數據中心投資回收期約為5.9年,模塊化數據中心投資回收期約為4.1年。模塊化數據中心投資回收期明顯小于傳統數據中心。隨著數據中心規模增大,模塊化數據中心優勢將更加明顯。

五、結論與展望

面對上層業務對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標準化、模塊化、節能性、智能性及建設周期的新要求,本文闡述模塊化數據中心設計原則、功能設計、投資收益等,指出數據中心采用微模塊部署的優勢。通過優化設計機柜、供配電、制冷、動環監控等系統,能夠有效解決IT設備高密部署(單機柜功耗較大)時產生的散熱、配電、監控、布線等實際問題。微模塊建設模式具備高可靠性、高可用性、節能高效、智能管控等特點,在中大型數據中心建設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猜你喜歡
機柜模塊化運維
門檻可拆卸式機柜車載運輸工況的仿真分析
網絡數據中心典型通信機柜抗震性能擬靜力對比試驗*
重卡內飾模塊化技術
通訊基站柜內空調的傳熱傳質模擬分析
馬勒推出新型模塊化混動系統
基于GPS的電力運維軌跡定位系統
IT運維管理系統的設計及應用
JGJ/T 435—2018施工現場模塊化設施技術標準
鈑金結構機柜防塵防水設計的研究
模塊化微流控系統與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